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數人都將「天高皇帝遠」的意思理解錯了,原文竟然跟朱元璋有關

2021-01-15 指點江山

大多數朋友都認為:諺語「天高皇帝遠」指的是「處於遠離中央的地區,皇權無法覆蓋到當地」的意思。

實則不然。

這句話的出處,是《閒中今古錄摘抄》,原文是:

「天高皇帝遠,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

顯然,這裡面突出了一句「不反待如何」,象徵著封建社會勞苦大眾揭竿而起的鬥爭。

那麼,這句順口溜的出處是哪個朝代呢?這裡面的皇帝是否特指了某一位封建統治者呢?根據學者的研究,這句話中的「皇帝」實為泛指,指代的是所有封建王朝的無道昏君。不過,在筆者看來,這是有待商榷的,這句諺語中的皇帝並非泛指,而是特指。

且從語法的層面對這句諺語進行分析。「天高皇帝遠」與「民少相公多」,是一句非常規整的對偶。在這句話裡,「天」與「民」相對,「皇帝」與「相公」相對,嚴絲合縫。既然是一句關於官逼民反的諺語,那麼,這裡面的「民」所說的自然是被逼得吃不起飯的勞苦大眾,而「相公」則是那些魚肉百姓欺壓良善的官僚階級。

所以,按照對偶規則,上一句的「皇帝」,應該是特指某一位皇帝,絕非泛指。《閒中今古錄摘抄》的作者黃溥生於明朝,而這部書參考了《元代農民戰爭史料》。《元代農民戰爭史料》的作者楊訥生於元末明初,親眼見證了王朝更迭的歷史變遷,看到了勞苦大眾揭竿而起的反抗浪潮。由於,這一切都是楊訥的親身經歷,所以這部作品具有相當高的歷史價值。

《元代農民戰爭史料》記載,至正八年,溫州、台州等地的老百姓打出了「天高皇帝遠,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的口號,並揭竿而起建立農民武裝,推翻了地方政府。從這段順口溜誕生的年代來看,「天高皇帝遠」中的「皇帝」特指的正是元順帝。

蒙古統治者一統中原之後,將全國各地的人民分為四個等級,分別為: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和南人。

色目人:一切非蒙古、漢人、南人的都算是色目人。包括粟特人、吐蕃人等。傳統的說法認為,在元代的社會階層之中,色目人的地位在蒙古人之下,漢人和南人之上。

南人:則是指南宋統治下的漢人以及當地各少數民族人民,一般是指淮河以南的南宋境內的人民。在元朝,他們地位最低,最受壓迫和歧視。

元朝中央和行省長官一般不授予漢人,地方官吏也是首選蒙古人,有缺才依次參用色目人、漢人。元朝法律規定:蒙古人毆打漢人,漢人不得還手;蒙古人打死漢人,只罰他出徵和賠償喪葬費;漢人打死蒙古人,則判死刑;漢人、南人不準私藏武器、集體打獵或集會祭祀。

這四類人,身處不同的階級,可以說,在入仕、科考、訴訟方面所獲得的待遇都是截然不同的。顯然,作為以蒙古人為主導的政權,蒙古人在元朝所享受的待遇相當優越,這種情況也直接讓民族矛盾與日俱增。元順帝登基以後,蒙、漢的民族矛盾已累計到無以復加的程度。

雖然,元順帝任命了頗有作為的脫脫,但此時的弊政已不是一個人所能扭轉的。脫脫遭到小人排擠退出政壇以後,國家的情況愈發惡化。而元順帝本人卻變得不思進取,逐漸「怠於政事,荒於遊宴」,開始破罐子破摔。

當各地百姓揭竿而起即將顛覆元朝的緊要關頭,元順帝仍躲在後宮中鑽研「行房中運氣之術」。元順帝是歷史上唯二的木匠皇帝,倘若他能與朱由校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這兩位皇帝絕對有說不完的共同話題。元順帝除了貪慕美色之外,最喜歡的就是設計船舶,製造宮漏。

1368年,朱元璋奪取通州之後,元大都徹底暴露在義軍視野範圍內。王朝大勢已去,元順帝乾脆捲鋪蓋滾蛋,撤回漠北老家。

在上都盤桓期間,朱元璋派遣使者招降元順帝,而元順帝則以一首詩來回覆:

金陵使者渡江來,漠漠風煙一道開。王氣有時還自息,皇恩何處不昭回。信知海內歸明主,亦喜江南有俊才。歸去誠心煩為說,春風先到鳳凰臺。

在這首《答明主》中,我們能看出元順帝已認了栽,他委婉地表達了自己的處境,將江山社稷「禪讓」給朱元璋。原本是元順帝倉皇北顧,卻被他說的大義凜然,這首詩足見元順帝之荒唐。洪武二年,元順帝帶殘部逃往應昌。同年四月,元順帝因痢疾死於應昌,廟號思宗。

因為元順帝在江山敗亡之時,沒有選擇背水一戰,也沒有選擇以身殉國,而是自顧自地倉皇北逃,這種行為堪稱「知順天命,退避而去」,於是,便賜其諡號為「順帝」。

遙想當年,鐵木真率領蒙古健兒南徵北戰,橫掃中原。由幾代人建立的大元江山,就這樣在「驅除韃虜,光復中華」的口號聲中土崩瓦解,淪為史書中的短命王朝。

甚至於,在國破之際,末代帝王烏哈圖可汗被朱元璋賜予「順帝」的諡號,這兩個字顯然不是褒揚之詞。

參考資料:

【《閒中今古錄摘抄》、《答明主》】

相關焦點

  • 「貧賤夫妻百事哀」是啥意思?看完上一句才發現,多數人理解錯了
    然而,經常聽說讓人惋惜的悲劇,原本非常恩愛的情侶,卻由於現實被迫含淚分手,縱然心中有萬分不舍,也抵不過現實的壓力。我們不能說誰對誰錯,也許愛情沒有對與錯,只能感嘆有緣無分。幸福的婚姻令人羨慕,而不幸的婚姻各有各的不幸,每當因家庭條件不好感到無奈時,人們會情不自禁說出一句很有名的詩,那就是「貧賤夫妻百事哀」。
  • 「名人百科」乞丐皇帝——明太祖朱元璋
    《龍興慈記》裡所說的使人想到朱元璋可能是出生在靠近河邊的二郎廟,出生後只能在河水中洗浴。他父母沒有布給嬰兒做衣裳,只能撿一塊恰巧從河裡漂過來的紅布裹在身上。至於朱元璋出生時是不是「白氣貫室」、「紅光燭天」,都已無從考證。再者,《龍興慈記》這本書的出版時間已經距離朱元璋出生的天曆元年(1328年)有二百二十三年之久了,故事輾轉相傳,必定離事實越來越遠。
  • 天蠍座:鐵血皇帝朱元璋
    他不是別人,正是赫赫有名的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 根據明朝正史記載,朱元璋的出生記錄是「戊辰年,壬戌月,丙子日,己丑時」,也就是公元1328年陽曆11月19日出生,也就是咱老朱皇帝是正兒八經的天蠍座。當年明月在他的《明朝那些事兒》裡面對朱元璋有這麼一句話,說「朱元璋要麼不做,要麼做絕。」這句話是在天蠍身上再合適不過了。小蠍子生來就是個鬥士,沒說麼?誰也不尿,不管你職位高低,多有錢,多高的地位,別在天蠍面前裝,因為天蠍不拿正眼瞧你。困難對天蠍來說那就是磨刀石,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困難誰不怕,越戰人越勇,這就是蠍子。 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皇帝出身地位比朱元璋還低。
  • 朱元璋為何要秘密處死兩個兒媳?原來,是跟一樁皇室醜聞有關
    朱元璋先後跟徐達、湯和結為親家,徐達、湯和也成為皇親國戚,但當皇親國戚雖說是榮耀,卻也離覆滅只有咫尺之遙,何況是遇到這樣一個陰毒而不念舊情的皇帝。 跟嘉靖不同的是,他不抓女人,他抓男人煉丹,他把7,8歲的小男孩抓到宮裡,閹成太監,後來他們喪心病狂地將魔爪伸進軍營,就連軍營的幼兒都被他們抓走了。
  • 揮春是什麼,竟然和一個皇帝遇鬼有關
    揮春是什麼,竟然和一個皇帝遇鬼有關。新春期間,很多人家都有貼揮春的習俗。那麼「揮春」到底是什麼,相信很多人不會知道,只有少部分地區的人能知道。揮春,在粵語是春貼的意思,閩南語稱春仔。其實和我們過年時貼春聯春聯的意思大同小異。
  • 明朝皇帝的名字中都帶有五行?這和朱元璋立的一個規矩有關
    其次,明朝在二百七十六年中總共誕生了十六位皇帝。而這十六位皇帝中有十三位都葬在同一處地方。這十六位皇帝,從開國的朱元璋到最後的朱由檢,其中國家也是由興盛變為衰敗。開國之初,誕生了多位明君像是朱元璋、朱棣等為國家帶來了諸如永樂盛世的強盛時期。但是中後期的明朝因為宦官的權利太大,而且皇帝太過昏庸,導致整個國家都民不聊生,最後朱由檢的自殺結束了明朝的延伸。
  • 揭秘明朝十六位皇帝的死因,多數死因撲朔迷離,而且都是英年早逝
    那麼這16位皇帝的死因都是為何呢?下面就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第一位,活的最久的朱元璋 朱元璋最為明朝的開國皇帝,也是十六位皇帝中活得最久的一位,享年71歲。作為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工作態度也給子孫後代做了很好的榜樣,他是明朝最勤政的皇帝了,一生幾乎沒有休息過。
  • 朱元璋的老婆是個大腳,沒有她,重八當不上皇帝
    誰知望地那天,竟然下起了大霧。皇帝的旨意不能輕易更改。沒有辦法,武忠只得登上村前的小山前後望地,四望九裡許,作為封地,其中田地360頃,學戶24家,雞園50畝。作為皇親國戚,這點封地實在不像樣子,也有失皇家體統。朱元璋聞知此事,不禁苦笑,苦笑之後又額外撥給武忠閔子鄉的地580頃.以供祭祀,一歲七祭,以武氏祖配享。
  •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中的「樂樂」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如果這些新選手的表現還可以接受的話,那詩詞高手彭敏犯的錯就讓人有些無奈了。作為兩屆亞軍,彭敏可是被稱為「萬能文藝青年」。他不只是在詩詞大會上成績斐然,2015年更是拿下了中國成語大會的總冠軍,文化功底可想而知。本期詩詞大會中,彭敏一來就表現出了不凡的實力,連續坐穩了4期擂主,雖然最後在第5期惜敗,也再一次讓我們見識到了北大才子的能力。
  • 元素周期表竟來自朱元璋!皇帝都造過哪些奇葩字?
    背了元素周期表才知道,我竟然有這麼多見都沒見過的漢字,看的眼都花了......其實,元素周期表和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喲!    看過《明朝那些事》的朋友應該還記得,朱元璋這人,沒文化卻愛秀文化,還特別迷信。
  • 朱元璋出一上聯:我是天下第一,才子對出下聯卻當場被斬首
    朱元璋出一上聯:我是天下第一,才子對出下聯卻當場被斬首。在以前的時候皇帝面前的官員那可是十分不好混的 ,有句俗話叫「伴君如伴虎」,極有可能你之前的言論作為討得皇上的歡心了,後面皇上琢磨別的意思就直接殺了你。
  • 朱元璋的「鞋拔子臉」,不是醜化,是「龍形」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七十歲的朱元璋去世,半身像正是其晚年的寫照,神情慈藹但雙目含威,帝王之氣猶不少減。 兩幅畫像中的朱元璋都身穿皇帝常服。,冠服樣式理應無別,將出土實物與「御容」服飾對照,則二像皆繪於朱元璋生前,殆無可疑。
  • 明朝的皇帝姓「朱」,那黎民百姓吃豬怎麼辦?朱元璋告訴你
    在古代權力有著至高無上的體現,有著深刻的體現,特別是皇帝。皇帝的權力更是許多人遙不可及的夢,皇帝可以隨時利用至高的權利也可以更改權利。也正是因為皇帝的權力太大了,也使黎民百姓或者沒有權利的人更想保護自己的權利不被受到侵害,這些人可能因為一句話或者一個動作惹怒皇帝,皇帝就會讓這些人丟掉性命,甚至連累家庭,這也就是權力集中且至高無上的表現。在古時有著許多讓人們覺得不必要的規矩,就比如避諱,避諱就是一個字或者諧音和皇帝名字之中有相同的字這就是避諱,有些字可能還會帶來災難。
  • 乞丐皇帝——朱元璋
    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一位特殊皇帝,而且在位時間較長。從放牛娃到乞丐到和尚,再到從軍當上皇帝,打擊對手一帆風順,懲治貪官汙吏得心應手;手段之辣,人心赫然,把大明江山創建的井然有序。憑什麼?就憑他的人生命理。
  • 歷史上的今天1398年6月24日-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逝世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歲,廟號太祖,諡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明孝陵。 傳位其孫朱允炆。出身布衣元文宗天曆元年九月十八日(1328年10月21日),朱元璋出生在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 [19] 其父為朱世珍,母為陳氏。[20-22] 朱元璋在家裡排第四,家族兄弟排第八,故名朱重八。
  • 歷史四位「真龍天子」的皇帝,劉邦72顆大痣、朱元璋腳踩七星
    歷史四位「真龍天子」的皇帝,劉邦72顆大痣、朱元璋腳踩七星,真的像歷史描述的這麼神奇嗎?古代的時候,皇帝被稱為「九五之尊」,「真龍天子」,不但身份尊貴,而且還擁有著無上的權力,任何人都得對皇上的話惟命是從。
  • 與 風水 有關的那些事
    孫堅出生時,孫氏祖墳出現了異象,「五色雲氣,上連於天,蔓延數裡而不絕」。看過的人都說這是帝王出生時才有的景象,孫家恐怕要強盛起來了,後來發生的事也確實如此。如果說,古代皇帝降生時的異象,是統治者上臺後自己杜撰出來的話,那麼,孫堅為父擇墓地這件事就絕不是那麼簡單了。當年孫堅父親死後,請了一大堆風水先生在浙江老家富春一帶擇墓穴下葬。
  • 從劉邦到朱元璋,真命天子的出生,都伴隨著怎樣的異象?
    也就是說,西漢的開國皇帝劉邦是「感孕而生」的,他的生父並非劉太公,而是蛟龍。對於劉邦的「真龍之身」,史料中還有後續記載。《史記·高祖本紀》如是記載劉邦的「斬蛇起義」:劉邦擔任沛縣泗水亭長時,奉命押送一批農民去驪山修陵墓,很多人中途逃走,劉邦度量,當下情形,即便他將剩餘農民全部送到驪山,到時候也是按律當斬。於是,劉邦乾脆把農民全部放了。
  • 王熙鳳說的「燒糊了的卷子」什麼意思?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原文裡,王熙鳳先後兩次說過一句俗語「燒糊了的卷子」,很多人就沒搞明白,我們今天試著分析一下。先來看這句話分別出現的兩個地方。第一次是在原文第四十六回,鴛鴦抗婚後,王熙鳳說賈母會調理人,把人都調理的水蔥兒似的,賈母就順勢開玩笑,讓王熙鳳把鴛鴦帶了去,給賈璉做房裡人,這時候王熙鳳說:「璉兒不配,就只配我和平兒這一對燒糊了的卷子和他混罷。」說的眾人都笑起來了。
  • 蒜頭鼻、豬腰子臉,明太祖朱元璋真的像《大明風華》中長得那麼難看...
    後來大學士陶安第一次見朱元璋的時候說:龍資鳳質、非常人也!在大明孝陵神功聖德碑中有這樣的描述:至考純誠,動與天應,龍髯長鬱,然項上奇骨隱起至頂,威儀天表,望之如神。意思就是說朱元璋鬍子很長,儀態威嚴,脖子後邊兒有塊奇特的骨頭,沿著後腦勺直長到頭頂。《明太祖實錄》中解釋道:上夢人以璧置於項,既而項肉隱起微痛,疑其疾也。以藥傅之,無驗,後遂成骨,隆然甚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