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過去的一周進行事件梳理,能發現幾個關鍵詞:變數、劫數與深圳行情。
    哪些變數?《民航局關於支持粵港澳大灣區民航協同發展的實施意見》發布,一系列相關信息讓人們感受到,在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紀念節點到來之際,關於「深圳都市圈」擴容拓展的「利好」預期正在實操層面逐步推進;深圳出臺樓市調控「新8條」為房地產市場降溫止沸,政策效力正在顯現。
    哪些劫數?川普政府「圍堵華為」,英國改口決定禁用華為設備,部分國家、機構跟風觀望。
    哪些「獨立行情」?面對變數、劫數,深圳從容應對,入選「科創中國」首批試點城市,抗疫經驗再受國際肯定,一批深企逆勢發展,在變數、劫數中走出「獨立行情」。
    1
    變數:「三區疊加」看深圳
    小政在上周四已報導,《民航局關於支持粵港澳大灣區民航協同發展的實施意見》發布,意味著粵港澳大灣區民航協同發展有了「時間表」和「路線圖」。其實,對早在今年3月17日開工的深圳機場第三跑道擴建項目,國家發改委在項目的批覆文件中就指出:建設第三跑道主要是為適應珠江三角洲地區航空量增長需要,提升機場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推進國際航空樞紐和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的建設,完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珠江三角洲地區航空量」、「國際航空樞紐」、「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批覆文件中的這些關鍵詞都在釋放著重要信號,「機場三跑道建設」不僅僅關乎深圳,不僅僅關乎當下,而是關乎「雙區」建設的國家戰略,關乎國家對深圳更長遠的定位與期許。
    與此相呼應的是,5月份,央行、銀保監會、證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四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金融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意見》,也對深圳在大灣區建設中的金融功能重新定位賦能。
    結合今年6月12日《學習時報》發表的重磅文章《「三區」疊加擴權賦能探索建設大深圳統籌合作示範區」》,以及此後不斷出現的一系列信號,深圳未來「如何打破空間、資源、行政邊界等瓶頸制約」的問題已從思考層面進行操作探索層面,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的紀念節點到來之際,「三區疊加」就成為更高的使命認知和擴權賦能期許。
    2
    劫數:用最大努力應對最壞局面
    7月14日,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宣布,年底始停止採用華為設備。之後,川普在一場新聞發布上公開宣稱,是「他們」特別是他「親自」說服了許多國家和機構禁用華為。
    還會有哪些國家或機構會跟風而行,不好預測。既便是很早就為「至暗時刻」進行了最努力的準備,這個時刻還是提早來到了,而且還不知是否到了「最壞」。
    華為沒有做錯什麼,不是因為所謂的「安全」,不是因為華為觸碰了貿易規則或公平規則,而是因為華為太優秀了,因為華為太領先了。
    這是一個優秀的科技企業本不該遭遇的「劫數」,但卻是華為必須要面對的一個並未休止的「劫數」。
    在這樣一場國際貿易變局中,受損的不止是華為,還有深圳的更多企業,這場劫難在堅硬的碰撞中讓中國企業發現了軟肋所在,感受了打擊的傷痛,留下的最重要啟示就是:立足自主創新,不斷強大自身。
    3
    自信應對:深圳走出「獨立行情」
    庚子之年,變數頻仍。全球疫情兇勢再起,經濟下行風險加劇,貿易保護、單邊主義抬頭擴勢。
    但從一周的新聞中,我們卻能感知到深圳在兇局危勢中走出的一道「獨立行情」:周三,華為半年報顯示,上半年銷售收入4540億元,同比增長13.1%,第二季度環比大增近50%;騰訊「深圳建島,灣區開服,上海摘地」;深圳入選「科創中國」首批試點城市;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公布,深圳榮獲70個獎項;類似的新聞還有,比亞迪股價再創新高,成為A股市值「汽車一哥」;華大基因「火眼」實驗室加速海外布局,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餘座「火眼」實驗室已啟動或在洽談中。
    小政此前報導過,6月底,深圳市「新增千億投資工程」首批項目集中啟動,163個項目總投資約1351.1億元,都是「計劃外」的新增項目。從啟動上千萬新增項目到出臺樓市「新8條」,說明無論是提振經濟還是調控風險,深圳都能從容應對,政府工具箱「準備充分」,這是一個城市從「闖」、「試」的探路階段邁入更成熟的「示範」階段的風格轉化,也是深圳在變數、劫數中走出「獨立行情」的重要依憑。
    來源:深政觀察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