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權威問答來了

2021-01-11 澎湃新聞
《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權威問答來了

新華社北京1月10日消息,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中央依法治國辦負責同志就規劃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問:規劃出臺有什麼背景?

答:

制定《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為統籌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作出的重大決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法治建設規劃,事關全面依法治國工作全局」「統籌考慮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狀況、法治建設總體進程、人民群眾需求變化等綜合因素,使規劃更科學、更符合實際」。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中央依法治國辦自成立以來就著手開展規劃制定工作,經過深入調研論證、反覆討論修改,形成了規劃徵求意見稿,先後徵求了各地方各部門意見、有關專家學者意見、中央依法治國委委員意見,在此進程中多次進行修改完善,形成了規劃送審稿,先後報經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後,印發實施。

問:規劃出臺有哪些重要意義?

答:

規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個關於法治中國建設的專門規劃,是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綱領性文件,是「十四五」時期統籌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總藍圖、路線圖、施工圖,對新時代更好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適應人民群眾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新要求新期待,加快實現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奮鬥目標具有重大意義。

特別需要強調的是,規劃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成果。2020年11月召開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確立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工作中的指導地位。規劃的制定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把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貫穿全篇的主題主線,切實將習近平法治思想落實到規劃各個方面。

問:規劃的制定遵循了什麼樣的總體思路?

答:

規劃的制定重點把握了以下四點:

一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集中統一領導,努力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二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法治建設為了人民、依靠人民,把切實維護人民合法權益落實到規劃每一部分,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項法律制度、每一個執法決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

三是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圍繞到2035年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基本建成的目標,聚焦黨中央關心、社會關注、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加強頂層設計,鼓勵試點改革和基層探索,分階段、有步驟謀劃任務部署。

四是堅持銜接協調,系統梳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的法治領域重大改革舉措,需持續推進的進一步強化,試點成績突出的全面推廣,並根據新形勢新要求提出新舉措。同時注重處理好規劃與中央其他法治建設有關規劃、綱要、意見等的關係,努力實現有機統一。

問:規劃的總體框架是什麼?

答:

規劃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五大體系」為主體框架,圍繞「五大體系」作出具體部署安排,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總抓手」作用落細落實,突出統籌性、全面性、保障性、創新性,共由九部分組成:第一部分,主要明確法治中國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第二部分至第九部分,主要圍繞全面貫徹實施憲法,建設完備的法律規範體系、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完善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依法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加強黨對法治中國建設的集中統一領導等,提出相關改革發展舉措。

問:規劃的主要目標是如何確定的,有什麼考慮?

答:

考慮到這是法治中國建設的第一個總體規劃,我們在規劃中既分階段提出了到2025年、2035年的奮鬥目標,也提出了法治中國建設的遠景目標,以增強規劃的目標統領性、指導性。在總體目標的確定上,主要依據了以下幾點:一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將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依法治國的有關目標要求在規劃中落下來;二是根據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將黨中央有關重大目標要求在法治建設領域具體化;三是立足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依法治國的宏偉實踐,深入研判新時代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上確立全面依法治國的更高目標;四是依據各方面意見建議,廣泛徵求各地方各部門對規劃包括主要目標的意見建議,並專門就主要目標徵求了法學界有關專家學者的意見,在集思廣益、反覆研究修改的基礎上確定了這些目標。

問:如何抓好規劃貫徹落實?

答:

各地區各部門要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導,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同實施規劃統一起來,把宣傳學習規劃作為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重要內容,全面準確貫徹落實規劃精神和要求,結合實際制定實施方案,明確分工、壓實責任,狠抓落實、務求實效,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中央依法治國辦將強化統籌協調,加強督辦、推進落實,確保規劃各項任務措施落到實處。

(原題為: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綱領性文件——中央依法治國辦負責同志就《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答記者問)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法治中國建設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中央依法治國辦負責同志就《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
    新華社北京1月10日電 題: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綱領性文件——中央依法治國辦負責同志就《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答記者問新華社記者白陽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中央依法治國辦負責同志就規劃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 ...中共中央印發《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中國新冠…
    尊重歷史,重視歷史,傳承歷史新聞速覽中共中央印發《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Mon.Jan.11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規劃指出,持續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實施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破除隱性準入壁壘,普遍落實「非禁即入」。全面清理、廢止對非公有制經濟的各種形式不合理規定,堅決糾正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
  • ...印發《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 檢察日報正義網 前天
    來源 檢察日報正義網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主要內容如下。
  •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時間表」「路線圖」
    新年伊始,《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正式發布,與《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和《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一起,共同構成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發展總藍圖,描繪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時間表」「路線圖」,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全面依法治國各項工作的行動綱領
  •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時間表」、「路線圖」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時間表」、「路線圖」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所長、研究員 莫紀宏新年伊始,《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正式發布,與《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和《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
  • 關於黨中央的這份未來法治中國建設路線圖,法學大咖怎麼看?
    中共中央日前印發《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對新時代如何推進全面依法治國作出系統部署。這是「十四五」時期統籌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總藍圖、路線圖、施工圖,也是新時代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綱領性文件。  在「十四五」開局之年,黨中央就法治中國建設作出專門規劃,背後有何深意?規劃中有哪些亮點?
  • 2020年自然資源法治建設大事盤點
    2020年自然資源法治建設大事盤點自然資源部法規司 魏莉華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也是新修正的《土地管理法》正式實施的開局之年。一年來,自然資源法治工作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完善自然資源法律體系、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自然資源領域矛盾糾紛化解、宣傳普及自然資源法律知識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礦產資源法(修訂草案)》報送國務院2020年2月,自然資源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礦產資源法(修訂草案)》(送審稿)。按照立法程序,正式報送國務院。
  • 法治興則國興 法治強則國強
    新華社北京1月10日電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主要內容如下。
  • 紅河州2020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
    2020年,在省委、省政府和紅河州委、州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州人大常委會、州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州各級政府及其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強化舉措、狠抓落實,推動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為建設新時代團結進步美麗紅河提供堅強法治保障。
  • 深圳一個區立「小目標」:2025年GDP1萬億
    近日,深圳南山區七屆五次黨代會上審議《中共南山區委關於制定南山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到2025年,世界級創新型濱海中心城區基本建成,本地生產總值力爭達到1萬億元。那麼,南山區喊出萬億規模的底氣何來?GDP連續多年穩居廣東區(縣)第一1萬億是什麼概念?
  • 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2020年度法治建設工作情況報告
    我廳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精神,按照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安排部署,嚴格對標對表法治建設考核指標評價標準,不斷細化措施,狠抓工作落實,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現將2020年度法治建設工作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 嘉興市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辦公室2018年法治建設工作總結和2019年思路
    今年以來,我辦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嘉興市法治宣傳教育領導小組關於在全市公民中開展法治宣傳教育的第七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嘉委發[2016]12號)等文件要求,持續圍繞全面深化法治嘉興建設這一目標,進一步加強法治工作,紮實推進機關法治建設,努力提升機關幹部職工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依法辦事的能力和水平
  • 黃文藝: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_國內新聞...
    新華網北京11月23日電(記者 盧俊宇)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黃文藝在做客新華網《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知識雲課》時表示,關於「十四五」時期法治中國建設的目標,《建議》提出「社會主義民主法治更加健全」,「社會公平正義進一步彰顯」。這兩句話表述很簡潔,但內涵很豐富。黨的十九大科學提出了未來30年法治中國建設「兩步走」戰略。
  • 在我國法治建設歷史上具有裡程碑的意義!
    在我國法治建設歷史上具有裡程碑的意義!我們迎來《民法典》元年,中國正式進入《民法典》時代。其實《民法典》的編撰早在1954年就提出來了,但是由於種種原因,直到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民法典》,決定於2021年1月1日施行。《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典」命名的法律。良法善治,《民法典》的誕生宣告中國邁入了法治新時代。
  • 深圳一個區立"小目標":2025年GDP達1萬億≈整個區鋪上50元大...
    近日,深圳南山區七屆五次黨代會上審議《中共南山區委關於制定南山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到2025年,世界級創新型濱海中心城區基本建成,本地生產總值力爭達到1萬億元。那麼,南山區喊出萬億規模的底氣何來?
  • 《新中國自然資源法治創新70年》發行
    2020年歲末,《新中國自然資源法治創新70年》一書出版發行,該書較為全面系統地梳理了自然資源領域法治建設的理論和實踐成果,對自然資源法治建設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提出建議。該書是《新中國法治發展70年觀察叢書》分冊,列入「十三五」國家重點出版物出版規劃項目,由中國政法大學國土資源法研究中心主任李顯冬教授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經濟管理學院法學教研室主任孟磊副教授主編,中國法制出版社出版。
  • 立德樹人:探索新時代青年法治人才培養的新進路
    立德樹人:探索新時代青年法治人才培養的新進路孫曉雷 韓煦(復旦大學團委)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5月3日在中國政法大學考察時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一項長期而重大的歷史任務,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法學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為指導,立德樹人
  • 法治中國 步履鏗鏘
    曹永龍攝(人民視覺)2020年全面依法治國大事記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召開,明確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指導地位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召開,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全力推動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
  • 中國農村發展報告2020:預計到2025年中國城鎮化率將達65.5%,農業...
    每經記者:張蕊 每經編輯:陳旭8月1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在北京聯合舉行了《中國農村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發布會暨「十四五」時期中國農村發展高層論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發布會獲悉,該報告包括1個主報告及綜合篇、經濟篇、社會篇、生態環境篇等4篇19個專題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