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這部電視劇,相比起以前的那些主旋律電視劇,有一個明顯的進步,就是對國軍將領的刻畫不再臉譜化、程式化。楚雲飛,這位國軍將領,在張光北老師的演繹下,有血有肉,飽滿立體,深得觀眾朋友們的喜愛。那麼,在歷史上,楚雲飛是否真有其人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但是楚雲飛的人物形象、人生軌跡,我們實際上是可以在歷史上找到影子的。
筆者歸納了一下,楚雲飛這個人物,取材於五位歷史人物的事跡,他們究竟是哪些人呢?且聽筆者慢慢道來。
第一,楚雲飛是晉綏軍中的一員虎將,驍勇善戰,有勇有謀。這一點是取材於歷史上的楚溪春。楚溪春,畢業於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是閻錫山的十三太保之一。楚溪春的人生巔峰是解放戰爭初期的大同集寧戰役。此戰中,人民軍隊晉察冀軍區、晉綏軍區部隊聯合作戰,攻擊大同,楚溪春堅守大同,令我軍舉步維艱。
正在雙方在大同城下酣戰之時,傅作義派出董其武、孫蘭峰等人率軍採取圍魏救趙之策,直擊集寧,使得我軍疲於奔命。最終,在楚溪春的堅守和傅作義的攻擊下,我軍受挫,被迫撤出戰場。大同集寧戰役一度使得我軍在西北戰場的形勢吃緊,楚溪春,這位晉綏軍名將,也打出了自己軍事生涯的代表作。楚溪春,是楚雲飛的第一個原型,他們都姓楚,都是晉綏軍中比較出色的名將。
第二,楚雲飛出身於晉綏軍系統,是閻老西帳下的一員虎將。在抗日戰爭中,楚雲飛一直隸屬於晉綏軍,但到了解放戰爭,楚雲飛卻離開了閻老西,來到了淮海戰場與我軍廝殺,這段履歷與傅作義頗為相似。
傅作義出身於晉綏軍系統,在北洋時期就打出了名聲。他曾經堅守涿州,令張學良率領的奉軍一籌莫展。抗戰時期,傅作義更是打出了一系列精彩的勝仗,成為晉綏軍中的頭號名將。抗戰後期,傅作義駐軍綏遠,逐漸脫離了閻錫山,成為華北地區的一支強大勢力。
大同集寧戰役中,老蔣將大同劃歸傅作義管轄,拉攏傅作義效忠自己,從此,傅作義就直接聽命於老蔣,駐軍華北,與我華北軍區部隊對抗,可以說與晉綏軍徹底分離了。平津戰役時,傅作義率部起義,促使北平和平解放,保護了這座千年古城。這一點,傅作義比楚雲飛要強,楚雲飛一門心思為蔣家王朝賣命,實在是不值得稱道。傅作義,是楚雲飛的第二個原型。
第三,楚雲飛性格孤高,在國軍中獨樹一幟,他率領的358團,更是號稱「王牌部隊」。這個設定,與張靈甫很相似。張靈甫在抗日戰爭時期浴血奮戰,奇襲張古山,浴血萬家嶺,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不俗的貢獻;張靈甫率領的整編七十四師,是國軍五大主力之一,號稱王牌中的王牌;張靈甫性格孤高,與同僚關係不睦,尤其是與李天霞的關係,可以說是非常差的。
後來在孟良崮之戰中,李天霞面對張靈甫的求援虛與委蛇,只派了兩個連濫竽充數,最終導致了張靈甫在孟良崮戰敗。張靈甫為蔣家王朝賣命,肯定是不值得稱道的,但一碼歸一碼,他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功績,我們應該給予充分的肯定。張靈甫,是楚雲飛的第三個原型。
第四,楚雲飛是黃埔軍校的高材生,在解放戰爭中與我們展開廝殺,在淮海戰役中,楚雲飛與李雲龍狹路相逢,最終雙方雙雙受傷。淮海戰役國軍慘敗,楚雲飛雖然受傷卻成功脫身,最後駐守金門,參加了金門戰役,繼續與我們展開對抗,可以算得上蔣家王朝的一名頑固分子了。
這個履歷與歷史上的胡璉相似。胡璉,畢業於名將雲集的黃埔軍校第四期,是國軍中的一員王牌戰將。他率領的第十八軍(整編第十一師),在解放戰爭中給我軍造成了很大的麻煩。在南麻戰役中,胡璉堅守南麻,在大雨的幫助下,成功守住了城池,迫使我華野撤退,我軍轉而進攻臨朐,又被李彌擋住,審時度勢之下,我軍撤出戰場,未能達成戰略目的。
淮海戰役中,胡璉在大局已定之時空降雙堆集指揮,最終也無濟於事。戰敗後,胡璉發揮了逃跑的特長,成功從戰場脫身。後來,胡璉駐守金門,給我軍造成了很大的麻煩。胡璉的這些履歷,與楚雲飛非常相似。
但是,在都梁的原著小說中,楚雲飛是與胡璉一起守衛金門的。這個其實也正常,藝術形象,與歷史人物,是不可能對號入座的。楚雲飛這個人物,只是取材了這五位將領的某些事跡和形象,將其融合混雜,重新刻畫出一個人物形象。所以,楚雲飛並不等於胡璉,二人一起出場,也沒什麼奇怪的。胡璉,是楚雲飛的第四個原型。
第五,楚雲飛驍勇善戰,率領的部隊又是王牌部隊,參加過淮海戰役,這些履歷與邱清泉很相似。人們受大決戰等影視作品的影響,可能認為邱清泉是一個動不動就大罵「娘希匹」的粗人,這實在是一個巨大的誤會。實際上,邱清泉是一位高級知識分子,文武雙全,不僅能打仗,而且有文化,所以,決不可能是大決戰中那種人物形象。
邱清泉率領的第五軍,是國軍五大主力之一,本身性格也比較孤高,這些因素都與亮劍中的楚雲飛類似,所以,邱清泉,是楚雲飛第五個原型。
感謝您的閱讀,敬請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