父母對錢的態度,影響孩子的一生

2021-01-08 情感研究所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睡前愛讀,ID:sqad100】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人窮窮一陣,心窮窮一生。

教育家默克爾說:

「金錢教育是人生的必修課,是兒童教育的重心,就如同金錢是家庭的重心一樣。」

在家庭教育當中,金錢教育是一個會貫穿孩子一生的問題。

大到追求志向,小到生活習慣,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父母是直接影響孩子金錢觀形成的第一人。

但是在中國家庭,金錢教育和死亡教育一樣,是十分匱乏的。

很多家長可能並沒有這樣的意識。

他們要麼單純地認為「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要麼就壓根不會在孩子面前提起錢。

其實,真正的金錢教育,是教我們如何正確地獲得以及如何對待自己所擁有的。

01

極度窮養的孩子,自卑懦弱。有一個問題「男孩被窮養是一種什麼體驗」,一位網友說得很扎心:

「小時候,窮養也不過是別人晚餐紅燒肉,自己吃饅頭。這並不能影響我開心。長大後,遇到自己喜歡卻條件比自己好太多的女孩時,那種自卑才是發自內心的。」

很多父母都是在年少時窮過來的,所以他們深信,物質的匱乏能夠教會孩子懂得吃苦,知奮鬥,但卻忽視了貧窮同時也會帶給孩子自卑與懦弱。

窮不過是一時的,自卑和懦弱卻會伴隨孩子的一生。

電視劇《人民的名義》裡的趙德漢,利用職權,貪汙了2億多元。

他別墅裡的現金,堆滿了冰箱和床鋪。

但奇怪的是,他貪了2億多元,擁有豪宅別墅,卻依舊住在簡陋的房子裡;

吃著炸醬麵,穿著土氣便宜的衣服,騎著電動車出行,每個月給老人寄300元生活費,甚至連掉在桌子上的飯粒他都會吃掉,生活過得比別人更節儉。

贓款被查封的時候他說:

「我一分錢都沒花!我們家祖祖輩輩,都是農民,窮怕了!」

因為從小「窮怕了」,所以他長大後把金錢作為追求的終極目標,甚至不惜做出違紀違法的事情。

他把錢壘成床躺在上面,守著一屋子的鈔票,才會睡得踏實。

他的所作所為,根本原因還是在於童年時期,沒有受到家長良好的教育與指引,從小物質的匱乏讓他一生都缺乏安全感。

作家劉墉曾經說過:

「我希望兒子未來有一天在女朋友家做客,既能把一整隻龍蝦吃得乾乾淨淨,讓對方知道自己見過場面;而當女朋友家水龍頭漏水時,又能立刻拿起扳手修理,讓對方知道自己絕非嬌生慣養,而是有責任擔當。」

父母希望用窮養孩子,來教會孩子懂得賺錢不易,不能貪圖享樂,要有責任有擔當;

但窮養未必就能養出一個吃苦上進的男孩,甚至還有可能因此限制了孩子的眼界和格局。

老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想要成為生活的強者,吃苦的確是必不可少的。

即便家境貧寒,也要有著正確的引導,指引孩子去樹立志向,開闊格局,而不只是為錢奮鬥。

畢竟,人窮窮一陣,心窮窮一生。

02

過分富養的孩子,自私驕縱。節目《變形計》裡有個女孩讓人印象十分深刻。

16歲的女孩,卻過著巨嬰一樣的生活。

媽媽幫她穿衣服穿襪子,姑姑給她剪腳指甲,阿姨端著碗給她餵飯。

平時的花銷也十分闊綽,一個月零花錢四五萬。

為了做頭髮,還讓叔叔開車送她去300公裡之外的大連,花上萬塊人民幣做造型。

最令人跌破眼鏡的是,花20塊錢進回來的手機殼她2塊錢賣出去,還特別有成就感。

節目組採訪她的媽媽時,這位母親說:

「我覺得女孩子就是要富養,這樣在外面,金錢誘惑不了她,可以防止她走歪路。」

為了「不走歪路」而被富養的女孩,到底被養成了什麼樣呢?

節目中她對年幼的弟弟大打出手,大扇耳光。

媽媽帶著弟弟躲開,她就打電話給父親告狀:

先是炫耀自己打了弟弟和媽媽,接著指示爸爸不許再給弟弟買玩具,儼然一副家中老大的姿態。

他父親在節目中說:

「每個人都讓著她,包括弟弟啊。不讓著她,她真揍啊,她多任性你知道啊。」

這樣一味的寵溺忍讓和有求必應,只會讓她產生全世界都應該圍著她轉的錯覺,自然會培養出一個以自我為中心、自私驕縱、缺乏同理心的孩子。

富養未必能養出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當有一天父母的能力滿足不了孩子的欲望的時候,孩子甚至有可能對父母產生抱怨和報復心理。

03

窮養富養,不如培養。人們都說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但真相往往是:

窮養操作不當,孩子自卑不堪,格局狹小;富養把握不好度,孩子驕縱攀比,自私自利。

真正的金錢教育,並不是簡單地給孩子足夠的錢或者是父母自己嚴格地把控金錢。

不管是窮養還是富養,都不如好好地培養孩子對金錢的正確認知。

那麼如何才能培養出孩子正確的金錢觀呢?

可以參考以下幾點建議:

1. 告訴孩子金錢的來源,誠實回應孩子的需求。

讓孩子知道金錢是父母勞動所得,能讓孩子學會珍惜和感恩。

而對於孩子的要求,父母如果能力不足的,就對孩子坦誠,讓孩子明白,不是自己不配,而是需要變得更優秀。

2. 告訴孩子,為家庭付出是一件讓人驕傲的事。

如果只是一味在孩子面前強調生活的壓力,會讓孩子內心惶恐不安。

除了讓孩子學會感恩之外,更要讓孩子明白,雖然工作很辛苦,但為了家庭付出是一件讓人自豪和驕傲的事情。

3. 告訴孩子,愛財是人之本性,但要取之有道。

物質是生活的基礎,想要擁有更好的物質生活也是人的本性追求,無可厚非。

但重要的是,君子愛財,一定得取之有道。

4. 以身作則,理性消費。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應該給孩子做好理性消費的榜樣。

讓孩子參與到家庭的消費當中,和孩子一起做好合理的消費計劃,引導孩子學會通過儲蓄來獲得暫時買不起的東西。

5. 讓孩子通過「勞動」獲得自己想要的。

可以通過完成一些簡單的家務,給予孩子額外的「獎勵」。

但也要注意不能讓孩子養成「沒有錢就不工作」的想法,學習、做作業,這些本就該自己做的事,不能用錢來交換。

6. 讓孩子明白金錢不是萬能的。

家長在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金錢觀的同時,一定要讓孩子明白,金錢只是一個等價的交換物,人的一生不能受控於金錢。

音樂家貝多芬說過:

「把美德、善行傳給你的孩子們,而不是留下財富,只有這樣才能給他們帶來幸福。」

富不可以驕,貧不可以卑,人的幸福,不是用金錢來衡量的。

用心教育,才能讓孩子真正明白,即使不富有,依然可以享受很多快樂。

相關焦點

  • 「父母是以下星座的」,孩子深受影響,一生都將大富大貴平安喜樂
    「父母是以下星座的」,孩子深受影響,一生都將大富大貴平安喜樂前言:父母是孩子最開始的老師,孩子的模仿對象也是來自父母,孝順自己爸媽的父母,孩子也是有樣學想事事為自己的家人著想,夫妻恩愛的父母,孩子也是對感情充滿了溫暖
  • 教育專家:培養孩子正確的金錢觀至關重要,這將影響孩子的一生!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培養孩子養成正確的金錢觀,教會孩子如何花錢非常重要,有可能這件事情會影響孩子的一生。父母不要忌諱與孩子談錢,更不要哄騙孩子說家裡「沒錢」或者「有錢」,應該讓孩子儘早養成金錢觀。不要忌諱與孩子談論金錢父母應該與孩子建立平等的金錢關係。
  • 強迫型人格的父母,如何影響著孩子的成長
    通過與鍾女士多次交流後,諮詢師找到了問題的起源,原來鍾女士的童年並不是愉快的,因為父母的嚴格管教,鍾女士很難像其他孩子一樣能夠無拘無束的玩鬧。鍾女士父母本身就具有強迫型人格,例如做事情追求完美,注重細節,管教孩子也十分嚴厲。父母的這種強迫型人格,又會在無形之中影響著鍾女士的人格成長,以至於成年後的鐘女士,在某個時期患上了強迫症。
  • 「爸爸,我把錢弄丟了」,兩個爸爸的回答,直接影響孩子的未來
    每個孩子都有弄丟錢的經歷,在丟了錢之後,心情都會比較沮喪,還可能面臨父母的責罵。有的父母會大發雷霆,有的父母則一笑而過。殊不知,父母的態度和處理方式不同,將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
  • 父母如何影響孩子性格?心理學告訴你模仿行為對性格傳遞的影響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諾曼·文森特·皮爾曾說過:性格決定命運,態度決定一切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就是對孩子性格的影響。態度是一個人對人、物或思想觀念的一種反應傾向性,它是在後天生活中習得的,由認知、情感和行為傾向三個因素組成。一個人對現實的態度,表現在他在生活中追求什麼、拒絕什麼,即表現在他都做了什麼上面。而一個人怎樣去做,則表明了他的行為方式。一個人對現實的穩定的態度決定了他的行為方式,而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又體現了他對現實的態度。
  • 易怒父母養出來的孩子,是什麼樣的?你的情緒,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
    01 有人說,幸福的童年會治癒一生;而不幸的童年,則需要用一生去治癒。 之前,網上曾有一則話題#易怒父母養出來的孩子#刷屏了。
  • 你的性格,決定了孩子的性格: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從小就有的
    很多父母都覺得孩子是自己生的,怎麼教都是自己說了算,但實際上,孩子五歲左右就已經樹立了完整的人格基礎,也就是這個孩子的性格基本定出來了。孩子的性格有先天因素,有點孩子天生就好靜,有點孩子卻非常外向活潑。但是後天的環境,父母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也非常大。童年生活中孩子經歷的一些事情對孩子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甚至改變他們的人生。
  • 孩子的需求該不該滿足?不恰當的做法,影響孩子一生|精選
    作者 | 錢志亮前兩天在網上看到一張圖:一對年輕的家長,遠遠地站著看孩子趴在地上哭鬧,全程「冷漠臉」。網友們覺得好玩,也對90後父母的「冷漠式帶娃」表示理解:孩子想要什麼東西,父母不滿足他,就會用哭鬧來「要挾」父母,不能助長孩子的這種壞習慣。的確,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需求,希望父母能滿足自己。
  • 父母常說這些口頭禪,孩子受益一生
    在和心理醫生溝通後,她才恍然明白過來:原來這麼多年,她心理的痛苦,源自於她媽媽最愛說的一句話,「你看看別人,再看看你。」從小到大,媽媽一直喜歡拿她和別的孩子做比較,說著說著,成了常掛嘴邊的口頭禪:「看你表妹,又高又白,你怎麼又矮又黑。」
  • 有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是父母一生的福氣
    ,是父母一生的福氣。 懂得感恩的孩子,心中有責任感,勇於擔當。他們年紀尚幼,卻已是父母有力的臂膀。這樣的孩子,長大了,就是家裡的頂梁柱,愛人的依靠。無論從事什麼工作,也必定穩妥,讓人放心。 作家梁曉聲先生在書中曾寫到:愛是雙向的。只有父母對孩子的愛,沒有孩子對父母的愛,這種愛是不完整的。
  • 「遺傳」真的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嗎?是什麼導致孩子越來越像父母?
    遺傳對孩子的身高,外貌,膚色等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然而,現在有些家長,為了推卸責任,孩子學習成績不好,也歸結於遺傳,說家裡沒有」學霸「的基因;孩子脾氣暴躁,家長就互相責怪,說遺傳了對方的性格。」遺傳「真的會影響孩子的性格嗎?
  • 70年調查7萬名孩子,發現影響娃一生的不是智商,而是這三點
    寶寶可是全家的希望,爸爸媽媽們都希望自家孩子聰明智商高,長大後取得成功,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但智商真的會決定孩子的一生嗎?70年追蹤7萬名孩子,調查發現影響娃一生的不是智商二戰結束後不久,英國就做了一個非常偉大且瘋狂的調查研究,他們從婦女剛懷孕時就開始記錄,並會詢問一些調查問題,比如:「孕期,你是否每天額外得到了一份牛奶?
  • 金錢童話《小狗錢錢》:保護孩子的夢想,父母謹記這3點!
    這段時間在和女兒讀《小狗錢錢》。這是一本風靡全球的財富啟蒙讀物,由德國 博多·舍費爾 著。博多·舍費爾有「歐洲巴菲特」和「歐洲金錢教練」的美譽。這本《小狗錢錢》是一本金錢童話,講述一個普通的12歲小女孩吉婭如何通過會說話的小狗「錢錢」的幫忙,學會了和金錢打交道的方式,掌握了使用金錢的技巧,幫父母走出了財務危機,並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 聰明的父母,讓孩子擁有這3種錢,孩子未來財商更高,更能和金錢好好...
    面對孩子時,我們不必避諱談錢,而是要讓孩子感到「有錢」。 內心「有錢」的孩子,才不會只死盯著金錢作為奮鬥目標,才會去探尋內心認可的、真正有意義並願為之奮鬥的事,擁抱豐盈而幸福的人生。
  • 父母說話的語氣影響孩子性格,這四句話常說,教育孩子更有效
    ——伍威爾遜人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孩子的性格對他的人生是特別重要的,將來的每一天都會受到性格的影響。很多父母覺得孩子的性格從小就已經決定了,沒有辦法再改變就放棄了,培養孩子的性格。其實一個孩子的性格也會受到後天語言環境很大的影響。甚至連家長對孩子說話用的語氣都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性格,父母一定要清楚這一點。
  • 英國耗時70年追蹤5代人7萬孩子,最終發現影響孩子一生兩大因素
    當時正值二戰結束後的幾個月,科學家們的初衷,是想要知道二戰後婦女生育孩子的感受。這項調查可以說將人類研究地非常透徹,調查問卷中調查的問題非常細節,在孩子出生之前就開始調查,詢問孕婦,每天是否能夠喝到牛奶,吃到高營養成分的事物,甚至還包括在罩衫、緊身內衣,睡衣、短褲以及胸罩上花費多少錢?哄孩子的時候,誰照顧你丈夫這樣的問題。
  • 父母血型會影響孩子智商嗎?若夫妻是這些組合,孩子長大更聰明
    我們常常會下意識地認為如果父母都是高知識分子那他們的孩子就一定也會很聰明,其實這個結論是不對的。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很多非常聰明的孩子他們的父母學歷普遍都不會很高,有些孩子父母的學歷甚至可能只停留在初中高中階段,但他們的孩子卻在同齡小孩子中非常的出類拔萃,這是為什麼呢?
  • 父母長時間的爭吵會不會影響孩子的性格
    生活在一個經常吵架的家庭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不管是身體還是性格,長大之後一定會受到影響!被遺傳到暴躁的性格肯定是後天的,會根據對方的為人而產生對方性格的長處,和短處。否則在這個家庭中長大的孩子肯定的性格是有包袱不好相處,起碼會很拘謹畏縮吧。
  • 父母血型組合影響孩子智商?第一種是「完美組合」,容易養出學霸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 眾所周知,孩子的智商和父母的遺傳因素相關性最大,其實孩子的血液也是父母遺傳的,所以從父母的血型,就能基本判斷出孩子大概的智商水平。
  • 別給孩子「亂扣帽子」,父母不分青紅皂白,影響孩子性格發展
    平常串門親戚說一句「這孩子怎麼這樣,看著不機靈,沒有靈氣」等,雖然父母也不會多想,但孩子就會多了一重煩惱,有時候孩子會比大人想像的更加敏感,在別人指出自己問題的時候,家長沒有及時給孩子心理疏導,孩子就會認為爸爸媽媽也默認了對方對自己的負面評價。「扣帽子」會讓人產生強烈的自我否定,孩子可能會因為一個鼓勵而更加積極向上,但也會因為一句負面評價而自暴自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