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學說認為宇宙是由金、木、水、火、土這五種最基本的元素構成的,宇宙中各種事物現象(包括人在內)的發展、變化都是這五種不同屬性的物質不斷運動和相互作用的結果。
《太上化道度世仙經》中說:「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乃造化萬物,配合陰陽,為萬物之精華者也。」
素問曰: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更貴更賤,以知生死,以決成敗。" 五行相生: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剋: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相生含義: 木生火,是因為木性溫暖,火隱伏其中,鑽木而生火,所以木生火。 火生土,是因為火灼熱,所以能夠焚燒木,木被焚燒後就變成灰燼,灰即土,所以火生土。 土生金,因為金需要隱藏在石裡,依附著山,津潤而生,聚土成山,有山必生石,所以土生金。 金生水,因為少陰之氣(金氣)溫潤流澤,金靠水生,銷鍛金也可變為水,所以金生水。 水生木,因為水溫潤而使樹木生長出來,所以水生木。 五行相剋含義: 是因為天地之性 眾勝寡,故水勝火。 精勝堅,故火勝金。 剛勝柔,故金勝木。 專勝散,故木勝土。 實勝虛,故土勝水。
五行生剋制化宜忌: 金: 金旺得火,方成器皿。 金能生水,水多金沉;強金得水,方挫其鋒。 金能克木,木多金缺;木弱逢金,必為砍折。 金賴土生,土多金埋;土能生金,金多土變。 火: 火旺得水,方成相濟。 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強火得土,方止其焰。 火能克金,金多火熄;金弱遇火,必見銷熔。 火賴木生,木多火熾;木能生火,火多木焚。 水: 水旺得土,方成池沼。 水能生木,木多水縮;強水得木,方洩其勢。水能克火,火多水幹;火弱遇水,必不熄滅。 水賴金生,金多水濁;金能生水,水多金沉。 土: 土旺得水,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金多土變;強土得金,方制其壅。 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弱逢土,必為淤塞。 土賴火生,火多土焦;火能生土,土多火晦。 木: 木旺得金,方成棟梁。 木能生火,火多木焚;強木得火,方化其頑。 木能克土,土多木折;土弱逢木,必為傾陷。 木賴水生,水多木漂;水能生木,木多水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