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鴻雁星座」首顆試驗衛星深圳造
近日,中國將要建設全球低軌衛星星座通信系統「鴻雁星座」的新聞在不少人微信朋友圈「刷屏」,其旨在為用戶提供全球無縫覆蓋的數據通信和綜合信息服務。 據央視新聞報導,「鴻雁星座」主體預計在2023年建成,首顆試驗衛星將運行在距離地球1100公裡的軌道,主要承擔驗證低軌頻率資源可用性和數據轉發服務的能力。
-
「鴻雁」全球衛星通信星座首顆星將發射
本報長沙7月12日電 (記者餘建斌)記者從12日在湖南長沙召開的商業航空航天航海裝備論壇上了解到:我國今年下半年將發射「鴻雁」全球衛星通信星座首顆星。 「鴻雁」全球衛星通信星座由數百顆低軌衛星組成,以星間鏈路實現衛星空間組網,計劃在2018年下半年發射星座首顆星,預計2023年建設骨幹星座系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院長張洪太介紹說,「鴻雁」星座未來將在5G物聯網、移動廣播、導航天基增強、航空航海監視等場景中,為全球地區的人與物實現移動通信保障與寬帶通信服務。
-
我國成功發射6顆雲海二號衛星和鴻雁星座首顆試驗星
新華社酒泉12月29日電 12月29日16時,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及遠徵三號上面級
-
中國啟動「鴻雁」全球衛星通信星座系統建設
人民網北京7月13日電(趙竹青)記者從12日在長沙召開的湖南商業航空航天航海裝備論壇上獲悉,我國今年下半年將發射「鴻雁」全球衛星通信星座首顆星。據了解,「鴻雁」全球衛星通信星座由數百顆低軌衛星組成,以星間鏈路實現衛星空間組網,計劃在2018年下半年發射星座首顆星,預計於2023年建設骨幹星座系統。「未來,鴻雁星座將在5G物聯網、移動廣播、導航天基增強、航空航海監視中,為全球各地的人與物實現移動通信保障與寬帶通信服務。」
-
我國成功發射6顆雲海二號衛星 搭載發射鴻雁星座首顆試驗星
新華社酒泉12月29日電(李國利、李瀟帆)12月29日16時,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及遠徵三號上面級),成功將6顆雲海二號衛星和搭載發射的鴻雁星座首顆試驗星送入預定軌道。 雲海二號衛星主要用於大氣環境要素探測、空間環境監測、防災減災和科學試驗等領域。
-
中國發射6顆雲海二號衛星和鴻雁星座首顆試驗星
中新網客戶端酒泉12月29日電 (李瀟帆)北京時間12月29日16時00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及遠徵三號上面級,成功將6顆雲海二號衛星和搭載發射的鴻雁星座首顆試驗星送入預定軌道。
-
太赫茲高速通信系統前端關鍵技術
隨著無線通信的高速發展,現有的頻譜資源已變得日益匱乏,開發無線通信的新頻段已逐漸成為解決此矛盾的一種共識,而在太赫茲頻段存在大量未被開發的頻譜資源,使得太赫茲頻率適於作為未來無線通信的新頻段。在眾多技術途徑中,採用固態電子學的技術途徑實現無線通信系統,未來存在將系統進行片上集成的可能,這對太赫茲無線通信系統走向實用化具有重要意義。
-
一箭七星 中國成功發射6顆雲海二號衛星和鴻雁星座首顆試驗星
中新網客戶端酒泉12月29日電 (李瀟帆)北京時間12月29日16時00分,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及遠徵三號上面級,成功將6顆雲海二號衛星和搭載發射的鴻雁星座首顆試驗星送入預定軌道。
-
長徵六號火箭如何飛上天 都裝了啥→
如今,長徵6號運載火箭先後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進行了4次發射,100%的成功率驗證了長徵6號火箭的安全可靠,剛剛也迎來了它的首次託起世界星的光榮任務。10顆阿根廷衛星在長徵6號的託舉中順利進入預定軌道,是該型火箭成功將多星適配、多星分離技術應用到國外載荷,順利完成了該型火箭的世界首秀。
-
我國將發射「鴻雁」全球衛星通信星座首星
新華社長沙7月12日電(記者李國利、劉良恆)記者從12日在長沙召開的航空航天航海裝備論壇上了解到,我國今年下半年將發射「鴻雁」全球衛星通信星座首顆星。
-
中國低軌通信衛星戰時意義重大 性能世界最強
清華大學—信威通信空天信息網絡技術聯合研究中心供圖26日,清華大學與信威集團聯合宣布:我國首顆低軌移動通信衛星——靈巧通信試驗衛星(以下簡稱「靈巧」)已完成全部在軌測試試驗,工程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業內人士稱,這顆「民營」衛星的試驗成功,不僅標誌著我國低軌移動通信衛星技術取得重要突破、為建設星座通信系統邁出關鍵一步,也開創了民營企業與高校協同創新、參與航天通信事業的新模式。
-
移動通信的「下一個黃金10年」:6G起航,全球競合
據悉,在其傾注主要精力的太赫茲領域,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在2018年啟動了95 GHz~3 THz頻率範圍的太赫茲頻譜新服務研究工作,從2019年6月開始發放為期10年、可銷售網絡服務的試驗頻譜許可。
-
衛星移動通信現狀與未來發展
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的優點是只需三顆衛星就可覆蓋除兩極以外的全球區域,現已成為全球洲際及遠程通信的重要工具。空間段衛星採用傾斜軌道網狀星座,包括48顆衛星和6 顆備用衛星,均勻分布在8個傾角52°的軌道平面上,軌道高度1 414 km,軌道周期113 min,實現了全球南北緯70°之間的覆蓋。用戶同時可視衛星有2 ~ 4 顆,每顆衛星與用戶能保持10 ~ 12 min 通信,然後經軟切換至另一顆星。
-
...試驗衛星在我國升空;雙十一天貓零點成交額破3723億,京東破2000...
10月21日起,「京東11.11全球熱愛季」預售正式開啟,截至10月29日,預售訂單額同比增長高達108%,預售的品牌中更是有2536個品牌訂單額同比增長超過100%。京東11.11首日開門紅,全天成交額同比增長超90%。
-
「芯視野」雖無法取代5G 衛星通信為何仍成為新基建「寵兒」?
集微網報導(記者 譚倫)近日,關於衛星通信的話題爭議再次被點燃。先是矽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旗下的SpaceX將60顆Starlink衛星發射升空,宣告其雄心勃勃的衛星通信「星鏈(Starlink)」計劃拉開序幕,隨後中國首個天基物聯網——「行雲工程」首發星由「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發射升空。
-
深圳造「鴻雁」星座首顆試驗星今年發射
原標題:深圳造「鴻雁」星座首顆試驗星今年發射深圳新聞網訊 「未來在衛星完成三步走的組網工作之後,將正式向全球用戶提供無死角的高速上網服務。」記者近日獲悉,由深圳航天東方紅海特衛星有限公司(簡稱深圳東方紅)利用微小衛星平臺研發的「鴻雁」星座首顆試驗星,計劃於今年下半年發射升空。「鴻雁」開啟移動通信新時代近日,記者來到南山區深圳東方紅的微小衛星研製基地採訪,看到工作人員正在緊張研製和測試「鴻雁」星座的首顆試驗星。
-
我國成功發射第54顆北鬥衛星 5月完成全球星座部署
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後續將進行變軌、在軌測試、試驗評估,適時入網提供服務。這是北鬥三號第29顆全球組網衛星,同時也是第2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此類衛星在星基增強、短報文通信、精密單點定位等特色服務上發揮關鍵作用。北鬥系統建設先後經歷了北鬥一號系統、北鬥二號系統、北鬥三號系統三個階段。
-
全球低軌衛星星座首星今年發射 共300顆!
但與西方不同的是,因為種種原因,中國研製的衛星很難在國際市場上利用其他國家火箭進行商業發射,這就要求中國商業發射能力得同步發展,不能偏科。 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長原民輝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無論運載火箭還是衛星都是商業航天的組成部分,中國商業航天如何優先發展,應該根據市場需求來分析。
-
第54顆北鬥導航衛星發射成功 5月將完成全球星座部署
3月9日19時5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54顆導航衛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後續將進行變軌、在軌測試、試驗評估,適時入網提供服務。□新華社照片 【新華社西昌3月9日電】(李國利楊欣)9日19時55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54顆導航衛星。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後續將進行變軌、在軌測試、試驗評估,適時入網提供服務。 這是北鬥三號第29顆全球組網衛星,同時也是第2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