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的北京,烏雲密布,雷電交加,大雨傾盆,還夾雜著雞蛋大小的冰雹。大雨來的急驟,去的也匆忙,轉瞬即逝。望著窗外的如瀑的雨幕,模糊了視線,突然就想到了陸遊的千古名句「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
宋代:陸遊
風卷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
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內容極為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這首詩作於公元1192年(南宋光宗紹熙三年)十一月四日。陸遊罷官後,閒居家鄉山陰。當時詩人已經68歲,雖然年邁,但收復國土的強烈願望,在現實中已不可能實現,於是,在一個「風雨大作」的夜裡,觸景生情,由情生思,在夢中實現了自己金戈鐵馬馳騁中原的願望。雖然是在夢中,但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可見一斑。
大風好似捲起江湖,下雨黯淡了村莊,四面山上被風雨吹打的聲音,像海上的浪濤翻卷。
若耶溪所出的小束柴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氈都很暖和,我和貓兒都不願出門。
窮居孤村,躺臥不起,不為自己的處境而感到哀傷,心中還想著替國家戍守邊疆。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聽到那風雨聲,就夢見自己騎著披著盔甲的戰馬跨過冰封的河流出徵北方疆場。

這是怎樣的一個夢啊,沒有和平,只有戰場、廝殺、吶喊。若得以快馬揚鞭,縱橫北國冰河,收復失地,雖不能留名千古,亦無憾。
是夢,而非夢,縱然有萬千豪情,滿腹才華,卻不能在現實中施展,收復失地的理想不能在現實中立足,這又是一種怎樣的悲哀?是怎樣一種讓人抑鬱不樂的心情?
詩人在六十八歲高齡,一身病痛,孤獨地躺在荒涼的鄉村裡,他會想起很多往事。人生匆匆近百年,回首過往,感慨頗多,幼年時的理想,青年時的挫折,中年時的抱負,老年時的失意都會像過眼煙雲一樣在心頭閃現。
在荒涼孤村的夜晚,聽北風蕭蕭,淫雨灑落,鐵馬冰河只能在夢中相見,空有一腔抱負而不能施展。狂風暴雨的夜晚,風雨飄搖的國家,似乎更加岌岌可危。
這首詩情感激昂,精神飽滿。大氣磅礴,風格悲壯。詩人晚年境遇困頓,身體衰弱,但並沒有哀傷自己,而是想著從軍奔赴邊疆,跨戰馬,抗擊敵人進犯。
2020年6月25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