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觀測到蛇夫座黑洞大噴發,這是銀河系在打噴嚏?

2021-01-08 痴狂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人類自通過望遠鏡觀測宇宙以來,看到了許多此前從未見過的廣闊世界,也看到了在銀河系中有數千億顆像太陽這樣的恆星,然而人類觀測到的宇宙依然非常有限,宇宙中許多事件依然還只是理論中存在,直到去年科學家首次拍攝到了黑洞的照片,首次證明了這個宇宙中最神秘的天體真實存在,近日天文學家觀測到距離地球3.9億光年的銀河系中心的蛇夫座發生了一起罕見的宇宙事件——黑洞大爆炸,根據NASA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和歐洲XMM-牛頓太空望遠鏡觀測的數據顯示,蛇夫座黑洞物質噴發形成的範圍足以容納15個銀河系!

人們都知道黑洞是宇宙中一切物質的終結,它極其強大的引力不僅能吞噬周圍的物質甚至連光線也無法逃脫,科學家通過黑洞周圍形成的發光吸積盤才能觀測到這個奇特的天體,直到去年才分析出黑洞的外部結構,其實看到中間的黑洞部分只是物質環的底面,黑洞雖然在不斷吞噬物質但它也會由於吞食的物質太多而發生爆炸,這也是此次觀測到蛇夫座黑洞爆炸的原因——黑洞吞食了太多物質而打嗝,大量的物質被噴到宇宙中形成一片紫色的區域。

科學家發現在大多數黑洞周圍都有一圈物質環包裹,這圈物質環中有大量稀缺元素,在黑洞周圍合適的區域內也存在宜居帶的,這意味著如果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是有可能就住在黑洞附近,同時黑洞爆炸產生的巨大能量遠超過恆星提供的能量,當然能在黑洞附近生存的文明至少達到了卡爾達舍夫文明等級的第二個階段,這也是為什麼科學家會認為宇宙中的高等文明就在銀河系的中心區域。

隨著黑洞的神秘面紗被逐漸揭開,科學家認為宇宙中存在與黑洞對立的白洞存在,這種天體與黑洞的特性相反會不斷向宇宙空間中拋射物質,這是根據雖然宇宙中到處都存在黑洞但總質量不變的原理推算出來的,還有人認為黑洞的出口就是白洞,這也是為什麼黑洞吞噬物質以後卻不會影響宇宙總質量的原因,當然白洞的存在只是一種假設並沒有在宇宙中發現類似的天體,畢竟我們對於黑洞內部到底是什麼還完全不了解。

蛇夫座黑洞的質量與M87星系的黑洞相比較的話,我們銀河系的黑洞還是比較平靜的,M87星系的黑洞噴射情況比銀河系更強烈,這或許與星系的規模有一定關係,規模更大的星系中心存在的黑洞質量也更大,這些噴射物質帶有強烈的宇宙輻射對於地球上的生命來說是足以致命的,不過幸運的是太陽系處於星系外圍的原因地球才沒有遭受太多的宇宙輻射。

M87黑洞

歡迎關注我的百家號,這裡將帶給您一個全新的視角看世界!

相關焦點

  • 蛇夫座發生自大爆炸以來最劇烈的天文事件
    距地球數億光年外的蛇夫座星系團中發生了一次極其劇烈的黑洞爆炸事件。  星系團是宇宙中由萬有引力聚集在一起的、體積最大的天體結構。每個星系團中都包含了數千個獨立的星系以及無數的暗物質和熱氣體。  據美國「物理學組織」網站2月27日消息稱,天文學家在《天體物理學雜誌》中宣布,他們在距地球約3.9億光年外的蛇夫座星系團(Ophiuchus)中,發現了自宇宙大爆炸以來規模最大的爆炸現象。這次爆炸源自該星系團中一個星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它釋放出的總能量相當於之前宇宙劇烈爆炸釋放能量的5倍。
  • 銀河系中心真的在人馬座嗎,夏秋如何觀測到銀心?
    人類通過長期的觀測和歷史知識的積累發現,在銀河系的中心凸出部分,呈很亮的球狀,直徑約為兩萬光年,厚1萬光年,這個區域由高密度的恆星組成。射電望遠鏡發現,銀河系中心處有一個很強的射電源,活動十分劇烈,它被命名為人馬座A*。
  • 銀河系蒼蠅座一個黑洞是轉圈的「胖子」
    原標題:銀河系蒼蠅座一個黑洞是轉圈的「胖子」   科技日報北京1月3日電 (記者李大慶)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副臺長薛隨建近日對外發布國家天文臺的最新科研成果:中美天文學家發現,銀河系內蒼蠅座的一個黑洞是個正轉圈的「胖子」,質量相當於11個太陽的質量。
  • 【科技日報】銀河系蒼蠅座一個黑洞是轉圈的「胖子」
    中科院國家天文臺副臺長薛隨建近日對外發布國家天文臺的最新科研成果:中美天文學家發現,銀河系內蒼蠅座的一個黑洞是個正轉圈的「胖子」,質量相當於11個太陽的質量。  薛隨建說,國家天文臺的研究人員剛剛對銀河系內的一個黑洞天體-Nova Muscae 1991(蒼蠅座新星)做了質量和轉動速度的測量,發現這個黑洞距離我們大約16000光年。
  • 肉眼能夠看到銀河系中心人馬座A*超大質量黑洞嗎?
    先說答案:人類肉眼無法看到黑洞,必須藉助望遠鏡才能發現和觀測。現代天文學發現,幾乎每個大的星系中心都有一個巨大的黑洞,銀河系也不例外。黑洞是什麼?就是大質量恆星死亡後的屍骸。銀河系中心黑洞就是這樣形成的,銀河系也是這樣形成的。銀河系中心黑洞天文學名稱為人馬座A*,科學觀測研究認為,銀河系黑洞質量相當於430萬個太陽,根據史瓦西半徑公式計算,其史瓦西半徑可達1290萬千米。那麼這個黑洞我們能夠看得到嗎?是肉眼能夠看到,還是望遠鏡能夠看到呢?
  • 幾億年前的黑洞爆發 蛇夫座星系團的星系中央核區釋放的信號很弱
    文章第一作者、美國海軍研究所研究人員西蒙娜·吉亞辛圖奇將這一空洞比喻成「巨大的射電化石」,足見其由來已久。迷霧重重,探究能量源頭研究人員表示,此前也在其他星系團中發現過類似的空洞,如前文提及的英仙座星系團以及長蛇座 A星系團等。但蛇夫座星系團內出現的空洞之大卻是前所未見。他們估計,製造該空洞所需的能量可能是此前已知最大同類空洞所需能量的6倍。
  • 人馬座黑洞距地更近,為何科學家卻研究5400萬光年處的黑洞?
    沒錯,這張圖片便是黑洞圖片,這是人類第一次觀測並拍攝到黑洞,在4月10日之前,人類對黑洞的認知僅停留在理論階段,從未真正看見它。圖片一經公布,多國多個媒體便對此進行了瘋狂轉發,迫不及待及各國各族人民分享這一喜悅消息。其中,中國、美國、智利等六個國家還召開了直播發布會,使用的語言有英語、漢語、西班牙語與日語。說到黑洞,相信很多天文迷都不陌生,都知道它是愛因斯坦預言的一種特殊天體。
  • 科學家在銀河系中已發現60多個黑洞,但實際數量或達其百萬倍
    然而由於黑洞並不發光,也不會反射光,因為光線到達它的視界邊緣將會被吸入,所以很難以電磁波的形式被我們觀察到,即使它來到我們的太陽系附近,只要它還未對其他天體產生影響,我們就無法發現它,但是等我們發現它的時候,就已經來不及了,因為宇宙中的恆星級黑洞都要比太陽的質量還大,那黑洞來到太陽系附近時就會影響整個太陽系,所有的天體都將靠向它的附近,毫無疑問,它將會顛覆整個太陽系
  • 銀河系中存在無數黑洞,地球周圍會有嗎?科學家:不可放鬆
    直到最近,科學家公布了黑洞的第一張照片以後,人們才真正證實了黑洞的存在據科學家估計,銀河系中存在超過一億顆黑洞。那麼,既然有這麼多的黑洞,我們的地球周圍有沒有這樣一顆黑洞呢?地球有被黑洞吞噬的危險嗎?目前為止,我們人類發現的離地球最近的一個黑洞位於距離太陽以外2800光年的麒麟座中,它被命名為麒麟座V616。
  • 銀河系中心黑洞突然爆發:科學家很迷茫
    在我們銀河系的中央,有一個黑洞叫做「人馬座A」(Sagittarius A*/Sgr A*),平常都是比較安靜的,但是根據最新監測數據,它釋放的X射線耀斑正在明顯增加。科學家現在還不清楚,這是因為以往監測有限未曾注意到,還是最近一個神秘天體靠近的結果。
  • 為什麼科學家不去拍離地球最近的人馬座A黑洞,而去拍更遠的M87?
    科學家之所以這樣做,還不是因為這個黑洞相對而言更好拍攝罷了,至於說為什麼,那當然是因為這個黑洞的質量更大,吸積盤也更大,所以也更容易被觀測到。黑洞在宇宙中是廣泛存在的,在我們的銀河系中,也有一個超級黑洞,而這個黑洞不在別的地方,正是在銀河系的中心,距離地球2.6萬光年,質量為太陽質量的400多萬倍,這個黑洞被命名為人馬座A*,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在銀河系形成的早期, 黑洞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實際上在每一個星系中心都會有一個質量很大的黑洞,這些黑洞對於星系的早期形成意義重大,它起到了凝聚星系物質的作用,讓星系物質不至於成為一盤散沙
  • 銀河系現巨型黑洞,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會把地球吞噬嗎?
    天文學家早就提出,在銀河系中央一個名叫人馬座 A 的區域可能盤踞著一個巨大的黑洞,但一直沒有直接的觀測證據支持這一假設。美國科學家最近報告說,他們在這一區域邊緣觀測到了一次 X 射線爆發,從而首次為銀河系中心黑洞的存在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科學家推算出,這個黑洞質量超過 260 萬個太陽的質量,直徑約 1.5 億公裡。
  • 為什麼不拍最近的黑洞,要拍攝5500萬光年以外室女座M78的黑洞?
    得出的這張照片實在彌足珍貴。這次觀察到的黑洞是來自5500萬光年以外的室女座橢圓星系M78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有人會問了,為什麼要拍5500萬光年以外的黑洞?為什麼不拍離我們最近的黑洞?(離地球最近的黑洞是位於麒麟座V616(A0620-00)距離我們的太陽2800光年)要拍5500萬光年以外的M78?
  • 銀河系的中心究竟是什麼?一道閃光解開人馬座的秘密
    銀河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一個質量有太陽的400萬倍的黑洞,叫做人馬座A*(A星號)。全球各地許多科學團隊已經對它測量有二十餘年。五月份是,一支團隊探測到了一道紅外放射線,其強度強於任何曾在黑洞附近被探測到的電磁波。大家無需為這一現象擔憂,但天文學家試圖理解這一現象值得激動。
  • 銀河系中心的人馬座A黑洞出現異常活躍現象,或由經過天體造成
    嚴格來說科學家們並不是在觀察黑洞本身,相反,他們關注的是黑洞周圍的物質。科學家們將銀河系中心的黑洞稱為人馬座A*或Sgr A*,當它比平常更活躍時,吸積盤的物質會摩擦升溫,黑洞的視界會變得更亮。通常情況下,Sgr A*相對於其他黑洞來說是相當安靜的,但在5月份,根據一項新的研究顯示,Sgr A*變得活躍了起來。
  • 盤點科學家認為最奇特的7個星系,有比銀河系大數千倍的星系!
    1、噴射流比星系還大的武仙座A星系位於武仙座的A星系的兩端有一大片噴射流,由星系中一顆質量是太陽25億倍的超大黑洞形成的等離子流,由於黑洞吞噬的物質過多時就會形成物質噴射流,武仙座A星系的物質流在太空中延伸了150萬光年,已經遠遠超過星系的直徑,使得整個星系在噴射流中間看起來都變小了,如果沒有足夠多的物質補充進來這個星系或許會死亡。
  • 人類認識黑洞的小小一步
    黑洞的間接證據二:噴流,比星系本身還長這張來自哈勃望遠鏡和甚大射電望遠鏡(VLA)數據合成的圖片,顯示了來自20億光年外,有銀河系質量1000倍大小的武仙座A黑洞爆發出的噴流。這個看似普通的明亮星系卻有一個25億太陽質量的黑洞,科學家通過VLA看到了它爆發出的噴流。噴流實際是非常高能的等離子束,只能通過射電望遠鏡觀察到它的信號。
  • 這顆黑洞吃相優雅,吞恆星就像吃麵條一樣,讓科學家十分激動
    根據報導,前段時間智利科學家利用歐洲南方天文臺望遠鏡發現了壯觀的場面,在距離太陽系2.15億光年之外發生了黑洞吞噬恆星的事件。據了解,這次事件發生在波江座螺旋星系裡,研究人員通過探測該恆星釋放的輻射意識到了它在被一個超大質量黑洞吞噬。目前該研究已經發表在《皇家天文學月刊》上,研究人員將整個過程比喻成超大質量黑洞在吃「麵條」,為什麼這麼說呢?
  • 好奇恆星與黑洞的最近距離?一起來剖析最新觀測成果,探求極限!
    銀河系的中心是一個質量超大的黑洞,它就是馬座A * (Sagittarius A*)。它的重量是太陽質量的400萬倍,卻被壓縮在僅4,400萬公裡(2,700萬英裡)寬的區域中。通過幾十年的觀測,科學家們發現在這個充滿神秘感的天體附近,竟然有幾顆恆星圍繞著它旋轉。近日,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新恆星,它是迄今為止被發現的距離黑洞最近的恆星。
  • 科學家觀測的恆星出現莫名消失,究竟發生了什麼?
    一般而言恆星消失通常是以超新星爆發的形式,當恆星內部的聚變反應消耗完恆星物質以後,些時恆星的表面會像氣球那樣迅速膨脹到極限後發生爆炸,產生的恆星殘骸會在星空中形成一片很大的恆星雲,通常超新星爆發的過程會持續至少數萬年,如果地球上能夠看到這片星空的話,豺狼座上百顆恆星發生超新星爆發是能直接用肉眼觀看到的,然而在過去的數十年裡各天文臺均沒有發現這片星空出現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