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整理2019教師資格考試:學習遷移的分類。
學習遷移也是歷年教資考試的考點之一,今天小編給大家總結的則是學習遷移的分類。
針對遷移的分類這部分內容,教資考試的備考題型一般以單選題、辨析題為主。單選題一般是是以例子型單選題為主,要求考生以理解為主,辨析題一般考查的是概念之間的偷換。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遷移有哪些分類。
依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對學習遷移進行如下的劃分:
1、根據遷移發生的方向來劃分,可以分為順向遷移與逆向遷移。
(1)先前學習對後繼學習的影響稱為順向遷移。比如先前學了自行車,後來學習三輪自行車,是順向遷移。
(2)後繼學習對先前學習的影響稱為逆向遷移。比如後來學的英語對先前學的漢語拼音的影響,是逆向遷移。
判斷關鍵詞:前對後 後對前
2、根據遷移的性質和結果來劃分,可以分為正遷移和負遷移。
(1)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產生積極的促進影響作用,稱為正遷移。
(2)兩種學習之間相互幹擾、阻礙,即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產生消極的影響,稱為負遷移。
註:考試中有的時候通常會把順向逆向與正負遷移一起來考察。比如先前學了自行車,後來學習摩託車容易,是順向正遷移;後來學的英語對漢語拼音的幹擾,是逆向負遷移。遇到類似的考查內容的判斷的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根據前面學習對後面學習的影響,還是後面學習對前面的影響來判定其屬於順向還是逆向遷移;二是根據兩種學習之間產生的是積極的影響還是阻礙作用判定其屬於正遷移還是負遷移。
判斷關鍵詞:積極影響 阻礙作用
3、水平遷移與垂直遷移
根據遷移內容的抽象與概括水平的不同來劃分,可以分為水平遷移與垂直遷移。
(1)水平遷移是處於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也就是指在難度、複雜程度和概括層次上處於同一水平的先行學習內容與後繼學習內容、學習活動之間產生的影響。也叫橫向遷移。比如先學習鋼,再學習鐵,鋼和鐵是處於同一學習水平的內容,都是金屬,二者之間的產生的學習影響就是水平遷移。所以其判斷的標準是看題幹中兩個相互影響學習內容和學習活動是否處在同一學習水平。
(2)垂直遷移,也叫縱向遷移,指處於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經驗之間的相互影響,也就是指先行學習內容與後續學習內容是不同水平的學習活動之間產生的影響。垂直遷移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遷移,即下位的較低層次的經驗影響上位的較高層次的經驗的學習:一是自上而下的遷移,即上位的較高層次的經驗影響下位的較低層次的經驗的學習。比如先學習蘋果,再學習水果;先學習水果,再學習蘋果等。闡述的是一個概括水平較高和一個概括水平較低的學習內容之間的遷移關係。
判斷關鍵詞:同一水平 不同水平
4、一般遷移與特殊遷移
根據遷移的內容不同來劃分,可以把遷移分為一般遷移和具體遷移。
(1)一般遷移,也稱「非特殊遷移」、「普遍遷移」,是指在一種學習中所習得的一般原理、原則和態度對另一種具體內容學習的影響,即原理、原則和態度的具體應用。比如,在語文的學習當中習得的閱讀技巧、寫作技巧等可以遷移運用到英語當中,也就是說在任何一種學習中習得的知識、技能、情感都可以遷移到任何學科當中。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一般遷移是教育過程的核心。所以他強調學科的基本結構以及領會原理和觀念,是促進知識學習的強大動力,認為這才是學習的精妙所在、融會貫通之處。所以可見一般遷移對於知識學習的重要性。
(2)具體遷移,也稱「特殊遷移」,是指學習遷移發生時,學習者原有的經驗組成要素及其結構沒有變化,只是將習得的經驗要素重新組合併移用到另一種學習之中。即具體經驗遷移到另一種學習。一般具體遷移較多體現在漢字和英語的拼寫當中,比如在語文學習當中先學日,又學了月,再後來又學了明;再比如在英語學習當中,先學basket,再去學習ball,最後學習了basketball。
判斷關鍵詞:普遍(一般) 特殊(具體)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總結的教師資格考試科目二學習遷移分類部分的內容,前兩種分類在考試中出現概率較高,第三種次之,出現頻率最低的是第四種,希望這些能幫到大家,祝大家考試順利。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於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