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首款eUFS 3.1晶片量產:速度碾壓SSD

2021-01-11 騰訊網

今天上午,三星官方正式宣布,已開始批量生產業界首款用於旗艦智慧型手機的512GB eUFS 3.1晶片。

官方數據顯示,三星512GB eUFS 3.1連續寫入速度超過1200MB/s,速度是採用 SATA硬碟PC(540MB/s)的兩倍以上,是 UHS-I microSD 卡(90MB/s)的十倍以上。

這意味著在沒有任何緩衝的情況下,可直接將8K視頻或數百張高質量照片等大存儲文件存儲在手機中,配備eUFS 3.1的設備僅需1.5分鐘即可移動100GB數據,而基於UFS 3.0的設備則需要4分鐘以上。

隨機性能方面,512GB eUFS 3.1的處理速度比廣泛使用的UFS 3.0版本快60%,每秒可提供100000 IOPS,而寫入則可提供70000 IOPS。

三星還透露,將在今年晚些時候為旗艦手機推出256GB和128GB容量。

三星電子存儲銷售與市場營銷執行副總裁Cheol Choi表示:「隨著我們引入最快的移動存儲,智慧型手機用戶將不再需要擔心傳統存儲卡所面臨的瓶頸」。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三星開始大規模量產512GB eUFS 3.1晶片
    3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三星電子日前公告稱,該公司開始大規模量產512GB eUFS 3.1晶片,適用於旗艦智慧型手機。 三星電子公告截圖 和之前的eUFS 3.0晶片相比,新款晶片的連續讀取速度(Sequential Read)雖然還是2100MB/s,但其連續寫入
  • 長江存儲宣布量產64層3D NAND存儲器 將用於SSD和UFS存儲
    長將存儲的64層3D TLC NAND具備256Gb的存儲容量,但接口速度未知。     長江存儲64層3D NAND快閃記憶體是全球首款基於Xtacking架構設計並實現量產的快閃記憶體產品,擁有同代產品中最高的存儲密度
  • AI晶片企業高歌猛進,2020年成為具有節點意義的一年——AI晶片相關...
    →天極網《vivo X60首發三星Exynos 1080:首款5nm A78芯 跑分超驍龍865》華為5nm晶片量產落地2020年10月30日,華為發布業界首款5nm 5G SoC麒麟9000晶片,搭載在華為手機新旗艦Mate40系列上。AI方面,麒麟9000AIBenchmark跑分全球第一。
  • 龍芯3A5000成功流片明年可量產 和蘋果M1晶片比性能有多大差距?
    近期,國產晶片產業又迎來重磅消息,龍芯3A5000晶片已經於10月完成了流片,不出意外的明年可以量產。新晶片相比上一代的龍芯3A4000性能提升不少,這使得國產自主研發CPU的性能再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不過,對於這次的龍芯3A5000,有網友跳出來問,該晶片和蘋果自研的M1晶片相比較,差距有多大。顯然,這兩者對比的話差距是相當大的,我們可以分別來看看蘋果M1的基準測試數據以及龍芯3A5000的相關信息,對比一下就知道了。
  • 三星5nm獵戶座晶片或將於8月量產,臺積電坐不住了,第二代已安排
    5nm工藝又是一塊肥肉,三星和臺積電展開正面交鋒,但速度和技術還是稍遜一籌。三星自家5nm晶片量產時間曝光,臺積電這邊已經開始著手安排第二代5nm。晶片是智慧型手機的核心元器件,它是支撐手機運行的基本保障,性能不好的晶片帶來的體驗是非常糟糕的。
  • SSD 速度的王者:三星 SM951 體驗評測
    然而,SSD與機械硬碟工作原理完全不同,前者採用電信號存儲,使用存儲介質是矽晶片;後者採用磁信號存儲,存儲介質是磁碟。機械硬碟最快傳輸速度僅僅200MB/s上下,SSD的性能卻遠超過這一數值。這樣一來,專為機械硬碟設計的AHCI優化並不太適合SSD設備上。
  • 中國晶片市場「變天」,攻克技術難題,國產5nm晶片將實現量產
    關於朋友們來說,感想很深的即是晶片了,朋友們必定都為很近心境「斷供」操碎了心。恰是由於美國看到了中國科技企業的軟肋,晶片開展受制於人,才會讓環球全部應用美國技術和裝備的公司,團結起來打壓中國的科技企業,如許的後果即是乾脆造成我國電子家當受挫,給我國的電子家當開展帶來了龐大的威逼。
  • 一文看懂UFS 3.1
    eMMC和UFS 都是面向移動端 Flash 的標準,早期的智慧型手機快閃記憶體標準多數採用eMMC,而到了2019年,這種情況發生了改變,不少智慧型手機開始採用UFS標準下的UFS 2.1標準。一個月前,JEDEC(固態技術協會)發布了關於UFS的最新標準——UFS 3.1新標準。而後,鎧俠(Kioxia)和威騰電子(WD)就已經推出了首款適用於智慧型手機的UFS 3.1兼容存儲器。
  • 工信部宣示將加快車用晶片、作業系統研發,接棒石墨烯的風口來了
    重磅!工信部宣示將加快車用晶片、作業系統研發,接棒石墨烯電池的風口來了?一隻A股龍頭已布局7年,還攜手華為汽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周末舉行。在論壇中,市場關注的諸多新能源車熱點問題都傳出了重磅消息。作為行業主管部門,工信部部長肖亞慶的主題演講自然最為人關注。
  • 臺積電擬「風險生產」3納米晶片 2022年下半年量產
    1月16日,蘋果晶片代工廠商臺積電高管證實,該公司將按計劃在2021年開始危險生產3納米Apple Silicon晶片,並在2022年下半年全面量產。早在2020年7月份就有報導稱,臺積電接近敲定其3納米晶片生產工藝,現在該公司有望在2021年開始所謂的「風險生產」。「風險生產」是指原型已經完成並進行了測試,但還沒有到批量生產最終產品的階段。這可以幫助揭示與規模化生產有關的問題,當這些問題得到解決後,全面生產就可以開始。
  • 三星S21提前量產,或於1月14日發,晶片有兩種
    作為世界領先的手機製造商,儘管國內業務不佳,三星手機在全球市場依然具備壟斷性的技術優勢,更是全球頂級的晶片代工廠,旗下的5nm晶片製造工藝馬上就要投入使用, 高通驍龍865晶片也是交付給三星代工。都說近水樓臺先得月,高通也是願意將其最先進的5nm晶片放在三星Galaxy系列上首發,年年如此今年也不例外。
  • 量產5nm晶片,攻克2nm技術!這家中國晶片巨頭,30天進帳302億
    其中臺積電對於華為自研晶片業務而言異常重要,畢竟這家專業晶圓代工廠是目前全球範圍內唯一一家能夠量產5nm晶片的巨頭。沒有臺積電供應的華為,自研晶片業務的發展將嚴重受阻,但失去大客戶華為的臺積電,卻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狼狽。
  • 大眾汽車新LOGO誕生 首款新標量產車型ID.3推三種續航...
    大眾汽車新LOGO誕生 首款新標量產車型ID.3推三種續航版本  Evelyn Zhang • 2019-09-11 11:02:49 來源:前瞻網
  • 港股中興通訊3天大漲20%:5G晶片7nm已經量產,正在導入5nm
    近期伴隨著美國允許公司參與華為5g標準合作等利好消息,5G板塊大幅回暖,龍頭中興通訊表現強勢,港股3天大漲20%,A股漲超10%。消息面上,中興通訊在互動平臺回復投資者提問,稱,「公司具備晶片設計和開發能力,7nm晶片已經規模量產,並在全球5G規模部署中實現了商用,5nm晶片則正在技術導入」。中興通訊或許早已布局5G基站晶片最近,臺灣媒體的消息,中興自主開發的7nm 5G基站晶片是由臺積電7nm工代工,由日月光投控的2.5D/interposer技術進行封測。
  • 臺積電或將於2022年量產3nm晶片,初期產能為5.5 萬片/月
    隨著臺積電5nm工藝逐步走入正軌,其也開始了下一段徵程,近日,外媒爆料稱,臺積電正打算於2022年下半年量產3nm晶片,初期產能定為5.5 萬片/月。2020年8月份,臺積電曾表示,3nm晶片將會是2022年最先進的晶片工藝。
  • 這速度真饞人 三星SM951 SSD實測
    這速度真饞人 三星SM951 SSD實測 出處:快科技 2015-01-14 14:15:22     作者:鯤鵬 編輯:鯤鵬[爆料] 收藏文章 在CES大展上,三星宣布去年7月份發布的SM951系列SSD正式開始量產,它採用了PCI-E 3.0 x4系統總線,接口為M.2(支持NVMe規範),性能十分彪悍。
  • 1天漲22%,5G巨頭緊急澄清:7nm晶片規模量產系誤讀
    財聯社 林恩財聯社(上海,研究員 林恩)訊,6月17日,中興通訊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具備晶片設計和開發能力,7nm晶片規模量產,已在全球5G規模部署中實現商用,5nm晶片正在技術導入。然而就在今日,中興通訊發布澄清稱,我們注意到近期多個自媒體針對中興通訊7nm晶片規模量產,5nm晶片開始導入的信息存在誤讀,部分報導與事實不符,對公司正常經營造成了困擾和影響。
  • 全球首款3納米移動晶片組;三大運營商首個交易日齊跌;華為要收縮...
    華為計劃推出全球首款3納米移動晶片組據報導,華為計劃宣布世界上第一個三納米晶片組,以推動其智慧型手機的雄心。麒麟9010三納米晶片組的細節是由業內知名洩密者@RODENT950在推特上宣布的,上周六GizmoChina率先報導了這一消息。
  • 慧榮SM2262主控首測:追尋極致速度
    SM2262主控接口為PCIe Gen3*4 ,協議為NVMe 1.3,八通道NAND快閃記憶體,CE通道為4條。  據慧榮官方透露,SM2262主控連續讀取速度可達3200MB/s,連續寫入速度可達1900MB/s,
  • 麒麟晶片是如何發展起來的?華為首次披露
    2019年1月24日,華為正式面向全球發布業界領先的5G多模終端晶片巴龍5000和基於該晶片的首款5G商用終端——華為5 G CPE Pro,領航5G時代。5G的形勢和4G相比已經大不相同。在巴龍5000與網絡系統設備商聯調的過程中,Sean和 William及團隊聽到最多的反饋就是「你們真的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