嚶智優:兒童大腦發育緩慢的表現以下這6個特徵足以說明問題

2021-01-09 騰訊網

兒童在生長過程中大腦是父母照顧的禁區,很多時候父母無法通過大腦的外觀觀察出兒童的大腦是否發育正常,這也就會導致很多兒童大腦發育緩慢但是家長毫無察覺,以至於錯過了治療的黃金時期影響兒童一生。

說起來大家好像覺得兒童大腦發育緩慢是存在於電視中的病狀,在生活中很少發生,所以不在意。家長可以根據以下列舉的兒童大腦發育緩慢表現來判斷兒童大腦發育的情況。

兒童大腦發育緩慢表現

首先大腦發育緩慢不代表腦癱或是智力低下,所以並非有智力低下的表現,只是兒童的大腦較同齡孩子來說發育比較落後,主要表現有以下幾點:

1、嗜睡

寶寶在1歲以後,如果還經常像新生兒階段那樣頻繁睡覺,可能就是大腦發育遲緩的表現;因為一般大腦正常發育的兒童在1歲以後,腦部細胞的活躍度很高,大腦每天的運轉時間要多於睡眠時間,兒童會表現的好奇、愛動,而不是嗜睡。

2、哭聲異常

哭聲異常表現為哭聲細小,沒有活力;而且哭聲摻雜著氣喘聲,經常愛哭,這都可能是兒童大腦發育緩慢的表現。除此之外,不愛哭也屬於大腦發育緩慢的異常表現,比如:兒童過於安分,不哭不鬧只是靜靜的坐著、看著周圍的環境。

3、運動能力差

運動能力的中樞控制就在大腦,大腦發育緩慢就會影響胎兒的運動能力。比如在3個月的時候不會翻身、隨著慢慢長大練習坐、站、走的時間都明顯慢於兒童發育標準。或是手的靈活性比較差,在9個月之後仍然抓不住東西、在1歲以後不能攙扶站起,這都是大腦發育緩慢的重要表現。

4、表情呆板

大腦是控制面部表情的中央管理系統,兒童的喜怒哀樂都是通過大腦傳遞神經信息到面部神經元,如果兒童大腦發育緩慢就會導致面部表情呆滯。在6個月之後如果還存在表情呆滯,那不是孩子高冷,那就是大腦發育緩慢的表現。

5、說話晚

大腦也是兒童語言能力的控制中樞,兒童說話晚除了外界影響的因素,還有就是大腦發育緩慢。當兒童超過1歲還不會咿咿呀呀的發聲或是到2歲時還不會清楚地叫爸爸媽媽,那就是大腦發育緩慢的表現。

6、反應遲鈍

大腦發育緩慢的兒童反應神經也會發育緩慢,導致兒童在6個月以後的時間裡對家人的逗弄沒有基本的反應或是要家長寄予3次以上的刺激,兒童才會給出相應的反應。

有以上6點表現其中任意2項以上表現的兒童就很可能出現大腦發育緩慢的症狀,家長千萬不要忽視兒童日常生活中的小問題,避免錯過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耽誤兒童的生長發育。

相關焦點

  • 兒童語言發展緩慢?可以通過訓練方法,提升孩子的語言發育能力
    平常在生活中我們會經常看到一些活潑亂跳孩子,也會注意到有些孩子真的會很調皮搗蛋,但是可可這種類型的孩子也不缺少,語言是孩子嬰幼兒時期最重要的能力發展之一,當孩子出現不說話,不願意表達自己的想法時候,家長就應該注意到這一點,因為幼兒時期孩子的語言能力是最重要的,孩子的語言發育遲緩,父母應該如何來應對呢?v 兒童語言發展緩慢是什麼情況呢?
  • 孩子有這四個表現,可能是智力「發育緩慢」,家長們可以測試一下
    孩子的成長過程會遇到各色各樣的問題,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下四種情況,可能說明孩子的智力發育會比同齡孩子緩慢,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視,不能讓緩慢發育制約孩子的健康成長。家有孩子的家長,若發現自己的孩子有這4個異常表現,說明是智力「發育遲緩」,對應這4個表現,家長可以自己測試一下。
  • 成都兒童語言障礙,孩子吐字不清、說話晚是發育遲緩嗎?
    月齡相似的孩子之間存在4-6個月的語言發育差異,也是正常現象。那麼,應該如何判斷孩子語言發育遲緩呢?家長可以通過以下時間表來判斷。什麼情況可能語言發育遲緩?家長仔細觀察孩子的日常表現,比較下表,判斷孩子的行為,儘快發現孩子是否語言發育遲緩。語言是兒童的首要社交工具,語言發育遲緩會對兒童身心發展和日常交往產生不良影響。
  • 3-6歲的孩子這4個「壞毛病」,說明大腦發育好,是個機靈鬼
    其實在孩子3到6歲的時候,是他大腦發育最重要的階段,很多令人討厭的「壞毛病」,很可能是大腦發育好的表現喲!3~6歲大腦發育特點:第一:當一個孩子三歲的時候,他的大腦已經有超過千兆比特的神經連接,這些神經連接的活躍程度和發達程度幾乎是成人的兩倍。第二:科學研究表明,當孩子長到6歲左右時,他的大腦發育已經完成了70%以上,但此時孩子的身體發育只有40%。
  • 李玫瑾:孩子睡覺時若有這三個反應,暗示大腦發育快,未來智商高
    李玫瑾教授通過對兒童的身心的研究,給予父母們很多關於育兒的建議,這些建議科學又實用。李玫瑾教授說到:兒童的睡眠狀態體現了其大腦的發育程度。娃睡覺時有這3種表現,暗示著大腦發育快,智商低不了!1、睡眠淺,每隔一會兒會「醒」當孩子睡覺的時候,其大腦每90-120分鐘就會在三個階段進行一個循環,分別是:輕度睡眠、深度睡眠、「做夢階段」。
  • 研究發現:孩子這2個「怪癖」,其實是大腦發育好的表現
    在孩子小的時候,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永遠天真可愛,但是孩子隨著年齡一天天長大,開始出現脫離家長掌握,不聽家長的話,總是做出一些叛逆行為讓人頭疼,比如喜歡亂摔東西(差點把手機扔)、翻箱倒櫃、撕衛生紙、不聽嘮叨,甚至連自己的父母敢於頂嘴,但根據研究發現孩子之所以有這樣的行為,別用擔心,這是大腦發育好的表現
  • 6歲前,多帶孩子做這5件事,有利於大腦發育,孩子越來越聰明
    孩子出生頭三年是大腦發育的關鍵期,這時大腦發育就能達到成人的85%;而3-6歲是發展各種能力的關鍵期。 這個階段孩子能接受到的外界刺激有多少,直接決定了孩子的大腦發育和能力發展。 我在孩子6歲前用很多方法,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和能力提升,整理出以下5種方法。
  • 李玫瑾:娃睡覺時候有這三種表現,暗示大腦發育快,智商低不了
    足以證明睡眠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在2018年的《睡眠健康》雜誌中有這樣一項研究結果:睡眠充足時,認知能力高於平均水平。睡眠不足時,平均智商和語言智商都會相應偏低。而睡眠所帶來的智商影響,更多的是作用於孩子的身上,因為孩子正是智力增長和運用智商的時候。好的睡眠可以讓第二天神清氣爽,有更好的精神去學習。
  • 孩子有這3個特徵,說明右腦發達,好好栽培將來可能是「學霸」
    很多父母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在鍛鍊寶寶大腦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卻成效甚微。這種情況可能是父母做了無用功。在生活中經常會發生這種現象,那些接受過早期訓練的孩子長大後並沒有比其他沒有接受過早期訓練的孩子聰明,甚至被落在後面,這是什麼原因?80%的父母都不知道,促進兒童大腦發育,右腦才是重點。
  • 李玫瑾:孩子睡覺的三個反應,是大腦發育快的信號,將來智商很高
    李玫瑾教授想必大家都是熟悉的,她是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專門研究青少年兒童心理學,在育兒方面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表示:孩子睡覺的三個反應,是大腦發育快的信號,將來智商很高。在驗證中選取了1.1萬多名七歲兒童,調研了這個年齡段的兒童在幼兒時期的生活習慣和作息時間,並對他們進行了智商的測試。研究結果顯示:孩子在三到六歲之前睡覺的時間不規律,會導致他們在智商測驗中得分偏低,這就表明三到六歲是兒童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孩子睡覺的三個反應,是大腦發育快的信號,智商高出同齡人。
  • 孩子睡覺時若有這三個反應,李玫瑾:暗示大腦發育快,將來雙商高
    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表示:孩子睡覺的三個反應,是大腦發育快的信號,將來雙商很高。這絕不是空話,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表明:如果孩子晚上不能在十點進入深度睡眠會導致他的智商測驗中得分偏低。
  • 寶寶睡覺若有這4個舉動,說明大腦發育的好,將來肯定是個機靈鬼
    家長們常說,要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如果孩子有一顆聰明的大腦,那麼將來學什麼都不費勁,自然比其他孩子更優秀。其實寶寶的大腦發育如何並不用等到長大的那一刻才能確定,從寶寶平時睡覺的狀態上就能發現一些端倪。如果你家寶寶睡覺時也有這些舉動,寶媽就偷著樂吧,寶寶將來肯定是個機靈鬼。
  • 孩子想要有「超強大腦」,家長要抓住3-6歲,這是全腦發育關鍵期
    你相信嬰兒一出生他的大腦就在高速運作嗎?的確如此,通過左腦和右腦的配合和發展,能不斷發揮著整個大腦的效能,而在3-6歲,是孩子頭腦發育的關鍵時期。魯迅小時候便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他的記憶力比尋常孩子更好,別人需要誦讀二三十遍的文章,他只需要念個兩三遍就能夠熟練背誦了。
  • 3-6歲的孩子,用這6個遊戲鍛鍊手部精細動作,促進大腦發育
    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不得不說蘇霍姆林斯基的話正應了那句「心靈手巧」。這是因為手是孩子探索事物的主要方式,當孩子用手去探索的時候,就會將信息傳遞給大腦,這樣的神經傳遞越多,就會形成更多的神經元連接,孩子的大腦發育更好,也更聰明。所以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注重,孩子手部精細動作的訓練,那對大腦具體有哪些好處呢?
  • 李玫瑾:孩子睡覺有3種表現,表示智力正在快速發育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倫敦大學學院曾針對10000多名7歲左右的兒童做出一個實驗,結果表明:有規律作息習慣的孩子,大腦得到更充分發育。後研究學者們總結出,3-6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這個階段如果孩子不能在晚上十點前進入深度睡眠,大腦發育可能受到影響,智商測驗分值可能會偏低。
  • 麻省理工多年研究表明:兒童大腦發育的最佳方法,並非是靠閱讀
    麻省理工學院的最新研究表明,兒童大腦發展的最佳方式不是依靠閱讀,而是更多地來自親子遊戲!  長期以來,我們都存在誤解,總是認為閱讀可以提高兒童的詞彙量,培養良好的習慣。但是,這對於年齡還很小的孩子來說,這種方式並不適合,如果一味地逼他們閱讀,只會達到不好的效果。麻省理工學院的最新研究推翻了這一傳統觀念,研究結果證明,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遊戲對孩子大腦的良好發展至關重要。
  • 哪些情況需警惕兒童神經心理髮育遲緩?
    寶寶神經心理還處於不斷發育過程中,就像我們要監測身高、體重等體格發育指標一樣,神經心理測評也需要監測。 2、生命早期特別是3歲以內,大腦的可塑性最大,代償能力也最強。 大腦能用新生的細胞替代受損害部分的細胞,使腦功能得以代償,這一點對於早期幹預及康復訓練意義重大。
  • 孩子有這3個特徵,說明右腦很發達,是個學霸苗子,建議從小培養
    孩子有這3個特徵,說明右腦很發達,是個學霸苗子,建議從小培養李玫瑾教授就在很多育兒專欄裡面講到,很多時候家長應該在小孩子小的時候讓其順其自然的發展,並不需要強行將小孩的行為習慣糾正,這樣更有利於孩子的左右腦發展!在很多講座當中,李玫瑾教授還說道:「孩子小的時候有這三種特徵的話,說明孩子的右腦發育很發達,長大後是個學霸的苗子,家長最好從小培養!」
  • 李玫瑾:孩子若有這3個特徵,說明右腦很發達,將是個學霸苗子!
    李玫瑾教授想必大家都是熟悉的,她是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專門研究青少年兒童心理學,在育兒方面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李玫瑾教授曾在某次講座中說過:孩子有這3個特徵,說明右腦很發達,是個學霸苗子。一、 記憶力超出常人教育家、國際著名右腦開發專家七田真博士通過研究發現:右腦的記憶容量是左腦的100萬倍。
  • 哈佛大學研究:孩子有這3種特徵,說明右腦發達,是學霸的好苗子
    兒童的大腦開發和右腦與智商的緊密關聯美國神經心理學家斯佩裡經過測驗大腦病人的心理特徵,從而證明了大腦的左右半球功能具有明顯的差異,並根據測驗提出了兩個腦概念,在1981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在斯佩裡的割裂腦理論中,大腦分為左右兩部分,左腦屬於學術腦,更偏向語言、邏輯、判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