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眨眼睛,咬指甲,可能藏著父母不知的心理黑洞,家長別大意

2021-01-15 尼莫媽媽日記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家長都苦惱於養一個孩子太難了,父母需要時刻關注著孩子的身體健康,學習成績,心理狀況,還得注意到一些不尋常的習慣。

也許父母的一次粗心大意就會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就比如現在的一些孩子愛眨眼睛,或者咬手指。

可能家長第一次見了不以為然,但若孩子經常出現這種行為,那麼父母需要引起注意了。小孩子經常咬指甲,愛眨眼睛,這些行為在公眾場合會顯得非常沒有禮貌。

父母對孩子的這些行為非常擔心,糾正孩子多次也沒效果。其實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孩子的心理問題,這些小動作是隱藏的心理黑洞,家長別大意。

孩子的這些嗜好隱藏著哪些心理黑洞

1、孩子內心易緊張,自卑

咬指甲經常出現在低年齡階段,這是孩子表達負面情緒的一種行為。當孩子緊張或者壓力大的時候咬指甲,眨眼睛的頻率也會增多,而且都是情不自禁的發生的。

所以當孩子出現這些行為時就表明孩子感覺到了緊張,內心比較自卑。父母這時就應該注意到孩子的這些行為並了解孩子的處境,給予安慰和幫助。

2、孩子不懂得如何緩解自己的情緒

孩子是在無意識間做出的這些動作,恰恰這就是孩子緩解緊張情緒的方法,顯然孩子不懂得在有壓力,緊張的情況下如何緩解自己的情緒。

並且慢慢的就成了孩子的習慣,最後甚至愈演愈烈。慢慢的孩子的性格就會變得孤僻,內向,不願與他人透露內心的煩惱。

這樣的話,孩子的精神狀態就會變得消極,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如果這個時候不正確幫他疏導,孩子慢慢就會形成抑鬱症,斷送了孩子的生活。

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解脫心理黑洞

1、多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並加以疏導

幫助的前提自然是發現孩子到底出了什麼問題,不能只看到孩子咬手指,眨眼睛等表面現象。需要家長深入孩子的內心,找到問題的根本。

一旦孩子出現了這些行為,父母就需要想想自己最近是不是給孩子的壓力太多了,或者問問孩子的學習壓力是不是很大。

多告訴孩子要放鬆,休息要充足,告訴孩子父母一直都會支持自己。這樣孩子內心會得到安慰,明白父母會是自己溫暖的避風港。

2、家長要避免成為"施壓者"

很多家長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會在孩子面前呈現出他們暴躁的一面。父母的暴躁語氣,以及責罵聲,會讓孩子害怕,緊張,隨之而來的是自責引起的自卑感。

當從父母這方來的壓力不斷堆積,孩子的情緒無法得到緩解,最後咬指甲,眨眼睛的行為就會開始。

所以,作為父母,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要阻止自己成為"施壓者",父母的一次耐心的關照可能就會成為一顆播撒在孩子心裡溫暖的種子。

總結

父母要學會給孩子自由空間,讓他們能夠抒發自己的情緒。家長就要教孩子正確的抒發和緩解自己的負面情緒,還要注意在教育孩子時家長自己的脾氣也要加以控制。只有當父母及時發現這些心理黑洞,才能更早的幫助孩子拜託陰影。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尼莫媽媽育兒師,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相關焦點

  • 孩子咬指甲眨眼睛,是缺營養還是習慣不好?家長了解下心理黑洞
    小王發現她家孩子最近,總是喜歡咬指甲,雖然糾正了無數次,但始終改不了這個壞習慣。這就讓小王感到非常奇怪了,究竟是什麼原因,才會讓她家孩子,突然迷戀上了咬指甲呢?其實像小王家孩子這種情況,是比較常見的,很多家長都會發現自己家小孩,有著各種各樣的壞習慣,例如咬指甲,刻意眨眼等。這些行為在很多人看來,可能不過是孩子在某個階段,不經意間做出來的。
  • 孩子咬指甲、眨眼睛,父母也別當是小事,背後「隱藏」著負面影響
    之前上學的時候,老師還說全班都在學習,就是問問家孩子在咬指甲。聽到這話,文文恨不得找個地方鑽進去,怪自己沒有教育好孩子。相信上面所說的咬指甲,眨眼睛也是很多家長在生活中極其厭煩的行為,一看到自家孩子有這樣的表現,就會異常的憤怒控制不住情緒去訓斥孩子、打罵孩子。可是這樣的方式真的對嗎?任何一個人的行為都暗示著背後的動機。
  • 孩子經常「咬指甲」不是小事情,家長別忽視,可能是心理壓力過大
    孩子經常「咬指甲」不是小事情,家長別忽視,可能是心理壓力過大 周末父母吵架,孩子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恐懼下咬手指;成績下降、學習壓力大,帶給孩子緊迫感也會咬手指;家長經常打罵,沒有朋友,抑鬱心理下也會咬手指…… 緊張或者焦慮、深思就會不由自主地咬手指,「咬手指」成為了孩子的自我安慰方式。
  • 孩子經常咬指甲,家長屢教不改?別著急,看看兒童心理師的分析
    比如說愛擠眼睛或者是愛抖動肩頭,還有的小朋友可能就愛啃指甲,一旦孩子有了這些毛病,家長們可能就非常惱火,甚至去粗暴地制止他們,但是這種教育方式大家會發現收效甚微,甚至還會造成一些相反的效果。表妹佳佳最近發現自家孩子經常的咬指甲,指甲多麼髒呀,老放到嘴裡那太不衛生了。
  • 【心理課堂】咬指甲的心理分析
    在心理學上來說,其實啃咬指甲,有時反映出一種心理情緒。往往與情緒緊張、抑鬱、沮喪、自卑感、敵對感等情緒有關。我們在不經意間咬指甲,如果有意識的注意一下,就會知道,一般來說我們都是在緊張焦慮的情緒狀態之下,不由自主的去咬指甲。法國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民意測試以檢查什麼人愛咬指甲和咬指甲是在什麼情境下。研究顯示,法國人愛咬指甲大都與他們的工作有關。
  • 孩子愛「擠眉弄眼」,家長千萬別忽視,可能是得了「妥瑞症」!
    但是除了孩子調皮淘氣,孩子愛「擠眉弄眼」可能是患有結膜炎、鼻炎、抽動障礙、癲癇等疾病引起的,這需要醫生進行檢查和診斷。千萬別給孩子亂貼「標籤」。最近,小明的父母就發現他經常不自覺地出現聳肩、扭脖子的行為,甚至還經常眨眼睛,起初,小明的父母還以為他是眼睛裡有什麼東西,帶他去醫院檢查,發現眼睛是沒有問題的。
  • 成都心理諮詢中心:什麼孩子該看心理醫生,10種兒童常見心理問題
    以下10種孩子可能出現的行為就屬於心理問題,家長要注意咯:   爸爸媽媽們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聰明又健康,孩子的身體健康是家長們十分關心的,但家長們是否關心過孩子的心理健康?
  • 寶寶總是眨眼睛,家長要當心,有可能是這三個原因造成的!
    姐姐跟我視頻,說她家孩子最近總是眨眼睛,去看了看也沒啥事,就是給開了瓶眼藥水。據她分析,應該是最近看電視看手機多的緣故,得控制一下了。寶寶頻繁眨眼睛是很常見的症狀,家長要仔細觀察,一般情況是小問題,沒啥事。一般情況是這三方面的原因:1、倒睫毛倒睫毛是指睫毛向後方生長,觸到眼球,而導致眼睛不舒服的狀況。
  • 孩子總在眨眼睛,是怎麼回事?
    有時候,實在分不清孩子是在故意氣你,還是真的不舒服!不少家長可能都會發現,家裡的小朋友喜歡眨眼睛。有時候,他們可能是當著你的面擠眉弄眼,調皮搞怪。有時候,卻看他們自己玩耍,也會不自覺地皺眉眨眼,又搓又揉,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兒?
  • 孩子經常夢中大哭喊不醒?家長別大意,可能孩子已經受到傷害
    孩子有這種情況的時候,在熟睡中,會突然的驚醒。放聲的大哭或者是大喊大叫,有時候說話的時候,還會有哭腔,嚴重的話,還會動手動腳的,像要和人打架。並且呢,無論家長對孩子如何進行勸撫,怎樣安慰,都沒有任何作用。孩子依然會說著那些旁人聽不懂的話,面色蒼白,呼吸急促,怎麼也叫不醒。持續幾分鐘之後,孩子就會乖乖的睡覺了。
  • 哈佛研究發現:父母這六種行為會讓孩子大腦「變笨」,可別大意了
    哈佛研究發現:父母這六種行為會讓孩子大腦「變笨」,可別大意了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樂的長大,大多數父母還對孩子給予厚望,而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很大,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選擇的方法不同,孩子的能力會大有不同。可能在孩子年齡小的時候還看不出來,隨著年齡增長,自己家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差距會越來越大。
  • 新生兒指甲不能剪?別聽信迷信,寶寶臉劃傷了,可能會留疤
    給自己剪指甲可能比較容易,但是小孩子尤其是一些剛出生的小嬰兒,可以剪指甲嗎?該怎麼剪呢?有些地方有習俗,孩子不到滿月不能剪指甲,要到滿月後,才能剪胎毛剪指甲。有一些寶寶,剛生出來不久,指甲就長得可長了,但是因為太小,寶寶沒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和力度,再加上寶寶的皮膚比較細嫩,所以就容易把自己的臉劃傷,這時候就需要寶媽把寶寶的指甲剪短了,以防止寶寶誤傷自己。我小外甥沒到滿月的時候,我姐有天發現孩子臉上有劃痕,這才注意到寶寶的指甲,於是也不顧婆婆的阻止,讓姐夫買了孩子專用的指甲剪,給孩子的手腳都剪了指甲。
  • 陳發展:讀懂孩子不良行為背後的心理意義
    如果無法重新建立依戀關係,孩子會認為家長不在愛他,出現習得性無助,認為家長不在愛他,久而久之就可能形成一個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這個實驗提醒大家,家長和孩子的互動過程中,非常重要的內涵其實是互相要有反應,如果沒有反應就像靜臉,沒有喜怒哀樂。父母和孩子之間哪怕會有一些情緒,只要情緒是有道理的,都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方式。雖然真心鼓勵或者欣賞、表揚很重要,但真實的情緒表達更重要。
  • 育兒專家:一二年級成績不好,並不是開竅晚,還可能是專注力不夠
    剛開始,爸爸媽媽還會輔導孩子作業,苦口婆心加棍棒教育,後來爸爸就懶得管了,媽媽看孩子沒長進,邊寫作業邊玩,寫出來的就像鬼畫符,也放棄了,生氣的說兒子不是學習的料。旁人見到這個場景,往往會安慰父母,一二年級成績不好根本不重要,男孩子就是開竅晚,等到高年級自然就認真學習了。相信家長們也經常聽到這種言論,認為一二年級的孩子學習不好,就是開竅晚,尤其是男孩子。
  • 經常眨眼睛,可能不是正常現象,別不當回事,小心出問題
    眨眼是生活中人們常做的一個動作,大家不要小瞧這個動作,適當的眨眼睛並沒有問題,但過度的眨眼可能意味著身體存在著某些隱患。究竟人們為什麼會眨眼?事實又是什麼原因導致人們頻繁的眨眼睛呢?先來和大家說一下人們眨眼的原因。
  • 父母最傷孩子的幾句話,你也可能說過,別不當回事?
    他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然而,很多孩子卻在父母的教育下,對家長萌生出恨意,這種恨意甚至會貫穿孩子的一生。父母對於孩子的傷害,不僅僅表現在身體暴力上,很多父母並不捨得動手打孩子。但是,他們卻用言語對孩子進行攻擊,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給孩子帶來終身的陰影,讓孩子對他們產生恨意。老港父婦有一個獨生子,夫妻倆都很愛孩子,從來也不舍的打他。
  • 10歲女孩愛啃手指8個指頭變了形 專家:孩子焦慮的表現
    不少孩子有啃指甲的習慣昨天下午,記者在一個家長群裡進行了一次小調查,問有沒有孩子啃指甲、吃手等現象。短短20分鐘,有12名家長回覆說自家孩子有啃指甲、啃衣領或摳手等習慣,還有家長說,他們孩子不啃指甲,但會咬指甲旁邊的皮,常常把皮咬破。「我也問她,手有什麼好吃的啊?」但孩子往往不吭聲。還有一些孩子喜歡咬指甲,一口一口咬,直到把指甲咬下來。
  • 7歲孩子頻繁做鬼臉、眨眼睛、清嗓子,知道真相後媽媽痛悔不已……
    哪知心理醫生在跟孩子相處幾分鐘後,就笑著告訴夫妻倆:孩子沒什麼大問題,要想孩子的症狀得到改善,大人得先治療。原來孩子得了一種叫做「抽動症」的病。不是孩子故意搗蛋。不管做鬼臉、眨眼睛還是清嗓子,對孩子而言都是不可控的。
  • 小孩子頻繁眨眼睛怎麼回事?原來真相是……
    小孩子總是眨眼睛怎麼回事?前天小米熊兒童醫院門診來了一位8歲的小男孩,家長一臉焦慮,說孩子最近總是眨眼睛、歪脖子,說他也不停,控制不住。這些症狀前幾年也有過,覺得是一個壞毛病,沒太理會,過一陣兒自己就好了。但是今年症狀嚴重些了,有時候眨眼睛幾秒內連續眨,所以就趕緊帶來看看是什麼問題。
  • 「備戰新高考·心理課堂」——家長篇 家長陪考比孩子還緊張,別急...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備戰高考·心理課堂」第二課將關注陪考家長。中國心理學會理事、海南省心理行業協會心理諮詢中心主任、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海口景山學校專職心理老師易康秀將為陪考家長做心理輔導。保持平時狀態,營造良好備考家庭環境家有高考生,家長們往往非常重視,有的家長甚至辭掉工作,專門在家照顧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