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系列報導三
8月到9月正是嶄山棗農們豐收的季節。
掛滿棗子的果樹和別具風格的棗農民居。
文化石激勵著村民對家鄉的熱愛。
成片的米棗林嫩綠青翠,一眼望不到頭,川西風格民居星羅棋布,於青蔥棗林中若隱若現。這裡便是綿陽三臺縣的嶄山村,它有著「中國米棗之鄉」的美譽。
嶄山米棗系自然野生水果,在三臺縣永新鎮嶄山村已有300多年的種植歷史,後經人培育,嶄山米棗每年8月中下旬成熟,是早熟的棗類品種。這些天正是米棗成熟的季節,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小貨車在嶄山村裡進進出出,熱鬧非凡。今年8月16日到9月16日,嶄山村舉辦了首屆「佳琪嶄山米棗節」,更是將作為「天府十寶」之一的嶄山米棗推向國際化。
2014年的米棗節讓遊客上山採棗,感受村子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2014年第一屆米棗節順利開展,讓更多的認識嶄山村。
從靠天吃飯到靠雙手和技術吃飯
嶄山村以山得名,因棗聞名。村裡現有耕地面積1749畝,林地面積1247畝,農戶361戶,人口1394人。1997年,嶄山村的野生米棗樹還只是栽在田地邊,村民靠種糧為生。當時人均耕地不足一畝的嶄山村民年人均純收入僅700多元,農民們致富無門,生活困難,這裡是一個典型靠天吃飯的旱山村。
嶄山村棗農家的棗子成熟了。
1998年,嶄山村開始出現村民大面積種植米棗,2001年,「嶄山米棗」商標正式註冊,同年8月三臺縣永新鎮嶄山米棗專業協會成立。經過多年努力,在嶄山村黨支部、村委會、嶄山米棗專業協會三方合作努力下,嶄山村爭取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的幫助和支持,充分挖掘出了米棗的資源優勢。在無公害綠色食品與市場營銷兩手抓的過程中,嶄山米棗先後取得無公害和綠色食品證書,產品遠銷成都、貴陽、北京、重慶等20多個大中城市。
嶄山村棗農正在摘棗。
隨著嶄山米棗的知名度的擴大,周邊及各地農民積極引種並大量投產,如今的嶄山米棗種植規模已達2700餘畝,年產米棗超過700萬公斤。
今年,從米棗成熟到現在,嶄山村黨支部書記文伯毅就沒休息好。作為三臺縣米棗專業合作社理事長,他除了忙著自家6畝米棗的採收以外,還要操心整個合作社的米棗銷售。雖然忙得團團轉,但米棗的豐收讓文伯毅精力充沛,看不出一絲的疲憊,「這半個多月都接待了近10個省的新客商了。」每年米棗成熟時,都會有新的客商來採購米棗,為了讓這些大客商成為以後的常客,文伯毅都要親自陪客商到處看,教他們識別米棗品質,幫他們組織貨源。「為了把米棗產業越做越大,這點付出算不了啥」。
嶄山棗農們的小樓房如同別墅搬。
十餘年來,嶄山村野生的米棗在人們的精心培育下,品質不斷提升,嶄山米棗已經成為一個響亮的品牌,暢銷全國近20個省市,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米棗之鄉。」 2013年嶄山村農民人均收入達10386元,遠遠超過全縣平均水平。
近年,三臺縣與四川農業大學共同研發了《促進嶄山米棗樹提前萌芽提前成熟栽培方法》,《方法》中將小部分嶄山米棗移栽進大棚,大棚內的嶄山米棗比普通露天種植的嶄山米棗提前一個月成熟,不僅如此,每斤大棚嶄山米棗還能賣出比普通露天米棗高五六倍的價格。據永新棗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宗洪介紹,即便與露天栽植米棗產量持平,但因為提前上市搶佔了先機,米棗的總體產值也提高了5到6倍,同時,棗農的收入也提高了5到6倍。
樹上米棗垂,樹下土雞追
2010年,嶄山村被確定為省級新農村建設示範片核心示範區。單一的米棗產業顯然已經不能滿足村民的需要,於是一個大膽的想法被提出:發展林下特色種養。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努力下,一個全新 「棗林雞」的概念被部分思想前衛的村民接受。2010年米棗採收後,第一批棗林雞落戶嶄山村。由於棗林雞不用飼料,利用林下種植的青菜餵食,還可以在林間吃蟲,雞糞又可作為林下的生態肥料,循環養殖,成本低廉,且肉質鮮美,頗受廣大消費者歡迎。當年,全村出欄棗林雞3萬多隻,很快被一搶而空。
不少棗農除了種棗外,還開展了多項產業。
有村民在棗林中養起了蜜蜂。
「好賣得很,價格比別人的每斤平均高出1.5至2元。第一年養的時候,縣城一家土雞館整個冬天都要我的貨。」王中貴是嶄山村首批生態養殖示範戶之一,養殖棗林的第一年毛收入就達到40多萬元。目前,剛剛賣完棗子的王中貴,又開始忙活起了養雞、養鵝的事,他計劃今年6000隻棗林雞,棗林鵝10000隻。「我還要搞點更有特色的,前段時間引進了貴妃雞和好幾個品種的烏骨雞,已經試驗成功了,不僅肉質非常好,還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只有這些有特色的東西才能不斷地吸引消費者。」王中貴高興地說。
文伯毅告訴記者,如今「樹上米棗垂,樹下土雞追」的情景在村子裡隨處可見,今年預計棗林雞的出欄數量可以達到6至7萬隻,這將是村民增收又一股強勁的動力。
嶄山新生活
經過多年努力,嶄山村的村民腰包鼓起來了。2006年,嶄山村修通全縣第一條農村環村水泥路,同年,嶄山村被列為省級新農村建設試點示範村。從2010年以來,嶄山村新農村建設累計投入道路等基礎設施、產業發展、鄉村旅遊、人居環境等項目資金1110萬元,有力地帶動了嶄山村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在嶄山村的觀展臺上設立了關於村子的圖文介紹,讓遊客能更直觀的了解文明新嶄山。
嶄山村川西民居風格的樓房遍布整個棗林。
如今的嶄山村不但經濟收入是十多年前的十幾倍,還實現了水、電、氣、有線電視、通訊、村社級水泥路五通,全村99%農戶住上了樓房,95%的農戶用上了沼氣、液化氣等清潔能源,95%的農戶用上了自來水,90%的農戶安裝了電話,有線電視入戶率達100%,85%的農戶購買了摩託車,大部分農戶購置空調、冰箱、洗衣機、DVD等高檔電器。
除此之外,通過新農村項目資金帶動,嶄山村建設了遊客遊客接待中心、觀景臺和遊步道。從每年5月米棗葉綠開始到9月底米棗採摘結束,外地批發商和省內遊客都會慕名到嶄山村觀光採摘米棗,不但帶動了米棗銷售,還促進了鄉村旅遊。在嶄山村村主任王勇的頭腦中,嶄山村的明天更加令人振奮:「下一步要更加注重管理,提升米棗品質,堅定不移做強米棗這個主產業,同時發展立體種植、生態養殖、鄉村旅遊三個配套產業。」王勇說,「我們的鄉村旅遊也開始起步了,米棗文化大院、遊步道、觀景臺等各方面基礎設施建設已經完成,農家樂也有2家開始營業了,預計到今年底農家樂要達到6家」。
嶄山村的道路硬化至每一個村小組。
嶄山村啟動公益林項目。
現今,嶄山村集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國家「千佳綠化村」、「全省優秀農村人才示範村」、省級「生態村」、省級文明村鎮社區等多個榮譽於一身,在全村範圍廣泛開展「八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村民文明習慣日益養成,道德文化素養顯著提高,健康文明村風、民風業已形成。在經濟文明雙提升的情景下,嶄山村的明天更值得我們期待。(文/周林 圖/蔣雨洹)
「美麗鄉村」系列報導一:舊貌換新風 阿壩德勝從「白條村」到「先進村」
「美麗鄉村」系列報導二:幸福東嶽 美麗新村——訪雙流縣東嶽村新農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