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兵臨城下,崇禎找相士算命,連測四字結果一樣,後字字應驗

2021-01-09 飄雪樓主的歷史課

明朝末年,朝政腐敗,災荒連年,社會動蕩,百姓生活於水深火熱之。崇禎皇帝上臺後,為了「興明」,展示了幾個好的特長:一是果斷,他一上臺就除掉了禍害朝政的「攝政王」魏忠賢。二是勤政,他每天通宵達旦地審閱政務,處理國事。三是重賢。他提拔有真材實能的官員到高位,為家服務。

然而,儘管他改革創新,勵精圖治,以圖拯救大明帝國。但冰凍三尺非一日寒,再加上崇禎皇帝本人才情平庸,再加上老天不作美,天下四處鬧災荒。崇禎皇帝為了擴大軍需,竟然不顧百姓死活,加收賦稅,使得百姓食不果腹之下,揭竿而起。同時,他還生性多疑,導致數次貽誤戰機,最後局勢變得無法收拾。

公元1644年,明朝面臨內外夾擊的「生動劫」,外有滿清八旗虎視「關中」,內有闖王李自成兵臨「京城」。這時,民歌、謠言四起,都是「亡明」的徵兆。

此時崇禎皇帝無力回天,只能眼看著明朝滑向滅亡的深淵。這時,李自成率義軍已經逼進了京都。

這天,無心吃晚飯的崇禎憂悶之來了個微服私訪,他走著走著看到一面小旗,上面寫著3個字:活神仙。天下居然有活神仙,在好奇心裡的驅使下,他便上前讓這個「活神仙」算命——他想測一測大明的國運,是否能逃此劫難?於是在桌子上的字寫了一個「有」字。

那「活神仙」長得童顏鶴髮,問崇禎道:「請問是問家事還是國事?」

崇禎答:「國事!」

「活神仙」掐指算了一番,說:「『有』字是『ナ'和『月'組成,分別是『大』和『明』的一半,大明失去一半,這不就代表大明江山快要亡了嘛!」

崇禎聽了很不是滋味,於是笑道,「剛才寫錯了,我想測這的是『友』字。」

「活神仙」算後眉頭一皺,說「這『友』字是『反』字出頭,這不正意味著反賊有出頭之日了嗎?」

崇禎聽了有些晦氣,只好又說:「不好意思,我太糊塗了,我測的不是這個「友」字,而是「酉」字。

「活神仙」看了,嘆道:「『酉』字是『尊』字去掉頭和腳,而『尊』就是指九五之尊,也就是皇帝了,皇帝都不在了,大明這是要亡國了啊!」

崇禎聽了心中一顫,倒後退了幾步,才又再上前幾步,將「酉」字打叉,說道:「我其實測的是『尤』字。」

「活神仙」頭搖得象潑浪鼓:「這字最不吉利,『尤』是『龍』字少一撇,龍脈都斷了,明朝江山氣數已盡,龍也是真龍天子,龍少一撇,這是皇帝要亡的節奏啊!」

崇禎皇帝連續測了「有、友、酉、尤四「個字,結果都一樣:明亡。崇禎很生氣,但又不好發作,只好裝著很大度地讓隨行的太監給算命錢。

哪知,太監一時疏忽,竟然沒有帶錢。

崇禎皇帝又不想欠人錢財,情急之下便將自己的長袍咬了一口。「活神仙」見了,卻笑道:「算了,您這個就當免費算卦。」

崇禎好面子,非要給,「活神仙」一臉正經地說:「我們業內有個規矩,給死人算命錢不要錢。」

崇禎一聽,龍顏大怒,讓太監將他抓起來,本來就憋著一肚子氣,結果算命先生說:「啊呀,剛才您口咬衣襟,這個口下一巾,不就是『吊』字嘛!難不成你要上吊?」

崇禎被氣得差點暈倒,等他抬起頭再看前面時,「活神仙」竟然已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後來,「活神仙」的算命字字應驗,1644年3月18號,李自成率義軍攻入北京,。崇禎因受算命的影響,早已失去信心,不理朝政,他最終遣散了宮人,殺了家眷,最後落得個煤山自縊的下場。

據說,這個「活神仙」便是李自成的開國大軍師宋獻策扮的。他在李自成之義之初,便編撰了 「十八子主神器」 的神奇讖語。李自成大軍兵臨北京城下之際,李自成憂慮北京城牆高壕深,怕是一時半會攻不下來。宋獻策便想出了這樣的法子,扮成算命先生混入京城,然後以「算命」的方式,徹底「瓦解」了崇禎皇帝的鬥志和信念。崇禎最終落得城破人亡地步。

當然,正史並沒有「崇禎測字」的記載,只是民間一個傳說,或許是們臆想出來的,而不是真實存在的。但不管怎樣,崇禎測字還是體現民眾對暴明和崇禎皇帝的不滿和憎恨。失去民心的明朝滅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相關焦點

  • 明朝大廈將傾,崇禎皇帝找算命先生測字,連測三字後,苦笑搖頭
    講一個有趣的民間故事,關於明末皇帝崇禎的。明末時,內有闖王李自成反叛,外有滿洲女真侵略,大明朝內憂外患,身為一國之君的崇禎皇帝眼看大廈將傾,實在有說不出的苦悶和無能為力。一日他喬裝出宮,碰見一個算命先生,心裡念著明朝的將來,想自己的江山到底前途如何,不如問一問神仙。
  • 野史:崇禎帝喬裝外出算命,連測三同音字,為什麼測完面色蒼白?
    大明野史:崇禎帝外出算命,為何連測三次,臉色蒼白,驚慌失措?明末風雨飄搖,國家危在旦夕,據民間傳說,一次,崇禎帝和貼身宦官王承恩,微服出行。可能是為了散心或者探察民情,見街上有人卜卦算命,周圍有不少人。崇禎心思一轉,想算一算國運如何,作為皇帝崇禎壓力極大,或許面對內憂外患,他已經無力承擔。
  • 崇禎讓道士算命,道士測完大呼4字,後竟全都應驗
    要說起明朝最悲慘的皇帝,非崇禎皇帝莫屬了,16歲登基以後遇上的就是內外交困的局面,明朝重文輕武,就導致明末文官集團的勢力龐大,連皇帝也不能左右他們的決定,這是內部情況,而外部情況則是後金的崛起,也就是大清朝的勢力逐漸擴大,嚴重威脅了明朝的統治。
  • 崇禎皇帝找人測字,連寫哪三個字?測字先生看後皆說大明必亡!
    在連年蝗旱之災的摧殘下,民間草木俱盡,人竟相食,死人棄孩,盈河塞路,饑民為了活命,紛紛投靠「闖王」李自成。到了崇禎十四年,瘟疫肆虐,天怨更甚。崇禎十六年,天津又爆發肺鼠疫,有一二日亡者,有朝染夕亡者,日每不下數百人,甚有全家全亡不留一人者,排門逐戶,無一保全。京城也好不到哪裡去,四成人口死於俗稱「疙瘩病」的瘟疫,十室九空。
  • 崇禎皇帝喬裝打扮找人算命,算命先生說了什麼?崇禎臉色蒼白
    明朝末代皇帝崇禎帝是一個悲情皇帝,從木匠哥哥手中接手一個千瘡百孔的大明,應該說,他是一個非常勤奮的皇帝,他確實想力挽狂瀾,可是天災人禍不斷,農民起義此起彼伏。到後期,還得兩線作戰,既要鎮壓農民起義,又要對付後金,他真是心力交瘁。人在重大變故的時候、都會莫名的懷疑自己,然後就會無來由地相信外力,崇禎也不例外,面對垂死的大明,他還抱有一線希望。
  • 崇禎去算命,道士給他測字之後說:趕快走!別讓我沾了晦氣!
    在大明王朝的後期,災亂頻發,乾旱瘟疫依次肆虐,民不聊生,全國各地都爆發了農民起義,再加上皇太極不時地在北方騷擾,國庫卻連軍餉都難以發出,內憂外患之下,大明王朝隨時都有覆滅的可能。在那個時代,科學並沒有發展的多迅猛,遇到難解的問題的時候,人們往往習慣於求神問佛,以佔卜來料定行事的吉兇。大明如此危局,被認為是亡國之兆。
  • 崇禎找高僧測字,3個字一個比一個兇,高僧算後:不敢收死人錢
    在明朝末年,崇禎帝從天啟皇帝手中接過皇位之後,面臨的就是一個千瘡百孔的大明。當時崇禎帝雖然立下志向想要挽救大明的危亡,但是事實卻讓他焦頭爛額。無奈之下他曾經找過高僧測字。當時他寫下了三個字讓高僧來算一下大明的國運。當時高僧臉色大變,崇禎給他錢他都不敢收。
  • 崇禎測字,寫2個字嚇壞高僧,崇禎給錢,他:我不收死人錢
    然而國事衰微的跡象已經顯露,而文官系統又在魏忠賢一派剷除後肆意冒頭,因此崇禎對此憂心忡忡,以至於達到了剛愎自用、獨斷多疑的地步。不過,內憂外患早有顯現,且朝堂上又多是面和心不和之輩,因此明廷的衰敗也有了一定的必然性。
  • 朱元璋找算命先生測字,朱元璋寫了一個字,算命先生看後下跪磕頭
    朱元璋找算命先生測字,朱元璋寫了一個字,算命先生看後下跪磕頭文/小八朱元璋是歷史上少有的「農民皇帝」,早年間還替別人養過牛、寺院裡做過和尚甚至在街頭做過乞丐,萬萬沒想到他竟然做了明朝的開國皇帝。其實一開始朱元璋自己也不相信自己能有如此成就,不過在朱元璋找一位算命先生算過命後,算命先生的一句話改變了他的一生。早年間朱元璋還跟著郭子興的義軍東徵西討,這時的朱元璋對當下形勢特別的迷茫,某日朱元璋離開軍營獨自閒逛,不知不覺的來到滁州城中。正好在路邊看到一位仙風道骨的相士,旁邊還有一面大旗上書上曉身後五百年,下勘身前古今事。朱元璋轉念一想不妨也來求上一卦,看看自己的前途和出路。
  • 君王死社稷,崇禎沒有苟且偷生,李自成進京後如何處理他的遺體?
    他實在太想把這些沒有責任感的文官統統除掉,可在這生死存亡之際,他連殺人的能力也沒有。 京城裡的百姓家則家家戶戶都在門前設香立案,供上寫了「大順永昌皇帝萬歲,萬萬歲」字樣的牌位,許多人還在帽子上貼上「順民」二字。
  • 崇禎夢見神仙給他寫了一個字,道破大明即將滅亡,卻還以為是喜事
    崇禎當年剛登基時就夢見了一個怪夢,崇禎做的這個夢如今還記載於《明季北略》之中,據說崇禎晚上睡覺的時候多次夢到了同一個夢,一個神仙在他的手心寫了個「有」字,崇禎不解其義,早上起來的時候就和朝中大臣說起了自己的這個夢。
  • 李自成進攻京師,崇禎連寫三字都是大明將亡,測字的人怎麼樣了?
    面對時局,一心想著扭轉局面的崇禎絞盡腦汁,昏招頻出,人心惶惶,加上當時宦官勢力被誅除,文臣勢力非常強大,失去了制衡,這些抱著政治正確的文人又和崇禎對著幹,十幾年沒有做出任何有意義的決策。所以,崇禎死地的時候,留下了諸大臣誤我的遺言。近來,有野史製造者紛紛造謠,崇禎的危局早就被一個測字的人說中了。換而言之,意思就是說明朝滅亡乃是天命,天命如此,凡人是沒辦法扭轉的。
  • 測字算命,不信不行!太神了……
    近從網上看到這樣一篇測字算命文,雖無從確認真假,但甚奇之,特轉發,供諸友共賞。(蘭國鋒) 一、同字不同命 有兩個讀書人赴鄉試,他們都以『立』字求測,測字先生說:〝你們當中有一個人會高中,而另一個人會有喪事。〞結果後來果然應驗。
  • 大師給皇帝測字,測三個字後,皇帝:多少錢?大師:不敢收死人錢
    大明王朝在我國歷史上也統治了幾百年,最終倒在了崇禎皇帝的手上,其實這和崇禎皇帝沒有太大的關係,明朝在崇禎皇帝前就已經開始逐漸走下坡路了,到了崇禎皇帝這一代,他已經沒有了反抗的資本,大明王朝的滅亡,已經成為時代的一種趨勢。
  • 崇禎皇帝自縊後,闖王李自成佔盡人和,最終卻敗於清軍之手
    與開國皇帝朱元璋相比,他的後人未免有些"奇葩",要麼體弱短命要麼玩物喪志,直到快要亡國時才出了個稍微正常的崇禎皇帝。但此時的明朝積弱已久內憂外患,即便崇禎帝有心改革勵精圖治,也沒能成功挽救頹勢。一邊是農民軍首領李自成,一邊是虎視眈眈的清軍,為何後者能搶佔先機順利入關呢?
  • 1644甲申年崇禎要捐款李自成拷掠
    1644年1月,剛在西安稱帝,尊党項西夏李繼遷為太祖,建立「大順」政權的李自成,率軍50萬,從西安出發,經山西,步步趨近北京,3月,抵達居庸關。 北京城裡的崇禎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多年與關外後金、關內農民起義軍「兩線作戰」,大明國庫早就捉襟見肘,戶部庫存現銀僅剩八萬兩。
  • 大明王朝的沒落並非偶然,李自成的成功離不開崇禎皇帝「順水推舟」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李自成自身的局限性限制了他成為皇帝的可能,就算他成功地滅了明朝,以他的性格來看,他也無法穩坐紫禁城的龍椅,成為真正的一國之君的。李自成的成功離不開以為很重要的人物:崇禎皇帝。其實崇禎皇帝算是明朝末期一位比較有想法的皇帝了。
  • 朱元璋當乞丐時去測字,算命先生見了跪下說12個字,後字字應驗
    一老者恰好從此路過,看到朱元璋的睡姿是一個「天」字,好奇之下,他上前踢了朱元璋一腳,朱元璋在睡夢中一翻身,迷迷糊糊把打狗棒橫著抱在懷裡,雙腿蜷縮一併,沒睜眼沉沉睡去。老者一看,頓時驚呆了,眼前分明是一個「子」字啊,前後兩字連起來就是「天子」二字。
  • 相士給朱元璋的手下算命,言稱都可富貴,卻只對朱元璋說了14個字
    但就在元末明初,劉伯溫生活的時期,卻還有一位不亞於劉伯溫的相士,甚至他對個人的預言和推算,還超越了劉伯溫。皆知朱元璋是起兵於南方,在未當皇上前,就曾聽聞過此相士的大名,所以特意請他來給自己和手下人看一看。相士來後,為朱元璋手下一一推算,言稱這位以後是位將軍,這位會當上丞相,這位可封侯……一圈下來後都得富貴,卻就是不理朱元璋。
  • 「盲人神算」柳相士 :臺灣歷任總統親自登門,唯一次出門給蔣介石算
    柳相士從15歲開始擺攤算命,其算命最大特色是全程錄音,結束後會讓客人帶走錄音帶;另外,他也敢斷「生死」,他會批流年,如果算到一半關掉錄音機,就代表到此為止,大限已至了。明白人就會不再追問了。一般命理師斷到客人的生死劫那年就不會再往後繼續斷了。就如同香港命理師給張國榮斷命一樣,算到46歲時寫下:到此為止,容後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