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在生長過程中大腦是父母照顧的禁區,很多時候父母無法通過大腦的外觀觀察出兒童的大腦是否發育正常,這也就會導致很多兒童大腦發育緩慢但是家長毫無察覺,以至於錯過了治療的黃金時期影響兒童一生。
說起來大家好像覺得兒童大腦發育緩慢是存在於電視中的病狀,在生活中很少發生,所以不在意。家長可以根據以下列舉的兒童大腦發育緩慢表現來判斷兒童大腦發育的情況。
兒童大腦發育緩慢表現
首先大腦發育緩慢不代表腦癱或是智力低下,所以並非有智力低下的表現,只是兒童的大腦較同齡孩子來說發育比較落後,主要表現有以下幾點:
1、嗜睡
寶寶在1歲以後,如果還經常像新生兒階段那樣頻繁睡覺,可能就是大腦發育遲緩的表現;因為一般大腦正常發育的兒童在1歲以後,腦部細胞的活躍度很高,大腦每天的運轉時間要多於睡眠時間,兒童會表現的好奇、愛動,而不是嗜睡。
2、哭聲異常
哭聲異常表現為哭聲細小,沒有活力;而且哭聲摻雜著氣喘聲,經常愛哭,這都可能是兒童大腦發育緩慢的表現。除此之外,不愛哭也屬於大腦發育緩慢的異常表現,比如:兒童過於安分,不哭不鬧只是靜靜的坐著、看著周圍的環境。
3、運動能力差
運動能力的中樞控制就在大腦,大腦發育緩慢就會影響胎兒的運動能力。比如在3個月的時候不會翻身、隨著慢慢長大練習坐、站、走的時間都明顯慢於兒童發育標準。或是手的靈活性比較差,在9個月之後仍然抓不住東西、在1歲以後不能攙扶站起,這都是大腦發育緩慢的重要表現。
4、表情呆板
大腦是控制面部表情的中央管理系統,兒童的喜怒哀樂都是通過大腦傳遞神經信息到面部神經元,如果兒童大腦發育緩慢就會導致面部表情呆滯。在6個月之後如果還存在表情呆滯,那不是孩子高冷,那就是大腦發育緩慢的表現。
5、說話晚
大腦也是兒童語言能力的控制中樞,兒童說話晚除了外界影響的因素,還有就是大腦發育緩慢。當兒童超過1歲還不會咿咿呀呀的發聲或是到2歲時還不會清楚地叫爸爸媽媽,那就是大腦發育緩慢的表現。
6、反應遲鈍
大腦發育緩慢的兒童反應神經也會發育緩慢,導致兒童在6個月以後的時間裡對家人的逗弄沒有基本的反應或是要家長寄予3次以上的刺激,兒童才會給出相應的反應。
有以上6點表現其中任意2項以上表現的兒童就很可能出現大腦發育緩慢的症狀,家長千萬不要忽視兒童日常生活中的小問題,避免錯過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耽誤兒童的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