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旌德縣提出「建設長三角休閒養生後花園、打造高質量綠色發展新旌德」的總目標。圍繞這一總目標,該縣緊盯關鍵,「六個突出」落實落細各項工作任務。
突出「工業富縣」這個中心,著力打造健康產業集聚發展新基地
旌德縣把工業擺在「頭版頭條」的位置,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抓好工業發展。
培育創新「主動力」。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力度,共建成果轉化平臺,探索建立「外地研發、旌德製造」的「雙向飛地」。加快推進健康智造中心、生物醫藥孵化器等創新載體建設,支持黃山膠囊建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引導符合條件的規上工業企業申報省級企業技術中心。
強化產業「競爭力」。聚焦機械電子、玻纖建材等傳統產業,大力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推動轉型升級。聚焦生物醫藥產業,加快企業引進和產業孵化,努力在「十四五」期間打造50億元級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
提升園區「承載力」。實施篁嘉園區「東進西擴北拓」計劃,推進農民工返鄉創業園、鄉鎮工業孵化器等項目建設。推深做實「畝均論英雄」改革,推進閒置工業用地「退二優二」,加大產值500萬元以上重點企業用工支持力度,堅決不能讓好項目因用地問題流失,堅決不能讓企業因用工問題影響發展。
突出「綠色發展」這個方向,著力打造長三角休閒旅遊目的地
旌德縣持續加強生態保護,探索機制創新,尋求轉化路徑,不斷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打好生態環保「大戰役」。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力度,推進城鎮汙水處理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深入推進砂石資源管理專項整治行動,堅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努力讓旌德的天更藍、水更清、山更綠。
推動體制機制「大創新」。全面落實河長制,持續改善徽水河、白沙河等重點水體水質。紮實推進林長制改革示範區先行區建設,圍繞科技護綠、產業用綠、金融活綠三大重點,加強探索創新,著力打響全國林長制改革策源地品牌。
做好全域旅遊「大文章」。堅持「旅」和「綠」緊密結合、旅遊與文化深度融合,以項目為抓手,加大旅遊資源開發力度,大力發展研學遊、康養遊、休閒遊、體驗遊等旅遊新業態,精心設計旅遊線路,打造更多旅遊新爆點,積極創建全域旅遊示範區。
突出「城市建設」這個重點,著力打造「小而美、小而精」的養生慢城
「高品質」抓建設。按照「改造老城區、建好新城區、發展高鐵新區」的思路,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持續推進城區路網、公園綠地、汙水處理等基礎設施改造升級,不斷完善城市功能。
「高標準」抓管理。針對商業街區、河道沿線、城郊結合部等髒亂差問題,以及小區車輛亂停亂放、垃圾亂扔亂堆、牆面亂貼亂掛等問題,堅持重拳出擊,持續推進「六亂」整治,不斷提升城市品質。
「高質量」抓創建。大力推進城區硬化、淨化、綠化、亮化、美化「五化工程」,加大公共設施建設維護力度,積極爭創國家衛生縣城、國家森林城市、省級文明城市。
突出「農村優先」這個導向,著力打造鄉村振興旌德樣板
推動農業「強起來」。聚焦「國字號」,做精做強靈芝、小黃牛、黃精、小籽花生、菊花等特色產業,推進標準化、集約化、品牌化生產,打響生態品牌、特色品牌、原產地品牌,打造長三角地區綠色農產品加工供應基地。
推動農村「美起來」。持續推進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建設,注重加強集鎮建設管理,確保集鎮整潔有序。探索啟動村莊規劃編制,加大農村水電路網建設力度,大力開展以「三大革命」「三大行動」為重點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斷增強農村的吸引力。
推動農民「富起來」。紮實開展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試點工作,深入推進農村「三變」改革,多渠道拓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路徑。按照「兩年三步走」要求,紮實推進農村殯葬管理整治。著力構建防止返貧、應對相對貧困長效機制,抓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突出「共同富裕」這個目標,著力打造共建共享的幸福家園
千方百計「穩就業」。持續開展「四進一促」活動,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人群就業。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完善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更可持續的多層次社保體系。
突出重點「抓教育」。聚焦「立德樹人」,強化思政課改革創新。深入推進智慧教育,促進義務教育由基本均衡發展向優質均衡發展轉變。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探索推進「1+X」證書試點,努力培育更多產業人才。
夯實基礎「促健康」。不斷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機制改革,深入實施「健康旌德」行動,切實增強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可及性。推動醫養結合,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健全完善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切實提升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管理能力。
突出「社會治理」這個基石,著力打造旌德之治新名片
加快推進縣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確保全縣社會大局穩定。
嚴守底線「防風險」。全面落實「1+9+N」總體部署,不斷加強風險預警、防控機制和能力建設,切實保障國家政權、意識形態等領域安全,重點聚焦經濟安全,嚴厲打擊非法集資融資行為,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重心下沉「強治理」。圍繞「旌德善治」社會治理示範區建設,大力實施「黨建+三治」提升行動,積極推動基層網格化管理從「有形覆蓋」向「有力覆蓋」轉變,著力打造「網絡化+網格化」的基層社會治理升級版。
強化管理「保安全」。加快提升食品藥品、交通消防、企業生產等領域安全保障水平,建立健全應急管理體系,不斷提高防災、減災、抗災、救災能力。(金萱)
(責編:黃豔、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