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齊佩林、蔡成功到馬雲波,演員張晞臨:每個角色都是複雜多面體

2021-01-09 北京日報客戶端

緝毒題材的年度大戲《破冰行動》收官未久,故事走向持續牽動著劇迷的關注,「心疼馬雲波」的詞條登上熱搜。

東山市公安局副局長馬雲波的扮演者正是演員張晞臨,他將這個人物在多重情感的交織拉扯裡的無助與無奈、掙扎與痛苦詮釋得淋漓盡致。雖然扮演主角的機會不多,可他的配角戲卻從未失去光芒,無論《黎明之前》裡的齊佩林,還是《人民的名義》裡的蔡成功,個個鮮活,場場飽滿。

有人評價張晞臨的表演風格是「精湛中藏規矩,釋放中握分寸」,他則認為,角色不能以「好」「壞」粗暴歸類,他們無不是複雜的多面體。演員的本分就是通過剖析他們的心理動態與行為邏輯,設計形象、臺詞、細節,讓其人其事真實可信。

1 在明暗駁雜處徘徊

平心而論,歲月並未贈與張晞臨太多的厚待,他的面龐已經爬上細碎的紋路。如果要在這位中年演員身上找尋最具辨識度的特徵,那應該是一雙大眼睛裡駐紮的笑意,總在閃爍著溫度。

電視劇《破冰行動》開啟新一輪熱播,眉眼含笑的張晞臨卻出演了全劇最悲情的人物馬雲波,以至於不少人看劇時,將大把的眼淚都給了他。提到對這個角色的感想,張晞臨脫口而出:不好演。公安戲向來黑白分明,馬雲波卻是明暗駁雜處徘徊的一抹灰色——作為警務系統的公職人員,他理應掃蕩毒品、維護正義;但是,妻子在他面前,擋住犯罪分子射來的100多顆彈珠,其中9枚長留體內,為了抑制疼痛,染上了毒癮,馬雲波從此被大毒梟林耀東抓住把柄,遭受重重脅迫。

為了拿捏這種黑白兩界遊走的糾結感,張晞臨啃了大量的警察文學,到現在還能和相聲貫口一樣報出一串書名。在研讀的過程中,他如電光火石般抓住了一個詞彙:死間。「死間就是一個警察,孤立無援,身邊沒有人能相信,也不能匯報,他要做好放棄生命的準備,假裝墮落,迷惑對手。」張晞臨說。

這樣的設計被運用到了劇中,馬雲波在後半段開始了艱難的取證,通過和各色人等周旋,逐步摸清了塔寨村的製毒網絡,上交了所有錄音證據,協助切除了毒瘤。馬雲波和妻子于慧的關係是角色感染力的主要來源。張晞臨說,初版劇本中,馬雲波有個情人,是電視臺的女主播,他一看就說:「不對,馬雲波哪是這個樣子!」

張晞臨認為,馬雲波之所以陷入兩難,就是因為對於妻子的歉疚。妻子因他染毒,他因妻子受制,這是個排他的閉環,夫妻間的感情必然真摯而深厚,沒有裂紋,馬雲波不能出軌,否則人物就崩了。張晞臨主動拿掉了這個破壞性的設定。

馬雲波在太平間的那場戲,被剪輯成兩三分鐘的片段,在視頻網站上收穫了龐大的點擊量。為了不再拖累丈夫,于慧毅然自盡,獨自面對妻子的屍體,馬雲波沒掉下一滴淚,他閒話著家常,念叨「襯衫還會褶,誰給我熨」「維生素誰給我買」「家裡的無線密碼是什麼」「本來就怕冷,現在躺在這麼冷的地方,冷不冷」,聲音輕微,仿佛眼前人未曾離別,只是沉睡。

劇本只渲染了氣氛,所有的臺詞都是張晞臨順著于慧的遺書,慢慢編寫出來的。小心翼翼的語氣和瑣碎平凡的內容,比噴湧的爆發更戳人肺腑。大悲無淚,至慟希聲。隱而不露間,張晞臨打磨出了情緒的內核。全劇末尾,馬雲波主動戴上手銬,迎向了法律的審判與制裁。

在未能播出的另一版結局中,馬雲波投海自盡。張晞臨認為,以死救贖,是一個戲劇人物最完美的結局,因為他足夠有張力,足夠激起觀眾對馬雲波的同情、理解和喜愛。但是,現在播出的版本讓馬雲波這個人物得到了升華。因為死是簡單的,一了百了,但錚錚鐵漢、頂天立地的男人必須要為自己做過的錯事承擔法律責任,他不會用死逃避。

《破冰行動》首播期間,馬雲波上了三次熱搜。大結局放出前,劇組人員預測過話題的爆點,有的說是「趙嘉良之死」,有的說是「李飛不認爸爸」,結果一出來,卻是「心疼馬雲波。」

導演告訴張晞臨:馬雲波算是成了。張晞臨則說:「演員到了我這個年紀,就要把角色演得準確,演不好才是不應該的。」

作家張楠有個刑警出身的好朋友,因為執行任務負傷,轉了文職。他給張楠發微信:你看《破冰行動》了嗎?裡面有個叫馬雲波的,演得也太像真警察了!張晞臨在微博上回覆:這是對我塑造的馬雲波最好的褒揚。

2 三戰藝考 迂迴演戲

張晞臨承認,自己的性格比較矛盾:一方面,他很少主動爭搶什麼,無論是聲名還是利益,屬於「怎麼都行」;另一方面,他又很「擰」,想去做的事,無論付出多大代價,絕不回頭。

張晞臨的全部執拗,都投向了演藝事業,為了當演員,他進過三次藝考考場,推開三個鐵飯碗。連張晞臨本人都難以追溯,演員的夢想何時落入他的懷中,他只朦朧地記得那些目光聚焦的時刻:初中時,因為個子高,長相俊朗,深受班主任喜愛,什麼文藝宣傳、運動會護旗,回回都有份兒。

「可能就是那時候,習慣了出頭露面。再加上後來交了一幫文藝界的朋友,馮遠徵、吳剛、丁志誠……受他們影響,潛移默化,就把考藝術院校當目標了。」張晞臨說。連續兩年,張晞臨都臨考患病,影響了發揮,名落孫山。

第三年,因為去意明顯,工作的印刷廠把他下放去做清潔工。背水一戰的張晞臨終於如願考上了上海戲劇學院。

1993年表演專業畢業後,正趕上中央實驗話劇院招人,能在國家級的劇團謀個位置,可謂千載難逢,張晞臨卻一心「單飛」,擺手拒絕。後來,他進了北京市文化局,拿到穩定的事業編,管理歌手演出證件的發放。家裡人以為,這下兒子能安分下來,結果,不出三個月,張晞臨辭職了。他就想自由自在地當演員。

前段時間,張晞臨和大學同窗聚會,談起畢業初期的生活,同學們感慨:那段時間你挺苦的,一個人漂著。張晞臨沒抱怨過,「自己選的道兒,怎麼也要堅持。」他津津樂道著當時全聚德5元一隻的鴨架子,兜裡沒什麼錢,也能買上一隻,吃上兩頓解饞的「大餐」:一頓配酒啃肉,剩下的加面燉湯。

心有執念,不識苦楚。

上世紀90年代的國產影視劇製作數量,不及今天的一個零頭。張晞臨沒人脈,沒作品,到處找不著活兒。二十來歲的大小夥子,拉不下臉面讓家裡養,決定「曲線救國」:先謀生,再演戲。經由同學的介紹,張晞臨認識了中央電視臺《藝苑風景線》的製片人趙寶樂,當起了副導演。因為功底紮實、勤快肯幹,還能分析劇本,副導演張晞臨的路順暢多了,但他始終沒有放棄表演的初心:「謀個生計,養家餬口,一點點往圈裡混,慢慢碰運氣。」

1996年,情景喜劇《起步停車》劇組邀請張晞臨擔任副導演,張晞臨提出了一個要求——在劇中扮演一個角色,不拘大小。幾分鐘戲份的民警小薛把張晞臨拉到攝影機前。

這樣的要求成了張晞臨進組的硬性條件,他開始在鏡頭裡停留,從一場到貫穿全劇始終,時間不等。1999年,鄭曉龍導演的《一年又一年》開機,需要當天試戲,因為男少女多,張晞臨臨時救場,和所有女演員搭戲,一天下來,劇組只定了一個人。鄭曉龍指著張晞臨:「我就要他這樣的表演,亮子就該是他。」

大柵欄長大的張晞臨扮起北京男孩亮子,算是本色出演,該劇播出後,他終於有了點名氣。開始有劇組主動聯繫張晞臨,緊閉的門開了一道縫隙。

《一年又一年》後,張晞臨終於回歸演員的主業。張晞臨認為,亮子既是長久等待得到的一個回報,又好像是一直在半路上專門等著的一個擁抱。當被問起六年的幕後生涯是否白費時,張晞臨說:「每一步都算數。我幹的所有與表演無關的事,都是在為演戲找機會。邊邊角角的小角色,都是磨鍊。」他說,如果沿著副導演的路徑繼續下去,自己沒準兒會成為經紀公司的老闆,比現在富足許多,「即使實現了又怎麼樣,這不是我喜愛的,也不是我願意為之奮鬥的。」

張晞臨始終以來之不易的演員身份為榮,每份合同,只要出現「藝人張晞臨」的稱呼,他都會鄭重地告訴對方,必須更改為「演員張晞臨」。

3 給角色吹一口活氣

張晞臨名字中的「晞」在現代漢語中較為生僻,釋義為將亮未亮之時,這正是他呱呱墜地的時辰。命運仿佛有配搭的偏好,他的代表作《黎明之前》,劇名亦有此意。

該劇大火之後,張晞臨得了個新稱呼「齊帥」,這是他在劇中扮演的情報處長齊佩林的綽號。起初,他並不想接,「劇本裡,這人『沒戲』啊!」「沒戲」是演員的專業術語,專指性格平淡、形象死板的角色。齊佩林在劇本裡就是個話搭子,絮絮叨叨地講案情,被面目清晰鮮明的同事們淹沒,跳不出來。

導演劉江是張晞臨的鐵哥兒們,他找導演磨:能換我演李伯涵嗎?要不,殺手丁三也行啊!交情歸交情,劉江不鬆口:你只能演齊佩林。張晞臨認了命,琢磨著如何給這個工具人吹上一口活氣,讓他飽滿起來。

「你這本子,我當時也有一個,是你這個,兩倍厚吧!」張晞臨看看筆者手裡的採訪本。梳理了情節線,張晞臨給齊佩林做了本「日記」,順著時間順序,齊佩林說什麼,做什麼,事無巨細,全有記錄,一目了然。電視劇的拍攝向來不按劇集走,有了這個本子,張晞臨從容應對,情緒掌握得恰到好處。

他還提了新點子:齊佩林要配上小鬍子。劉江猶豫了:有史料記載,國民黨軍官不準蓄鬍。張晞臨抬出了理由:齊佩林是做情報工作的,需要偽裝,用小鬍子來掩飾,說得通。導演同意了,三七分的光亮髮型加上緊貼上唇的黑胡,張晞臨憨直的氣質陡然一變。「故事是在上海發生的,我在上戲讀了四年書,接觸到這個城市的歷史和文化,腦子裡一直有這麼個形象,油頭小撇胡,世故還機靈。」

外形只是人物的表皮,想要讓齊佩林有血有肉,還要做更精心的安排。張晞臨認為,齊佩林能得到局長譚忠恕的信任,要忠誠,但要有點小毛病。「一個人滴水不漏的,領導會覺得你會裝、隔著,不好管。你要有明顯的缺點,但不能是原則性的。我覺得齊佩林要麼貪點小財,要麼好點小色,最後選了貪財。」張晞臨說。齊佩林虛報支出找總務處長劉新傑報銷的情節,成了著名的橋段,看過《黎明之前》的人,提起這裡,總是忍俊不禁。

這畢竟是一部緊張的諜戰劇,張晞臨將幽默感處理得點到為止。他認為,齊佩林在八局擁有話事權,業務能力要強,要智計百出;社交能力也要強,還要八面玲瓏。張晞臨找來各色「厚黑學」,辦公室政治的筆記攢了一本,不拍戲的晚上,把所有主要演員攢在房間裡,篩著「金句」編臺詞。他還讓齊佩林沒事就擺弄茶具,「喝茶的人心靜,齊佩林手裡揣著茶壺,來上幾口,說出來的都是關鍵點,讓你覺得他心裡不知轉著什麼主意,城府深,腦子快。」

《黎明之前》掀起了一輪收視高潮,該劇獲得第28屆飛天獎長篇電視劇二等獎、第26屆金鷹獎優秀電視劇獎,除了男一號劉新傑和反一號譚忠恕外,齊佩林一角也獲得了廣泛的讚譽。

張晞臨說:「人不是單向度的,不會一黑到底,也不可能毫無缺陷。齊佩林精明、冷酷,但也體貼、仗義,把這些複雜的性格全方位展示出來,就『有戲』了。」他厭煩「好人」「壞人」的刻板指認:「比如我在《人民的名義》裡演的蔡成功,你說他是好人,還是壞人?商場裡,他狡猾,利用規則,上下鑽營;大風廠被強拆,他又自覺維護工人們的利益;見著發小侯亮平,還冒點傻氣,他就是個生活在夾縫裡的人,所有表現都是重壓後的本能。」

張晞臨為蔡成功找準了坐標——弱勢的民營企業家,然後,就像剝洋蔥般,一層層揭示出他的性情側面。他在拍攝過程裡如魚得水,因為蔡成功「立體」「好玩」。

「演員是被動的,有時候,並沒有選擇角色的權利。但這也是個神奇的職業,你可以在框架裡充分發揮,為紙面上的人物注入鮮活的氣息,在不同的作品中輪迴,描摹出眾生百態,這種體驗,其他職業都不可能會有。」他這樣界定自己的行當。

4 二度創作是演員的本分

提起張晞臨這種四十歲上下成名的演員,媒體習慣使用一個成語「大器晚成」。張晞臨並不認可這樣的概括:「我一直在拍戲,每次都認真演,劇火不火,是天時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結果。早年作品即使沒出名,也有觀眾愛看,怎麼算是『晚成』呢?」

張晞臨說:「現在的觀眾擱在過去叫戲迷,在臺下吆喝叫好,現在他們在網上關注你、讚美你。我很感恩,覺得努力有了價值。」在他看來,影視圈裡,寂寞是常態。哪部戲播了,可能在一段時間裡,好多人提你的名字,但戲總有結束那天,熱度很快會消退,演員要隨時調試好自己的心態。

張晞臨從不售賣什麼「博覽群書」的人設,閱讀卻是他堅持半生的喜好,「只要是有字的,抓來就讀」。前些日子他一度迷上了網絡小說,什麼《黃金瞳》《盜墓筆記》全都一網打盡,甚至還包括《三生三世十裡桃花》這類「少女言情」。

「其實我一直想演個大古裝。」張晞臨透露了一個願望,「王侯將相都行,臺詞多過癮!」當筆者提出近期古裝戲爛片眾多的現狀時,張晞臨不以為意:「劇是否雷我管不著,我可以不往雷裡演啊!」張晞臨說,有時從電視裡聽到浮誇、混亂的詞句時,他都忍不住捂上臉,為同行羞愧:劇本裡這麼寫,你不推敲修改就照著說,多敗觀眾的胃口!

他飾演的角色總是循著生活的尺規,遠離懸浮與虛假。「劇本只是底子,二度創作是演員的本分。」

張晞臨在片場很少大動肝火,唯有一次例外。他發現演對手戲的年輕人每說一句就低一次頭,於是心生疑惑,湊過去一瞅:這在看臺詞提示呢!張晞臨扭頭就走,一把抓住副導演大吼:讓他臺詞記熟了再來!「臺詞是演員的基本功,入了這行,就要有敬畏之心,靠本事吃飯。」

對於「流量」「鮮肉」,張晞臨沒有像很多同代人那樣一味批評,而是顯露了前輩的理性和寬容:「這些孩子心智還不成熟,就被捧上了天,過早地接觸了與能力不匹配的名譽與金錢,必然會迷失。現在市場變了,又開始罵他們,這不公平。」他認為,有些新晉演員沒有受過專業訓練,表演比較生澀呆板,只要態度端正,可以慢慢進步,要給他們成長的時間和空間。

張晞臨註定屬於片場,一年365天,他有三百天不在家中,難得回趟北京,短暫休息,他還惦記著,什麼時候能來個新劇本。「拍戲的時候很累,挺想老婆孩子,回來後又總盯著手機,盼著有導演找自己。」他說,這就是演員的「圍城」心態,他希望一直演下去,直到記不住臺詞的那天。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崔樂

流程編輯:吳越

相關焦點

  • 《快樂星球》演員現狀:最帥的不是丁凱樂,不是多面體,而是他!
    《快樂星球》演員現狀:最帥的不是丁凱樂,不是多面體,而是他!《快樂星球》是在2005年8月4日播出的一部科幻兒童劇,當時這部電視劇陪伴了很多小學生的童年,承載著很多人的童年回憶。所以現在演員們的現狀也引發了很多網友的好奇,因為這些小演員雖然小時候非常的帥氣可愛,但是之後卻都退出了娛樂圈,沒有再出現在觀眾面前了。
  • 《快樂星球》主角模樣,現在VS曾經,網友:多面體才是大贏家
    《快樂星球》這部電視劇從播出到現在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了。當時這部劇也是非常火熱的,那麼曾經參演這部劇的演員現在都什麼現狀呢?首先就是我們的主人公丁凱樂了,他像中國大多數10歲左右的孩子一樣,他的生活平靜、普通而且按部就班。但是由於他的性格內向、膽小怕事,在學校他經常被班裡幾個調皮的同學金剛、胖哥和小九九欺負,樂樂惹不起他們,只好忍氣吞聲。後來在快樂星球的幫助下,度過了一個個難關。
  • 生娃、成網紅、顏值爆表,《快樂星球》的小演員們都怎麼樣了...
    前兩天《巴啦啦小魔仙》的演員們重聚,上演了一波回憶殺!皮皮特地給大家扒了扒她們每個人現在的樣子和近況,沒看過的戳這裡→ 《巴啦啦小魔仙》演員10周年重聚,小魔仙們現在都怎麼樣了?除了《巴啦啦小魔仙》,還有什麼是陪伴大家走過一整個童年的咧?掐腳一算,估計只有《快樂星球》了!
  • 「讓角色比自己紅」,演員胡明說這是應該的
    這些人物從形體到氣質完全不同,但同樣都是胡明。 角色可以小,但「戲」不能 在真正熱愛演戲的演員身上從來都是「戲比天大」,角色可以小,但「戲」不能。胡明努力讓自己走進每一個角色,和角色合二為一,在各種小角色裡摸爬滾打,硬生生憑藉努力給自己蹚出了一條道。
  • 《快樂星球》演員現狀,主演丁凱樂如今神似楊洋,你喜歡哪位?
    每個90後的心裡一定都有一部難以忘懷的作品,大家還記得當年的《快樂星球》嗎,可以說是承包了小編的童年,現在回頭看丁凱樂跟楊洋好像!這部劇是2005年播的,時隔12年後的他們變成了什麼模樣呢?艾克在《快樂星球2》中出現,扮演艾克的牛東文出生於1995年,在2006年出演《快樂星球》至今,他依然帥氣依舊,和吳磊一樣都是從小帥到大的。據知情人透露,如今他就讀於鄭大亞斯國際學院。當年那個酷炫的小男孩,如今成了表情包!多面體,《快樂星球》雖然是一部兒童科幻劇,但是每一個角色都很有個性,小演員們自然可愛的表演也非常贊。
  • 4個長得像馬雲的人:有相似的臉,卻沒有富豪命,馬雲不可複製?
    除了有錢之外,馬雲的長相也甚是「奇特」,這麼多年來,也有很多人因為長得像他而在網上走紅。筆者就跟大家分享四個長得最像馬雲的人,他們都跟馬雲有幾分相似,命運也各有不同。一、「小馬雲」範小勤在所有長得像馬雲的人中,小馬雲可以說是名氣最大的。
  • 專訪陳星旭&彭小苒:《東宮》的悲劇有著獨特魅力,每個角色都有它的...
    比如他們都認為只有深刻理解角色,才能演好角色;都很喜歡大團圓結局,但也都認為悲劇宿命有著獨特魅力;關於未來的戲路,兩個人均不希望給自己設定,想去探索表演上更多的可能性……  吃透角色  才能演順角色  談起《東宮》的男女主,你可以用「天真無邪的少女」和「城府頗深的渣男」給兩人貼上標籤,但他們的人物形象遠比這標籤要複雜得多
  • 角色跟演員有很大的關係,羅雲熙真的是仙風道骨,仙的脫俗
    如果不是羅雲熙長得好氣質仙,是不會這麼受歡迎的,跟演員有很大的關係,他真的是仙風道骨,仙的脫俗,秋水為神玉為骨這句話用在他身上完全在合適不過。對書版潤玉無感,準確來說是香蜜小說裡的所有角色我都無感。不知是篇幅太短還是描寫力度不夠,書中的每個人物給我的感覺很平。
  • 《破冰行動》演員年齡大揭秘,馬雯最小,他的年紀讓人最意外
    但是讓網友感到驚訝的是,在劇中看似平輩的演員,實際年紀最大的相差竟然達到20多歲。任達華看似也就50出頭,但是他是55年出生的,今年已經64歲了。任達華老師能夠保持現在的狀態,離不開堅持不懈的健身,從他平時甩出的照片也能看出來,他很愛健身,每天都在堅持,網友感嘆:難怪,像吃了防腐劑一樣。堅持健身就是年輕的秘訣。
  • 馬云為剁手黨正名:沒有敗家的女人,只有愛家的女人
    女性考慮的是家庭和別人,男性都考慮自己。我們還發現,女性借了錢,還得特別快,而男性不還款的比例要比女性大1/4。這些數據都是真實的。」 在提問環節,一位女創業者格外引人注目,她在淘寶上的店年銷售額超過2億,而她先生在淘寶上的店,年銷售額超過7億,但她苦惱的是,先生經常在外面應酬,希望馬雲能夠勸一勸。 「男人說應酬一般是撒謊。」
  • 今天才是馬雲的生日 可馬雲是誰?
    Google、百度和神馬搜索上的馬雲生日但我注意到,關於馬雲的生日,還有另外一個版本——馬雲生於1964年10月15日。比如Google的搜索結果就是10月15日,英文維基百科「Jack Ma」詞條給出的生日也是10月15日,中文維基百科曾經把兩個生日都列上了。
  • 星盤上的馬雲和阿里巴巴-星盤,馬雲,阿里巴巴 ——快科技(驅動之家...
    今天是馬雲的生日,一位研究星相學的英語老師——每個英語老師都是潛力股!馬雲和俞敏洪也曾經是英語老師——給中企哥發來一篇妙文,試圖從星相學的角度解析馬雲和阿里巴巴今年的走勢運程。說的有沒有道理呢,見仁見智,反正中企哥是被英(xing)語(xiang)老(da)師(shi)侃暈啦。奇文共賞之,千萬別當真。
  • 星盤上的馬雲和阿里巴巴
    今天是馬雲的生日,一位研究星相學的英語老師——每個英語老師都是潛力股!馬雲和俞敏洪也曾經是英語老師——給中企哥發來一篇妙文,試圖從星相學的角度解析馬雲和阿里巴巴今年的走勢運程。說的有沒有道理呢,見仁見智,反正中企哥是被英(xing)語(xiang)老(da)師(shi)侃暈啦。奇文共賞之,千萬別當真。
  • 因嘴歪演了一輩子負面角色,不說誰知道他還是國家一級演員
    很多人知道這位男演員因為他演的角色很經典,尤其是他自己嘴歪,經常會扮演一些壞人,每個角色都被他演活了。而這樣的角色他也演了一輩子,每一個都可圈可點,可以說是手到拈來。
  • 從「馬爸爸」到馬雲,稱呼轉變的背後,馬雲的最終結局如何?
    文 | 讀書君#馬雲#「在中國,我馬雲能成功的話,百分之八十的人都能成功!」——馬雲馬雲個頭不高,卻有著標誌性的容貌:深邃的顴骨,彎曲的頭髮,淘氣的笑容,以及一身隨性的穿衣風格,無不讓人印象深刻。馬雲是這個時代的一個標誌性人物。當年,眾人都瞧不起馬先生會成功。畢竟,在年輕氣盛的我們的眼裡,別說馬雲,神馬都是浮雲!
  • 《快樂星球》的小演員們長殘了?一個女大十八變,一個成了學霸!
    冰檸檬冰檸檬是《快樂星球》第一部中的一個角色。是一個長相可愛,性格文靜的乖乖女。冰檸檬由張兆藝飾演,生於1995年。現在的她跟小時候相比變化不大。除《快樂星球》之外她再沒其他影視作品了,目前是一名時尚博主。王碩(小九九)小九九是《快樂星球》第一部的一個角色,調皮搗蛋,經常欺負丁凱樂和其他同學。但人很機靈,點子特多,同學們對他是又愛又恨。
  • 我就是演員:王自健劉孜選人很狂,陳德容孫堅求角色很卑微
    《我就是演員》進入第二輪:分戰隊淘汰賽,33位演員自由選角色組隊,由第一階段的三星演員優先選擇劇目和角色:三星劇:《無證之罪》《白蛇傳》《想見你》四星劇:《驢得水》《美人心計》《新喜劇之王》五星劇:《風聲》《溫暖二重最》《接受兩部曲》選角色這幾十分鐘,真的是好一場大戲!
  • 相對的馬雲總是拋頭露面,馬化騰為何不常現身?
    每個企業家都有自己的行事作風,有的喜歡在外拋頭露面,比如說阿里巴巴的馬雲,還有新東方的俞敏洪。經常在媒體和公眾面前,像騰訊的馬化騰就習慣了低調。同樣是企業家是什麼原因早就他們截然不同的行事風格呢?歸納起來也就是三個因素。首先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橘生淮南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