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八字方略 五育並舉——深圳市沙井中學年度辦學主題解析
金如湘校長與沙中學子在一起
近年來,深圳市沙井中學立足校情,做好頂層設計,堅持以健康為基礎、健美為途徑,堅持五育並舉、全面發展,為學生可持續發展和終身幸福奠基。
深圳市沙井中學(以下簡稱「沙中」)創建於1956年,是深圳市4所較老的完全中學之一。60多年的櫛風沐雨,沙井中學始終牢記初心,秉承「立本探源」的校訓,確立了「健康、健美、健全」的辦學理念,以培養具有健康身心、健美素養、健全人格的合格公民為育人目標,讓科學與人文並重,能力與品質同在,為學生可持續發展和終身幸福奠基。
近年來,學校中、高考成績突出,本科、重點上線率逐年提升,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低進中出、中進高出」的佳績,連續13年被評為「深圳市高考工作先進單位」,成為寶安區僅有的一所連續7年獲得「超越獎」的學校;師生綜合素養能力不斷增強,參加國家、省市級各類比賽,碩果纍纍;辦學成績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學校相繼被評為「全國科研示範校」「全國青少年文明禮儀教育示範基地」「廣東省心理健康教育示範學校」。
取得如此輝煌的成績,沙井中學有何秘訣?翻開沙井中學的辦學歷史會發現,自2009年開始,金如湘校長到任沙井中學,在他的引領下,學校每年都會確立「八字方略」。正是這些方略,為沙井中學的教育教學改革,尤其是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指明了方向,確定了目標,提供了發展思路。
初心、良知、規範、堅守——
創德育特色
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條件和保證。沙井中學積極落實國家要求,建立健全以立德樹人為統領的德育課程體系,綜合運用教育教學、實踐養成、文化薰陶、制度保障等方式,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於教育教學全過程。
堅守初心,努力營造德育科研氛圍。學校承擔了「單親家庭中問題學生的跟蹤指導研究」,還承擔了中國教育學會科研規劃重點課題「班主任專業化」的子課題「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提高對中學生積極影響研究」,提煉編寫校本教材《心路花雨》《生命教育自助讀本——100個生與死的故事》,打造濃厚的德育教研氛圍。
規範引導,學校制定了《沙井中學文明禮儀教育校本教材》和《沙井中學學生養成教育的德育五臺階模式》,形成養成教育的五臺階,即:做行為規範人、做文明禮貌人、做勤奮好學人、做自律自強人、做志趣高尚人,每個臺階中都有不同的培養方式、內容、階段要求和達成的目標,以此規範學生,使其發展成為真正的人。
感恩銘記,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組織開展「校園四季節」「銘記歷史」「雷鋒精神永駐」「英雄進校園」「博物館進校園」及「詩詞大賽」等活動,切實將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感恩教育落到實處,促進學生知行轉變,喚醒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真知、睿智、智慧、創新——
固智育之基
以博師之能,育真知灼見,養睿智之才。為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學校抓住課堂改革這個關鍵,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能力。
啟迪智慧,遷移能力。學校獨創了「五·五有效教學模式」,牢牢把握準備、實施和評價三個關鍵過程,抓住課前「五個備」(備課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學法、備流程),掌握課中「五意識」(課程意識、生命意識、會話意識、創新意識、效率意識),有效地讓學生做到「五個動」(動腦、動手、動口、動眼、動耳),打磨「五環節」(堅持集體備課——盤活課前,強化學生主體——盤活課堂,關注每個學生——盤活課後,提高輔導效率——盤活課外,改進考試評價——盤活課程),規範「五課型」(新授課、複習課、講評課、實驗課、活動課),使每個課型教學的側重點不同,有明確的教學指向。
創新培養,開創「五步探引教學法」,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探」入與展示,通過問題導語設計,合理導入新課,激發學生求知慾望;「探」讀與思考,學生帶著任務去閱讀、思考,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自主解決基本問題;「探」疑與點撥,教師進行釋疑解惑,啟發學生,師生合作探究,解決問題;「引」導與遷移,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梳理知識,鞏固內化,拓展遷移;「引」申與評價,評價或引申學習效果,查漏補缺,瞬時矯正,為下階段學習掃清障礙。通過「五步探引」,讓學生會做、會讀、會問、會學,達到「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裡方是長進」的目的。
課堂改革,使學生從被灌輸「知識」進入主動「智識」階段,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課堂效率高,學習氛圍濃,教學質量不斷躍上新臺階。
精準、均衡、專注、恆心——
展體育雄風
金如湘校長說:「沒有健康就沒有教育,沒有快樂就不是教育。」沙井中學十分重視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堅持「健康、健美、健全」的辦學理念,積極開展相關活動,推行陽光體育活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各類體藝活動,足球賽、籃球賽、年級桌球賽、羽毛球賽、啦啦操比賽,從每年兩次初一「五人足球賽」、初二「七人足球賽」到高中各班級聯賽,讓學生在運動中鍛鍊健康的身體,彰顯了青春活力之美。
精準定位,均衡發展。立足沙中學情,學校努力抓好本校的特色教育之一——白鯊足球,以青少年校園足球運動為載體,按學段組建小小白鯊、小白鯊和大白鯊足球隊,每年舉辦一次「白鯊杯」少年足球錦標賽,讓每一個熱愛足球的少年「運動、健康、快樂、陽光」。學校創建足球特色領導小組,制定足球特色發展規劃;確保校本課程開發、課題研究等各項活動開展;組建專業的師資隊伍,不斷提高教練員業務水平,強化球員個人技能技巧。
白鯊足球隊霸氣十足,連續多年蟬聯區級、市級聯賽冠軍,並不斷在省級以上賽事中取得佳績。足球運動不僅有益身心,同時也為學生打開了人生的另一扇門,一批又一批優秀足球人才從沙中走向知名俱樂部及高等院校,近年來,30多名球隊主力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體育學院、上海體育學院、深圳大學、廣州體育學院、廣州工業大學等知名院校。
專注特色教育,以恆心促成長。數十年如一日,終結累累碩果,2013年6月,學校被認定為廣東省體育傳統項目學校(足球);2017年獲「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稱號;2019年再次被認定為深圳市2019—2021年高水平運動項目學校(男子足球)。
精細、關愛、開放、致遠——
享美育薰陶
美育既是審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靈教育,不僅能提升人的審美素養,還能激勵人的精神、滋潤人的心靈。
精細養成,提升環境美感,為學生提供舒心的學習環境。沙井中學校園寧靜優美、生機盎然、古典雅致,有「六景」和「三園」。「六景」指沙中磐石、百年豫章、雲溪古井、文化長廊、赤道日晷和孔子塑像。「三園」指樟園、桂園和百草園,樟園枝繁葉茂、鬱鬱蔥蔥;桂園黃綠相間、陣陣清香,彰顯自然之美;百草園花果飄香、沁人心脾。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美的薰陶、放飛美的心靈。
關愛學生,開放促學。學校自2005年起創辦特色教育之「雲霖美術」,秉承「以美感人,以情動人」的理念,開設美術班。現有3個班160名學生。為提升實力,學校同廣州美術學院、華南師範大學等院校建立了長期聯繫,邀請教授、專家來校授課,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質量,也開闊了本校教師視野。一批批美術優秀生夢想從這裡起飛,考入中央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義大利羅馬美術學院等高等學府。
寧靜致遠,追求卓越。學校還有「雲雀」藝術團,主要由合唱隊、舞蹈隊、形體隊、管樂隊組成。在音樂之美的薰陶下,培養了學校陽光少男、優雅少女,在各項活動中彰顯學子的青春陽光、活動自信,既陶冶情操,又提升美學素養,同時在各項比賽中取得佳績。2011年還培養出廣東省內僅有的被中國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錄取的學生。
立本、責任、擔當、求實——
傳勞育之本
學校不斷優化課程體系,開發了包括剪紙、陶藝、茶藝、模型飛機等生活技術類課程,開發了模型機器人、模擬飛行無人機、模擬駕駛、開源智能等智能類課程,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習慣,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責任心、團結協作等優秀品質。
立人為本,勇於擔當。學校高度重視勞動教育,把勞動教育納入日常教育,通過建蓄雨水池、枯葉漚肥池,購置廚餘設備,開展節電、節水、節紙等活動,提高學生生態意識,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學生積極參與到節水省電、節約用紙等綠色活動中,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組建相關協會,結合一年中有關環保的紀念日,學校對內開展相關主題宣傳活動,如「3·23世界氣象日」「4·22地球日」「6·5世界環境日」等,由學生環保社團發起,組織學生到學校附近的社區進行宣傳活動,讓學生親身實踐,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2011年6月1日,學校舉行了國際生態學委員會成立大會,這是寶安區首個國際生態學校委員會。
責任教育,求真求實。學校創建了校園生態文化教育勞動實踐基地,將文化元素和綠色生態相結合,集勞動、教育、實踐、觀賞於一體,進一步彰顯了勞動育人和文化育人相結合的辦學特色。通過相關活動,使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將其所學應用於生活,同時,增強學生的生態意識和責任意識,提高其實踐能力。
學校在2012年9月被授予國際生態學校綠旗榮譽;2015年,通過複評成為深圳市僅有的一所國際生態學校。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沙井中學的「八字方略」,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本」,成功鑄造出一個「學生有特長、教師有特點、學校有特色」的發展新模式,成為走近深圳市民身邊的好學校。未來,沙井中學將在年度「八字方略」的引領下,勵精治學,銳志育人,繼續向著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育人目標不斷進取,努力譜寫出和諧、悅耳的育人篇章。(張玉蓉 鍾躍純)(張玉蓉 鍾躍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