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子雍:與路遙有關的一件舊事

2021-01-09 大美西部觀察

與路遙有關的一件舊事

文/商子雍

不到17歲時從一所中等師範學校畢業,第一份職業理所當然是教師。在三所小學、兩所中學教了14年書,工作還算愉快,也曾經被評為西安市一級的優秀教師,所以一直打算老老實實舌耕終生的。但由於業餘時間寫點兒文章,引起有關方面注意,終於被調到文化部門供職,改舌耕為筆耕了。只是積習難除,常常還會講課,也因此曾被人調侃為「半嘴力勞動者」。不過與教書生涯時的講課不同之處是,聽講者大都是成年人,內容嘛,也大都是與文化、文學有關的林林總總。

有些講課,由於種種緣由,會被長久、甚或永遠記憶。但大多數講課,卻會講過便了事,時間長了,甚至會忘得一乾二淨。比如,27年前的一次講課,本來已經沒有多少記憶了,但卻忽然遭人提醒、追問,當時的情景,遂得以慢慢在腦海重現。

那是2017年12月7日,一位網名叫「兩下嶧伯」的博友,發來了如下內容的紙條:「商老師您好。網上有一本《汪國真抒情詩選》,上面有您的籤名,還有路遙的籤名等,籤名日期1991年8月21日,不知真假。如果是您和路遙的籤名,還記得當時的情況嗎?祝冬安。賀玉波敬上。」

這位賀先生的網名中,有一個「嶧」字,正是這個字,讓我對他馬上有了一種親近感;個中究竟,咱們後邊再說。至於他想了解的情況,由於是迄今為止我非常少有的在別人的書上簽名,更是我一生唯一一次和路遙一起,在另一個人的書上簽名,所以儘管年深日久,倒也不曾忘得精光。只是12月1日,右眼剛做過白內障手術,正在恢復期,不想在電腦上過多敲字,於是簡單回復道:「是真的。我剛剛做了個白內障手術,過幾天再告您詳情。」賀先生則又發來紙條:「謝謝商老師,祝您早日康復!」

說是「過幾天」,卻一拖就是小半個月。拖的原因,主要是12月13日,我又做了左眼的白內障手術。到了12月20日,顯然是等的有點兒著急的賀先生再次發來紙條:「商老師眼睛好些了吧!能告訴您的電話號碼嗎?我的電話號碼是1556398****。祝您早日康復。」

有了電話號碼,聯繫賀先生就可以不在電腦上敲字了,我趕忙把電話打過去。原來,賀先生是青島的一位藏書家,對著名作家的籤名本情有獨鍾。他對我說,路遙的籤名本存世不多,這本籤有路遙名字的《汪國真詩選》,又是一個特別稀有的品種,所以儘管開價很高(6000元人民幣),他也想拿下來。但問題是得先搞清楚籤名本的來龍去脈 ,確定籤名的真假。路遙、汪國真均已辭世,所幸,他在網上找到了我的博客,便迫不及待地前來打問此事了。

我告訴賀先生,1991年前後,我們西安有一家名叫《女友》的雜誌,辦得特別火,發行量相當大,經濟效益自然也很不錯。他們常常會把天南地北的作者或鐵桿讀者聚在一起開筆會,交流心得、增進感情;既然是筆會,就少不了要有文學圈兒裡的人士來講講課,我、路遙,還有汪國真,就是1991年8月那次《女友》筆會請去的授課老師,網上那本有著我們三個人籤名的書,肯定就是那次筆會的一個副產品。

賀先生又進一步追問:「那為何你們三位的籤名既不在書的同一頁、也不在同一天呢?」並隨後通過微信發來了兩張顯示我們籤名的照片。說老實話,參加的這一類筆會太多,每一次筆會的前前後後,現在已經很難說得非常清楚了。根據照片推想,情況應該是8月20日汪國真講課,其間有與會者拿著這本詩選請他籤了名;8月21日我和路遙講課,這位與會者又拿著這本書、翻到了另一頁,請我們籤了名。

籤名的細節記不清了,能記清的是講課中的一些事。那一天,路遙搶著要第一個講,我只好禮讓。但沒想到的是,這位老弟只講了半個小時多一點兒就收工,剩下的一大塊時間,就只好由我來辛苦耗盡了。事後我對路遙說:這一次上你當了,下一次一定讓你後講。但遺憾的是,這以後不久,路遙就患病、去世,我們不曾有機會再共同參加此類活動。

再就是路遙的這一次講課,幾句開場白過後,就開始讓聽講者提問,在面對「請談談您夫人的情況」這樣一個問題時,路遙竟凜然作色:「我從不打聽別人的夫人如何如何;我也一向反對談論別人的夫人如何如何。」路遙去世後,我曾在一篇題為《腳知道》的短文裡提到過這件事。20多年過去了,當年路遙的這兩句話,依然讓我百感交集、依然讓我慨嘆不已——不說也罷!

賀玉波先生最終如願收藏了這本有著路遙珍貴籤名的《汪國真詩選》嗎?該不會由於我的拖延,致使別的買家捷手先得了吧!祝福他。前面我提到,賀先生的網名中,有一個「嶧」字,正是這個字,讓我對他馬上有了一種親近感。這是因為,赫赫有名的西安碑林博物館裡,藏有《嶧山碑》一通。嶧山在山東濟寧,又名東山,與泰山南北對峙,孟子所言「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東山,就是嶧山。此碑原名《嶧山刻石》,系秦相李斯撰文並書。文章是獨裁專制社會裡典型的拍馬文字,只有認識價值而無有審美價值;不過書法,則是公認的小篆神品。後來,原刻石被毀,西安碑林所藏的是南唐徐弦臨寫、鄭文寶重刻的,亦具極高價值。

一位網名裡有著「嶧」字的青島藏書家,和曾經生活在收藏有《嶧山碑》的西安碑林附近的作家路遙,因了一本珍貴的籤名本而結緣。善哉此事,美哉此事!

註:本文經作者授權發布,圖片來自網絡。

作者簡介:商子雍,1942年生於陝西省西安市,資深報人,著名作家。曾獲西安新聞十佳及西安市有突出貢獻專家榮譽稱號,系西安市有突出貢獻專家,西安市優秀新聞工作者。長期從事雜文、散文、報告文學創作,有二百多萬字的作品出版,其中包括四卷本的《商子雍文集》(2004年),作品獲全國及省、市級獎勵五十餘次。出版有《求是齋雜品》(1995年)。

責編 西鹹傳媒網 雷小河

相關焦點

  • 商子雍:新絲路 要在文化遺產中找到支撐雍先生
    商子雍:新絲路 要在文化遺產中找到支撐雍先生時間:2016-09-20 09:58:30來源:西安新聞網作者:趙宇編輯:王瑜 我們採訪了西安市文史研究館館員、西安市文聯原副主席商子雍先生   西安要珍視所擁有的歷史文化積澱   記者:西安不僅積澱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西安也創造過令人敬仰的輝煌。今天在新的歷史機遇下,西安將順應「絲綢之路經濟帶」和「關中-天水經濟區」發展的要求,再創新時代的偉業。
  • 名家談讀書丨商子雍:讀書,讓我把人做好,把事做好
    儘管成績很好,甚至曾連跳兩級,商子雍並沒有覺得讀中專是一個遺憾,畢業後,他進入西安一所小學任教,也正是從這時起,他開始了自發的大量閱讀,用他的話說,「為彌補不足。」「姐姐和兩個弟弟後來都上了大學,唯獨我是中專學歷,所以我有一個非常樸素的想法——我要多讀書,不能比姐姐弟弟們差得太遠。」此後,商子雍邊工作邊利用休息時間,自學了大學中文系的幾乎所有教材,閱讀了中外古今的大量優秀文學作品。
  • 聚焦書博會 悅讀大西安 商子雍:感受書香 更好進步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 029-63907150 029-85356217 聚焦書博會 悅讀大西安 商子雍7月11日上午,市文聯副主席、市作協常務副主席商子雍接受了本臺記者的採訪。他和我們分享了自己的閱讀體會,號召青年人多讀書,讀好書。  商子雍說,他的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從小他們家的書就特別多,父母就鼓勵他們多讀書。他認為,現在是多元文化時代,但是讀書應該是每一個有追求年輕人的選項。
  • 重磅丨魏新、商子雍、李功名等齊聚西安,讀者共享書香盛宴
    重磅丨魏新、商子雍、李功名等齊聚西安,讀者共享書香盛宴 2019-04-23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商子雍/ 從永寧門到勿幕門
    欄 從永寧門到勿幕門 文/商子雍 新中國成立以後,有關當局在對待歷史和歷史人物的態度上,似乎一度出現過不算太小的偏差。以井勿幕(1888一1918)為例,此君名泉,字文淵,祖籍陝西省蒲城縣廣陽鎮井家原(今屬銅川市印臺區),出生地則是蒲城縣城大什字巷,正因為如此,如今銅川和蒲城兩地,都把他視為當地的傑出人物來紀念。井勿幕系陝西辛亥革命的先驅和傑出領導人之一,被孫中山先生譽為「西北革命巨柱」。
  • 名家談灃河——商子雍《臨河而居,涉水而活》
    商子雍,資深報人,著名作家,中共黨員。曾獲西安新聞十佳及西安市有突出貢獻專家榮譽稱號,第二屆陝西最具文化影響力十大傑出成就人物,現任西安市文史研究館館員,政協西安市第九、十、十一屆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雜文、散文、報告文學創作,有二百多萬字的作品出版,其中包括四卷本的《商子雍文集》(2004年),作品獲全國及省、市級獎勵五十餘次。出版有《求是齋雜品》(1995年)。
  • 著名文化學者商子雍:《西安千古情》中的大禹治水意義非凡
    ————著名文化學者商子雍宋城演藝董事長、《西安千古情》總導演黃巧靈和商子雍合影「千古情」是宋城演藝打造的一個著名演藝品牌,這臺集高水平的策劃、表演以及讓觀眾大開眼界的聲、光、電、舞臺機械等高科技為一體的大型歌舞演出,起根發苗於杭州。
  • 萬古神帝:商子烆追求天初,瀲曦打壓,為何是兩種截然相反的態度
    因為張若塵消失千年的原因,商子烆仇恨的火焰也已經燃燒了千年。按道理來說,商子烆為了發洩,應該會瘋狂的保護和張若塵有關係的人。當初出手相助的天初仙子應該就是報復的對象之一。 按商子烆的話,就是獅子搏兔尚使全力。現在商子烆的嚴謹,多少是有著張若塵的「功勞」在裡面。自以為是獅子的商子烆敗在了兔子手中。
  • 有意思的對聯/商子雍
    其中的江灣,有關資料介紹說,此地乃「偉人故裡」。誰是「偉人」?對一位尚健在的高官以「偉人」相呼,這合適嗎?連古人都明白蓋棺論定的道理│更何況,歷史上,還多有蓋棺之論也仍須推倒的人物。舉兩個大家都知道的一正一反的例子:劉少奇,康生。  話扯遠了,言歸正傳。  在古老江灣裡的一處新建築上,我發現了一副對聯:「後龍山福蔭百代;江灣水恩澤萬民。」
  • 路遙之女路茗茗:父親的愛,短暫而偉大,像黎明的太陽
    在1979年的時候,路遙與妻子林達生下了他們的女兒路茗茗後,路遙喜得愛女心情大暢才思噴湧。1980年路遙就開始發表《驚心動魄的一幕》,並獲得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其後,路遙所創作的小說《人生》、《平凡的世界》等作品相繼問世,都是作為對女兒的獻禮。
  • 路遙:我寫的是平凡的故事,但是我的人生卻不平凡
    說完,他遞給路遙一把小钁和一條長繩:他上山砍柴去。14歲的路遙,把小钁和長繩丟在山溝裡,離家出走了!幾個關係要好的同學七湊八湊,還是湊不夠學費,無奈路遙只得返回村後村大隊黨支部書記劉俊寬。他的乾爹。乾爹跑到很多地方總算借到兩鬥黑豆,讓路遙換成錢去交報名費。路遙進了城,賣了黑豆,換了錢,去交學費時傻眼了:逾期沒來報名,被學校除名了。
  • 【王府】往事傳奇系列之三:雍親王府
    鐵打的宮,流水的皇雖說是天賜的天子但國家級CEO的活即使是天賜的也不一定做得來有關紫禁城的電視劇拍了一部又一部但他也知道,四十四歲的雍親王也不是平庸之輩。他賜給老四的圓明園大而美,現在他喜歡時而出宮到雍親王府坐坐,散心遊玩。
  • 28年前,路遙在病榻上吐血身亡,臨終呢喃著的八字遺言令人心痛
    聰明的路遙察覺出了父親的心思,但最終懂事聽話的他卻只是含著大滴的眼淚,目送父親夾著包袱、拖著沉重的步伐離去,直至一步一步走遠不見。這一幕畫面從此深深地烙在了7歲的路遙心中。伯父同樣也是一個農民,雖然家中也一貧如洗,但由於伯父沒有孩子,所以還能勉強供得起路遙讀書,而這對於年幼的路遙來說,算得上是他遠離家鄉唯一的慰藉。
  • 金國賢君完顏雍:開創「大定之治」緣於妻子的一往情深,捨命相救
    金世宗完顏雍垂下頭,他仿佛又回到了從前。烏林答氏與完顏雍自幼青梅竹馬 ,兩小無猜,他們長大後互許終身,結為夫妻。烏林答氏在完顏雍最孤單的時候,給予他溫暖與依靠,在最艱難的歲月裡,幫助他做出明智的選擇。烏林答氏用智慧庇護著自己的丈夫,用生命捍衛著自己丈夫的尊嚴。
  • 雍親王、雍正、雍和宮都有個「雍」字,這難道是歷史的巧合嗎?
    後世大多都把這耀眼的成績歸於這祖孫倆,殊不知在他們中間還有一位承上啟下的皇帝同樣功不可沒,他就是老爺子的四子胤禛,胤禛還是皇子的時候就貴為雍親王,登基為帝後,年號為雍正,原來的雍親王府叫雍和宮,年號、王號和潛邸都有一個雍字,歷史上絕無僅有,這難道是巧合嗎?
  • 人物傳記-魏書·源子雍傳
    子雍卒,贈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雍州刺史,公如故。永安中,重贈司空,諡曰莊穆。譯文源子雍,字靈和。年輕時愛好文學,專心於學業,對士人坦誠相見,文士們都來歸附他。初任秘書郎,後授官太子舍人、涼州中正。肅宗即位,(子雍)依據東宮屬官的慣例轉任奉車都尉,升遷為司徒屬。轉任太中大夫、司徒司馬。升遷為夏州刺史。
  • 路遙|文學是一種艱苦的勞動
    ——路遙我在文學創作方面的勞動歷史並不長,這裡所談的只是一些膚淺而零碎的認識。一個人想搞創作,一開就想接觸一些創作方面的理論和技巧,這是必要的。但是,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往往容易被忽視,這就是: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文學創作這種勞動。搞文學,具備這方面的天資當然是重要的,但就我來說,並不重視這個東西。
  • 賈平凹寫露骨文名利雙收,路遙寫盡人生死前留下1萬欠條,值嗎?
    ——賈平凹這是賈平凹在路遙去世15後,為他所寫的追悼文,同為陝西人,同齡人,又同時是文學創造者,賈平凹深深懂得路遙的不易。出生的底色,讓路遙在人生的開始便吃盡苦頭因為家中貧窮,並且家中還有8個孩子,在7歲時路遙便被父親過繼到伯父家,在去伯父家的路上,父親用手裡的一毛錢給路遙買了一碗油茶,當時的路遙給爸爸說,你也買一碗吧,爸爸說不渴,直到路遙臨去世前,他說自己終於想明白了,當時他爸爸手裡只有一毛錢。
  • 一代英主完顏雍:開創盛世的背後,緣於一段刻骨銘心的悽美愛情?
    完顏雍13那年,父親就去世了。因此,少年時的完顏雍,主要跟著母親長大。他的母親李氏容貌端莊,聰敏穩重,循規蹈矩,是個典型的慈母良師。在母親的悉心教育培養下,完顏雍逐漸長大,成為一名沉穩明達、文武雙全、英俊偉岸的美男子。史載其"體貌奇偉,美須髯,長過其腹······性仁孝,沉靜明達。善騎射,國人推為第一,每出獵,耆老皆隨而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