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經常夢中大哭喊不醒?家長別大意,可能孩子已經受到傷害

2021-01-11 孕嬰幫

文/孕嬰幫,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前段日子,張媽媽把自己的兒子帶到他奶奶家住了幾天。可是他的奶奶卻發現,孩子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幾乎每天都會大哭幾次,並且是很嚴重的大哭,怎麼勸都勸不住。奶奶以為孩子是做噩夢了,於是就守著孩子,一邊安慰孩子,等孩子哭停了,慢慢睡著了,然後她在慢慢的睡去。

在張媽媽接孩子回家的時候,奶奶把這件事說了說。張媽媽說孩子以前在家的時候,也出現過這種情況,但是她一直以為,孩子是做噩夢了,也就沒放在心上。現在在奶奶家也這樣,於是張媽媽心裡很不放心,就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了一下,結果醫生說,孩子這種情況,是「兒童夜驚症」。張媽媽覺得非常擔心,因為她從來沒聽說過。下面幫媽就來給大家說一些關於「兒童夜驚症」的事情。

其實呢,「兒童夜驚症」並不能算作一種病,它與噩夢也不是一回事。簡單的說,這是一種兒童睡眠障礙,夢遊症媽媽們都聽說過吧?就和它歸為一類。

「兒童夜驚症」的表現是什麼樣呢?

孩子有這種情況的時候,在熟睡中,會突然的驚醒。放聲的大哭或者是大喊大叫,有時候說話的時候,還會有哭腔,嚴重的話,還會動手動腳的,像要和人打架。並且呢,無論家長對孩子如何進行勸撫,怎樣安慰,都沒有任何作用。孩子依然會說著那些旁人聽不懂的話,面色蒼白,呼吸急促,怎麼也叫不醒。持續幾分鐘之後,孩子就會乖乖的睡覺了。到了第二天,媽媽們問起孩子知不知道昨天晚上,在他身上發生的事,孩子卻是全然忘記,好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

遇到「兒童夜驚症」的時候,家長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孩子在發生夜驚症的時候,家長們最好不要將孩子喚醒,父母的各種喚醒行為,會使孩子的夜驚行為加重或是延長。這個時候父母最好冷靜下來,不要過度的驚動孩子,一會兒,孩子就會再度入睡了。

孩子夜驚這種事,一般不需要進行刻意的治療。這是孩子成長發育過程中會發生的自然狀況,等孩子神經生理髮育成熟後,或者排除孩子的心理因素,孩子夜驚的狀況,就會自動消失了。

對「兒童夜驚症」,如何做好預防?

1、給孩子好的睡眠

睡眠質量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身體和大腦發育。在孩子睡覺的時候,最好把燈關掉,室內的空氣要保持流通,另外,在睡覺前,也不要讓孩子吃太多的東西。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快的進入睡眠,並得到充分的休息。

2、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

在平時的時候,家長們不要給孩子太大的壓力。因為孩子會產生夜驚症,不是生理上的問題,那就是心理上了。沒事的時候,多和孩子談談話,緩解孩子的焦慮,讓孩子養成樂觀開朗的性格。在睡覺前,和孩子說說話,一塊聽聽輕鬆的音樂,都非常不錯。

有一點需要媽媽們注意,如果說孩子偶爾出現夜驚,但是白天一切都正常,身體也沒有什麼不適,那一般就沒什麼問題。如果說孩子每天都出現夜驚的症狀,並且持續3周以上,這時候應當立即帶孩子去小兒神經科進行診治,切莫耽誤治療。

我是幫媽,兩個孩子的媽媽,一名高級育嬰師兼具插畫師,有關孩子教育、生理、心理、營養、日常保健與護理等方面問題,問我吧。

相關焦點

  • 孩子愛眨眼睛,咬指甲,可能藏著父母不知的心理黑洞,家長別大意
    很多家長都苦惱於養一個孩子太難了,父母需要時刻關注著孩子的身體健康,學習成績,心理狀況,還得注意到一些不尋常的習慣。也許父母的一次粗心大意就會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就比如現在的一些孩子愛眨眼睛,或者咬手指。可能家長第一次見了不以為然,但若孩子經常出現這種行為,那麼父母需要引起注意了。小孩子經常咬指甲,愛眨眼睛,這些行為在公眾場合會顯得非常沒有禮貌。
  • 孩子驚厥,睡夢中哭鬧,可能是患有「兒童夜驚症」,別大意
    結果到了晚上睡覺的時候,姥姥卻發現,孩子每天夜裡都會半夜被驚醒,然後大哭起來,並且孩子大聲呼喊"媽媽"。每次姥姥都要哄小鵬半天,等到小鵬的哭聲漸漸地停止了,才會緩緩地睡著。小鵬的姥姥原先以為只是孩子做了噩夢而已。可是往後幾天,小鵬依然還會出現這樣的行為舉動,就不得不引起孩子姥姥的重視了。
  • 孩子挨打後,有以下幾種反應,說明身心已受到傷害,父母該停手了
    文 | 上官媽(高級母嬰護理師)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無能為力時,就喜歡用暴力解決問題,但用這樣的方法解決問題,其實是沒有用的,還會對孩子造成不良的影響。當孩子挨打時出現以下三種反應,說明身心已受到傷害,父母真的應該停手,好好反省一下自己,順便給孩子道歉了,以免對孩子造成更大的傷害。
  • 孩子邋裡邋遢,可能是「本體覺」失調了,家長別因草率誤解了孩子
    文 | 草堂媽咪(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很多家長眼中,孩子經常把自己身上弄得髒兮兮的,每次孩子出去玩,回來都會被父母指責。實際上並不是孩子天生不愛乾淨,而是孩子們的「本體覺」出現了問題,家長不要隨意責怪孩子。我每次帶孩子出去玩都會準備大量的溼巾、紙巾,就是給孩子擦手。但是即使萬事俱備,孩子依然弄得身上髒兮兮的。
  • 孩子磕到頭,出現這4種情況,哪怕沒流血也要及時送醫院,別大意
    只要帶過娃的家長,幾乎都遇到過這樣的情形:一不留神,孩子就不小心摔了,有的不慎從床上摔下來;也有走或跑時不小心跌倒的……而看見孩子摔倒磕到頭時,家長就格外的緊張害怕:「摔到頭了?不會出什麼問題吧?該不該去醫院呢?……」也有家長心大不已,認為哪有孩子不摔的,沒事兒!
  • 冬天寶寶的這2個部位發涼,說明孩子身上已經很冷了,家長別大意
    這樣的打扮雖然好笑,但是仍舊有不少長輩樂此不彼,因為是大冬天的,又不知道孩子冷不冷,只能拼命給孩子加衣服聊表關愛了。但是兜媽需要提醒各位家長,冬天穿衣服,真的不是越多越好,在這裡分享一位寶媽的經歷,大家看完就知道為什麼了。寶媽李雪,從父母身份來說,還是一位新人,沒有什麼經驗,眼見溫度越來越低,天氣越來越冷,寶媽便聽婆婆的話,給孩子多穿一點。
  • 孩子有這四個表現,可能是智力「發育緩慢」,家長們可以測試一下
    雖然家長的出發點是讓自己的孩子更加優秀,但是家長這些過於焦慮急躁的行為,會有揠苗助長的壞效果,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孩子的成長過程會遇到各色各樣的問題,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下四種情況,可能說明孩子的智力發育會比同齡孩子緩慢,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不能讓緩慢發育制約孩子的健康成長。
  • 醫生:孩子睡覺出汗,眼睛紅腫,多半是「生病信號」,家長別不聽
    璐璐看著疫情緩解了,趕緊和老公一起帶著孩子去醫院,兒科醫生給孩子檢查完說,孩子這是脾胃虛弱的表現,醫生仔細給璐璐講解了一番,璐璐這才明白,這不,璐璐擔心我家孩子也出現這種問題,趕忙回來和我開視頻,千叮嚀萬囑咐,說可別忽略掉孩子平時的一些表現了。
  • 孩子經常「咬指甲」不是小事情,家長別忽視,可能是心理壓力過大
    咬的指甲經常流血還是忍不住,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孩子不會覺得痛嗎? 孩子經常「咬指甲」不是小事情,家長別忽視,可能是心理壓力過大 周末
  • 這些玩具家長別給孩子買,特別是最後一種玩具雞,傷害超過想像
    經常在深夜做噩夢、整晚睡不好覺。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愛笑愛鬧的欣欣變得沉默寡言,甚至開始發高燒並並且胡言亂語。欣欣媽媽開始意識到出了問題,因此急忙帶孩子去醫院。醫生說孩子是在這種情況下,因為害怕洋娃娃,讓欣欣媽媽趕緊把家裡的洋娃娃丟掉,才能慢慢緩解孩子的恐懼。
  • 夢見孩子丟了自己大哭預示著什麼 夢見孩子丟了哭得很傷心是什麼意思
    夢見自己的孩子死了,暗示著有發橫財的機會,但是不要期望太高。打算出門的人夢見孩子死了自己大哭,建議如期出外平安。準備考試的人夢見孩子死了自己大哭,意味著有耐心準備考試,達成心願錄取。懷有身孕的人夢見孩子死了自己大哭,預示生女,不做粗重工作。創業的人夢見孩子死了自己大哭,代表有財利,經營緩慢成長,平穩如意。
  • 家長給孩子起的名字,考試的時候孩子急哭:半個小時沒寫好名字!
    名字是跟隨孩子一輩子的代號,雖說也不重要,但是如果家長不注意,也會給孩子帶了麻煩,現在的家長,也是創意百出,在給孩子起名字的時候,什麼樣的想法都有,之前就有家長給他家孩子起名字叫吳雨(諧音無語),以至於孩子每次被別人叫名字的時候,都有一種尷尬之情。
  • 孩子從幼兒園回來有這幾種表現,說明受了委屈,家長要引起重視
    家有孩子,我們隨時關注著孩子的一舉一動,自從孩子上了幼兒園,白天脫離父母的身邊,父母對孩子的擔心和掛念會更強烈。總擔心孩子在幼兒園玩得不好,吃的不好,或是受到欺負。有些孩子會比較內向或是難於啟齒說出自己在幼兒園的遭遇,就算受到委屈,家長也不能最快時間得知。
  • 夢中夢存在嗎?人真的能一直在睡夢中不醒嗎?來看看科學家怎麼說
    夢中夢,說起這個詞想必看到美國的一部電影的人都應該有了解,《盜夢k間》中的男主角女主角就是這樣,一直深深的陷入在多重夢境之中。多次都認為自己已經從睡夢中醒來,但是卻發現自己還是在另一個夢之中。藝術靈感來源於生活,電影自然也是如此,在生活中也經常會有人經歷過夢中夢這樣的事情。
  • 別大意,這可能是疾病發出的信號
    別大意,這可能是疾病發出的信號 「鼾聲響起來,他已進入甜甜的夢鄉…」在文學作品中常常看到這樣的描寫。還有一些家長,看到自家孩子睡覺打鼾,覺得萌態可掬,還會成為茶餘飯後的談資。事實上,如果經常在孩子熟睡後聽到鼾聲,家長就應該重視起來,這可能是由於某些疾病所引起的。
  • 為啥寶寶睡覺時會突然大哭?不是故意在磨人,而是「有苦難言」
    本文由糰子媽育兒原創,歡迎個人評論、分享有孩子後,家長攻克了各種難關,抱娃睡覺練出肌肉,奶水睡也可以堅持很長時間不動。但對於大人來說,孩子睡著還不是結束,睡覺過程中孩子的各種表現,也會讓他們感到擔心,尤其是當孩子睡覺時突然大哭起來,大人會手足無措。
  • 哈佛研究發現:父母這六種行為會讓孩子大腦「變笨」,可別大意了
    哈佛研究發現:父母這六種行為會讓孩子大腦「變笨」,可別大意了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樂的長大,大多數父母還對孩子給予厚望,而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很大,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選擇的方法不同,孩子的能力會大有不同。可能在孩子年齡小的時候還看不出來,隨著年齡增長,自己家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差距會越來越大。
  • 夢見孩子丟了我大哭 夢見孩子丟了找不到了,大哭
    夢見孩子丟了,後來又找到了,父母送的禮物會使自己更富有。 準備考試的人夢見孩子丟了大哭,意味著有波折,要有耐心,終於如願。 談婚論嫁的人夢見孩子丟了大哭,說明由於心情不定,加上言語的中傷,婚姻不成。 創業的人夢見孩子丟了大哭,代表創業先有困難,不順利,今夏來臨漸順利。
  • 寶寶多大能喊「媽媽」?早於這個月份,證明孩子大腦發育好
    但如果你家寶寶的早於6個月就已經會喊「媽媽」了,那麼證明你家孩子智商真的很高,雖然孩子這個時候可能並不理解。但其模仿能力和語言控制能力都很發達,只有大腦發育較好的孩子才能在6個月,甚至更早叫出「媽媽」。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有這樣的「出身」,家長們可別推卸責任
    孩子情商的高低,跟自身聯繫很小,直接原因取決於他的家長。 李教授表示,孩子情商低,家長最應該埋怨的就是自己。家庭教育讓孩子情商出了問題,這個問題家長要自己承擔。>【沒有尊重】 待人接物沒有尊重心的父母,經常會打著「我性子直」的口號評價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