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報4月28日報導,「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代詩人王維在渭水北岸送別友人時所作的這首詩膾炙人口,作詩所在的渭河古橋廚城門一號橋也被評為2013年度「全國六大考古發現」。但西安一男子去年在遺址範圍內不顧告誡多次挖沙,致古橋本體被破壞11%!
昨日,這起故意損毀名勝古蹟案在西安市未央區法院開庭審理。據悉,因此罪名被訴在西安也是首例。
被制止後二次挖沙致廚城門一號橋破壞11%36歲的席某是西安人。2016年,他與未央區六村堡街辦師道口村村主任師某達成口頭協議,承包該村土地約13畝用於經營停車場。
檢察院指控,2017年5月,席某因賭博輸掉大量款項後,產生了毀地挖沙牟取利益的想法,並於當月28日起,租用挖掘機、渣土車在該地塊內大肆非法挖沙。當月31日,渭橋考古隊發現後報警,公安機關處警予以制止,並暫扣了兩臺挖掘機。次日,席某通過師道口村村主任師某向公安機關索要機械,公安機關告誡師某此處屬於渭河古橋遺址範圍,禁止挖沙,師某承諾一周內填平沙坑,此後不再挖沙後,公安機關將工程機械予以發還。
同年7月8日起,席某繼續在該地塊內挖沙,造成古橋遺址多處「橋柱」、「柱礎」位移。7月16日,渭橋考古隊再次報案。經測量,席某挖沙區域總面積約12.75畝,挖沙坑口6畝,沙坑平均深度約10米。經文物部門鑑定,此次非法挖沙行為對廚城門一號橋遺址不可移動文物本體破壞長度約11%。
2017年8月2日,席某向公安機關投案,並因涉嫌故意損毀名勝古蹟被刑拘。
被告人知道挖沙點在遺址範圍當庭悔罪昨日上午,未央區法院公開審理該案。對公訴機關的指控,被告人席某表示自願認罪,他稱,知道挖沙地點位於遺址範圍,沒有經過村上同意,就是為了掙點錢。當被制止後,他又在7月再次挖沙,「想著沒事了,馬上要交承包費了,趁晚上沒人(挖沙)。」
席某說,距離挖沙地十餘米就是文物部門圈起的一個考古場地,在偷偷挖沙的過程中,挖出的沙裡夾雜著磚塊、石頭和朽木。在審理中,席某對毀損文物表示悔意,願意接受懲罰。
被破壞的古橋橋樁達500餘根 建橋石構件不計其數據悉,渭河古橋廚城門一號橋遺址是絲綢之路上第一座橋梁,即史料記載的中渭橋,於西漢早期修建,在漢至魏晉時期使用,全長約880米。以廚城門一號橋為核心的渭橋遺址,是迄今發現的全世界範圍內規模最大的古代木樑柱橋,是罕見的木、石構結合的大型橋梁,也是包括張騫出使西域等一系列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
公訴人說,當席某在2017年5月違法挖沙被街辦、文保部門制止後,時隔30多天又第二次挖掘,行為更加猖獗,其盜挖活動共破壞橋本體11%,破壞橋樁500餘根,以及不計其數的建橋石構件,均肉眼可辨。
該案將擇日宣判。
(原題為《「勸君更盡一杯酒」的古橋遭損毀:男子不顧制止多次挖沙,致古橋本體被破壞11%,為西安首例故意損毀名勝古蹟案》)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陝西西安,渭河古橋,故意破壞名勝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