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可能在生活中,都會遇到一些苦難。苦難幾乎是永恆的。每一個時代,有每一個時代的苦難。苦難絕非是從今天才開始的。
對於苦難,我們用不著為自己的苦難大驚小怪,更不要以為只是從你們這裡開始才有苦難與痛苦的。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苦難的歷史,而且這個歷史還將繼續延伸下去。
適當的苦可以讓我們了解人生,但是一個人受的苦多了,而卻在不知不覺中改變我們的心智,塑造我們內心。往往而言,當一個人受的苦多了,這四個地方就會變得不一樣:
1、言語上:特別越習慣沉默寡言
一個人受的苦多了,內心自然而然就會變得滄桑。他們開始了解到人世維艱,體會到人生的不容易,更加明白,困難可能是我們每個人都要接受的人生主題。
當我們接受的苦難多了,苦難讓我們變得沉默寡言。這種沉默寡言是對苦難的理解,會默默的承受生命之痛,會習慣用沉默迎接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
其實你在生活中,也會發現,某些時候當人遇到苦難的時候,並不一定是號啕大哭,而是把自己的心門慢慢關閉,因為痛徹心扉,似乎所有的人都無法可以理解自己曾經遭受的苦日子,這才是給人最深刻的經歷,她讓我們學會自己療傷,自己站起來。
2、心情上:脾氣越來越小
一個人苦受多了,慢慢的脾氣也會越變越小。年輕氣盛的時候,認為很多事情可以通過發脾氣解決,發脾氣其實也是一種情緒的宣導,希望贏得別人關注。
而受的苦難多了,才會知道,有時脾氣並不能幫助我們解決很多問題,反而會讓事情越變越糟心。脾氣變得越來越小是慢慢意識到個人的命運渺小,相比整個命運,我們對於自己的苦難只有學會接受,才會真正學會消化。
有時生活根本就沒有時間讓你學會真正喘息,你就得直接面對生活種種遭遇與變化。我的一個同事曾經跟我講述自己的父親因為出車禍去世,那時內心本來傷心不已。
但是她知道根本就沒有多少時間來傷心,她必須得馬上去料理父親的後事,還要去安慰自己的母親,於是她自己快速收拾好自己的傷悲,用最快的速度去療愈自己。
可以說面對生活中的苦難,我們苦與難過都只能幫我們緩解下,但是當苦難排山倒海來臨的時候,我們沒有了脾氣,是因為我們懂得了迎接現實,懂得只有消化了脾氣才能勇敢活下去。
3、內心裡:內心變得越來越鐵石心腸
一個人的苦難受多了,第三個變化則是內心變得越來越鐵石心腸。也許剛開始苦難來臨的時候,我們是害怕,不知所措。但是當自己的苦難受多了,我們的內心也生成了一份厚厚的繭。就是這份厚厚的繭讓我們再次面對悲傷與挫折的時候,有時連一滴眼淚都不會流,而是懂得咽下去。
無論是愛情所經受的傷悲還是挫折,都會讓我們越發的明白,沒有什麼過不了的,而好好生活下去才是最好的態度,無論生活對我們有多大的挫折,我們慢慢知道活著就已經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了,而學會苦中找點樂趣才是我們堅強真正理由。
4、心境上:越來越喜歡孤獨
一個人經手的苦難多了,對生活的品味理解也不一樣。過去喜歡人多熱鬧的地方。但是越經歷的苦難多,越會享受生命的孤獨。
每個人都是我們生命的匆匆過客,緣聚緣散。我們慢慢知道人與人之間的緣分都會有定時,沒有誰可能會陪伴我們一生一世,我們都需要學會自己慢慢走。
看多了生離死別,慢慢懂得愛也罷,恨也罷,都是我們的一種心境與心情。所以一個人苦受多了,慢慢喜歡上孤獨的滋味,開始體會到生命的曠達與高遠,也開始明白人生的某種真諦。
今日話題:你覺得一個人苦受多了,身上會有哪些具體變化?歡迎探討與交流。
作者簡介:唐若,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力成長訓練營開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