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十月十五是下元節,也是「水官」生日,這天有什麼特色習俗?

2021-01-15 欣欣的寫作天地

悠久的歷史可以鑄就輝煌的文明,五千的沉澱可以讓文明更深邃。我國是擁有傳統節日最多的國家,這都有賴於醇厚的文化底蘊,以及頑強拼搏、集思廣益的人文精神。

實際上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四大傳統節日之外,我國還有很多具有濃鬱的習俗文化,以及極具民族特色的重要節日。

想必大家都知道上元節、中元節,上元節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在這個節日到來之際,人們會張燈結彩、觀燈、吃湯圓,並期盼家人、朋友團聚安康。

而中元節則是傳統的「鬼節」,每年的七月十四日交節,主要習俗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等。那麼什麼是下元節呢?這天有什麼講究?

第一、什麼是下元節?

「下元」顧名思義就是處於下半年,或者一個月的下半旬,而「元」則是指第一、開始的意思。

被很多人忽視的下元節,又稱為「下元日」、「下元」,被定於 每年的農曆十月十五,這個民間傳統節日最重要的習俗就是祭祀祖先。

可見下元節與中元節的節日習俗有重疊的地方,都是以祭祀親人為主要習俗,但是不同之處卻是下元節有更豐富的食俗。關於下元節的起源雖然眾說紛紜,但關於道教「三官」生日的說法比較靠譜。

所謂「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他們的生日別是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這三天被稱為「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

道教門徒在這一天會舉行比較隆重的祭祀活動。比較典型的就是在家門外豎起掛黃旗的天杆,並於杆頂掛三盞「天燈」,祭品就是南方地區比較傳統的食物「糰子」。

按照農業角度來講農曆十月十五之時,正值收穫的大好季節,所以南方很多地區,幾乎各家各戶都要用新收穫的穀子,將其磨成糯米粉然後包素菜餡心做成糰子。

人們也會使用糰子在大門外「齋天」,這便是俗語:「十月半,牽礱糰子齋三官」的由來。但是隨著時代變遷以及歲月流逝,這種習俗逐漸在民間消失。

後來逐漸轉變為祭祀祖先、燒庫等儀式,「燒庫」又稱「燒五七」,在農村地區這種習俗有很很多講究,屬於祭祀祖先中的重要儀式之一,「庫」就是庫房的意思,如紙房子,車子、生活用品等。

實際上農村「燒庫」習俗還有一些禁忌,如果家中有出閣的女兒,「燒庫」的財物都由女婿家承擔,實際上體現是的一種孝道,也是俗語「五七不吃家中飯」的具體表現。

古人曾作下元節詩歌《七絕·下元節》:「路人拂曉到郊南,行色匆匆祭下元。送上紙衣能取暖,陰間先祖也知寒。」從這首詩中就可以感受到,下元節到來之時的蕭瑟,以及人們為逝去的親人燒紙衣的重要習俗。

第二、下元節特色習俗

今年的下元節農曆時間為11月29日,又到了一年一度祭祀逝去親人的時節。在古代社會這一天道觀會舉行大規模的道場,而官府在這一天需要「禁屠」,遇到處決死刑犯的時候,還要適當地延緩執行日期。

民間老百姓則開始祭祀亡人,同時還要祈求下元水官排憂解難。很多地方的工匠還要祭爐神即太上老君,最重要的是還要祈願神靈。如果從大體上來看,下元節的習俗可以分為兩類,即修齋設醮和享祭祖先。

福建莆田一帶在下元節傍晚,還要在田頭祭水神祈求水神可以滋養大地,這樣農作物就可以平安過冬了。

在祭祀之時需要擺上齋品,還要在田埂上插上香燭以示虔誠。如果按照道家的說法來看,這天是「水官」即「水神」生日,亦或是下元節乃水官大帝禹的誕辰日。

屆時各地禹廟等都會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其中,有一個特別的習俗就是進行「水色」。所謂「水色」其實和「水官」有關,祭祀活動為是扎彩船在河中巡遊。

結 語

下元節作為道家的「三官」之水官的生日,在封建社會中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祭祀節日。

尤其是民間對這個節日更是情有獨鍾,因為親人故去對活著人而言,絕對是一種莫大的痛苦。所以能夠有專門的節日去祭祀他們,想必也可以聊表活人的寸心。

雖然在現代社會中下元節的影響力越來越弱,甚至在北方地區早已經淡漠了,但是作為一種具有歷史內涵的祭祀節日,實際上所表達的是對逝者的思念之情。

相關焦點

  • 農曆十月十五下元節:恭祝水官大帝誕辰、大禹生日,消災祈福
    今年西曆十一月十一日,是農曆十月十五:下元節,即消災日。下元節是道教節日——水官的誕辰。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誕生日分別為:農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這三天分別為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下元節,是水官誕辰,即大禹的生日。相傳這一天,水官會下凡,考察凡間民情,奏錄天庭,為人民解厄。因此,下元節又被稱為消災日。
  • 農曆中國 | 十月十五 · 下元節
    ,  古老的下元節。  十月十五則稱 「下元節」,  是民間盛大的祭祀祖先的節日。  道家有三官:  天官、地官、水官,  謂之天官賜福,  地官赦罪,  水官解厄。  所以,下元節,  就是水官暘谷帝君解厄之辰。
  • 下元節是什麼意思 下元節是什麼節日 下元節是指哪一天
    一、下元節是什麼意思1、下元節是什麼意思?下元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亦稱「下元日」、「下元」。下元節來自於道教,道教中有著三官的說法,其中三官分別是「天官、地官、水官」。天官的誕生日,是農曆正月十五;地官的誕生日,是農曆七月十五;水官的誕生日,是農曆十月十五。其中三官對應的農曆日期,人們也將其作為一個傳統節日。
  • 農曆十月十五下元節,恭迎水官消災解厄
    農曆十月十五下元節祭祀水官  消災解厄,時來運轉  在下元節也有祭祀祖先亡靈的習俗  到家廟、祠堂去祭拜祖先  有著祈福消災的美好寓意  象徵著福祿雙收,結合祥雲紋路有吉祥好運之意,常常隨身攜帶可令您出入平安,喜樂常伴,家宅福滿乾坤,興旺發達。
  • 2015年下元節是哪一天_下元節是什麼節
    下元節是什麼時候  每年的農曆十月十五為下元節;2015年的下元節是陽曆的11月26日,跟感恩節相同。  下元節是什麼節  下元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農曆十月十五,亦稱「下元日」、「下元」。下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
  • 過下元節的三大禁忌
    每年的農曆十月十五日是中國傳統節日「下元節」,我們都知道在中國傳統節日中分別有上元節(農曆正月十五)、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下元節(農曆十月十五),而且在民間各自都有其獨特的習俗和禁忌,那麼下元節又會有什麼樣的習俗和禁忌呢?
  • 上元節 中元節 下元節分別指什麼節?三元的日期和關係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元節,中元節也是中國三大鬼節之一,有祭祀祖先的傳統習俗。除了中元節之外,還有上元節和下元節,被統稱為「三元」。那麼三元的具體日期是什麼時候?三元之間有什麼關係?本篇文章就一起了解一下。
  • 上中下元節是什麼節 其中有兩個都是鬼節
    在我國有這樣三個傳統的節日,它們都和拜祭先人有關,這三個節日就是上中下元節,而且這三個節日中上元節和中元節都是我國傳統的鬼節,而今天正是中元節。   上元節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 『三元』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都是什麼節日?
    『三元節』就是上元節、中元節和下元節的合稱。三元節的來歷源於道教!其中,上元節和中元節我們都很熟悉。上元節,也稱元宵節。在農曆正月十五,是天官紫薇大帝的誕辰!元宵節,是一年之中第一個月圓之夜。在這天,人們有觀燈、猜燈謎、吃元宵的習俗,以求闔家團圓!中元節,七月十五,又稱"鬼節"或"盂蘭盆會"。是地官清虛大帝的誕辰。這一天主要是祭祀祖先的日子。有放河燈、燒紙錠的習俗。相傳中元節這天,地官會赦免亡魂的罪孽。這天也是陰陽兩界相通,地獄大門大開,百鬼夜行之時!所以,鬼節的晚上,最好不要一個人出門。以防碰到一些無法解釋的存在哦!
  • 中元節有什麼禁忌?上元節和下元節又是什麼?
    中元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所以得按農曆計算,也就是農曆的七月十五日,通常也被叫做鬼節。據說,中元節這天,眾鬼都可以獲假一天到陽間來。有子孫的鬼可以回家看看自己的後代,並接受後人的祭拜,而那些孤魂野鬼就只能四處遊蕩,伺機找點東西吃。
  • 陰曆10月15日下元節,民間有哪些習俗和講究?下元節將至不妨看看
    陰曆10月15日下元節,民間有哪些習俗和講究?下元節將至,不妨看看。每到農曆十月十五日,我們就會把這一天稱為「元宵節」,這是一個非常古老的民間傳統節日。因為有「下元」,自然也有上元,上元節就是中國的元宵節,是合家團圓的日子。
  • 除了上元節和中元節,還有一個下元節
    [摘要]農曆十月十五日是「下元節」,傳說這個節日是道家「水官」的誕生日,在這一天,道觀往往會做道場超度亡靈。後來演變為民間祭祀祖先、追念先人的日子。農曆十月十五日是「下元節」,傳說這個節日是道家「水官」的誕生日,在這一天,道觀往往會做道場超度亡靈。後來演變為民間祭祀祖先、追念先人的日子。北京民俗學會秘書長高巍表示,要傳承好這個節日的有益民俗,應通過政府、民俗工作者的引導,將之與今人的生活習慣有益結合起來。下元節最初並不是一個民俗節日。高巍介紹,它的來歷與道教有關。
  • 中元節和上元節有什麼區別?中元節是什麼意思起源介紹
    中元節和上元節有什麼區別?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是什麼意思?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有三元這樣的概念,三元是指,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可能很多人對中元節和上元節的區別不是很明白,知道下元節是什麼時候。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分別是什麼節?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三元什麼時候,他們又都是什麼節日。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分別是什麼意思?
  • 兩天後是農曆7月15中元節,在農村有哪些習俗,你知道嗎?
    過完了甜蜜美好的七夕節,就到了農曆7月15了,農曆的七月十五這天也是個節日,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一天不管是農村人還是城市人都過節,不過不是給活人過節,而是給去世的人過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我們民間一般就稱為「中元節」,也就是「鬼節」。
  • 農曆七月俗稱「鬼月」,你知道中元節有哪些習俗嗎?
    (原標題:農曆七月俗稱「鬼月」,你知道中元節有哪些習俗嗎?)西樓下看人間世,瑩然都在清玉壺。 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俗稱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
  • 日本人也過「端午節」?有哪些你不知道的特色習俗?
    五月仲夏之時,國內迎來了五月初五端午節,在這裡小編先祝大家端午節安康!端午節是我們華人吃粽子、賽龍舟的傳統節日,進入農曆五月,人們會紛紛在門前掛上菖蒲、艾葉,以此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提到五月初五,很多人會想到,日本公曆五月五日也有一個節日,但有人會說這不是「端午節」,而是「兒童節」。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這兩個節日有什麼聯繫?
  • 你不一定了解的懷化特色大端午節
    在懷化,家家戶戶都有過「雙端午」的習俗:除了農曆五月初五的「小端午」,更重要的是農曆五月十五的「大端午」。 盤瓠廟裡供有「四官大王」。據傳,某年為救被官兵圍困斷糧的苗眾,四官在河中被射殺,人們擔心四官「餓鬼難投胎」,便備小包食物划船沿河投撒。「大端午」划龍舟由此而來。
  •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中元」是什麼?為何有「鬼節」之稱
    據說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元節,很多人都說這一天是鬼門大開的日子,所以也有鬼節之稱,為什麼中元節被稱為鬼節呢?這個節日究竟是怎麼來的呢?主要風俗又是什麼呢?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具體說一說,中元說法來自於道教,道教分為天地水三官,三官又稱三元以農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月為三官神誕,在古書中記載,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可以說,天地水三官都是造福人間造福百姓的,所以呢正月十五元宵節,古時也稱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下元節,這就是中元節最早的由來,那麼可能很多人都不理解,中元節又是怎麼和鬼聯繫起來的呢?
  • 財神節有什麼習俗,財神節的來歷你知道嗎?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流傳下來的民間習俗節日眾多,在我們的傳統民間文化中,每年的財神節到來的時候,很多地方都是會放鞭炮慶祝的。就像我們在春節放鞭炮一樣,財神節的鞭炮也有其特殊的寓意,那麼七月二十二財神節幾點放鞭炮呢?財神節習俗,七月二十二財神節幾點放鞭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