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怒父母養出來的孩子,是什麼樣的?你的情緒,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

2021-01-10 騰訊網

父母隨意發洩的壞情緒,就像一把把匕首,刺傷了孩子的心靈,削平了孩子的稜角。

01

有人說,幸福的童年會治癒一生;而不幸的童年,則需要用一生去治癒。

之前,網上曾有一則話題#易怒父母養出來的孩子#刷屏了。

想想看,如果父母情緒脆弱,一點小事就會開始波動,那麼孩子成長之後會變成什麼樣?

在這樣原生家庭長大的孩子,心靈該有多敏感而脆弱啊?

這個話題,深深戳中了廣大父母和孩子的心,引起了網友們強烈的共鳴。

情緒脆弱的父母,最典型的表現,就是管不住自己的嘴。

《欲望山莊》裡說:

「柔軟的舌頭,可以挑斷一個人的筋骨,語言有時候比暴力更能傷人。」

一句話,可以讓孩子心如刀割;一句話,也可以讓孩子抵禦世間所有的苦痛。

也許,你的情緒,並沒有從肉體上虐待孩子.

但是,你一點就著,一驚一乍的脆弱情緒,卻成了孩子精神上的折磨。

在這樣家庭下長大的孩子,變得如履薄冰,生怕犯錯,討好父母,學會小心翼翼地避免父母情緒爆炸。

父母大概不會意識到,自己的壞脾氣,究竟會給孩子造成怎樣的傷害?

你的易怒情緒,強大到足以決定孩子一生的性格。

02

一位外國心理醫生Juliette Virzi,採訪了很多在這種家庭長大的孩子,總結出了15種常見的性格.

一起來看看,您家孩子是哪一種?

1. 不斷道歉

因為父母脾氣太差,有些孩子會一直道歉,生怕引爆父母火爆的脾氣。

在這樣家庭裡長大的孩子,隨時都會保持警惕,變得小心翼翼。

一位名叫Jodie B.的孩子在採訪中說道:

「我現在喜歡獨自做事,因為如果和別人一起,在我做什麼的時候,發現別人在看表,我會立刻開始恐慌,覺得自己耽誤了別人的時間,不停地道歉。」

「看表檢查時間明明是個普通的事情,但對於我來說,會可怕到讓我立刻打開道歉開關。」

另一位名叫Natalie J.的孩子也說:

「我會為了所有正常的事情道歉,有不同的意見,我會道歉,忍不住哭泣,我會道歉。」

「我竭盡全力取悅所有人來維持和平,我不願意站出來引人注意,因為如果我在家裡這麼做了,我就會被父母的怒氣炸飛。」

2. 想得太多

父母情緒容易失控,會導致孩子想的太多。

因為父母爆發時,孩子就會想,是不是我又犯錯了,我哪裡做的不對又讓媽媽不開心了?

這樣的想法,會讓孩子陷入到焦慮當中,深受父母的壞情緒所折磨。

一位孩子在採訪中說道:

「每件事情,我都會想東想西,細緻到焦慮,因為我在努力為下一件讓你感到失望的事情做準備。」

3. 特別害怕讓人失望

這就是典型的「討好型人格」。

這樣的孩子,總是極力討好別人,照顧別人的感受,考慮別人的需求,生怕別人失望。

所以,這樣性格的孩子,活得好累,活得沒有自我!

名為Rye B.的孩子說:

「因為害怕惹上麻煩,或者惹人生氣,所以會儘量不說話,儘量不做任何事情。」

「即使是在和最親密的朋友相處,也會覺得必須要在得到對方允許之後才可以開口,可以行動。」

4. 控制欲

情緒易怒的家庭,還會培養出有控制欲的孩子。

有些孩子會覺得 「我無法控制自己的控制欲,因為我覺得要對每個人的感受負責」。

這樣的孩子,總是試圖將一切控制在自己可掌控的範圍之內,以免稍有疏忽就讓父母不滿。

Murphy M.說:

「我父親脾氣暴躁,而我母親永遠都是受害者。所以我試圖對每一件小事都無微不至的管理,以免他爆發,以免我母親受苦。

現在,一旦事情不再我的控制範圍,我就會感到十分焦躁,因為覺得情況一定會變糟糕。

因為如果我不能控制一切,那麼一些事情就可能會讓某些人不高興,這全都是我的錯,而且不僅我有麻煩。

這讓人筋疲力盡,而且沒有人會愛我。」

5. 照顧所有人

你家孩子是個「老好人」,就問你累不累?

在易怒家庭成長的孩子,簡直就是歷經了風雨,懂得照顧好父母的情緒。

所以,他們在外面與人打交道,也會懂得照顧別人的情緒與感受,甚至自然地成為了知心大哥、大姐的角色。

Chloe L.說:

「我會自然而然的照顧每一個人,因為我這一生之中,一直都必須這樣做。

但當我試圖照顧自己的時候,我就崩潰了。」

6. 難以抉擇

在電視劇《小歡喜》中,陶虹飾演的宋倩一角,既是一位控制欲超強的媽媽,也是一位脆弱敏感的母親。

她可以因為一部電影和女兒大哭大吵;

也可以搗毀喬衛東為女兒創造的秘密基地;

也可以為了把女兒留在身邊,而斷掉她報考南大的路,導致喬英子長期失眠,崩潰跳河。

她處處為喬英子設計前程,替女兒選擇人生,導致女兒一邊提防著母親,一邊陷入到無盡的痛苦抉擇中。

所以,喬英子才會失眠一個多月,南大成了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

「我很難做出選擇,或者發表任何意見。

因為整個童年,青少年,甚至20多歲,我都不被允許自己決定任何事情。」

一位孩子在採訪中如是說道。

7. 忽視自己的感受

因為父母易怒,所以孩子儘量把自己隱藏起來,避免與父母發生正面衝突。

他們忽視自己的感受,因為生活中的痛苦太多,孩子必須如此,才能不那麼痛苦。

Jodi A.就說:「我會把所有的情緒都藏起來,而不是釋放出來。」

另一位孩子也說:「我必須忽視自己的感受,和別人接觸對我來說很困難。」

8. 永遠取悅別人

一位孩子說:「我父親在身體和情感上都會虐待我,而現在,我不會談論自己的感受,而是永遠在嘗試取悅別人,即使這意味著傷害自己。」

另一位孩子也說道:

「我永遠奉承別人,我永遠小心翼翼地想好每一句說出口的話,我永遠在取悅別人。

因為如果不這麼做,我也許就會面對嚴重的抑鬱情緒,或是突然的暴怒。」

9. 覺得自己是生活中的配角

有網友說:「無論我付出多少,我都是被拋棄的那一個。」

這樣的孩子,最終把自己活成了生活的配角。

因為,他們無法把結果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面對父母的壞情緒,我們很難按照自己意願去生活。

10. 沒有安全感

孩子的安全感,都是父母給的。

但倘若父母情緒都不好,動不動就「我怎麼養了你這麼個東西」、「就當我沒生過你」,孩子怎麼可能會開心,會有安全感呢?

有一次,尹建莉老師在節目裡做嘉賓;

主持人問她:你父母說過什麼話,讓你覺得,對你傷害最大?

她回答:

我媽氣急之下對我說,我就當沒養你這個女兒,以後老了我也不指望你養,我自己過。

隨後,另一位主持人提議在現場做一次調查,看看有多少人聽過父母說這樣的話。

沒想到,在場98%的聽眾表示有類似的經歷。

11. 覺得別人的行為總是有深意的

孩子的這種性格,和「想得太多」相似。

有孩子說:

「別人的一句無心之談,或是一個微小的肢體動作,都會引起我的警覺,讓我覺得他在暗示什麼,讓我浮想聯翩。」

「我經常會覺得這些小線索是為了讓我面對生活崩潰,讓我做好準備,我甚至已經習慣了這麼做,無法改變。」

12. 拒人於千裡之外

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

情緒易怒的父母,總是把孩子推開,隔離自己。

在父母影響下的孩子,也總是拒絕與父母,乃至他人交流、好好相處。

對此,有孩子說:

「當我抑鬱的時候,我會把所有人都推開,因為我媽媽就是這麼做的。

我正在努力學習如何讓人們進入我的生活,但這真的很難做到,因為我根本不會如何與人正確地交流。」

13. 玻璃心

情緒不穩定的父母,就是典型的玻璃心,遇到小事就一驚一乍,一點都不穩重。

而有些孩子,在這種情緒影響下,也會變得敏感脆弱,對什麼事都不能很好控制情緒。

14. 幫別人收拾殘局

在電視劇《流淌的美好時光》中,鄭爽飾演的女兒易遙,就是一個經常幫母親收拾殘局的人。

媽媽因婚姻失敗,而終日酗酒,脾氣變得異常暴躁。

她整日喝的醉醺醺的,經常丟三落四,和鄰裡大吵大鬧,還動不動地就指責易遙,朝她發火。

而易遙呢,只能每次都替她收拾殘局:向鄰裡道歉,把母親丟在外面的啤酒貨車拉回來,清理好因嘔吐而混亂不堪的家...

15. 善解人意

這位心理醫生得出的這點結論,很多人倒是沒想到。

其中,一位孩子說:

「其實在這樣的家庭裡成長並不完全是壞事啦,我意識到,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就學會了如何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在我還只有3歲的時候,我媽媽哭了,我去給她買了她房間裡的毛絨玩具熊。」

以上15種性格表現,多數都是在情緒脆弱父母影響下的不良表現。

你願意自己的孩子這樣嗎?

這些特點,值得每一位父母反思……

03

想必所有的父母,都不想因為自己的情緒,而傷害到孩子。

所以,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父母需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少朝孩子發火,與孩子好好說話。

包貝爾曾在《你好爸爸》節目中坦言,自己曾怒甩過女兒餃子一巴掌。

有一次,他帶著餃子去動物園玩,但動物園快關門時,餃子並不想走。

見勸說無果,想直接抱餃子走,結果餃子很不高興地打了他一巴掌。

包貝爾見此情景,立馬就火了,反手給了女兒一巴掌。

餃子哇地一聲哭了起來,包貝爾並沒有平復情緒,還讓其他人都不許安慰餃子。

用「以暴制暴」、「壞情緒對抗壞情緒」的方式,只會把孩子嚇得大哭,未必能起到太好的教育作用。

孩子打人確實是不對的,但大人因為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和脾氣而打孩子,更是錯誤的。

對孩子來說,父母情緒失控的時候,就是一場恐怖電影。

從某種意義上說:父母的情緒平和,是對孩子最偉大的教育。

孩子的好脾氣,來自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與言傳身教的引導。

父母為人處事的方式、情緒的表達、對生活的態度……無一不影響著孩子一切行為習慣的養成,包括情緒管理。

《父母的情緒影響孩子一生》裡說:

「父母的好情緒能讓孩子感到愉快、自信,是促使孩子進步的助推器;

父母的情緒不好,會讓孩子感到鬱悶、自卑,是促使孩子消沉、學業止步不前的導火線。」

父母就像是一面鏡子,情緒的好壞將直接刻在孩子身上,變成孩子長大後的樣子。

亂發脾氣的父母,對孩子來說,就像定時炸彈,永遠不知何時會爆炸;

也像是病毒,慢慢腐蝕孩子們的心靈,孩子的心態很容易崩潰,面目全非。

最後,無論面對怎樣讓人「暴怒」的局面,請父母們記住一句話:你們的好情緒才是你們家最好的風水。

相關焦點

  • 性格決定孩子命運,那麼是什麼決定孩子性格?
    一條高贊回答是這樣的:「只要你的孩子性格自信樂觀,未來基本廢不了,畢竟心理學家傑克霍吉說『性格決定命運』;柴契爾夫人又驗證了『性格決定選擇,而選擇決定命運』。」遺憾的是,我們總是成年後才意識到性格對生活和工作的影響,而當我們成為父母后,又把重心放在孩子的智力和特長上,越來越忽略掉孩子的性格特質。紀錄片《性格的真相》經過科學求證後得出結論:「遺傳因素決定了性格的40%到50%,性格的其他決定因素來源於環境。」
  • 你處理孩子「壞情緒」的方式,決定了他們長大後的性格!
    作為父母,我們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及早重視孩子的情感要求,並對孩子的情緒做出正確的引導,幫助孩子認識、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緒。    很多兒童心理學家都指出,2~6歲是孩子性情培養的關鍵時期,人一生中的性格特徵、志向理想、生活方式,很大程度上都是在這個階段成型的。
  • 你的性格,決定了孩子的性格: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從小就有的
    很多父母都覺得孩子是自己生的,怎麼教都是自己說了算,但實際上,孩子五歲左右就已經樹立了完整的人格基礎,也就是這個孩子的性格基本定出來了。孩子的性格有先天因素,有點孩子天生就好靜,有點孩子卻非常外向活潑。但是後天的環境,父母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也非常大。童年生活中孩子經歷的一些事情對孩子也會產生深遠的影響,甚至改變他們的人生。
  • 孩子悲觀易怒、性格急躁,何不試試這2本繪本,輕鬆解決爸媽難題
    帶娃期間,家長往往會遇到這種情況,孩子不知道怎麼回事,突然變得非常「糟糕」,悲觀、易怒、性格急躁,具有破壞性。常常因為一點小事哭個不停、亂發脾氣,甚至動手打人,怎麼安撫都沒用。為什麼會這樣?是父母的教育有問題?多半是孩子不知道如何面對和表達自己的情緒!
  • 孩子發脾氣時,你的反應,決定他一生的性格
    孩子有好情緒,也有壞情緒很多時候,父母跟孩子發脾氣,是覺得孩子不聽話,跟自己對著幹。比如孩子生氣、哭泣、丟東西這些行為,都會惹怒父母。 但能不能換位思考一下,孩子的這些行為,也許並不是針對你,而只是他們情緒的一種表達。 你知道嗎,很多時候,孩子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不高興。
  • 趁午休生下孩子遺棄在鄰居門口,父母生而不養,孩子何以為家?
    你拋棄的不是一個物件,而是一條生命。討生活是不容易,但不是遺棄孩子的理由。養不起真的就不要隨便懷孩子,也不要隨便墮胎,生下來就好好撫養,好好教育。生而不養,生而不教,為什麼要生?朱麗除了受到道德上的譴責,也觸犯了遺棄罪,哺乳期之後將面臨法律的制裁。可憐嗎?可憐!可悲嗎?可悲!
  • 媽媽的品格決定了孩子的一生,你是什麼樣的媽媽呢?
    一個家庭中,父母的品格影響著孩子的一生,特別是母親。我聽到過人這樣抱怨,孩子不聽話難教時,很多媽媽都會說「都是他爸給慣的,跟他老子一樣沒出息!」其實媽媽的心情能理解,但說這種話未免不負責任了。孩子的爸爸固然重要,但最重要是母親,因為孩子跟母親最親近,跟孩子呆在一起最久的也是母親,可以這麼說,母親的修養決定了孩子的一生。
  • 父母常說這些口頭禪,孩子受益一生
    在和心理醫生溝通後,她才恍然明白過來:原來這麼多年,她心理的痛苦,源自於她媽媽最愛說的一句話,「你看看別人,再看看你。」從小到大,媽媽一直喜歡拿她和別的孩子做比較,說著說著,成了常掛嘴邊的口頭禪:「看你表妹,又高又白,你怎麼又矮又黑。」
  • 孩子脾氣暴躁易怒,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管理情緒,培養孩子高情商
    社會在發展,人們的意識和知識水平也在飛速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開始重視自己孩子的情商。然而,重視歸重視,很多父母只停留在想像層面,並沒有過多的針對孩子情商進行培養,或者有情商培養但沒有取得顯著的效果。 出現以上情況的原因是什麼?
  • 孩子急躁易怒,家長如何幫他控制情緒?很多寶媽都做錯了
    閨蜜家這兒子,我知道,性格急躁易怒,跟我閨蜜一個樣兒。我閨蜜也是個急性子,總是催促她兒子做事快一點。而且,她脾氣急躁,動不動就發火,兒子在她的影響下也是如此。但孩子既然已經這樣了,想改就得花些心思。那麼,孩子急躁易怒,家長如何幫他控制情緒?其實,很多寶媽都做錯了。
  • 父母對錢的態度,影響孩子的一生
    父母是直接影響孩子金錢觀形成的第一人。但是在中國家庭,金錢教育和死亡教育一樣,是十分匱乏的。很多家長可能並沒有這樣的意識。他們要麼單純地認為「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要麼就壓根不會在孩子面前提起錢。其實,真正的金錢教育,是教我們如何正確地獲得以及如何對待自己所擁有的。01極度窮養的孩子,自卑懦弱。
  • 父母血型決定孩子未來性格,你家寶寶是哪種
    孩子的血型永遠是來自於父母的遺傳,是一種在我們出生時就已經被決定了的人體特徵。相同血型的人之間往往會有著很多共同點,比如性格、愛好等。根據遺傳學,通過父母的血型我們就可以推斷出將來孩子會是哪種血型,擁有什麼樣的性格特點!
  • 父母情緒穩定,是孩子最大的福氣
    02這裡面體現了親子教育的真諦:不管是父母教育孩子,還是孩子和父母溝通,情緒管理都是第一要務。父母教育的實現需要通過孩子理性的反思——即聽進去、想明白,進而塑造、改變行為。孩子也沒犯什麼了不得的大錯,但母親仿佛失了控一般容易被激怒。一方面這樣的心情當然應該被理解,但另一方面也必須強調出來:如果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不但達不到教育的目的,可能還會傷害自己、傷害孩子、傷害親子關係。
  • 孩子暴躁易怒有幾個原因,父母可根據不同情況,用不同解決辦法
    而不同的原因導致的孩子情緒失控,又有不同的解決方法。而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大部分造成孩子暴躁易怒都是因為心理原因造成,因此我們首先來對心理原因造成孩子暴躁易怒的現象進行一個剖析。l 心理原因1.孩子遇到挫折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免不了一些磕磕碰碰,遇到一些挫折,而因為孩子還小,在面多這些挫折時,只好發脾氣,鬧情緒。
  • 父母情緒控制好,孩子成績才能好!
    這樣的案例實在太多了…… 孩子犯錯,大人生氣很正常。養個孩子能一路風平浪靜的父母真的少之又少。心情被孩子搞得有所起伏,確實是為人父母的常態。 情緒波動可以有。但情緒一上來,就任由其發展,並對孩子施以暴力,卻不是一個成年人該有的情緒控制。孩子幼小的心靈,也實在是招架不住父母這樣的波濤洶湧。
  • 當孩子調皮的時候,你的態度決定孩子的性格,智慧父母這樣做
    一大早,二寶就跑到姐姐屋裡賴著不出來,聽見姐姐喊:」妹妹又把毛衣脫了!」我的聲音提高了八度:「怎麼回事?小心感冒!」蹭蹭蹭跑到姐姐屋裡,姐姐對我說:「妹妹聽見你著急,她就笑嘻嘻地。」抬頭看見二寶臉上露出得意的神情,我的心頭一軟,又很不是滋味。
  • 父母要做好這四件事,讓孩子很容易擺脫急躁情緒
    這樣的孩子通常在學習上雄心勃勃,渴望成功。一點點的努力沒有效果,他們馬上就會抑鬱,形成越來越差的惡性循環。其次,我們來分析一下這種急躁的性格通常是如何形成的。1、父母溺愛。父母為了孩子什麼都不管大小,什麼都縱容孩子。過度放縱使孩子缺乏獨立性,養成依賴的壞習慣。2、不能正確對待困難和挫折。孩子的興趣愛好很容易改變。
  • 易怒煩躁抑鬱,統統走開,讓孩子做情緒的主人(培養高情商之三)
    「情緒不穩定、低落沮喪。」「不善於表達和溝通。」「情緒控制能力差、易怒、煩躁。」你的孩子會有這樣的情緒問題嗎?人難免也都會遇到些無法控制情緒的時候,往往在那個時候的失控,造成所不希望看到的後果。所以在任何時候我們都得注意自己的情緒,那麼應該如何引導孩子管理情緒呢?1、認識自己的各種情緒引導孩子準確地感知、理解自己的喜、怒、哀、樂。要讓孩子儘早體驗並豐富這些情緒。
  • 父母血型會影響孩子智商嗎?若夫妻是這些組合,孩子長大更聰明
    根據美國科學家的研究,孩子的智商高低其實與父母的學歷並沒有直接關係,相反,父母的血型才是決定孩子聰不聰明的最主要原因。加州大學血型研究中心的科學人員在對血型研究時發現一個人的血型不僅僅可以影響一個人的性格、為人處事風格,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智商高低,換句話說呢,如果你的學歷不夠高但你能夠找一個和你的血型非常配對的人結婚生子的話,那你的孩子也能成為人中龍鳳!
  • 賀軍翔讓妻子提前2周剖腹產:決定孩子一生的,是父母不是星座
    &34;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星座,是父母的格局雖然說寶寶提前2周出生也是正常的事情,按孕期40周來算的話,孕38周出生也不算早,現實中也有不少夫妻為了湊個&34;而選擇提前剖腹產,但對於將孩子一生交由&34;來判定,這樣的觀點實在是無法苟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