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會員問:
請問老秘書,為什麼年輕人在單位總是遭到打壓?
體制內是什麼地方?是論資排輩的地方,是龍你得盤著,是虎你得臥著。
每一個團體,都有習慣性的自我保護機制,會排斥外來的勢力。年輕人代表了新生勢力,老同志打壓新人,就是想挫一挫你身上的銳氣。
如果一個年輕人被打壓,有以下幾種情況,可以對照一下:
一是這個年輕人很優秀,但是不懂得低調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
如果一個年輕人自以為是,目空一切,恃才傲物,這樣的人一般容易受到打壓。
機關是一個講究服從,講究低調的地方。
有的年輕人在大學時期待過幾天學生會,就把學生會的那股官僚主義作風帶到體制內來,對著年紀大的同事頤指氣使,甚至直呼其名。
要知道,你在學生會學的那點小九九,對於在機關浸泡多年的老油條而言,純粹是小兒科。他們在機關浸泡多年,什麼大風大浪沒見過?
體制內的生存法則之一,就是不要小看任何人,哪怕他現在是個小人物,是個失敗者。
二是這個年輕人情商特別低,做人沒有眼力見
有的人學歷挺高,但是一副書呆子模樣,木訥呆板,做人唯唯諾諾,做事戰戰兢兢,膽小怕事,長得就像是一副受別人欺負的樣子,這樣的人也容易被打壓。
這個世界就是弱肉強食的世界。你是小白兔,就不要怪周圍都是大灰狼。
為什麼總找軟的柿子捏?因為軟柿子捏起來順手,捏起來難度最小。
三是這個年輕人不會做事,沒有悟性
在各個單位,年輕人基本都是幹活的主力,單位的各項工作任務主要依靠年輕的業務骨幹去完成。
一般來說,年輕人會做事,在體制內還是很受歡迎的。
在體制內要聰明又肯學,就算你暫時還無法承擔重要工作任務,但工作態度大家都看在眼裡。
與老同事一起開車出去執法,你主動承擔司機的角色,讓老同志休息休息;
有什麼體力活,你年輕力壯,主動搭把手,跑個腿,出點力氣;
你暫時家庭負擔不重,還沒成家,節假日幫老同志多值兩天班。
積極、主動、熱情、肯吃小虧,這些特點,其實不管走到哪裡,不管是在體制內還是在體制外,都是被人廣泛認可和歡迎的優點。
如果一個年輕人又笨又不肯學,沒能力還沒有態度,總是想著偷奸耍滑,這樣的人自然就會被打壓、被邊緣化,當然你有強大的關係背景除外。
2.有會員問:
能熬是體制內人的一種優秀素養,但如今的年輕人都比較浮躁,都希望立竿見影快速成功,受不了幾年如一日的生活,請問如何修煉這種熬的心態?
體制內的年輕人要熬,這不是他們主動選擇的,是體制內的性質特點決定了他們不得不熬。
體制內跟企業不一樣,不是說你拼命表現就能快速給你提拔,快速給你加工資。
體制內的職位是一個蘿蔔一個坑,提拔晉升也有年限、資歷、職位空缺等要求,所以體制內不熬也不行。
怎麼樣修煉熬的心態呢?
首先,你要洞悉單位的級別、幹部年齡結構等基本情況。比如單位的仕途天花板在哪裡?你奮鬥一輩子能達到什麼高度?中層幹部年齡結構如何?繼續熬下去大概多久才能到中層?
以上這些基本信息要做到心中有數,可以用來判斷熬下去到底值不值得,有沒有希望。
其次,你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要相信時間和積累的力量。
不管是體制內還是體制外都是一樣的,我們做一件事情,如果你自己都不相信你最終會成功,那還熬什麼呢?沒必要熬,因為熬下去必死無疑。
如果你相信自己的方向是對的,你相信積累的力量,你相信你沿著這條路走下去一定會達到終點,那你熬下去就會有動力。
格局要大,目光要遠,手段要軟,步子要穩。
3.有會員問:
老秘書您好!我想請教如何在前人發言已囊括要點的情況下,說出有水平又不拾人牙慧的話?謝謝!
在開會或者公眾場合發言的時候確實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自己想說的東西,發現別人已經說完了,再重複別人說過的話,又覺得沒意思。
我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決這個問題:
第一,平時要多積累、多思考,儘量做到你想的東西,能比別人更深一層,你總是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本質和深層次的東西,這才是說話高手的境界。
第二,儘量在會議中間偏前一點發言。比如說開會有十個人,在沒有特殊要求的情況下,你最好在第四、第五個發言。
如果你第一第二個發言,很可能因為準備不足,或者沒有把握住會議的基調和走向,說得不夠好。
如果你倒數第一第二個發言,就可能會出現你想說的,都被別人說完了的情況。
第三,可以總結概括一下前面的人講的東西,然後給予肯定和延伸拓展。
比如:前面的某某同志的發言,說得很好,我也深受啟發。然後針對他講的某一個點,深入挖掘一下,或舉例子,或具體闡述,或補充細節,這樣也是一個好的辦法。
就如同做產品一樣,不一定每個公司都能做出革命性的產品。但是如果你能改良、完善別人已經創造發明出來的產品,站在前人的基礎上進行「微創新」,這也是一種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