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11周年,我跟董先生聊了聊

2020-11-27 騰訊網

1

進入5月份以來,就有很多讀者在後臺私信小木,「馬上又到汶川地震紀念日了,我們想知道董先生現在怎麼樣了,」「他有沒有跟思彤生下孩子?」「他真的忘記彤兒了嗎?」

(新來的讀者可能不知道董先生是誰,點擊藍字《親愛的,對不起,我要去跟別人結婚了》認識一下)

我沒有回答,因為我不想打擾他現在平靜的生活。就好比一個人的傷口好不容易結了痂,我再追問他,那個時候到底疼不疼,你還記得摔倒的地方嗎,你到底好了沒有?

這種關心不太仁道。

既然董先生選擇了重新開始,就讓他輕裝上陣吧。他不提及,不代表他就徹底忘記彤兒,移情別戀了。他只是學會了隱藏傷口、舔舐傷口、療愈傷口,不再以血淋淋的傷口示人了。

去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十周年,根據他的故事改編成的全國院線電影跟大家見了面。在這之前,出品方、製作人、宣發團隊、主創團隊,包括演員保劍鋒都曾試圖邀請他站在臺前,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心路歷程。

意料之中,他一口回絕,並叮囑我,不許透露他的任何聯繫方式。

站在臺前,意味著流量,也意味著曝光。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巨大的「追捧」不見得是好事。

因為所有人都默認了,你是一個深情款款至死不渝的男人,你就應該痛哭流涕孑然一身孤獨到老,才配得起大家對你的期待,才對得起死去的彤兒。最好殉情而死,才會成就「死生契闊,與子成說」,被傳為一段愛情佳話。

可是憑什麼,他要站在制高點供我們膜拜瞻仰,亦或是攻擊抹黑?

他不是完人,經不起顯微鏡下的吹毛求疵。他不是娛樂明星,不靠名氣和才藝圈錢。他也不是什麼公眾人物,沒有義務貢獻出自己的隱私供人消遣。失去愛人已經夠悲痛了,餘生他只想平靜幸福,不再經歷那些波瀾壯闊起起伏伏。

他關注我的時候,我才一萬多讀者,幫他寫那封告別信時我們都沒想到這件事會發酵成後來的局面。

雖然我對董先生的信息做了一些模糊化處理,但他身邊的人經常會問,是你嗎?我要不要替你開個微博?

他搖頭否認。

他不是不承認,而是不敢認。目前他跟思彤已經結婚了,公開懷念逝去的前任,讓思彤情何以堪?對她公平嗎?實在不妥當。

2

去年電影上映前,我跟他打趣,「要不你戴上口罩,錄個視頻,跟大家打個招呼,很多人都想表達支持和鼓勵呢。」

他說,「你饒了我吧,我還想安安穩穩過好自己的下半輩子呢」。

後來很多電視臺都想採訪董先生,找不到董先生便來找我。一些業內人士說,「去吧,增加一點曝光率和關注量,說不定以後你寫的東西就搶手了。」

我說我不要。一是我雖主筆了董先生的回憶錄,但太具體的信息我不方便透露;關於董先生的心境,我更不願妄加揣測。我答應保護好他,就一定要做到;二是名氣對於一個作者來說,的確是好東西,但這種東西如果嫁接在別人之上,終究是不牢靠。

有一個叫朱佩琪的女讀者,被這份純粹的愛情所打動,私下裡哭了好幾回,甚至如鯁在喉夜不能寐。她找到我,先後寫了五六封信,託我轉交給董先生。我看了她寫的內容,字字句句情真意切,滿腹才情躍然紙上,已然把董先生當作了自己愛情的信仰。她心疼他的深情,憐惜思彤的寬容,又怕他那麼快忘記彤兒,一時糾結得不知如何是好。

董先生看過後,只說了一句,「感謝她的惦念和牽掛,但情深不壽,過猶不及,遙祝安好。」

放下,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

前幾天,又有好幾個讀者私信我,甚至哀求我,讓我給他們一點點董先生的最新消息。

董先生很忙,我一般很少跟他聯繫。上一次聯繫還是在電影首映禮的時候,我給他傳過幾張現場的照片。他答應一定去看。其實時隔這麼久,我也想知道他的近況,比如生下孩子了嗎?是男孩還是女孩,現在過得怎麼樣?

只要他說一句「挺好的」,我便不再追問。

上個禮拜的晚上十點多鐘,我看他朋友圈分享了一條動態,知道他還沒睡,便試著給他發了一條微信,「董先生,最近怎麼樣?」

「挺好的,剛哄女兒睡下。」然後給我拍了一張孩子的側顏。

喔,他生下了女兒,開始了一名日常奶爸的生活!我用指尖放大那張圖,看到孩子睫毛很長,睡得安穩,背景非常溫暖簡約,心裡蕩起一種塵埃落定的幸福感。

無需多言了。

「小江湖的其他讀者託我向你問好,早點休息。」

「替我謝謝他們,也謝謝你為我做的一切。」

董先生很少分享朋友圈狀態,還是僅三天可見。自2018年以來,沒有任何關於他心情或生活的蛛絲馬跡。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已經對我設置了分組可見,生怕一切隱私洩露出去。應該不是,他對我還是非常信任的。

也許他一直都是這樣一個人,外表冷靜理智,內心翻江倒海。若不是上次九寨溝地震刺激到他,他也不會隔著網線向遙遠的陌生人傾訴。

他以為只是寂靜相思淚,沒想到催淚到天南和地北。

人類的很多情感是相通的,比如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會哭會笑是一種本能。但很多情感是不容易感同身受的,比如老年喪子、中年喪夫、少年喪父,那種永失所愛再也尋不回來的錐心之痛,只有自己承受和消化,誰都替代不了。

林生斌因保姆縱火,失去最愛的妻子和三個孩子,他無法釋懷,去清靜佛地尋求一個答案;

江歌因閨蜜與男友的紛爭,客死他鄉。其母親失去了唯一的寶貝女兒,她無處轉圜,只能忍痛去為孩子討回一個公道;

董先生呢?他連寄託恨意的發洩渠道都沒有。

我想只有很多很多滾燙的愛,才能熨平那些折折皺皺的恨意。待溫暖吹進每一個角落,他才不會感到思念的寒涼。

接下來,我想聊聊這部根據董先生經歷改編而成的電影。

3

前幾天,電視劇《如果可以這樣愛》大結局,保劍鋒上了好幾次熱搜。

他在裡面飾演了霸氣深情的男二祁樹禮,對女主劉詩詩愛得真切有節制,最後不幸罹患癌症。他拒絕化療,把自己的心臟捐給了情敵佟大為,譜寫了一段愛與成全的故事。

個人認為保劍鋒的角色和演技比佟大為更出彩。

我為什麼突然會提保劍鋒。因為保哥就是一年前電影版《親愛的,我要和別人結婚了》裡的董先生,我們曾在一張桌子上吃飯,面對面聊劇本,他還跟我們分享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說了一句令我感動至今難以忘懷的話,「沒有人會拒絕演這樣一個角色,太痛了。」

汶川地震,讓千千萬萬的家庭分崩離析,支離破碎,像董先生這樣的人,有太多太多。這是國家之殤,也是民族之痛。

沒有人要靠這部電影賺錢,我們要做的,就是情懷,和紀念。

周期很短,劇組很快就投入了拍攝。後來因為工作原因,我沒有跟組,但陸陸續續得知了一些消息。搭好的取景棚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暴雪,工作人員徒手清理現場,耽誤了不少時間;個別演員進入不了狀態,導致後期戲份一剪再剪,又重新補錄鏡頭……

原作當中是董先生的祖父去世,給了他一定的震撼和打擊,讓他開始重新審視生命的意義。是保哥提議,在電影呈現的短時間內,祖父去世不如父親更有衝擊力。因為電影定位就是改編,所以單純從劇本來講,這個想法非常有建設意義。後來我們在這裡又臨時做了調整。

誰都想鉚著勁,把這個動人的故事趕在汶川地震十周年---2018年5月12日順順利利地搬上大銀幕。

上映倒是如期上映了,但因為宣發團隊堅持裸發(沒花錢),很多地方的影院沒有排片。包括大城市。

看過電影的人說,感覺不如那封信催淚。我想求大家體諒一下,拍攝期真的太緊了,幾乎是倒推著時間完成的,能完整呈現出故事就已經很不容易了。雖然票房不怎麼樣,但我們主創人員還是一致決定,全部捐給公益組織。

在這裡,我還想為女主戚硯笛打個call,她飾演讓大家心痛的彤兒。

拍完這部電影後不久,戚硯笛就去參加了火爆選秀節目《創造101》。她在《創造101》裡面的表現可圈可點,屬於膚白貌美大長腿能唱能跳的那一掛。最關鍵的是,她的性格超好,超愛笑,笑的時候不是哈哈大笑,而是銀鈴般的小女孩的聲音。以前我們合作時,她經常扎個丸子頭,像個鄰家小妹妹一樣。大家都很喜歡她。

她就是我們心目中最美好的彤兒。

我們當時乘同一部車去片場,小丫頭五點左右起床,化好了妝,路上搖搖晃晃地打瞌睡。我看著實在心疼。憑她的性格長相和後天努力,將來一定會有大發展的。

我現在時刻關注著她,希望有機會還能跟她合作。

看過電影的人,一定沒有忘掉林菲菲吧。林菲菲是彤兒校園裡的好閨蜜,曾為了她和董肖楊的愛情牽線搭橋,如果沒有菲菲,整個電影會失去唯一的活潑基調。

她的扮演者,叫曹禕諾,是個新人。

這個女孩子去片場的時候,孤身一人,沒有助理,也沒有經紀人,什麼都是親力親為。可這孩子太活潑了,走到哪兒都能大家打成一片。製片人說她長得有點像姚晨,性格大大咧咧的,身材纖瘦,看起來很小一隻。

但她的爆發力卻是最驚人的,演技全程在線。開機第一場就是她跟董肖楊的戲,導演給她打99分,多一分怕她驕傲。大合影留念時,她摟著我的脖子,一口一個小木姐,叫得人實在心生歡喜。

過年時,她跟戚硯笛都給我發來了拜年簡訊。雖說只是一個小小的細節,但能看出來,這兩個小丫頭非常真誠和善良,她們沒有忘了與我萍水相逢的緣分,讓我很感動。

4

我問過董先生,對裡面的演員評價如何。

董先生說,演員很好。當你跳脫出來,從上帝視角去看,這部電影裡面的每一個人,都是鮮活給力的;但當你深陷其中,就會知道,任何人都無法演繹出自己的煎熬,和蛻變。

沒有人願意讓別人演繹自己的故事,因為這份演繹,本身就代表了失去。

去年後半年,我認識的一個出品人有意將董先生的故事拍成網劇。我說我得徵求董先生的意見,董先生不置可否,我們就沒再推進。

我尊重董先生,也尊重每一個因他而追隨我的人。成不成,靠運氣吧。

還有一個故事也準備改編成電影,現在還在談,有確切消息了我會告訴大家。

熟悉小木的人應該知道,我是個性情中人,愛打抱不平,也愛同情弱小,總是為了溫暖的人和事熱淚盈眶,也願意跟不公平和不道德決戰死磕。

我希望我手中的筆,能代表一份赤誠有愛的心,為大家書寫更多的溫暖和光亮。

謝謝董先生,也謝謝你們,讓我有理由去追尋。

相關焦點

  • 汶川地震周年祭_中國網
    在汶川特大地震發生一周年的特殊時刻,讓我們記住悲傷,重新上路。震區加油!四川加油!中國加油!21:20:02  中國網:5月12日,正在廣州參加第11屆蘇迪曼杯羽毛球混合團體賽的中國羽毛球隊在比賽開始前向汶川地震死難同胞默哀一分鐘。
  • 汶川地震12年:每一年,我都去她的空間留言
    或許是年初疫情留下過悲慟,轉眼才驚覺,原來 汶川地震已經過去12年了。「2008——5.12——1428」,14億人的人生記憶,被這樣一串數字連在了一起。但有 69227人除外,他們掉了線。12年後的紀念,格外鄭重一些。我看了一些過去10周年、11周年的文章,大多數的角度都圍繞著救災、經濟,又或者是英雄事跡。
  • 汶川地震12周年紀念日,又逢護士節
    圖/新華社綜合央視、人民日報報導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北緯31.0度,東經103.4度,中國汶川。 一場8.0級地震,近7萬人喪生,1.8萬人失蹤,37萬餘人受傷……地震發生後至2008年9月11日,全軍14.6萬名部隊官兵、7.5萬名民兵預備役人員出動。 2008年,顧雲仙是綿陽市第三人民醫院ICU的護士,「5·12」地震救援是她第一次參加如此嚴峻的災後救援。
  • 汶川地震五周年:致殘學生的大學夢
    中新社都江堰5月11日電 題:汶川地震致殘學生的大學夢  中新社記者 徐楊禕  「我以後想去廣州師範學院讀心理學,做一名心理醫生,幫助更多的人。」16歲的尚婷說話時臉上綻放著笑容。  汶川地震導致尚婷雙腿截肢、左眼失明。她離開家鄉映秀,成為都江堰友愛學校百餘名殘疾學生中的一員。
  • 汶川地震12周年祭丨那些叫「震生」的孩子12歲了
    汶川地震12周年祭丨那些叫「震生」的孩子12歲了 2020-05-12 20: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5月12日是日子,紀念汶川大地震十二周年紀念日
    郭志堅: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也是汶川地震的十二年。這兩個相遇的日子有著特殊的意義。疫情暴發後,護士逆行,其中汶川地震倖存者為曾經。在過去的12年裡,從援助到知名援助,汶川和武漢彼此擁有守護,所有的同胞都期待著互相幫助!今天是2020年5月12日。
  • 汶川特大地震五周年祭:「思念埋在心裡,繼續前行」
    汶川特大地震五周年祭:「思念埋在心裡,繼續前行」     55月12日下午14點28分,汶川縣組織的「追思親人,感悟生命——汶川特大地震五周年祭」活動在映秀鎮漩口中學遺址舉行,來自各地的近2000名民眾匯聚在這裡,靜默佇立,深切哀悼在抗震救災中英勇犧牲的烈士和地震中的遇難同胞。  追思大會開始前一小時,從四面八方趕來的群眾就已將遺址前的小廣場擠得水洩不通,遺址廢墟上一面鮮豔的國旗迎風招展,似乎也在哀悼逝去的人們。
  • 5月12日汶川地震12周年紀念日圖片,緬懷句子
    2008年的地震撼動汶川。近7萬人遇難,整個中華大地浸滿悲慟。就是那一年,我們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也見證了那些奮不顧身的搭救,相互攙扶的人間大愛。今天512汶川地震12周年,緬懷逝去的同胞!祝福汶川,未來一切安好!
  • 汶川地震三周年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四川成都市舉行
    救災見真情 重建注心血——汶川地震三周年先進事跡報告會在成都舉行        新華社成都5月12日電(記者葛晨)12日,汶川大地震三周年之際,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先進事跡報告會在成都舉行。一個個故事感染現場觀眾,臺下不時爆發出陣陣掌聲。
  • 「5.12」汶川特大地震12周年紀念日5G直播引千萬網友在線觀看
    2020年5月12日是「5.12」汶川特大地震12周年紀念日,由中國地震局公共服務司主辦,中國地震局發展研究中心、5·12汶川特大地震紀念館管理中心承辦的中國聯通5G網絡直播紀念主題活動震撼呈現。隨後,直播團隊來到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地震紀念館管理中心於14時28分在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準時舉行「5.12」汶川特大地震十二周年祭奠儀式,幹部職工和群眾代表共同向地震遇難者和抗震救災犧牲的英雄三鞠躬、敬獻鮮花和花籃;跟隨直播鏡頭
  • 汶川地震十二年: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琴深如海,ID:likesea2013】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文/如海2008年5月12日下午14點28分04秒,一個精確而充滿痛感的時間裡,發生了汶川8.0級的大地震,近7萬人喪生,1.8萬人失蹤,37萬餘人受傷,舉國哀悼。我們該用什麼去面對汶川地震?
  • 汶川地震12年:那年我9歲她10歲,現在我21歲她仍10歲
    歷史總會以驚人的速度變得模糊,但不包括大家對汶川地震的記憶。今天,汶川地震過去了整整十二年。富貴問實習小同學,還有那年的記憶嗎?她們說印象中有驚慌害怕,老師紅著的眼睛,給零花錢小氣的爸媽不吝嗇捐款……新聞哥做了一個話題,12年前的今天你在做什麼?每個普通人的故事聚在一起,依舊驚心動魄。
  • 汶之傷,國之痛——汶川地震12周年紀念日
    11、蔣敏是一名民警。在汶川大地震中她失去了包括母親、兩歲女兒在內的10名親人,但始終堅持在救災一線,因過度勞累曾多次昏倒在救援現場,被稱為「中國最堅強女警察」。
  • 汶川地震10年,災難不會讓人成長
    文章來自「新世相」Sayings:離 5·12 汶川大地震已經十年了。今天的故事,來自 10 年前親身經歷了那場地震後倖存下來的人。去年 8 月九寨溝地震時,我們寫了一篇《9 年後,我還是沒有跑出去 | 震後餘生》。
  • 市地震監測與服務中心積極開展全國防災減災日暨「汶川地震」十二...
    5月12日,是全國第12個防災減災日也是汶川地震12周年紀念日,按照省地震局及市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委員會安排,渭南市地震監測與服務中心聯合市應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支隊、市氣象局等多家單位,在朝陽公園開展了以「提高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為主題的「汶川地震」十二周年紀念日防震減災宣傳活動。
  • 汶川地震12周年紀念日作文:12年
    12年要是回到12年前的5月12日的汶川,不知道會是什麼樣子。2020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發生以來的第12年。那一年,無疑是令人惋惜的一年,7萬多人喪生,1。8萬多人失蹤,37萬餘人受傷,這數據,現在看來也令人唏噓不已。
  • 512,汶川地震12周年紀念日,一個我永遠難忘的日子
    5月12日,除了護士節,還是汶川地震紀念日,這一天,我永遠也不會忘記。因為,我是親身經歷者。2008年5月12日當天,我就在成都。當時我在北方一家醫院醫務科工作,赴成都是去參加一個為期三天的「全國病曆書寫與病案管理交流培訓班」, 12號是培訓的最後一天。我還記得那天上午,我還忙裡偷閒,給幾位護理系統的姐妹發去了祝福簡訊。
  • [圖文]耿慶國:預測汶川地震驚人內幕
    但本文並不滿足於證偽,我想帶給讀者的不是一次尋找小丑與英雄的旅行,而是面對科學與我們人性的慘痛見證,汶川地震預報失敗在我們民族性格與體制中的腐敗點:不合作,不獨立,不負責,膽怯。我對自己的要求是不譁眾取寵,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我對讀者唯一的要求:對科學問題更多耐心與理解。  讓我們開始尋找汶川預測真相的旅行。
  • 李易峰迴憶汶川地震,那種恐懼誰能體會
    今天是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的日子,很多明星一大早都在微博為汶川加油,比如李易峰和張歆藝!李易峰和張歆藝都是四川人,10年前的今天,他們一度因為地震和家人失去聯繫。還好最後確認家人平安無事了,他們在微博為汶川加油,願天下所有的家庭都幸福。李易峰:十年前的下午,遠在北京的我一直無法聯繫上在四川的家人。
  • 12汶川地震,防災減災|12周年紀念日—登封市中嶽少林文武學校
    地震發生的那一刻,有些人正在學校上課學習;有些人在夏日午休中鼾鼾入睡;街上的商販還在和顧客講價還價販賣商品······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省汶川縣發生8.0級大地震此次地震共造成69227人遇難374643人受傷17923人失蹤以上的數據是我們無數中國人回憶中最疼痛的刺點光陰似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