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言:「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更經典,看人可真準

2020-09-22 重慶臺霧都夜話

有句話叫「相由心生」,中華文化淵源流長,民間也一直都流傳著不少俗語,其中最為人們廣泛流傳的就屬「兩腮無肉不可交」了,一直以來都被老一輩人掛在嘴邊,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雖然上一句很經典,但其實這句俗語還有下半句,看完才知老祖宗的智慧所在,看人可真準!

大家都知道晚清名臣曾國藩,他在《冰鑑》中教給世人識人的辦法中也肯定了以貌取人的可取性。比如慈眉善目的人,大多脾氣溫和;內心坦蕩的人,眼神清純敏銳;常懷算計的小心思的人,在眉眼中便顯示出與眾不同,或是眉目凌厲,或是經常緊鎖眉頭,久而久之,就影響了整個容貌。

「兩腮無肉不可交」的意思就是,一個人臉上沒有肉,可能代表著這個人心機很深,最好不可深入的交往,不然吃虧的就是自己。

而「兩腮無肉不可交」的下半句才是經典,那就是「臉上橫肉為兇相」。意思就是,臉上如果有很多橫肉的人,看起來也十分的兇狠,這讓人更加不敢靠近。

其實這話是有道理的,畢竟很多壞人臉上就是長滿橫肉。

這種橫肉和普通的胖並不一樣,比如說有的男生胖胖的,但是臉上沒有橫褶,皮膚也比較飽滿,這樣的「小胖子」一般比較善良,為人招人喜歡。但是滿臉橫肉的那種,是指臉上多見橫向的褶子、紋路,或者面相上的肉向下搭聳。這樣的人做事兒很蠻橫,不講道理、大男子主義爆棚,聽不得反對自己的話,崇尚暴力打擊對方、企圖以暴力讓對方服氣。現實中很多涉黑、家暴的男性常有此特徵。

自古以來,人們就講究的面由心生,很多人的性格是反應在臉上的。所以那些長橫肉的人一般都比較兇,而且是非常容易生氣的。這些都是老祖宗們在生活中給我們總結下來的經驗。所以我們在識人的時候一定要運用到這些老祖宗的識人智慧

薑還是老的辣,很多時候,時間本身就是一種資本。 經過的事多,走過的路多,吃過的虧多,也就相當於在這個世界上接受過的歷練多,對這個世界的認識就深刻,看人就能看到骨子裡去。推薦大家去閱讀這本《老人言》。

這本書裡面包括益智成才、處世、交際、職場謀略、財富、和諧家庭、健康生活等內容,《老人言》的「老」不光體現在年齡,更體現在智慧的古老、經驗的老道、洞察世事的深刻上,我相信看了這本書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相關焦點

  • 老人常說:「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才經典,老祖宗的觀人智慧
    《老人言》中有一句相當經典的俗語——「海水不可鬥量,人不可貌相」,相信這句話大家都已經聽說過了,這句話的意思也很好理解,也就是說光從一個人的外貌,是無法看出這個人的內心本質的,只有相處久了,才可以洞察人心。在古代,或多或少都需要一些人才輔助自己上位,因此察人很重要。
  • 俗話說:「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更經典,真不是以貌取人嗎?
    算命應該也能算是其中之一,有人認為這是一種非常深奧的學問,然而在有些人心裡則會覺得這是封建迷信,不過現在畢竟是科學社會了,其實那些很多看起來封建迷信的事情,都是有著科學依據的,算命也是一樣。說到算命,那麼大家一定對面相有所了解,因為那個時候人都是非常迷信的,覺得一個人是什麼性格,直接就會反應到臉上到底是大惡之人還是大善之人,通過面相就可以看出來。
  • 俗話說:「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更經典,老祖宗真是聰慧過人
    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當今社會,很多人分辨一個人是否善惡,往往都是通過觀察他的面相來做出判斷,也就是常說的「面由心生」,此外很多人交朋友可能第一個也是先看面相的,不知道大家還有沒有聽過「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俗語,其實這句話還有下半句,並且更為經典!
  • 古人智慧「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才是真經典,至今亦可受用
    民間也有許多流傳甚廣的與相面有關的俗語,如「兩腮無肉不可交」,即若是一個人腮上沒什麼肉則不可與他深交,農村俗語也有「兩腮無肉,做事刮毒」的說法。兩腮無肉的面相近於「尖嘴猴腮」,這樣的人往往看上去心思深沉,女生有此面相更會看起來有些狐媚,不為主流所喜歡。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更經典,老祖宗的識人之術
    而通過一個人的面相判斷一個人,我們的老祖宗也是很有心得,他們總結出了很多關於這方面的俗,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是:「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更經典,老祖宗的識人之術!就會給人一種陰險狡詐的感覺,如果是女性,則很容易給人一種狐媚之感,那些形容兩腮無肉的詞語,大多數屬於尖嘴猴腮的成語。
  • 古人的智慧:「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更為經典,卻鮮為人知
    歷史上流傳下來許多識人觀相的書籍,其中最著名的當屬《麻衣神相》,讀懂這本書就可以通過人的面相來測吉兇看命運,有人說這是玄學沒有科學道理,其實這是一個古人的智慧結晶,他們也是通過觀相術來看破人心。都說「人不可貌相」讓人不要以貌取人,卻不知通過人的相貌可以了解這個人的品性,比如有的人看著「面善」就好接觸,有的人長相兇狠難以接近,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後面一句更經典,卻少有人知
    來源/靜心閱讀(ID: jxydh8)識人識心,要透過表象看本質。俗話說「兩腮無肉不可交」,對於臉上沒有肉的人,不可以有過多交往。這句話說得就是,臉上沒肉的人,最好不要相處交往。那麼你覺得這句話有道理嗎?很明顯的是以貌取人。
  • 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更為經典,老祖宗觀人智慧
    隨著社交經驗的豐富,經歷的事情多了,看的人看多了,我們會慢慢琢磨、總結出一些看人、識人的門道。若是能夠深諳此道,一方面可以讓自己儘量避免「遇人不淑」,避免把時間浪費在不靠譜的人身上;另一方面也有助於讓我們明白一些有用的社交技巧,學會和不同的人和平相處,知道誰是能交心的好朋友,誰是隨時會離開自己的酒肉朋友。
  • 識人術:「兩腮無肉不可交」,後面一句更經典,卻少有人知
    這句話說得就是,臉上沒肉的人,最好不要相處交往。那麼你覺得這句話有道理嗎?很明顯的以貌取人,古人認為相由心生,不管是在現在也好,還是在古代也好,大家分辨一個人的善惡大都是通過「面相」來做出判斷的。你知道後半句是什麼嗎?
  • 古人言「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更為經典,老祖宗的觀人智慧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相由心生」,大致意思就是說一個人是善是惡,從這個人的外貌上就可以看得出來。要觀察到一個人的內在,其實是件很難的事情,千百年來我們的老祖宗也留下了不少觀人的總結。比如:古人言「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其實下半句更為經典,充分展現了老祖宗的觀人智慧。
  • 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更是經典,老祖宗的識人智慧
    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更是經典,老祖宗的識人智慧我們常常說「面由心生」,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當今社會,很多人分辨一個人是否善惡,往往都是通過觀察他的面相來做出判斷。在在明代奇才馮夢龍的經典拙作《智囊全集》中就曾經提到過:"海水不可鬥量,人不可貌相"。意思是說想要徹底看清一個人,還需要跟他有長時間的接觸了解。
  • 古人智慧:「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才是經典,教你看破人心
    古代人很喜歡研究人的面相,他們常講"相由心生",認為一個人的外貌跟他的性格、能力、品德有很大的關係。就像我們通常喜歡面善的人一樣,他們認為那些尖嘴猴腮、嘴唇薄淺的人比較刻薄,而臉龐圓潤的人通常比較大度、和善。雖然這些看法有些偏見和「以貌取人」,但很多時候還是挺準的。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觀人術
    一個人,他的心裡在想什麼,有時候,是會反應在臉上的。所以,很多人慣用「面相」來觀人,在這個過程中,便有這麼一個說法,在老一輩人當中,經常可以聽到——「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俗語,不過,在這後邊兒,還有一句更是經典,不過,這知道的人就少很多了。「兩腮無肉不可交」這一句俗語的意思便是指,如若一個人的臉上,並沒有什麼肉(不是指單純地瘦),那麼,和這一個人還是不要有過多的交往。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下一句更經典,古人的觀人術
    是指不要把內心喜怒哀樂的情緒表現在臉上,這樣很容易暴露自己的內心的想法,讓敵人有機可乘,讓對手有利可圖。面部除了表情可以表達一個人的想法,從五官也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脾氣秉性。早在我國古代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人總結了整套通過觀察人的長相、聲音、氣色等特點來判斷他人的面相理論。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下一半句更經典,古人的觀人術。
  • 老人言:兩腮無肉不可交,還有下半句,老祖宗的識人術,可信嗎
    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很多老人就會說,通過一個人的面相就可以觀察出一個人的本性啊,會經常說相由心生,而今天我們聊的這句話呢,就是兩腮無肉不可交,就是在告訴我們一個人,如果說兩腮幫子上如果沒有肉的話啊,這種人呢是不值得我們深交往的,就是交往的時候呢,一定要慎重一些的,雖然說以貌取人是對人的不尊重,但是呢,在古代,大家會認為兩腮無肉的人,看上去就會給人一種比較陰險狡詐的感覺,如果女人兩腮無肉的話,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有何道理?後半句說男人更經典,經驗之談
    相術,今天的話說,它就是一門統計學,是古人通過對生活中的人和事,進行細緻觀察後,總結出一套觀人識相的集合而已。相術界最有名的大師是北宋的陳摶,此人是北宋著名黃老道家學說的大家,一生擅長養生之道和觀人相面之術,傳說他一直活到118歲。在五代十國時期,陳摶便已經名揚天下,後周世宗柴榮經常邀請他一起討論道家學說。
  • 老話「兩腮無肉不可交」,後一句同樣經典,堪稱老祖宗的識人智慧
    老話「兩腮無肉不可交」,後一句同樣經典,堪稱老祖宗的識人智慧中國民間的老百姓在千百年來總結了許多博大精深的生活經驗,這包括識人斷面,為人處世,以及警醒後代等的俗語或口頭禪,有些是封建迷信,而有一些卻是經驗之談。
  • 俗語說「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下半句更經典,古人智慧不可小覷
    俗語說「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下半句更經典,古人智慧不可小覷歷史上的封建時代,凡事都講究一個面相,一個人的情緒,欲望以及所表達的東西,基本上都能夠通過他的面部表情來分辨。而無論是在古代還是現代,看面相都是一個常見的事情,一些迷信的人,看一個人的面相就能夠分辨對方是善良還是惡毒,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一個詞語,「相由心生」,心靈和長相一定是相符的,很多人交朋友也是先看面相的。
  • 農村俗話:「兩腮無肉不可交」是什麼意思,怎麼看?
    兩腮無肉不可交,你怎麼看?「兩腮無肉不可交」,這句話是農村裡的一句俗語,也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至理名言。但是這句話是不完整的,只是俗語中的其中一句,其原意是:「尖嘴猴腮黃臉婆,麻面青須水蛇腰,兩腮無肉不可交,矬子肚裡三把刀」。
  • 俗語:「兩腮無肉不可交」,下半句更經典,知道的人卻不多
    「兩腮無肉不可交,臉上橫肉為兇者」 這兩句俗語,想必大家會在很多古籍當中看到,其中蘊含的內容也是一種觀相識人之處。在古代先人們不斷累積經驗以及不斷的研究下,他們已經成功地發明出了一種通過觀察他人的外貌以及行為和氣質來判斷一個人的好壞。因為人的言行舉止其實都是自身內在的表達,這也就衍生出後來的相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