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有這樣的情感共鳴,只要自己的 孩子聰明健康的成長,自己再辛苦都是值得的。為了孩子,他們傾注了自己所有的努力,給他們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陪伴,為他們創造好的生活條件和學習環境。一旦孩子有不開心或者反常的狀態,父母就會變得緊張擔心。但是也有一些父母會喜歡拿自己的孩子去跟別人孩子進行比較追趕。
經過比較後,一旦發現自己孩子在某些方面不及別的孩子,就會不甘心,想方設法的要讓孩子去趕追,比如有的父母覺得自己的孩子跟別人的孩子個頭差了一大截,就開始買來各種營養品補品進行大補。還有的家長看到別人的孩子這個興趣展示,那個才藝表演,也給孩子進行各種興趣培育,在外面的各大機構找班級輔導。雖然家長的出發點是讓自己的孩子更加優秀,但是家長這些過於焦慮急躁的行為,會有揠苗助長的壞效果,會引起孩子的反感。
孩子的成長過程會遇到各色各樣的問題,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下四種情況,可能說明孩子的智力發育會比同齡孩子緩慢,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不能讓緩慢發育制約孩子的健康成長。
家有孩子的家長,若發現自己的孩子有這4個異常表現,說明是智力「發育遲緩」,對應這4個表現,家長可以自己測試一下。
反應緩慢
孩子小時候,家長要密切注意孩子的反應能力,父母經常喊孩子的名字,可是孩子如果沒有反應或者過一段時間才給予回應,這時父母就要引起注意了,孩子對自己的名字沒有什麼記憶力,可能就是孩子智力發育遲緩的一種表現之一,因為家長一直持續喊孩子的名字,孩子就會對這個名字有條件反射,會有記憶力,正常的孩子聽到父母叫他名字,都會及時給出回答,一旦發現孩子對自己的名字沒有任何反應,家長不能不在意,要密切關注。
沒有主見
智力正常的孩子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識,玩什麼玩具,做什麼選擇,都會有自己的主見。但是一些智力發育遲緩的孩子就沒有自己的主見,跟同齡的孩子一起玩的時候,通常沒有什麼自主權,都是被玩伴主導去玩什麼。對於這一類孩子,家長要多跟孩子進行有效溝通,多跟他們玩一些親子小遊戲,在遊戲中,觀察孩子有沒有自己主導能力,有沒有自己的建議。如發現孩子沒有主見,就是因為智力發育遲緩造成的。
說話緩慢
一般的孩子成長到一周歲之後就會開口說話,但是當孩子兩周歲後還不肯開口,家長一定要關注重視起來。首先弄清楚孩子不會說話的原因,看看是孩子的語言練習能力不夠還是先天智力發育緩慢造成的。如果是第二個原因,父母一定要帶孩子去醫院就醫,找到原因對症下藥治療。
經常被欺負
孩子上幼兒園,進入集體生活中,容易遭受同學的欺負和捉弄,遇到這個情況,家長也要了解緣由,是因為孩子性格內向不合群還是智力發育遲緩造成的。一般智力正常的孩子遇到被欺負的狀況,會進行還手反擊,但是發育遲緩的孩子不會進行回應,也不會跟老師家長反映自己被欺負的情況,長久下去,智力發育遲緩的孩子會成為群體攻擊的對象。這個問題引發的後果會很嚴重,老師和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
如果家長發現你的孩子的反映總是比別人孩子慢半拍的話,不能麻木大意,首先要去分析情況找到原因,陪伴孩子多進行大腦開發的遊戲和逆向思維的課程,這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有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