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早就提出,在銀河系中央一個名叫人馬座 A 的區域可能盤踞著一個巨大的黑洞,但一直沒有直接的觀測證據支持這一假設。美國科學家最近報告說,他們在這一區域邊緣觀測到了一次 X 射線爆發,從而首次為銀河系中心黑洞的存在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科學家推算出,這個黑洞質量超過 260 萬個太陽的質量,直徑約 1.5 億公裡。
黑洞是什麼
黑洞,其實也是一種天體。它雖也存在於宇宙中,但卻不如恆星、行星那麼普遍。相比之下,黑洞更像是從地獄來的使者一樣,凡是它所到的地方,都將會寸草不生。
黑洞是現代廣義相對論中,宇宙空間內存在的一種天體。黑洞的引力很大,使得視界內的逃逸速度大於光速,是時空曲率大到光都無法從其事件視界逃脫的天體。
迄今有關黑洞的形成一直基於一個未經證實的黑洞理論,這個理論認為,當一顆大質量的恆星」死亡「時爆發成超新星,超新星的爆炸雲團形成黑洞。
黑洞是怎樣形成的
宇宙有三種形成它們的方式,它們都起源於大質量恆星:
1、當一顆恆星超過某一臨界質量時,也許是20到40倍的太陽質量,它的核心耗盡了核燃料在Ⅱ型超新星爆炸中結束生命,它的核心坍縮成一個黑洞。
2、在不同的情況下一個巨大的恆星(也超過20個太陽質量)可以直接坍縮成一個黑洞,沒有任何超新星信號(或吹掉它的外層)。
3、當兩個中子星合併或碰撞時其質量的3%-5%就會被拋入星際介質中,其餘的則形成一個黑洞。
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會把地球吞噬嗎?
宇宙早期黑洞為王,超級黑洞曾經一度控制宇宙,它們吸入宇宙塵埃、星體和發射出大量穿越太空至今已運行若干億年的 X 射線。
科學家研究發現,地球附近有大量黑洞,而距離地球最近的黑洞是麒麟座V616,距離我們的太陽系也就不過2800光年。這是一個質量為太陽10倍左右的恆星級黑洞。我們都知道宇宙中各個天體間都存在著引力,而引力大小與天體的質量已經相互間的距離來決定的。而距離我們最近的黑洞麒麟座V616,由於其質量有限,其所產生的引力還不足以抵消地球引力,所以並不會將地球吸引過去。所以大家並不用擔心地球會被麒麟座V616吞噬。
黑洞吞噬的東西都去了哪裡
科學家迄今仍無法解釋黑洞吞噬的東西去哪兒了。目前有兩種推測:
1、被吞噬的東西被黑洞消耗,變成熱輻射散溢出去了
科學家認為,黑洞說是在吞噬物質,其實只是將物質吸附於表面,同時進行壓縮,那黑洞一直在吞噬物質,豈不是黑洞一直在增大?但事實是有黑洞一直在消失,那黑洞吞噬的能量都去哪兒了。科學家認為,黑洞並不是孤立的系統,而是參與了整個宇宙的能量循環,黑洞應該具有在某個特定穩定下的熱輻射,而被吞噬的物質都被黑洞消耗,再以熱輻射的形式散溢出去了。
2、另一種說法就是白洞理論。
世間萬物相生相剋。既然有黑洞的存在,科學家認為也有白洞的存在。白洞是什麼呢?所謂的白洞就是一種特殊的高能天體,同時也是一種超高緻密物體,白洞與黑洞不同,白洞並不是吸收外部物質,而是不斷地向外圍噴射各種星際物質與宇宙能量,是一種宇宙中的噴射源。也就是說,白洞是黑洞的反轉,黑洞將宇宙中的物質能量吸入進去,然後所有物質能量都會由白洞在另一個宇宙中釋放出來,由於黑洞強大的引力會將光線也吸引進去,所以釋放出來的物質會呈現白色,因此叫做白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