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一個循環,我們又迎來了所有生肖之首的鼠年。不過說起來,「鼠」這個動物在中國文化中的形象,可真是不太好。卓小越絞盡腦汁想尋找和「鼠」有關的褒義成語,都沒發現幾個!這可能和中國的農耕文明有關,老百姓自古以來就討厭偷糧食的老鼠。新中國成立後,老鼠也被列為了四害之一。
那麼這個不太討人喜歡的「鼠」,為什麼會成為十二生肖之首呢?
為什麼其他可愛的動物,比如貓,沒有入選呢?
卓小越今天就要給大家來介紹一下這個背後的故事。
鼠為什麼是十二生肖之首?
十二生肖的歷史源遠流長,據追溯,最晚在東漢時期就已成型,到現在有接近兩千年的歷史了。但十二生肖的起源卻隱藏在重重迷霧之中,目前可以推至戰國晚期,在史學界也存在多種說法。
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十二生肖肯定和十二地支有關。看看東漢王充《論衡》裡的《物勢篇》的描述:
「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醜未亦土也,醜禽牛,未禽羊也。午馬也,子鼠也,酉雞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醜牛也。巳蛇也,申猴也。」
和我們現在所說的「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已蛇 、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完全一樣。而十二地支,從遙遠的商朝就開始流傳了。先民們使用天幹十個符號和地支十二個符號相配合計算年份。這種方法也被稱為「幹支紀年法」。
老鼠所對應的「子」,的確是十二地支之首。子時也是古人計算時間時,一天開始的時辰,或許這就是「鼠」位列十二生肖之首的原因。
但我們此時還會面臨一個問題,為什么子對應的是老鼠,不是其他的動物呢?關於這個問題,目前還沒有明確的答案。不過知乎上有不少回答中提到,可能和老鼠的習性有關。子時指的是現在的23時至1時,正是半夜老鼠愛出來活動的時候。
為什麼十二生肖沒有貓?
這個問題的答案,和「時間差」有關。其實最早在西周到春秋時期成書的《詩經》當中,就有關於貓的記載。但是當時的貓並沒有被馴化,人類對它們並不熟悉。貓正式成為古人生活中的夥伴,則要追溯到漢朝了。而十二生肖在秦漢時期就已經逐漸成型,所以當時不太常見的貓就沒有入選。
但如果說十二生肖中完全沒有貓也不太確切,因為「虎」就是貓科動物。聰明的古人很早就發現了貓和虎之間的共同特點,經常將二者一起並列討論,比如《禮記》中寫道:
「迎貓,為其食田鼠也,迎虎,為其食田豕也。」
《詩經》中寫道:
「有熊有羆,有貓有虎。」(羆是棕熊)
可能在古人心目中,威風凜凜的虎更有代表性吧!
今日話題
你屬哪個生肖?你最喜歡十二生肖裡的哪個動物呢?留言告訴卓小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