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現場
天山網訊(記者劉霞攝影報導)6月10日,「長篇反恐小說《刺青》研討會」在烏魯木齊舉行。著名文學評論家、中國作家協會創研部副主任何向陽,著名文學評論家、《十月》雜誌常務副主編陳東捷等給予好評,並提出寶貴意見。
《刺青》作者孫春明,筆名初十,任職於新疆法制報社。《刺青》是其長篇反恐小說三部曲第二部,講述了環保志願者在海拔近三千米的羊圈營地帳篷裡發現一名安詳死去的絕美女子,警方勘查發現死者大腿內側有神秘刺青符號。公安局國保支隊民警賈尼克奉命偵查一處暴力恐怖組織的窩點,卻陷入了對手布下的重重陷阱。賈尼克以大智大勇的氣度,逐漸揭開了暴力恐怖組織連環陰謀的面紗,和專家們一起破譯了刺青的含義。
研討會上,何向陽認為,《刺青》具有流行小說的所有元素,但它的核心是反恐,全書集合了知識、思想、趣味三種融合在一起,更增加了作品的可讀性。
著名文學評論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建軍評價《刺青》:「可讀性非常強,很有價值。」
新疆新聞工作者協會主席祝謙說,作者巧妙地處理了新疆的一些事件,靈活使用素材,通過文學的創作進行描寫,用一些虛構將事件寫得更加動人。作為一個新疆人,尤其感受到作品給人以深深的觸動。
著名文學評論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孟繁華表示,作者將反恐題材納入小說讓讀者眼前一亮,但其中案件緊密聯繫的細節展開不夠。
據悉,新疆華春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對《刺青》在影視方面的發展表示關注,大家對《刺青》的影視作品充滿期待。孫春明的第三部小說已經創作三萬多字,預計明年七、八月面世。
本次研討會由自治區黨委政法委、自治區綜治辦、《十月》雜誌社,新疆作家協會、新疆法制報社主辦,新疆華春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烏魯木齊市迎賓路葡萄園支持舉辦。
名家對《刺青》的評價:
《刺青》具有暢銷讀物和嚴肅小說的雙重品相。引人入勝的邊地風貌、神魅莫測的生命密碼、錯綜驚險的案情、活靈活現的人物……構成奇特而豐贍的文本,讀來欲罷不能,讀後意味縈迴。戲劇性情節和現代型敘述糅合無間。適度的敘事節奏、寬展的時空視野、深邃的人性洞察和忠誠的心靈底色,這些元素的存在,證明了《刺青》的審美力量。
——著名文學評淪家、魯迅文學院副院長施戰軍
《刺青》可稱為中國版的《達·文西密碼》。由於故事的背景元素由西方宗教文化轉換為中國不久前發生的現實,剝離了東西方文化的隔膜,對中國讀者而言,《刺青》可能更引人入勝。撲朔迷離的案情追蹤與破解過程極具現場感,也充斥著智性的較量。在層層推進的情節中,理想與現實、陰謀與愛情無奈地交織。嗜血的冷酷與夢幻的溫柔致命地糾纏,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效果。
——著名文學評論家、《十月》雜誌常務副土編陳東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