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的家庭分工模式中,都是孩子的父親出門工作賺錢,負責養家餬口。而孩子的媽媽,一般都是在家照顧孩子,以及打理家庭的瑣事兒,夫妻兩人的工作都不容易。在外工作打拼當然是難得,但是在家帶孩子,以及處理家裡小事兒,也是很非常令人頭疼的。在家庭裡,孩子的媽媽和孩子相處的時間,一般來說是最長的,所以孩子的各方面,也會受到孩子媽媽的影響。
咱們中國有句古話,叫做「慈母多敗兒」,也是表示,孩子的教育和孩子的母親,有緊密的聯繫。孩子離不開媽媽的教育,以及受到媽媽性格的影響,如果一個孩子既溫柔又溫暖,還非常的堅強,那麼孩子的性格很好。孩子的媽媽的性格,也一定是這樣的,才能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讓孩子有優秀的性格,有這樣特點的孩子,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一定會更加的出色,也是一個懂得與人相處的,領導型人才。
但比較遺憾的是,有些孩子的媽媽,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做法不太可取。這就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性格就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孩子的會有一些性格的缺陷。像是比較膽小怕事兒的媽媽,有的孩子的媽媽,心理的承受能力比較差,遇到困難的時候,整個人就驚慌失措了。甚至會心不在焉,開始各種抱怨,甚至是開始逃避等等,完全沒有想要解決問題的趨勢。
孩子的媽媽有這樣的性格,孩子膽小也是不可避免的,孩子容易在犯錯的時候感到害怕,不敢於承擔後果。在遇到事兒的時候,非常的慌張不淡定的孩子媽媽,一定要多學習以及鍛鍊,好好地克服這個問題。咱們得讓自己成為一個有擔當,並且比較穩重的人,孩子才會受到影響,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可以冷靜地面對突發的時間,成為一個成熟穩重的、優秀的人。
說到比較仁慈的母親,大家一定就想到了「慈母多敗兒」這個諺語,這類母親太過於疼愛孩子,孩子說什麼都會聽。雖然疼愛孩子是好事兒,也是作為孩子母親的本能,但如果我們在培養孩子上,不夠狠心,很容易讓孩子養成不好的性格。咱們說的熊孩子,來比較調皮的孩子,都是因為家長比較溺愛,以及寵愛孩子造成的。孩子在長大以後,還容易有「媽寶」性格,這對孩子未來的社交,會有很大的影響,所以一定要注意克服。
當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了規矩意識,不知道什麼是約束,就會變得無法無天,沒有任何的規矩。這樣培養孩子,遲早會把孩子推向懸崖,甚至是惹火燒身,對家庭和社會都沒有任何的幫助,在教育孩子上,我要狠下心去,教育孩子、約束孩子,讓孩子懂得更多的道理。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及時地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錯誤,並且改正自己的錯誤。和仁慈的母親截然相反的,就是非常霸道以及過於自信,控制欲望很強的母親。
有些孩子的媽媽,會非常的強勢,給家裡立下不少的規矩,把全家人都控制得太緊迫。其實這是非常沒有必要的,這樣的霸道,只會讓人感到不舒服。甚至會讓孩子,養成一種懦弱,並且無能和自卑的性格。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會開始墮落,像是一個扶不起來的阿鬥,令人感到很可惜。咱們作為孩子的媽媽,千萬不要太霸道和自大了,咱要和孩子有平等的相處姿態,讓孩子變得更加的自信。
有的寶媽非常沒有耐心,沒有時間聽孩子把話說完,也許你認為孩子說的話,很無聊沒有意思。但是無論如何,一定要學會聽孩子的聲音,去多和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內心。如果不願意傾聽孩子,孩子會成長為一個雙面人,在外面是一個模樣,回到家又是另一幅模樣。由於和孩子的關係疏遠,會開始不知道,孩子變成了一個怎麼樣的人。如果你是一個聰明的媽媽,就應該多和孩子說話,多和孩子溝通。
教育孩子,需要父母不斷的學習,大家都是第一次成為父母,一定要多學習育兒知識。這一本兒童行為心理學,是很好的育兒書籍,如果你對育兒知識一知半解,可以看看這本書。去學習如何和孩子溝通,走進孩子的世界,和孩子做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