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紀錄片「大尺度」披露中國新疆反恐形勢

2021-01-09 環球時報

12月5日,一部時長近一個小時的名為《中國新疆,反恐前沿》的英文紀錄片在CGTN播出,這是近年來中國罕見地以英文紀錄片形式全方位展示暴力恐怖主義和宗教極端主義對新疆帶來的傷痛,並系統闡述中國為解決問題所付出的努力。

該紀錄片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極端主義,為禍新疆」、「生命代價,暴恐之傷」、「極端之路,血淚謊言」、「全球反恐,並肩同行」,這部紀錄片的製作精美,內容緊湊。

視頻截圖(下同)

長期從事新疆研究的暨南大學傳播與國家治理研究院研究員鄭亮在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自己的第一感覺是「比較震撼」,「因為以前涉及新疆反恐的片子畫面相對粗糙,且總體敘事非常籠統,不夠具體,看完只能了解大概情況,印象比較模糊。這次的片子完全不同的剪輯風格在視覺語言和效果上,同國際主流電視實踐是接軌的。」

壯美的自然風光、繁華的市場、充滿民族風情的舞蹈和音樂穿插新疆民眾對未來的寄語……紀錄片的開篇快速的剪輯向觀眾展示了一個極具魅力的新疆。隨後,純正的英文解說口鋒一轉:「而新疆,也是中國抗擊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的前沿陣地和主戰場,據不完全統計,自1990年至2016年底,在新疆地區發生了數千起暴力恐怖案(事)件,造成大量無辜群眾被害,數百名公安民警殉職。」

接下來,畫面中陸續出現2009年「7·5事件」、2013年天安門金水橋「10·28」暴恐案和2014年昆明火車站「3·01」暴恐案發生的原始視頻,解說指出,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畫面和駭人聽聞的暴行數字「揭示著中國西部邊陲的安全局勢之嚴峻」,同時引出西方輿論談到涉疆話題時長期存在的一個問題:「部分西方國家散布歪曲言論,稱『7·5』事件是民族衝突和鎮壓,但中國專家指出,這種說法顯然和他們在評價『9·11』事件時使用了不同的話語體系,二者必有一個不合邏輯,這一不實言論實則反映了某些國家在反恐問題上的雙重標準。」

「對極端分子來說,人人皆是獵物。」紀錄片除了觸目驚心的暴恐畫面,本紀錄片還從深層次挖掘了暴恐襲擊發生的原因。片中第二部分一開始,迪麗卡瑪爾身著漂亮的艾德萊斯(民族服飾)在她姐姐的婚禮上翩翩起舞,然而2014年輪臺「9·21」暴恐襲擊中,她永遠失去了右腿。實施本次襲擊的熱孜婭身受重傷,在病床上喃喃地說自己因相信極端分子所謂的「聖戰殉教進天堂」而走上了這條路。

遭受極端主義迫害的並不只是平民,2014年7月30日喀什最大清真寺的伊瑪目居瑪·塔伊爾遇刺身亡,紀錄片也展示了當時殘忍的一幕。新疆伊斯蘭教經學院院長阿不都熱克甫·吐木尼牙孜在接受採訪時說:「他們(暴恐分子)就覺得要把宗教界的有威望的有水平的這些人消滅掉,對他們反抗的人就沒有了,他們才能達到自己的陰謀。」天安門金水橋「10·28」暴恐案案犯吾許爾稱其發動襲擊時「哪人多就在哪搞」,而且不會管對方是否穆斯林,是否維吾爾族,「如果那樣說的話我們什麼都搞不成」。

紀錄片中提到,極端勢力為了達到其目的,故意歪曲宗教教義,典型的就是將《古蘭經》中的「吉哈德」說成是對異教徒的「聖戰」。對此,開羅美國大學商學院教授伊卜拉欣·阿布杜勒阿齊茲·哈賈茲說,「吉哈德」一詞,在伊斯蘭教中是一個積極詞彙,它並不意味著「拿起武器」,而是意味著要挑戰自己的內心,克服困難、避免錯誤,從而使邪惡遠離,走上真正的信仰之道。

大多數恐怖分子宣稱自己是「虔誠的穆斯林」,但實際上卻對《古蘭經》一無所知,紀錄片中,2014年和田「6·15」暴恐案案犯木爾扎提在被問到「伊斯蘭教有多少年歷史?」「『吉哈德』準確意思」「穆斯林要做的五個功課是什麼?」時,回答都是「不知道」。

面對嚴峻的形勢,作為中國反恐怖鬥爭的主戰場,新疆先後制定並修改完善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恐怖主義法〉辦法》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去極端化條例》,旨在從根源上防範和懲治極端主義活動,以消除恐怖主義。

廣大新疆基層幹部也積極投身這場去極端化鬥爭中,2013年4月23日發生在喀什地區巴楚縣色力布亞鎮的暴恐案造成了15名民警和社區工作人員的死亡,極端主義曾在這裡投下了長久的陰霾。新疆色力布亞鎮社區幹部阿瓦古麗·阿卜杜熱依木曾去了案發現場,毫無人性的殘殺讓她義憤填膺,加深了她對施暴者的憎恨。如今,她每天的工作就是通過走訪住戶做好宣傳工作。

中國政府堅持把預防性反恐放在第一位,這其中就包括設立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研究員李偉在紀錄片中說,極端主義成為支撐恐怖主義的一個「內核」,去除極端化,才能從根源上剷除恐怖主義所賴以生存的最為核心的要素。目前,新疆已連續3年未發生暴力恐怖案(事)件。

20世紀初,中國境內外的民族分裂勢力和宗教極端勢力曾試圖復燃「泛突厥主義」和「泛伊斯蘭主義」,紀錄片提到,恐怖組織在策略制定、目標選擇、區域覆蓋和境內外勾結等方面均有新的動作,隨著「9·11」事件的發生,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在全球蔓延加劇。

讓《環球時報》記者印象深刻的是,2013年天安門金水橋「10·28」暴恐案的主要實施者曾在一段視頻中焚燒包括美國、德國等各國在內的國旗。另據警方透露,絕大多數的恐怖訓練營地與「東突厥斯坦伊斯蘭運動」有關聯,紀錄片中也展示了大量恐怖分子在境外接受訓練的畫面。

紀錄片提到,中國採取了一系列加強反恐怖主義國際合作的措施,如在上海合作組織框架下簽署一系列公約,各成員國內定期舉行聯合反恐演習,使部隊做好疏散平民和與恐怖分子作戰的準備。專家稱,恐怖主義已成為當今世界的公害,「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在這場戰爭中僅憑自己取得最終勝利。」

通觀全片,《環球時報》記者感受最深的是紀錄片中首次公布了大量以往暴恐襲擊的原始畫面素材,其尺度和震撼程度超過以往,以至於片頭標示出警告:「部分案件和畫面屬於首次公布,以下畫面可能引起不適,請慎重觀看。」

這部紀錄片為什麼會如此「大尺度」?鄭亮認為,此片在平衡照顧受眾心理和展現恐怖主義危害方面所做的平衡超過以往任何一部,「首先,新疆已經三年沒有發生恐怖事件,居民的心態已經漸漸平復。在不喚起『創傷性記憶』的前提下,適度公布一些恐怖襲擊現場的畫面,照顧到了受眾的心理。同時,當前國際社會對新疆的反恐維穩措施存在一些質疑的聲音,而這些措施的起點恰恰就是新疆多年來發生的各類嚴重恐怖襲擊事件。因此這部紀錄片的尺度也有助於向國際社會充分說明中國面臨的恐怖主義威脅,尤其是這種威脅的嚴重程度。」

鄭亮表示,中國的反恐工作曾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如果說反恐是全人類共同面臨的一個挑戰,那麼中國反恐的實踐也應該讓更多的國家知曉。「當然,僅通過一部電視片希望糾正和重塑西方社會對於新疆反恐去極端化工作的偏見是不現實的,但是我希望所有真正想要關心和了解這個問題的人,可以先看過這片再發表看法。」

環球時報記者 範凌志 劉欣

相關焦點

  • 西媒就涉疆紀錄片「失聲」 海外網友瘋狂吐槽
    重磅發聲的,是中國和俄羅斯媒體:12月5日和7日,中國國際電視臺(CGTN)重磅發布兩部新疆反恐紀錄片:《中國新疆,反恐前沿》、《幕後黑手——「東伊運」與新疆暴恐》。外國網友:這一次,我更相信中國媒體CGTN的兩部以新疆反恐為主題的紀錄片,配以中英文字幕,近日相繼發布在國內外社交媒體上,並迅速引發網友熱議。12月5日發布的長約50分鐘的《中國新疆,反恐前沿》,首次公布了大量暴恐襲擊的原始畫面、將最真實最全面的新疆反恐情況呈現在了觀眾面前。
  • 新疆第二部長篇反恐小說 《刺青》獲好評
    著名文學評論家、中國作家協會創研部副主任何向陽,著名文學評論家、《十月》雜誌常務副主編陳東捷等給予好評,並提出寶貴意見。    《刺青》作者孫春明,筆名初十,任職於新疆法制報社。《刺青》是其長篇反恐小說三部曲第二部,講述了環保志願者在海拔近三千米的羊圈營地帳篷裡發現一名安詳死去的絕美女子,警方勘查發現死者大腿內側有神秘刺青符號。
  • 公安部首設「反恐專員」 由公安部原部長助理擔任
    公安部首設「反恐專員」 由公安部原部長助理擔任 2015-12-21 05:24:34據了解,這是公安部首次公開設置這一職位,專家表示,這意味著我國對反恐工作更加重視。  在公安部官網領導信息一欄,排位倒數第二位的是劉躍進,職務為反恐專員(副部長級)、黨委委員。公安部披露的劉躍進簡歷顯示,他是1959年1月生人,湖南寧遠人。所學專業就是刑偵,大學畢業於西南政法學院,獲得法學學士學位。
  • 美大搞反恐「雙重標準」 多行不義必自斃
    新疆作為中國抗擊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的主戰場,是國際反恐鬥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政府在借鑑和吸收國際社會反恐經驗的基礎上,堅持打擊與預防並重,一方面嚴厲打擊暴力恐怖犯罪,一方面通過鞏固九年義務教育、設立教培中心、大力脫貧攻堅等一系列惠民舉措,竭盡全力保障新疆人民的基本人權免遭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的侵害,保持新疆社會的穩定和繁榮。
  • 繁榮發展的新疆鑄就中國之治亮麗名片
    作者:梁玉春(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新疆師範大學基地研究員)新疆自古就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匯、多宗教並存的地區。在悠久的歷史進程中,新疆的命運始終與中華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
  • 二十四節氣紀錄片Seasons of China《四季中國》:春分
    二十四節氣的紀錄片Seasons of China《四季中國》,一起學習紀錄片中出現的實用英語表達、感受全國各地多樣的民俗文化,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二十四節氣紀錄片Seasons of China《四季中國》:立春二十四節氣紀錄片Seasons of China《四季中國》:雨水二十四節氣紀錄片Seasons of China《四季中國》:驚蟄高效快速背單詞的11個實用技巧,快收藏!重磅發布!2020第19屆奇速英語夏令營詳細介紹春風不解意,三月桃花寄。
  • 涉疆法案、教培中心……這場發布會回應了N個新疆熱點問題
    截至目前,新疆已連續3年未發生暴力恐怖案(事)件,極端主義滲透得到有效遏制。涉疆法案美國通過涉疆法案是對中國內政的粗暴幹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雪克來提·扎克爾表示,美國近期通過的涉疆法案,嚴重違反了國際法和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這是對中國內政的粗暴幹涉。
  • 美籤涉疆「法案」,全國人大、全國政協、中國外交部發聲堅決反對
    新疆堅持標本兼治,打擊與預防相結合,採取的一系列舉措不僅符合中國法律,也是中國落實國際社會反恐和去極端化倡議,包括落實《聯合國全球反恐戰略》和《防止暴力極端主義行動計劃》的具體步驟和體現。新疆開展的各項工作有效遏制了暴恐活動多發頻發勢頭,最大程度維護了國家統一、安全,保障了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權、健康權、發展權等基本權利。
  • 中國氣象局:今年入汛以來氣候波動大 天氣形勢複雜
    來源標題:中國氣象局:今年入汛以來氣候波動大 天氣形勢複雜 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今年入汛以來,受弱厄爾尼諾事件影響,我國氣候波動大,天氣氣候形勢複雜,極端事件頻繁。
  • 新疆廣匯物流榮膺2018年度金牛最具投資價值獎
    10月31日上午,由中國證券報舉辦的2019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高峰論壇暨第21屆上市公司金牛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隆重召開,論壇以「新時代 新機遇 新動能」為主題,圍繞宏觀經濟形勢、上市公司價值回歸等重要議題展開研討,為提升上市公司價值與質量群策群力。
  • 導演徐瑋超:紀錄片是在紀錄歷史丨洞察紀實影像
    這部拍攝自京劇大師譚鑫培真實表演的紀錄電影,結束了中國沒有國產電影的歷史。中國紀錄片,也就此拉開帷幕。經過100多年的發展與進化,記錄真實生活的紀錄片,已經成為重要的藝術形式。尤其近幾年在網際網路熱播後,紀錄片產量隨受眾規模的擴大日益提升。根據數據統計,2017年全網紀錄片總點擊量90.5億次,同比增長13.1%;生產總投入超39億,同比增長14%。
  • 城市軌道交通安全反恐建設規劃
    本文作者在對重慶市軌道交通建設進行調研的基礎上,從公共危機管理、安全防範理論角度,對軌道交通中安全反恐建設的實際問題作一個剖析,並提出具有操作意義的方案。在中國,隨著區域經濟和城市群的發展,人們又把連接這些地區的城際鐵路和鐵路客運專線也慣稱為軌道交通。然而,本文僅指城市城區的地鐵、輕軌列車等等。城市軌道交通具有高速、安全、準時、載客量大、不受外部氣候條件限制及能夠減少城市汙染等特點,所以,城市軌道交通成為當今各國解決城市交通擁擠最有效的手段。同時,已經發生的城市軌道交通突發事件,也使城市軌道交通的公共安全問題成為理論界和實務界關注的焦點。
  • ...紡織市場持續活躍——中國棉花形勢月報(2020年10月)
    全國棉花採收加快 紡織市場持續活躍——中國棉花形勢月報(2020年10月) 出處:中國棉花協會    2020年11月20日 10月,全國棉花進入採摘高峰期,進度快於去年,籽棉收購價格上漲幅度較大。
  • 劉煒:美國說謊瞞不過新疆人
    近日,美國政府不顧中方堅決反對,執意通過所謂「2020年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無視新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果,惡意攻擊新疆的人權狀況,詆毀污衊中國政府,違反了國際人權標準。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保護和促進人權,長期以來始終心繫新疆各族人民,採取有力舉措,依法保障各族人民政治權利、經濟權利、社會權利、文化權利和宗教信仰自由權利。黨的十八大以來,新疆各族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2019年,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4664元、13122元。
  • 《生門》一個關於中國女人生育的紀錄片
    《生門》是由北京中視文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陳為軍執導的紀錄片電影。陳為軍是中國著名的紀錄片導演,曾在國際上獲得多次的大獎,他拍攝的紀錄片都有一種純粹感,不夾雜自己私人感情在裡邊,只是將真實展現給每一個觀眾。該片聚焦每一個家庭都會面臨的生育問題,紀錄了4位遭遇極端情況的產婦及其家人在醫院生產過程中經歷的種種考驗。
  • 這部紀錄片名叫《中國》,畫面極致唯美,主題宏大不枯燥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師文靜正在播出的紀錄片《中國》,由爆款紀錄片《河西走廊》團隊拍攝,剛一播出就收穫無數好評,該片畫面、解說詞做到了極致唯美,也找到了獨特的敘事方式,輕鬆駕馭了中國歷史這個宏大題材。
  • 《2020年紀錄片調研報告》
    比如,浙江衛視《西冷印社》、東方衛視《大城無小事——派出所的故事》、湖南衛視《中國》、江蘇衛視《從長江的盡頭回家》、北京衛視《生命緣》第10季、海峽衛視《早餐中國》第三季等。以上紀錄片專業衛視和省級綜合衛視所播出的紀錄片或紀實節目也基本實現了先網後臺播出,或者臺網同步播出。
  • 無所不吃:雞屁股羊眼睛……東北、新疆、四川,誰是中國最野燒烤?
    B站紀錄片《人生一串》的火爆把錦州燒烤帶上了風口浪尖,而這座城市甚至將錦州燒烤列入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由專門的燒烤協會頒發的石碑立在店前,是錦州燒烤身份的象徵。正宗的錦州燒烤一定是鐵籤子串制的。90年代東北下崗潮來臨,許多自行車廠倒閉,燒烤店老闆看準了自行車輻條價格低,同時鐵的導熱性能更好,大量購入自行車輻條用來串烤串。
  • 首次深度披露!1958年炮擊金門內幕
    為了回顧歷史,啟迪今天,《國家記憶》欄目5月29日起重磅推出十集大型文獻紀錄片《一九五八炮擊金門》。該系列首次深度、全面、權威披露炮擊金門這一軍事行動的歷史內幕,展現60多年前蔣介石集團「反攻大陸」計劃遭到重挫、美國「劃峽而治」的圖謀宣告失敗、海峽兩岸形成「一個中國」的默契過程,彰顯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祖國終將統一的歷史必然。
  • 2020最新片單|適合春節看的10部高分紀錄片
    1.自然探秘《未至之境》豆瓣評分:9.4國家地理與BiliBili合作出品,又名《中國的隱秘王國》。攝製組涉足了中國人跡罕至的地區,探秘了我們所知甚少的國內野生動物,跟拍它們"平凡普通"的日常生活。《手術兩百年》豆瓣評分:9.4《手術兩百年》由央視出品,獲得2019年中國視頻榜的「年度紀錄片」獎。這也是中國首部全景展現人類與疾病抗爭的科學紀錄片,攝製團隊歷時3年,前往英國、美國、德國、法國等國,拍攝醫院、博物館等,採訪了50多位頂級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