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粥,餵飽了14億中國人

2020-11-22 懂球帝官方

註:本文授權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那一座城,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在中國人的餐桌上,有四個碗。

碗裡,裝的是粥粉面飯,也是一日三餐,更是那些不同領域、地區帶來的熟悉但又說不盡的滋味。

碗中食材或豐饒,或簡樸,或形態不一,但不盡相同。只有在中國人的手裡,它們才化成了成千上百種不同的溫暖的姿態。

生滾粥檔。圖/網絡

粥為燉,粉為燙,面為煮,飯為蒸。

無論最後,碗裡呈現出什麼樣的形態,都不妨礙它們擁有飽含萬千滋味的本領。說中國人的一日三餐,能擊敗全世界99%的美食紀錄片,實際上一點也不為過。

生滾粥檔。圖/網絡

今天想講另一種同樣藏身於大千世界之中的食物。

它牽動著中國人的胃口,有時是食物的調劑品,有時也能是食物本身——

粥。

中國各地不同的粥。圖/網絡

城城覺得。

也許這個世界上,沒人能比中國人更愛吃粥了。

人們對粥的情感,可以是在城市街巷之中配著各式配菜的葷肉大粥,是平民百姓家中最日常的清粥小菜。

因為,一碗熱騰騰的粥,就能溫暖一個中國人的胃。

白粥。圖/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

在中國人的四大主食中,粥是人們最難捨棄的主食之一。

和另外的「粉面飯」相比,一碗粥則顯得簡單許多,但它也能在餐桌上擁有著居高不下的曝光率。

在擁有無數美食的中國,人們「僅有」的四個碗裡,總會為粥留出一個位置。因為,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粥做不到的。

圖/網絡

南北兩地,一碗粥也有著不少區別。

但在那麼多的不同配料、不同味道的粥之中,也數一碗白粥最得人心。

潮汕丨喝粥,最講究 

白粥,名字很簡單,滋味也很清淡。

但有時候,一碗清淡的白粥,也能成為一種誘惑。

白粥。圖/美食紀錄片《風味人間》

當你吃過白粥之後,你的世界從此就會分為白粥,與其他粥。在南方,隨地可見的一碗白粥,是南方人餐桌上的百搭之選。

早起來可以一碗,沒胃口可以來一碗,華燈褪去後的夜晚也能來一碗。

圖/網絡

南方最會喝白粥的,是廣東的潮汕人。

因為,飲食講究的潮汕人會能把一碗簡單的白粥,煮得「出神入化」——講究到極致。

潮汕白粥,粒粒分明。圖/網絡

潮汕人,稱粥為「糜」。

在潮汕,白粥不僅僅是米加上清水,做法特別講究。

一鍋好的白粥,要清而不濁,米粒分明,具有質感的同時,嚼時還需要伴著米香在口中緩緩彌散。

潮汕吃白粥,要搭配「雜鹹」。圖/網絡

做的時候,米要新鮮,與水的比例還要嚴格分配才能下入砂鍋中,明火燒滾,全程攪拌,等到原先一顆顆堅硬的白米開始「爆腰」時,將火關掉,用砂鍋的餘熱來繼續熬粥。

再多等十來分鐘,就成了一鍋正宗的潮汕「白糜」——

米粒沉在鍋底,上面是淺白色的米水,吃起來口感稍稍有些硬,但勝在米香十足,夠噻滋味。

圖/網絡

在潮汕地區,總有一些食物對人們有著強大的吸引力,願意讓人們深入險境去搜尋,製成餐桌上的美味。

如果在潮汕,那麼這種食物便是海鮮。

如果你給潮汕人一碗粥,他們可以在裡面裝下整個海洋。

潮汕砂鍋粥。圖/網絡

每次海鮮一登場,總能讓人忍不住直咽口水。要是你覺得白粥清淡,那麼這兒還有能讓你「食過返尋味」的海鮮砂鍋粥。

潮汕地區盛產海鮮,海鮮砂鍋粥則可以用「大豐盛」來形容——滿滿當當的一大鍋粥裡,都是肉!

潮汕砂鍋粥。圖/網絡

潮汕砂鍋粥在最初,是在白粥的基礎上加一些生蠔、海蟹做成的「蠔糜、蟹糜」等「香糜」發展而來的。

潮汕的香糜。圖/網絡

新鮮打撈回來的海產,個大飽滿,只需簡單處理,等到白米快「爆腰」時放進去煮,看著蝦蟹殼變紅,油脂和油膏和米粒相互交融,就能飄出誘人的香味。

在此刻。

一鍋簡單的白粥,得到了升華,香味被烘託到極致。

你能聽到的,只有人們咽口水和鍋裡粥水沸騰的聲音。

圖/網絡

吃下的每一口粥裡,都帶著海鮮的滋味,隨著粥水一同滲透進味蕾深處。致使後來每當人們的一想起它時,都化成作了對大海的無比嚮往。

大米,是最簡單尋常的食材,它遍布於南方的每一處土地;

潮汕人愛喝粥,時間長得已經無法追溯具體時間與緣由,卻始終被當成是一種特殊的地域文化。

一粒普通的大米。落在潮汕人手裡後,成為了他們背鄉離井、遠行他方時記憶深處裡最「故鄉」的滋味之一。

一碗白粥是什麼味道,也許潮汕人才最知道。

潮汕的宵夜檔。圖/網絡

順德丨粥,地道的順德味 

順德,一個靠著美食出道的城市。

順德魚生。圖/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

從《舌尖》的初露面,再到《尋味順德》之後的大火,讓所有人都知道了,吃粥要去順德。

在廣東吃粥,有非常多的選擇。圖/網絡

粥,是順德的主味。

提到粥,就要先說「生滾粥」。

生滾粥。圖/美食紀錄片《尋味順德》

潮汕作為吃粥的重點地區,一鍋鮮美的順德「生滾粥」其實也來自潮汕地區。只是,後來在順德地區發揚光大。

「滾」,是一種特殊的烹飪方式,廣東地區比較常見。

圖/網絡

做生滾粥,往往會先熬好一鍋「靚」白粥。

然後將提前醃製好的一些快熟食材,例如豬肝、魚片、魚丸、牛肉、滑雞等,一同放到煮沸的白粥中,食材剛斷生就離火上桌,吃的就兩個字,新鮮。

一份生滾粥裡,料很多,通常會搭配好幾種食材一起煮,不過10塊出頭一碗。

順德及弟粥。圖/美食紀錄片《尋味順德》

順德生滾粥的粥底綿密,米粒分明卻又十分清爽,吃起來和其他白粥都不太一樣。

究其原因,各位粥檔的老闆只會告訴你,「要選用澱粉含量少的陳年米,洗米洗到水不渾了才下鍋煮。」

至於剩下的?

就需要食客們邊吃邊琢磨了。

圖/網絡

再來是豬雜粥。

圖/網絡

一般情況下。

豬身上,除了豬肉以外的內臟,被統稱為「豬雜」。

在過去的貧窮年代裡,「窮」能讓人變通,也能生萬物。煮一鍋粥,需要米的分量通常只有米飯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說一個人的米,能養活四個人。

米。圖/網絡

加上動物內臟的營養和豐富的口感,以及低廉的價格,用一鍋白粥加上豬雜,就成為了百姓人家中廣受歡迎的美食。

豬雜粥,是以廣東地區的狀元及第粥原料為原型而演變出來的。它和竹升面一樣,被「吉利最緊要」的廣東人賦予了美好的寓意:

吃了,高榜提名:

豬肉丸,「丸」與「元」的粵語同音,表示狀元;

豬肝,一開始用牛脾來表示榜眼,後來用了更嫩的豬肝來代替;

豬粉腸,在捲曲的地方切三個小口,煮熟後變成了「粉腸花」,表示探花。

如今生活富裕,但順德人對於粥的熱愛於講究,依然融合在每一碗豬雜粥裡,也還保留著這三樣原材料。

成為了狀元及第粥的「順德分粥」。

煮豬雜粥,不能急。圖/網絡

粥攤的老闆們,每天晚上會準點出現在郊外的屠宰場。

就是為了拿到最新鮮的豬雜。

回來後立馬加工,撒入簡單鹽、糖、生粉攪拌醃製,就下入煮沸了的白粥裡。

豬雜粥攤老闆,黃玉仙。圖/網絡

雖然一同出鍋,但下料順序尤為重要,食物剛剛斷生時,口感最為上乘。

所以,無論加多少種豬雜都好,豬肝一定一定是最後才下鍋煮的,大約3分鐘後,浮起。這就是最佳的出鍋時機,這時的豬肝軟嫩適中,鮮嫩多汁。

圖/網絡

更值得一提的是。

在順德地區,還有用毋米粥的粥水做成的火鍋。

圖/網絡

「毋米」,也就是「無米」的意思。

把白米煮到溶於水後再過濾而成,口感特別細膩。粥水的鍋底就是濃稠的粥水,用它燙熟的肉,口感特別嫩滑,而且味道自帶清甜。

圖/網絡

看,順德人做出來的「粥」,是真的不得了。

廣州丨一碗艇仔粥,見證百年歷史 

說到南方的粥,不能不提大名鼎鼎的廣州艇仔粥。

圖/網絡

艇仔粥,原先誕生在百年前的廣州河湧邊上。

百年後,舟艇如織的風景不再,艇仔粥也從河邊去到了茶樓、粥檔裡。但廣州人對一碗艇仔粥的感情依舊沒變。

圖/網絡

艇仔粥,可以被視為廣東人對美食足夠「挑剔」的樣板之一。

自古以來,廣東人就對「吃」這件事極為重視。在當時千篇一律的食物中,一碗熱氣騰騰,味道又鮮美的艇仔粥,就進入了廣東人的眼裡。

艇仔粥。圖/網絡

製作一碗艇仔粥,需要用魚骨熬粥底,用滾燙的粥水來將生魚片、叉燒、魷魚、海蜇等食材「燙熟」,完了之後還要在粥面上撒一些香口的炸花生、蔥絲和油條絲。

艇仔粥的配料。圖/網絡

那口感是什麼樣的?

粥,綿密又細滑,還有鮮味;叉燒和魷魚,肉之滋味;海蜇和花生,脆。

眾多口感,在一碗艇仔粥裡一網打盡。

還有很多的,比如燒骨粥、鹹骨粥、狀元及第粥……都是老廣們對於美食集思廣益的代表。

狀元及第粥。圖/網絡

用不同口感的食材,在粥水的溫潤滋潤下,集眾物之長來豐富粥底的味道,同時又不失營養。

鹹骨粥。圖/網絡

南京丨有「第一夫人」美譽的美齡粥 

圖/網絡

南京,是個有故事的城市。

美齡粥,在南京是一碗家喻戶曉的粥,它的名字也有個很有意思的故事:

據說,當年宋美齡有一段時間茶飯不思,府中大廚用豆漿、香米等其他食材熬成一鍋粥,宋美齡喝了之後胃口大開,從此以後鍾愛這道粥,以後流傳到民間,名曰「美齡粥」。

圖/網絡

但當你看到美齡粥的材料時,也會不然而然覺得它「美齡」:用新鮮豆漿、糯米、粳米、山藥、百合、枸杞、冰糖等食材做成。

這碗粥裡米少,也會偏稀一些,但卻透著一股清新的奶香,細細品味,清口順滑。也許,只有這樣的粥品,才配得上「第一夫人」的美譽。

圖/網絡

這碗粥偏甜,像極了華東地區的味道,也像極了金陵城,千百年來依然優雅如舊。

粥裡的味道與世無爭,吃不出具體的味道,但同煮一起卻讓人感覺清淡解膩。

圖/網絡

江浙一帶的粥,是精緻的,也是溫柔的。

作家木心在《少年朝食》裡寫,「姑蘇醬鴨,平湖糟蛋,撕蒸筍,豆乾末子拌馬蘭頭,瑩白的暖暖香粳米粥,沒有比粥更溫柔的了。」

而江浙的溫柔,也可以體現在一碗臘八粥裡。

臘八粥。圖/網絡

當靠近年末時,江浙一帶又會吃起一碗「臘八粥」。雖這碗臘八粥全國各地都會吃,但它的氣質真的「非常江浙」。

傳統意義上的臘八粥,是將糯米、赤豆、慄子、紅棗、蓮子、桂圓、杏仁、葡萄乾、芝麻、花生等食材融匯一起,慢慢慢熬成粥。

臘八粥的食材。圖/網絡

這些食材都是些五穀雜糧,味道也非常清淡,煮的過程中加些糖,用長柄大勺不斷攪動。當粥變得稍稍粘稠時,加入冰糖就能出鍋。

一碗軟糯香甜又有嚼勁的臘八粥,吭哧吭哧喝個盡興,就是江浙的真性情啊。

圖/網絡

要不然,木心怎麼會遠赴美國,又回來。

再寫下「念予畢生流離紅塵,就找不到一個似粥溫柔的人。籲,予仍頻憶江南古鎮。」呢?

江浙之大,不僅有一碗美齡粥與臘八粥。它像畫龍點睛,卻又獨佔了中國一般的溫柔,這是中國賦予江浙的文化基因,一直都不會被改變。

食物的味道,伴隨著人與城市的一生。那些氣息、過往的歲月與記憶,共同聚成了一個熟悉的詞——味道。

圖/網絡

金華丨名動天下,自然佔據一席之地 

當然,江浙也有鹹派的代表。金華的火腿,名動天下,自然也能在粥裡分一杯羹。

金華火腿。圖/網絡

用切成絲的火腿,搭配著香米在鍋裡翻滾燒開,把攪碎的鹹蛋黃一同下入,混煮其中。

待到濃稠之時,撒昂綠油油的蔥花便成一碗火腿雞蛋粥。

好鹹口的人,最適合來這麼一碗鹹香四溢的粥。就著鹹香的火腿,嚼著剛剛化開的米粒,滋味十足。

圖/網絡

雲南丨豐饒之南,夏日之選 

雲南是什麼味道的?酸甜苦辣鹹,味味兼具。

城城覺得,應該很多人沒想說過雲南的粥,也有很多人不知道雲南的食物到底能有多反轉。

在雲南的玉溪,一碗粥並不是熱的,而是冰的。

用糯米煮開,加上紅糖水、芝麻、西米,最後來上一勺冰渣才成。

雲南冰稀飯。圖/網絡

在普者黑,人們會採摘新鮮荷葉,鍋中的白米將熟未熟之時,把荷葉覆蓋在鍋上燜制,燜個十來分鐘,一鍋粥成了淡綠色的了,有著植物的清新氣息,口感清爽。炎熱的夏天吃它,最讓人心清涼。

到了墨江,就有了特產紫糯米。

物產豐饒的雲南給米帶來了顏值,同時也帶來了味道。用它熬粥,比白米更加軟糯香甜,還能用來做成紫米粑粑或者紫米汽鍋雞。

圖/網絡

南方的粥,靈魂在於「精」。

一碗粥,能與千百種味道相遇,與各路食材相逢。落入粥水裡的點滴,都是來自於對美食自信的功夫,以及食物的認真。

一碗粥做起來簡單,但卻是個細工慢活兒。

唯有踏入這片土地,才會發現這個南方的粥,是如何讓人稱讚贊贊贊贊的。

在福建,也有讓人眼花繚亂的各種粥。圖/網絡

秦嶺淮河之隔,將中國劃分為南北兩大區域。

隨之帶來的,是飲食文化裡的各有千秋。對於一碗粥來說,北方的粥特點就是一個「素」,裡邊不是五穀就是菜。

東北盛產小麥和玉米,小麥用去了做面,那麼玉米就在粥裡擔當了大角色。東北是什麼味道的?且不談論東北菜,還真需要從一碗大碴子粥裡了解。

東北大碴子粥。圖/網絡

東北丨風味,都在一粒粒玉米裡 

幹玉米,又叫大碴子。

圖/網絡

煮一鍋粥,需要用泡了一晚上的幹玉米,再加上飯豆、小豆來煮,雖然看起來簡單粗暴,但第一次吃到的人依然為之驚豔。

玉米粒,為這碗粥帶了較好的口感。

粥水清稀,但煮化了的玉米味道又讓一碗粥呈現金黃,味道醇香,就像東北人一樣,直爽,不拐彎抹角。

大碴子粥。圖/網絡

東北人愛吃著麵食就粥。

比如烙餅、小窩頭、饅頭,配著鹹鴨蛋、鹹菜吃,扛餓又健康。而小碴子粥,就是把幹玉米粒磨碎後再煮,味道相同,但質地細膩,大有不同。

小碴子粒。圖/網絡

山西丨酸,才是王道 

北方的「淡」,就像一脈相承。

就像南方不敢去北方喝粥一樣,真的太淡了。你看,山西人天上愛吃醋,但骨子裡也同樣愛吃一碗「素到極致」的小米粥。

小米粥。圖/網絡

小米,是地地道道的中國農作物的代表,得益於東北的土壤和氣候,小米也是北方人的家中常客之一。

圖/網絡

雖然像南方的白粥一樣。

無需加料便能粥,那倒也不能稱其隨便。

東西不多,但煮起來依然是個技術活兒。

慢火熬煮,一粒粒小米慢慢將化未化,離火蓋過才能煮出綿綢而口感適宜的小米粥。

圖/網絡

盛出來稍稍冷卻,表面還會凝脂一層濃稠、厚重的「米脂油」,混著軟、潤、香、滑的小米粥一同下嘴,兩個字:舒坦!

米脂油。圖/網絡

喝剩的小米粥,還會被做成酸粥。

酸粥的製作複雜,聞著酸臭,喝著酸甜,對山西人來說,酸才是王道。

圖/網絡

陝西丨與麵食,天下絕配 

去陝西最該吃什麼呢?

麵皮啊!

但除了麵皮之外呢,那就是花生漿稀飯了。

圖/網絡

把花生泡漲,然後打碎用來煮米粒,直到一顆顆米粒化開後,才有了花生與米交融,瀰漫著花生香氣的稀飯。

搭配麵皮一塊吃,香醇可口,足以抵消掉麵皮的餘辣。

菜豆腐稀飯。圖/網絡

山東丨這裡的粥,並不像是一碗粥 

甜沫,不像是粥的名字,但它卻是「泉城二怪」之一,並且是鹹的。

一碗山東甜沫,裡面有小米、花生、豇豆、豆腐乾……就連食材也非常奇特,賣相一般但味道卻十分誘人。

之所以能叫沫,那是因為裡面的食材啊都已經煮得細膩化開,無需特地用勺來吃。濟南人早起就吃這麼一碗甜沫,沫到了肚子裡,也令人感嘆一聲生活美好。

圖/網絡

——

米與水,相濡以沫。

水讓米發生了質變,米融於水也出落得鮮美豐潤。

粥與米,難得又平凡,隨處可尋,無處不在。在中國人的一日三餐之中,每一鍋粥裡四兩撥千斤,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餐桌上最重要的大事,便是粥粉面飯。

然而食粥滋味,截然不同。雖飽仍飢,更像是在美食之中尋找滋味的線索。這是中國人對美食的另一番境界。

一碗熬得剛好的粥,口味清淡,平常無奇。

要想吃出更多豐富的滋味,需要自己去一點點添加。

就像新的一天那樣,白粥做底,仍需錦上添花。有時候,也能是點石成金。

參考資料:

1. 中國到底哪裡的粥最好喝?,公眾號「地道風物」

2. 中國到底哪裡的粥最好喝?(2.0版),公眾號「地道風物」

3. 吉食 | 一碗粥如何煮出儀式感?公眾號「吉利汽車」

4. 一碗粥裡咕嘟嘟煮下整個中國,公眾號「南方航空GATEWAY」

版權聲明:

文中部分圖片均來自網絡(包括文章封面和文章第一張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作者 / 城城

·   END   ·

商務合作

微信/電話:13392316112  城城

電商合作

微信/電話:13688913816  Mia

相關焦點

  • 被舊習俗毀掉的14億中國人
    被舊習俗毀掉的14億中國人 前幾天 14葬禮請一些唱嗨歌跳豔舞的來熱鬧 這才不叫盡孝 這叫對逝者的大不敬
  • 「馬雲有300億身家,給13億中國人各一個億還剩287億。」哈哈哈哈哈...
    8、馬雲有300億身家,給13億中國人各一個億還剩287億。9、天冷了,更要好好掙錢,因為……冬天的衣服比夏天的貴!10、學英語多年,從來沒分清楚過什麼主謂賓啊表語啊狀語定語,這些年做英語題老娘靠的都是feel。11、我撿了個神燈,許願死前能找到對象……結果我獲得了永生。12、室友:我今天不想化妝了。 我:朋友你不能這麼想。
  • 102歲肝沒問題,更和肝炎不沾邊,長壽秘訣一碗粥、一個動作
    上周我是去了一趟河北,在那裡和一個102歲的老人很聊得來,最後他自己告訴我平時就是靠一碗粥和一個動作活到百歲的。 102歲肝沒問題,更和肝炎不沾邊,長壽秘訣一碗粥、一個動作
  • 它是14萬中國人的噩夢,9字讓15億人受騙
    近代的歷史其實非常的曲折,無論是我們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其實都或多或少經歷了一些悲慘的故事,19世紀末 沒想到的是「結束所有戰爭的戰爭」這9個字卻激發了無數年輕人的鬥志,他們主動參與了戰鬥,結果是一戰經歷了4年多,導致了15億人口、30多個國家捲入了戰爭,造成了無數的災難。
  • 曹德旺:中國有14億人,只有2億人有消費能力,老百姓拿什麼買房?
    過去的時候,中國人習慣把錢存到銀行卡裡,那個時候很多人有消費能力但是不願意花錢。隨著人們消費觀念的改變,加上越來越多的人把資金都投入房產,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處於負債狀態,人們的消費能力也越來越差,然而房價是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買不起房子。
  • 網友自發打卡"守護國旗" 五星紅旗有14億護旗手
    原標題:五星紅旗有14億護旗手   截至8月7日,微博話題「五星紅旗有14億護旗手」獲得了37億次閱讀與1080.2萬次討論。與此同時,「我愛五星紅旗」「我在這裡守護國旗」等話題也引起廣泛討論。網友們紛紛訴說與國旗的故事,表達對祖國的情感。   「國旗由我守護」   「我是護旗手,我在北京,你在哪裡?」
  • 新年之際,14億中國人收到一份大禮,美國傳出極壞消息,膽戰心驚
    在14億國人收穫上述好消息的同時,美國國內再度傳出噩耗。據新華社報導,美國《時代》周刊報導稱,新冠疫情在美國各地監獄已造成至少27.5萬名在押人員感染、1700多人死亡,沉重打擊了美國監獄系統。報導稱,全美目前有850多所監獄和關押設施暴發新冠疫情。
  • 索尼A9F討好你的眼睛 還要「餵飽」你的耳朵
    看完這篇你就懂了》索尼硬是在支架上搭建了一套3.2音頻系統作為客廳娛樂系統中核心一環,電視既要用精彩視覺討好我們的眼睛,又要用專業的聲音效果「餵飽」我們的耳朵。而巧合的是,索尼在這兩方面都站在行業金字塔的頂端,尤其是在得到了X1 Ultimate晶片的支持後。
  • 中國14億人口,身價過億的有多少?
    不過,要想達到上億身家,這個就有難度了。 能成為億萬富豪的都是人上人,屬於非常稀缺的,那中國14億人口,身家過億的到底有多少呢? 根據招商銀行和貝恩公司聯合發布的《2019中國私人財富報告》顯示,中國個人可投資資產1000萬人民幣以上的高淨值人群規模達到197萬人,按14億人口算,那就超過了千分之一。
  • 水星家紡致力「好被芯,選水星」戰略,助力14億人健康睡眠
    水星家紡致力「好被芯,選水星」戰略,助力14億人健康睡眠 來源:財訊網 • 2020-10-16 16:10:03 眾所周知,人一生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睡眠中度過,因此睡眠之於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 抗疫鬥爭偉大實踐啟示之三 力量源泉:14億人民不屈不撓的意志力
    這股氣,是14億中國人民萬眾一心、同甘共苦的團結偉力,是中華民族在困難挑戰面前不屈不撓的強大意志力。疫情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大考,也是對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檢視。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全國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凝聚起抗擊疫情的磅礴力量。人民是真正的英雄。
  • 外媒眼中的中國:很神秘而且中國人很厲害,對此你怎麼看?
    許多西方人認為中國是一個「神秘的國家」,所以在他們的社交網站上,我們總是看到他們用「神秘」這個詞來形容中國,為什麼我們中國人在西方會有這樣的印象?事實上,無非就是以下幾種原因,最重要的是,在西方,一些當地的外國人一輩子都沒有離開過自己的國家,對外國一無所知,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自然會有一個想法,中國人是神奇的,這是他們認為中國是神秘的主要原因,以及其他一些原因。
  • 讓2億中國人狂掉頭髮的元兇抓到了,快了解一下
    也就是說,將近 2 億中國人正在遭受雄脫的困擾。雄脫的歸宿:男生地中海,女生聖誕樹男性初期表現為額頭兩側頭髮纖細、稀疏,額部髮際線向後退縮,逐漸向頭頂延伸,常常呈 M 形,或者 C、U 等形狀。然後,額部與頭頂的脫髮可以互相融合,嚴重時會變成「地中海」。
  • 中國人面對的三個世界性難題有解了?
    zhjienc 因為中國人口多,凡是中國人能提供的都不值錢,凡是中國人需要的都值錢。 陪你看雪 第一,學歷值錢。
  • 華春瑩:咄咄逼人從來不是我們的傳統,卑躬屈膝也不是中國人的氣節
    但是,卑躬屈膝也不是中國人的氣節。  中國人是有原則、有骨氣的。面對霸權霸凌,毛澤東同志早就講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中國不主動惹事,但也不怕事,不會被脅迫訛詐。  澎湃新聞記者:今天是世界人權日。個別西方國家對中國人權狀況提出關切。中方對此有何回應?
  • 江蘇銀行32.25億配股將於1月14日上市流通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江蘇銀行32.25億配股將於1月14日上市流通 來源:上海證券報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張豔芬)1月8日,江蘇銀行發布有關配股股份變動及獲配股票上市的公告書稱,此次配股配售的3225083672股人民幣普通股將於2021年1月14日起上市流通
  • 2017年《小豬佩奇》母公司Entertainment One實現營收14億美元
    事實上,《小豬佩奇》已經是一個有著14年歷史的「老」IP了。圖. Entertainment One官網上《小豬佩奇》的介紹來自Entertainment One官網的介紹現實,目前《小豬佩奇》作為學前兒童全球最重要的動畫IP之一已經被翻譯成40多種語言,並在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播出。
  • 靈籤佔卜:大病初癒,讓你老公給你做一碗粥,怎麼選,測你是啥命
    靈籤佔卜:大病初癒,讓你老公給你做一碗粥,怎麼選,測你是啥命!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特別想知道自己命運的時候,雖然很多人都說算卦,佔卜都是假的,但是很多人依然很相信,其實這些都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的。今天我們來做個測試,看看你是啥命?
  • 不止2月14日,中國人一年能過13個情人節!
    對於中國人,一說情人節,大家想到的是2月14日西方情人節和農曆七夕國產情人節外,其實,另外還有11個隱藏版的情人節!加起來一共13個情人節。另外11個情人節分別是哪一天呢?1/14是「日記情人節」(Diary Day):跨年夜小倆口一起度過!在煙火下許下新年心願!
  • 3019名醫務人員被感染:用生命守護14億國人
    為了14億國人安危,3.2萬白衣逆行而上,他們是一群集體赴死的中國人,在看不見敵人的戰場上,用血肉築起生命防線!他們有一個平凡的名字:中國醫生。今天的頭條,屬於他們!致敬逆行者!點亮中國!凱旋可待,14億人痛飲慶功酒! 真情四川廣元,首批派往武漢的醫療援助隊伍即將出發。丈夫站在路邊,朝著車裡的妻子大喊:「趙英明!平安回來!你平安回來我包一年的家務我做!聽到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