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後為什麼要停屍三天?其實這並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

2021-01-15 騰訊網

《莊子·讓王》:「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棄生以殉物,豈不悲哉!」

在蒼茫的宇宙之間,人的生命如同螻蟻,所以無論是古代還是現在,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追求,就是長生不老。根據《淮南子》中的記載,秦始皇在坐擁了天下之後擁有莫大的權力,而他也敵不過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儘管他曾經派出徐福尋找仙人,以祈求自己能得到仙丹。最後一切都是鬧劇,在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美夢成空。

「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雖然說,我們追求長生不老,但真的面臨死亡,我們又有著非同常人的豁達心境。這一點可以從葬禮上的種種習俗上顯現出來。在我們的一生中,不可避免地會經歷身邊人的葬禮。一般來說,人的葬禮會經歷好幾天,而且規矩繁多,會請具有名望的陰陽師主持葬禮。關於葬禮的時間存在著差異,有些地方要過了頭七才下葬,但部分地區人死之後要停吃三天才能下葬,現代人或許覺得這是一種迷信的做法,但其實他有一定的科學依據,這是為什麼呢?

停屍三天可避免犯下大錯

古時候葬禮的全過程一般要經過7天,要等人死之後,頭七過了才可以讓他們入土為安。而且,在下葬過程中,家人主持召集隆重的下葬隊伍,這是因為古代人信奉,人死之後靈魂會在頭七回到人間。只有在喪禮上讓他們風風光光地離去,才能夠彌補他們的在天之靈。

然而,秦始皇之後,人們不再停屍七天,而是三天。這是因為秦始皇的死是在夏天,那時候他也不在宮殿中,士兵需要將他的屍體從巡查路上移到宮殿中,途中沒有任何冷凍裝置。所以,他的屍體在停放七天之後,早已腐爛不堪,送行之人都能夠聞到一股奇臭。從那之後,很多地方將停放屍體時間從七天縮短到三天,至今一直傳承下來。

而我們也知道,古代的醫療條件與今天相比差之甚遠。沒有科技的支撐,他們無法正確地對人類自身的病症做出判斷。因此,古代常常出現假死的現象,所以停屍三天可以給親人和醫生做出反應的時間,避免犯下大錯。其實,關於死亡的概念一直沒有定論。在醫學上有一種微弱死亡的症狀稱之為:「假死」,指的是一個人,雖然生命機能極度微弱,用一般的方法檢查不出來他的生命指徵,看起來好像已經死亡,但其實還活著,因為他的腦功能和呼吸處於高度抑制的狀態。

顯然,憑藉古代的醫療條件是無法精準地判斷這種假死現象,再加上古代擁有高超技藝的名醫並不多,普通人生活當中常常會遇見庸醫。所以,在醫生宣布親人死亡之後,再將親人的屍首停留在家裡三天的時間,可以給假死的人甦醒的機會,及時救治他,避免陰差陽錯地葬送親人的生命。

能救活死人的扁鵲

在歷史上就曾經有過一次假死的案例,春秋時期,扁鵲愛好遊歷,經常在各國行走,也在遊歷過程中治好了許多疑難患者,所以大家都覺得他有起死回生的本事。有一天,扁鵲遊歷到虢國,這裡的太子在半天前死亡了,朝廷上下正在給這位太子準備入殮儀式。他聽了十分著急,來到皇宮門口,自稱自己是一個大夫,想見見太子的遺體,或許還能救活太子。皇宮的守衛聽了扁鵲的話,只覺得他是個瘋子,哪有人死還復活的道理。

這時,扁鵲嘆了一口氣表示,你不相信我的話這沒有關係,你可以先按我說的觀察一下太子的反應,你去看看他的鼻子有沒有腫,他的大腿和陰部,摸起來還有沒有餘熱。守門人把他的話稟告給虢國君王,發現已經死亡的太子,果然有扁鵲所說的這種症狀,於是國王親自出來迎接扁鵲,請求神醫救活他的兒子。

經過扁鵲的診斷,原來這位太子並沒有死亡,而是得了一種病叫做「屍厥」,這會讓太子氣脈紛亂,面色全無,身體沒有知覺,好像死亡一般,但其實是種假象,後來在扁鵲和他身邊弟子的搶救之下,太子果然活了過來,身上的病症也全部治癒了。從此之後,人們就將扁鵲和起死回生牢固地聯繫在了一起。至此,我們可以發現,扁鵲並沒有什麼起死回生的本事,只不過是這種假死的現象被扁鵲發現了,他通過及時的措施拯救了這位太子的性命。可見在古代,停屍三天是有科學依據的。

銘記教訓,祭奠親人

如果沒有扁鵲,虢國的國君,可能會將自己還活著的兒子埋入黃土之中,而他的兒子或許在棺材中甦醒,奮力自救又無可奈何。對古人來說,這樣的教訓實在太過慘重,所以在這之後,停屍三天成為了每一個葬禮上的固定儀式,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普通百姓,他們的葬禮上都遵循著這樣一個規矩。

說起來,停屍三天或七天,除了能夠避免假死的親人被活埋,還有社會意義上的另一種考慮。一個人,赤條條地來到人間,但走的時候經歷過人間的風景,也體會過世間的溫情,他們並不會一個人孤獨地離去,身邊的人也難以短時間內接受他們的死亡。更何況在大多數的情況之下,人死是在我們的意料之外的。

因此,三天也可以給親朋好友一個反應的時間,他們可以回憶自己與逝者的情誼,並且用自己的方式祭奠他們的離去。就像是葬禮,雖然我們都知道,在人死之後為他操辦各種儀式都於事無補,畢竟他無法親自參與。可對於活著的每一位親朋好友來說,我們對死者的情意,好像只能夠通過這種風風光光的儀式才能夠體現出來。

「幾回天上葬神仙,漏聲相將無斷絕」,從《官街鼓》中描述看來,長生不老是一種可怕可笑的欲望。今天的我們已經通過科學技術的發展,拉近了與長生不老之間的距離,但仍然無法實現。很多人會嘲笑古代留下來的一些迷信,但是停屍三天並不是迷信,其中的科學依據放在今天仍然適用。

或許,可以用現代的科學技術判斷親人是否真的處於死亡狀態,停屍三天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雖然很多地區還保留著這樣的傳統,但很多人懷疑這樣的傳統是否需要拋棄。但其實,就算親人不是假死,停屍三天也有存在的必要。從生者的角度來說,需要三天或者更多的時間,去整理自己的心緒,去回憶逝者的一生,並且用自己的方式和逝者告別。但更多的是,在親人的離去中,不斷獲取自己生活的勇氣和力量。

雖然逝者已去,但生者需要時間從悲傷中脫離出來,面對自己的生活。所以說,停屍三天,從逝去者的角度來考慮,能夠最大程度地保證他的生命權利。而從活著的親人的角度來說,也給了他們一個緩衝的時間。因此,停屍三天的意義遠遠超出了封建迷信。

參考文獻:

《淮南子》

《官街鼓》

相關焦點

  • 人死後為什麼要停屍三天?這並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人死後為什麼要停屍三天?這並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六十歲後過世是年終正枕,是老死。六十歲前是夭折。老人過世子孫就要守孝,如果過世的老人的子孫在外工作,即使遠隔千裡也要趕回來奔喪,否則會被說是不肖子孫。
  • 人死後為何要用布遮住臉?這並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除此之外呢,從習俗上來講的話,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人死後要停屍三天的習俗,而人在死去之後,面部因為血液停止流動,就會變得不太好看,甚至有一些恐怖,為了避免給周圍的人帶來害怕的心理,就會選擇用布將臉蓋住,就會選擇將臉蓋住,這樣就可以個方便親朋好友來進行掉念,這樣前來弔唁的親朋好友就不後害怕了。
  • 人在去世後要用白布把臉蓋上,這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人在去世後要用白布把臉蓋上,這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俗話說,生老病死,人之常情,新生命的到來自然是使人愉悅的,但衰老和生病,也是人活一世不可避免的正常的生理現象,大可不必為此過於焦慮和難過,就連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臨,作為茫茫眾生其中一員的我們,也無法判斷,面對死亡的來臨,我們更是不必恐懼和悲痛
  • 古時候人死後會停屍三天,這種習俗是怎麼產生的?有何意義呢?
    在喪葬禮儀中有著許多細節,例如眾人皆知的「停屍」,就是說人去世之後屍體會停放幾天再下葬。在古代的時候,是停屍七天。而現代社會人們的生活節奏變快了,基本上只是停屍三天。那停靈這一說法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人死後要停靈三天呢?下面就為大家揭開這一神秘的答案。圖片:緬懷逝者劇照一、先給大家介紹一下「停屍」的由來。
  • 額頭越大的人越有福氣?這並不是迷信傳說,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額頭越大的人越有福氣?這並不是迷信傳說,而是有科學依據的!相信有很多網友都聽說的額頭大的人會比較有福氣,因為天庭飽滿,很多老一輩在看到剛出生的孩子,如果額頭是非常飽滿的,就會說這個孩子將來肯定會很有福氣,如果孩子的額頭是非常窄小的,那麼老一輩的也會說這樣的孩子將來可能會不順,那麼這些到底是不是迷信要傳說呢?其實是有科學依據的。
  • 額頭越大的人越有福氣?這並不是迷信傳說,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額頭越大的人越有福氣?這並不是迷信傳說,而是有科學依據的!相信有很多網友都聽說的額頭大的人會比較有福氣,因為天庭飽滿,很多老一輩在看到剛出生的孩子,如果額頭是非常飽滿的,就會說這個孩子將來肯定會很有福氣,如果孩子的額頭是非常窄小的,那麼老一輩的也會說這樣的孩子將來可能會不順,那麼這些到底是不是迷信要傳說呢?其實是有科學依據的。
  • 並不是因為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並不是因為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說到殯儀館,很多人不寒而慄,雖然現在是一個講究科學的社會,但有些事情科學真的不能解釋,所以人怕「妖魔鬼怪」。很多人覺得殯儀館是一個陰氣特別重的地方,就算是一個無神論者的人,都對一些方面的講究就特別多,不過大多數規則,也是建立在對逝者的尊重為前提上面的。殯儀館為何不放鏡子?
  • 為何人死後會「託夢」給親人?這究竟是封建迷信,還是有科學依據
    文/仗劍走天涯為何人死後會「託夢」給親人?這究竟是封建迷信,還是具有科學依據?隨著如今人類社會的科學技術不斷的發展,曾經的很多怪異奇異的現象,也都能夠被科學所解釋。就比如說,做夢的這種生理現象。雖然很多人都能夠正確地對待做夢了,可是在夢中所發生的這些現象,每當醒來也都是久久不能夠平復的。甚至還有人在做夢的時候,夢見自己已經逝去的親人。為什麼明明這個人已經死了,還會在夢中遇見了?難道所謂的託夢給親人的現象,真的是存在的嗎?這究竟是一種封建迷信,還是有科學依據的正常現象呢?
  • 工作人員:並非迷信,其實有科學依據
    追求客觀真理和知識是人的最高和永恆的目標。——愛因斯坦科學和迷信這是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概念,古代的時候,人們為什麼總是相信著所謂的「鬼神」之說,是因為在當時還沒有衍生出科學這一現實的概念,所以人們面對一些無法解釋的現象時,只能本能歸結於是鬼神在作怪。但是如今社會,人們崇尚科學,很多非自然的現象都是可以依靠科學依據解釋的。
  • 為何人去世後要停屍三天,還用白布蓋住臉,原來其中有如此大道理
    導語:為何人去世後要停屍三天,還用白布蓋住臉,原來其中有如此大道理每個人都會生老病死,當我們身邊親近的人去世之後,我們才知道生命3是有多寶貴,同樣也對死者最崇高的敬意。而我們常常在現實中看到一個人去世之後,會用白布把他的臉蓋住,然後遺體存放三天才下葬。這是我們的一個傳統習俗。
  • 為何人死後會託夢給親人?專家給出解釋,並非迷信而是有現實依據
    在崇尚科技的21世紀看來,「託夢」顯得十分神幻,但科學家、哲學家等人都研究過人的夢境,發現夢境與現實世界具有一定的聯繫,並非都是封建迷信,人死後託夢給親人的情況也不是不可能。不過「託夢」的重點並不在於死者,而是做夢的這個人,老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腦海裡反覆思考的事情,即使是睡著休息,也還是會以夢境的方式出現,尤其是人半睡半醒或是夢中夢的時候,就更添了幾分神奇的色彩。
  • 人去世之後為什麼會託夢給親人?科學家: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
    人去世之後為什麼會託夢給親人?科學家:不是迷信,有科學依據在古代的時候,人類對於一些難以解釋的自然事件,往往會給它們披上神秘的色彩,然後通過神話或者迷信的方式來說進行解釋,但是隨著人類進入科技文明時代,很多古代的迷信神話,都被人類用科學的手段分析了出來,也證實了僅僅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自然現象而已,根本不存在所謂的鬼神世界。
  • 人死後為什麼要蓋住臉?揭秘"人死蓋臉"的科學之處
    「人死蓋臉」是流傳了幾千年的一種喪俗,它始於春秋戰國時期。人死是必然的,在中國人的習俗裡,人死之後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拿一張紙將死者的臉蓋著,人死之後,用東西蓋住臉開始於何時已經無從考證。今天我們就來揭秘"人死蓋臉"的科學之處。人死後為什麼要蓋住臉最早記載應該是春秋戰國時期,吳王夫差為報越國殺父之仇,率兵一舉擊敗越國。
  • 可能並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
    導語:現在的兒女都是處於上有老下有小的階段,所以在生活和工作上的壓力也是非常大,可能就會將孩子給自己的媽媽或者是婆婆看,這樣就讓大多數的孩子都是晚上和外公外婆,甚至爺爺奶奶一起睡覺,但是很多人都說孩子是不適合和老人在一起睡覺的,這是怎麼一回事呢?跟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人去世後,為何要拿黃紙遮住臉?不單是迷信,更多的是科學講究!
    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規律,不單是人來,世間萬物都無法逃脫的天地法則,也正是因為如此,人們才會尋求長生之法,也創造了完整的神話體系,比如人死後會下入地府,如果生前行善積德會升入天堂,如果是生前作惡太多會被打入十八層地獄,受油鍋刀斧之刑。我們知道一個人去世以後,我們就會用一塊布蓋住他的臉。
  • 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
    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依據的對於每個女人來說,懷孕都是一件大事。不過,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人們在物質和精神方面的壓力也是越來越大。許多女性因為早年忙於工作,都耽誤了自己的終身大事。有不少女性年過30才徹底安定了下來,考慮自己的終身大事。不過,女性並非越晚懷孕越好,有時候,懷孕晚的女性也會遇到一些問題。我們常聽說,女性年過30就很難懷上了。
  • 老人說生孩子要挑「吉時」?其實像這3個時間段,還真有科學依據
    文丨郝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或許現在很多年輕的朋友都經常會聽老人說:「在要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挑一個好時辰,這樣生出來的孩子才最有福氣,也最好養活。」不過很多人都以為這是一種迷信的說法,他們認為生孩子還能挑時辰嗎?
  • 人去世後,為什麼要用黃紙或白布蒙臉?原來是有原因的
    人去世後,由於地方不同、風俗不同,送別逝者的方式,自然就存在很多差異,但有一點,在全國絕大多數範圍內,都驚人的相似,那就是:人過世後,不會讓其素麵朝天,生者在其臉上,都會就地取材蓋上衣服等東西,主要為黃紙或白布。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 在這4個時間出生的寶寶很有福氣,不是迷信,而是有依據的
    雖然這有點迷信,但也寄託了父母對孩子的愛。現在很多的家庭都只生一兩個孩子,所以對孩子的一切都是在計劃中,從開始備孕,什麼時候懷孕,孩子什麼時候出生等,都是認真計劃過的。從科學的角度上來講,這也是比較科學的,對大人和孩子都好。小吉在跟老公結婚後,就打算前兩年先不生孩子,等事業等都穩定下來了,再好好計劃下時間。
  • 現在人死後為什麼沒了以前的習俗,而是直接送殯儀館?可算知道了
    導語:現在人死後為什麼沒了以前的習俗,而是直接送殯儀館?可算知道了中國有句老話叫死人為大,因此在很多年前之前,如果家裡有人死去,一般來說都是先把死人的遺體放在院子裡面停屍幾天,然後再送到火葬場。但是這也是人們的一種期盼而已,希望自己可以多陪一陪死去的親人,因為以後再也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