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研究"動物導航系統" 白鼠按人思維走

2021-01-12 央視網

浙大研究"動物導航系統" 白鼠按人思維走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07日 12:31 來源:人民日報

    一個用透明塑料板搭建的「田」字格通道,懸空架設,離地將近一米。一隻頭頂晶片的大白鼠在田字中間的橫道上摸摸索索地往前走,走到「十」字中間,面臨多種選擇的大白鼠卻「不假思索」,來了個90度右轉。

    生性膽小又恐高的大白鼠怎麼一下子變得勇敢果斷了呢?原來,浙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與儀器科學學院的張韶岷同學正通過電腦在遙控它。張韶岷按動手中用常規滑鼠改制成的遙控器,大白鼠便按照「指令」左轉右彎、爬樓梯、繞「8」字,甚至「勇敢地」奮身一躍,跳上30多釐米高的平臺。

    讓大白鼠按電腦指令完成這麼多「規定動作」的,是一支由浙江大學4個學科的10位研究生組成的創新團隊。

    在浙江大學去年開設的「西湖學術論壇」上,「腦機交互」被定為首次會議的主題。通俗地說,「腦機交互」就是通過實現計算機和人腦之間直接接收和發送信號來改變現有人機互動的方式。浙大生物醫學工程專家鄭筱祥教授在論壇上介紹了國際上腦機接口方面的最新進展。會後,她決定以國際前沿的動物實驗來磨合學生創新團隊。今年8月中旬,在鄭筱祥的組織下,由浙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與儀器科學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醫學院和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的10名學生組成的創新團隊正式成立,專題研究「動物導航系統」。

    國際上對動物導航的研究並不鮮見,但研究沒有完全實現大白鼠按照人類的要求行動,對動物導航,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學生團隊成員決定利用各自的學科特長,分工合作,發現問題,各個擊破。

    根據專業特長,創新團隊分成醫學、生物相關實驗及系統組裝等4個組別開展工作。經過反覆設計和修正,他們設計並自製成功「無線壓杆箱」,把對大白鼠的獎賞也通過電刺激來實現,從而提高了評價的精確度和手術電極定位的準確性。同時,他們還為白鼠設計了穿戴方便、舒適合體的馬甲,將無線刺激器固定在白鼠背上,既保證了電極的穩定性,還實現了遙控,擴大了白鼠的活動空間和行動自由。

    他們設計以三對電極分別埋置在大白鼠的前腦內側束和左右鬍鬚區。電極的刺激增加了大白鼠的喜悅感,引起周圍細胞的興奮,給大白鼠一種虛擬的感覺。他們認為,這種基於電刺激的獎勵比傳統的食物獎賞更加敏感、更加有效,大白鼠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學會並完成一些簡單的任務。

    確定實驗用房卻費了些周折。最後,他們找到了大樓角落裡的這間不到10平方米的泵房,各種粗粗細細的管路橫陳其間,正好架實驗臺,還可以考驗大白鼠是不是真的「聽話」。很快,大白鼠買來了,並經過了行為學的初步篩選。隨著電極製備成功,第一隻大白鼠完成電極埋置手術,並順利完成了「規定動作」的「表演」。隨後,第二隻、第三隻。現在,第九隻大白鼠也完成了相同的實驗訓練。

    實驗成功的那一刻,創新團隊的成員們別提多高興了。他們說,想像一下,做對了動作的大白鼠感受到的愉悅,應該和我們是一樣的。

    張韶岷介紹說,接下來,他們將準備改進大白鼠的背包,增加小型的攝像頭或者有毒氣體的傳感器,便於動物完成一些特定工作。還打算將刺激器集成化和小型化,用新型的生物材料將電極和生物傳感器植入到動物的體內。如果實驗成功,在動物模型的研究基礎上,就有希望擴展到人體康復工程的應用中。

責編:肖金平

相關焦點

  • 探訪溫醫大實驗動物中心白鼠「飼養員」
    推門進入實驗動物中心的普通級設施間後,長長的走廊兩側是一間間飼養室、實驗室,還未見到小白鼠前,已經可以清楚聽到老鼠吱吱吱的叫聲。  在飼養室裡,記者看到了裝滿白色鼠籠的一排排不鏽鋼平板架,籠子裡生活著各類實驗用的白鼠。規格最小的白鼠,40來只一起生活在一個籠子裡,稍大點的則相對較為寬敞,6~8隻養在一起。
  • 從無到有,北鬥導航系統成啦!北鬥名字背後代表的是信仰
    我們從無到有,自主研發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了中國北鬥人用20多年的時間實現了55顆衛星的研製發射。其間,中國北鬥人走過了從「埋頭追趕」到「昂首領跑」,從「受制於人」到「自主可控」,從「區域服務」到「全球指路」的艱辛歷程。
  • 50年來衛星導航系統發展與應用
    科學家對這種現象認真研究後產生靈感,衛星的軌道可由地面站測得的都卜勒頻移曲線確定,若知道衛星的精確軌道,就能確定地面接收機的位置。從此就產生衛星導航概念,這個概念首先被美國軍方採用,準備用於對核潛艇導航,從而提高隱蔽性,達到長期(1-2年)潛伏的目的。
  • 浙大新研究有望解決罕見血型...
    這其中,Rh血型系統被認為是除ABO系統之外最重要的系統,根據紅細胞表面抗原D的有無,人類的血型統一划分為RhD陽性和RhD陰性兩種。 大多數人的紅細胞上都存在抗原D,為RhD陽性血。
  • 北鬥導航系統開通,給老百姓帶來了什麼?
    近日,國內媒體傳來特大喜訊,7月31日,我國的北鬥三號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從1994年「北鬥一號系統」開始,歷時二十六年時間的建設,中國人想要的獨立自主研發的衛星導航系統終成「正果」。這是除美國的GPS衛星導航之外,全世界的廣大用戶又多了一個全新的、功能強大的衛星定位導航的選擇方案。
  • 綜述:外媒高度關注中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新華社北京6月23日電 綜述:外媒高度關注中國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  新華社記者  中國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23日成功發射,標誌著中國全面完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多家海外媒體對此高度關注。
  • 北鬥升空二十年——寫在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收官發射...
    如果你和很多人一樣,愛上網找答案。那麼,搜尋引擎給你的首選答案基本都是同一個: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不過,這個問題若放到20年前,無論是彼時剛剛才有的搜尋引擎還是大百科全書,你得到的答案肯定迥然不同。那時,「北鬥」之名還只屬於夜空中排列成勺子狀的7顆星星,千百年來皆是如此。
  • 從「燈塔計劃」到北鬥三號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前世今生
    原標題:從「燈塔計劃」到北鬥三號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前世今生  從「燈塔計劃」到北鬥三號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前世今生  近日,北鬥三號基本系統正式向全球提供基本導航服務,中國北鬥距離全球組網的目標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
  • 從「燈塔計劃」到北鬥三號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前世今生
    近日,北鬥三號基本系統正式向全球提供基本導航服務,中國北鬥距離全球組網的目標邁出了實質性的一步。「北鬥系統已成為中國實施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的重要成就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在聯合國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國際委員會第十三屆大會的賀電中如此評價。
  • 國新辦就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提供區域服務一周年情況舉行發布會
    首先,我向大家簡要介紹北鬥系統有關情況,然後回答大家的問題。 北鬥系統是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與世界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兼容共用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可在全球範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導航、授時服務。2012年12月27日,也是在這裡,北鬥系統對外宣布正式提供區域服務,標誌著北鬥系統「三步走」戰略第二步圓滿完成。
  • 浙大成立亞洲文明研究院 推動文明交流互鑑國際前沿研究
    研究院以構建「新亞洲文明觀」為目標,以響應夯實共建亞洲命運共同體的國家重大戰略,推動亞洲文明交流互鑑的國際前沿研究,致力於打造文字語言的認知與變異、文物史跡的流變與保護、文獻典籍的環流與再生、文學藝術的理解與對話、文化理念的傳承與創新、文明思想的交融與共生等六大維度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為亞洲文明交流互鑑、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浙大方案、貢獻浙大智慧。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用英語怎麼說?
    一、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BDS),英文名: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eiDou為漢語拼音;Navigation,n.導航;英語發音:[nvɡen];Satellite,n.衛星;英語發音:[stlat];
  • 基於「鴻雁」星座的全球導航增強系統
    「鴻雁」系統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推出的一個低軌移動通信及寬帶網際網路星座,該星座將融合導航增強功能,期望通過低軌導航增強,使得高性能導航服務從行業用戶進入大眾市場。   經充分挖掘「鴻雁」低軌星座在導航定位中的應用潛力,結合我國國家定位導航授時(PNT)體系建設需求,「鴻雁」系統將配置導航增強功能。
  • 浙大正合科技園
    浙大正合科技園成立於2014年5月,是由杭州高新區(濱江)黨委人才辦與浙江浙大正合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創建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園,坐落於濱江區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基地(簡稱「海創基地」)。
  • 北鬥三號衛星導航系統的第54顆衛星介紹
    打開APP 北鬥三號衛星導航系統的第54顆衛星介紹 孤城 發表於 2020-03-11 14:46:47 IT之家3月10日消息
  • 七個問題看懂北鬥全球導航系統
    北鬥全球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完成。 這項服務是按國際衛星標準,與其他國際衛星搜救系統聯合開展的一項免費公益性服務,主要用於水上、陸地、空中遇險目標的定位和救援。精確的時空基準,可以說是一個國家的戰略資源,通信、電網、金融等行業,都需要導航衛星的精準的定位和授時功能。 對於國防安全來說,導航衛星也尤為重要,在保衛國家安全的時候,很多武器裝備的制導、導航都離不開衛星。所以,有了GPS等其他導航系統以後,我們仍然堅持建設自己的北鬥系統,這是北鬥的戰略意義。
  • 學者稱日本準天頂衛星可升級為獨立導航系統
    資料圖:日本發射「引路」號準天頂衛星9月11日,日本在種子島宇宙中心使用H-2A火箭發射了首顆「準天頂」定位衛星「引路號」,這是日本首次發射本國自主研發的導航定位衛星。「準天頂」衛星系統正是「I—SPACE」計劃要重點開發的三個系統之一。其目的是開發日本下一代自主導航定位系統,同時試驗高速移動通信衛星。「準天頂」衛星系統是一個兼具導航定位、移動通信和廣播功能的衛星系統,旨在為在日本上空運行的美國GPS衛星提供「輔助增強」功能,提高導航定位信號接收的質量和精度。
  • 國新辦就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正式提供區域服務等情況舉行發布會
    去年的今天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正式提供試運行服務。一年過去了,今天我們高興的請到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先生和中國衛星導航定位應用管理中心主任楊寶峰先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導航工程辦公室主任吳東先生,請他們向大家介紹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正式提供區域服務等情況,並回答大家提問。 下面先請冉承其先生介紹有關情況。
  • 8隻生活在「烏託邦」的白鼠,560天變2200隻,糟糕結局值得深思
    文丨通史花椒人類對於社會的研究,從古代一直到如今都沒有停止過。古代,人們通常用經驗總結自己的所見所聞,而到了現代,人們有更加科學的方式來研究社會,比如說實驗。在上個世紀60年代末,一個美國的科學家就用小白鼠代替人類,開始了對人類社會的研究,而研究的結果卻讓科學家對人類的未來產生了憂慮。
  • 英國準備建造自己的導航衛星,以替換歐洲的伽利略導航衛星
    英國政府正在準備替代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該國政府表示,它將考慮替代伽利略計劃開發自己的導航衛星星座。英國商業,能源和工業戰略部在9月24日的聲明中表示,一項正在進行的研究旨在研究英國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