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跟拍24年的9分神作,打臉無數中國父母

2020-11-25 網易新聞

那個最會說東北話的日本女孩,帶著一口臺灣腔,開啟了人生新篇章:

福原愛在微博發文,宣布自己準備退役了。


「不是桌球裡有人生,是人生裡有桌球。」

福原愛近期在一檔綜藝中這樣總結自己與桌球二十多年的羈絆。


日本富士電視臺追蹤拍攝了福原愛從4歲到28歲的全部成長曆程,用3000盤錄像帶剪輯製成紀錄片《福原愛:鏡頭下的四分之一個世紀》,豆瓣評分高達9.0。


熱評的第一位,有人感慨紀錄片導演20多年前選中福原愛跟拍的「神級操作」。


                                             豆瓣網友評論截圖

鏡頭下的24年中,媽媽從風華正茂的女子變成慈祥老人;福原愛,從調皮可愛的小姑娘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愛人。

當年那個小姑娘能有多可愛?

才長到和桌球桌一邊高,就打敗了小學二年級的男生,她開心地跑出場地,鞋跑掉了都不知道;

輸球抹眼淚的樣子,分明和長大後遇見「流水的大魔王」時沒什麼差別。

二十多年的人生,濃縮成短短一個多小時。

媽媽用自己人生中最寶貴的時間全身心地陪伴在福原愛身邊,從小的教育、細緻觀察和尊重,成全了一個「天才少女」的誕生和成長。

1

雖然你只有4歲

但規則就是規則

當別的小朋友纏著父母買各種玩具時,3歲的福原愛最熟悉的「玩具」是桌球。

因為看過哥哥打桌球,「小心機」女孩福原愛也吵著要打。

3歲9個月時,福原愛第一次打桌球。這個身高剛趕得上球桌的孩子,一打就停不下來。

每天幼兒園一放學,就奔跑著回家練球。訓練的第一年打壞了三個拍子。


不過,4歲的福原愛自然並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不厭其煩地練球。

天才之所以成為天才,得益於自身過硬的條件之餘,更重要的那個天才背後懂得堅持和教育的家長。

發現福原愛的興趣後,媽媽開始帶著女兒學習桌球,成為了她桌球的啟蒙老師。

為了方便她和哥哥訓練,直接把桌球桌放在了客廳。

那一年,母親福原千代42歲。

富士電視臺首次把鏡頭對準福原愛,是在一次全國大賽上。

身高只有100釐米的福原愛,面對比自己大很多的對手,第一次哭著跑向了媽媽。

在離球桌最近的觀眾席,梳著和福原愛一樣髮型的母親千代,看著女兒跑過來,沒有過多的安慰,而是打開福原愛的手掌,說:

「來看一看,這是什麼?」


手上寫著福原愛和母親的秘密暗號:集中、時機。

球場上,時機就是一切。


她的第一場比賽就打敗了二年級的小學生,面對孩子出色的表現,母親展露笑顏,毫不吝嗇地誇讚她:

「平局後能贏下真不錯。」


但之後的比賽中,小福原愛的發球姿勢不符合規則。

這時候母親嚴肅起來,「我知道你發球的時候有點緊張,不過把手張開拋棄來,加油。」

嘗試讓孩子正視自己的錯誤,鼓勵她自己找到方法努力解決。


「用指導代替指責」的原則看似簡單,現實中能做到的家長,不知能有多少。

又犯錯了也沒關係,這一次母親不再繼續安慰,把福原愛推回賽場,道理她已經明白了,當前要做的就是「下一個球好好發」。


在福原愛輸球之後,母親也沒有責備,反而為小福原愛加油,給她鼓勵,在她不停啜泣時也會說:

「不要哭,就算輸了也不要哭。」

比起贏得比賽,福原千代更重視對孩子禮儀和規範的教育。

比賽結束後,媽媽第一時間讓福原愛和對方道歉,因為發球不規範是不尊重比賽的表現。


「就算只有四歲,但規則就是規則。」

因為輸掉比賽跑出去、又不巧撞到腦袋的福原愛,越哭越厲害。

媽媽沒有繼續逼她,選擇了安慰。


球場之外,為了尊重規則,母親每天一遍又一遍地訓練她規範發球,並且制定了循序漸進的計劃。


一個個球打出去,撿回來,陪著;

一次次手把手糾正動作,叮嚀著;

望子成龍的父母有很多,對於母親千代而言,練球的初衷只是陪伴孩子,創造屬於自己和孩子的記憶。


事後回憶起這段經歷,母親坦言:

「一點兒也沒有想以後會怎麼樣,就是每天興致勃勃地和孩子一起練。」


母親的特訓讓小福原愛就有了飛速進步,短短一個月後過去,掌握髮球規則的福原愛就有了很大的突破。

不久後的一場比賽成了檢驗成果的關鍵時期。

大戰來臨前,面對緊張的小福原愛,母親緊緊地握住她的手,耐心開導,叮囑她「笑一笑」投入決賽。



而另一邊,被福原愛扣殺厚輸了的二年級小男生哭著回到家長身邊,換來的只有身邊大人、隊友們的推搡和冷嘲熱諷:

「自己不好好練習有什麼辦法。快打球去,去!」

「人家在等著呢,等你呢,聽見沒!」


對一個難過傷心、渴望安慰的孩子來說,這樣的冷言冷語,比失敗的打擊更殘酷。

習慣打壓式教育,認為表揚會讓孩子變得驕傲自負,然而這卻很容易讓孩子陷入自我懷疑的誤區。

福原愛就是最好的反例證明:一句簡單的誇讚和鼓勵,化成一股背後的強大力量,增強他們的自信。


5歲的福原愛,就這樣拿了第一個全國冠軍。

這個仿佛是被桌球之神眷顧的女孩,受到了全國的關注。

只有在不為人知的角落裡,鏡頭無意捕捉中,才發現這背後的「真正力量」。

在所有人都離開練習場後,要求嚴格的母親仍然陪著嬌小的孩子練習。


這位母親還有一本練習手冊,上面用心地記錄著女兒的性格特點。


練習手冊

正是因為深刻地知道福原愛不放棄、不服輸的性格,在她一直打不好,開始哭哭啼啼後,母親也不理會她的撒嬌,抓住她的性格特點,使用激將法:

「小愛不要太撒嬌,不想練就算了,5個球練還是不練,你定。」


面對母親的反應,即使哭得喘不過氣,也倔強地回答:

「要練!繼續練!」

堅守著和母親曾經定下的「絕不中途放棄」的約定。

一個堅決不肯放棄的孩子;

一個不過度嬌慣孩子、懂得「對症下藥」的母親;

節目組堅持拍攝福原愛的原因,也許就是看透了這對母女組合定能成就非凡的真相。

從4歲到28歲,福原愛這位天才少女的煉成,天賦、興趣只是一塊敲門磚,真正讓孩子走得更遠、更穩的,是母親的教育。

2

你要變得更強

媽媽必須退場

從1988年11月1日福原愛出生到2000年,這種陪伴已經走過12載。

漸漸長大的福原愛,在面對強大對手時,已經學會忍著不哭了。


新的挑戰不斷出現。

2001年,12歲的福原愛,以特邀選手身份與36歲的前中國隊員何智麗(日本名小山智利)對決。

福原愛慘敗。


比賽結束,何智利稱:「大家太大驚小怪了,在中國,福原愛這樣的選手有1000個。」

這一次,面對新挑戰,福原千代沒有選擇陪伴,而是放手。

福原千代知道「現在就是最好的時機」,她決定讓12歲的福原愛,獨自去中國,參加中國第三級聯賽。


「時機」,是福原千代一直掛在嘴邊的一個字。

不論是對女兒的球技訓練,還是性格品行的養成,福原千代深知「時機」的重要性。


什麼階段該採用什麼樣的訓練戰略,不同階段該怎樣教育孩子,是一門學問。

北大才女趙婕曾說:「我最敬佩一種父母是,在孩子年幼時,給予親密的照顧;在孩子長大後,懂得適時放手。」


12歲的福原愛獨自踏上了去中國遼寧的旅途。

福原千代縱使萬般不捨得,也微笑著送別女兒,裝作堅強,但是卻久久不忍離去,眺望著孩子遠去的背影。


福原千代雖然內心滿是牽掛,但她知道孩子需要獨立,她可以陪伴福原愛一時,卻陪不了她一世。

放手並不是等同於「撒手」,而是在陪伴和鼓勵的同時,給予孩子自我成長的空間,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

福原愛離開了母親,獨自來到中國。

等待她的是重重困難,她什麼都要依靠自己。


自己洗衣服,自己負責生活起居,學會自理。


面對陌生的生活環境,小小的福原愛沒有怯場,很快地和小夥伴熟絡起來,融入了「中國圈子」。


這些生活上的小問題,對於樂觀堅強的福原愛來說,都能一點點解決克服。

她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獨自一人承受壓力。

獨自站在比賽場上,回頭望去,都是中國人陌生的面孔,尋不到媽媽鼓勁兒助威的身影。

在此之前,每一次觀眾席,一眼望去最顯眼的那個人是媽媽;

比賽前,壓力大到全身僵硬,拼命加油打氣鼓勵自己的人是媽媽;

比賽過程中,關鍵時刻提醒要注意時機的那個人是媽媽;

輸了球,忍不住哭出聲來,再怎麼嚴厲也會安慰自己的人是媽媽;

拿了冠軍,比自己還開心的那個人的也是媽媽……

福原愛知道,這次,她只能靠自己,不讓媽媽失望。

「想要她技術變好的話,就不能去幹擾孩子」。

在福原千代眼裡,給孩子信任和獨立的發揮空間,有一些事情是不需要父母的。


女兒獨自抬行李,洗衣服,結交中國選手;在賽場上篤定的眼神,取得10戰8勝的佳績,都值得自己驕傲。

也證明了母親「放手」的決定,沒有錯。

放手換來福原愛的「雙重成長」,她脫落成能獨立自主的少女,更成長為一位獨擋一面的職業選手。

時機恰當的放手,何嘗不是對孩子成長最好的陪伴。

3

真正的「天才教育」

是愛的教育

有網友發微博說,福原愛的人生就是每個女孩子的夢想。


來源:新浪微博

幼年成名,家教好,不管是在日本訓練,還是到中國訓練,都是個被人捧在手心裡寵愛的小姑娘;

交了個同行的帥氣男朋友,28歲結婚,29歲生了一個可愛的女兒;

如今剛剛30歲的她,已然是事業家庭雙豐收……

但其實「團寵」福原愛的真實人生,沒有網友想像的那樣完美。

有人發現,紀錄片中幾乎沒有福原愛父親的身影。從小時候的訓練到成人之後分享勝利的果實,似乎都只有媽媽一人。

現實生活中,福原愛的父親對她很嚴厲。

2008年,日媒曝光福原愛與網球王子錦織圭戀愛。但這份「姐弟戀」僅僅持續四個月就走向了終點。


福原愛被拍到與錦織圭約會

父親福原武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公開說:「無數例子證明,戀愛對競技有影響,她可能是暫時被錦織圭迷惑住了。

福原愛被步步緊逼,迫於壓力,站出來向公眾道歉:

「非常抱歉這件事給大家帶來這麼大的麻煩,我希望今後繼續努力把球打好,不辜負大家的一片期望。」


剛回到日本,福原愛就因為被記者緊逼而含淚鞠躬道歉 / 視覺中國

有日媒曝出,福原愛的母親和父親在2008年就已經離婚,父親福原武彥更是被整個家族趕出家門。

「福原武彥是個不了解桌球的普通人,但他卻總是幹涉福原愛的桌球訓練,父親的指揮並沒有技術可言。」

日本的家族裡父親總是掌握第一話語權,儘管福原愛的媽媽福原千代才是真正懂桌球的那個。但因為父親福原武彥的絕對話語權,福原愛不得不聽從父親的指揮

父親更注重眼前的結果。

如果福原愛輸了球,父親就認定是訓練方法出了問題,所以不斷改變福原愛的訓練方法。以至於福原愛的訓練變得混亂,在之後的桌球比賽中屢屢表現不佳。


2005年6月21日,福原愛的父母觀戰乒超聯賽 / 視覺中國

因為父親經營的公司倒閉,從1998年到2013年間,全家人的開銷都要依賴福原愛,她經濟收入的很大部分都用來還債。

直到2013年福原武彥因為胰腺癌去世,人們才知道,福原愛與父親福原武彥這五年來,從未聯繫過對方。

「如果沒有父親我也不會來到這個世上,他對我的影響很大,無論是在我成長的過程中,還是加油打氣提供良好的環境等方面,在此,我要衷心地感謝去世的父親。」

福原愛在2013年父親去世後,通過經紀公司發表的聲明中這樣說。

除此,福原愛很少在公開場合主動談起父親。

前段時間,她卻在一檔綜藝節目中順口提起,丈夫江宏傑對孩子無微不至地照顧,她很震驚:自己的父親從來都不帶孩子,她原本以為所有的父親都是這樣。


開朗的福原愛鮮少提起的「父愛」,似乎也是這部拍了24年的紀錄片在迴避的。

從零散細節中拼湊出的父親形象,甚至談不上親切。不過幸好福原愛的成長過程中,有來自母親、隊友、朋友們的關愛。

如今福原愛也生了一個女兒,談到教育問題時,福原愛曾在一檔綜藝節目中自曝,她不想讓女兒知道自己是桌球手。

「將來和女兒打桌球時,要一邊對女兒說『媽媽不會呀』,一邊反手就是一個扣殺。」

30歲的福原愛,也學會了「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不是為了達到某個目標,曠日持久地相互要求;而是那一個個瞬間。

1993年,媽媽42歲。

不到5歲的福原愛參加全國大賽,第一次穿著全新的白色球鞋,輸了一局之後哭著奔向媽媽。媽媽說不要哭,「時刻記住你掌心裡的四個字,看準時機」。

在媽媽的不斷鼓勵下,福原愛打贏了二年級的小學生。

獲勝後的她,轉身朝著身後一直注視著自己的媽媽,豎了一個大拇指。


沒過幾個月,福原愛拿了縣城桌球賽的冠軍,在一群比自己大很多的選手中接過人生中的第一個金牌。

她和媽媽撒嬌,「真的好重啊!

媽媽沒有幫她拿,只是輕輕說了句,「重才好啊。


2003年,媽媽52歲。

15歲的福原愛獨自出徵,輸球之後不再奔向媽媽的懷抱哭哭啼啼。她獨自默默調整心態,集中注意力。

贏球了,鏡頭裡的她,緊握著拳頭,看向對手,眼神堅定。


2012年,福原愛代表日本參加倫敦奧運會,最終獲得銀牌。

比賽結束後,福原愛拿著獎牌奔向媽媽,媽媽笑著說,「借我戴一下。」

福原愛只是笑著看媽媽,已經60多歲的福原千代自言自語

「好重啊,這二十年都在這獎牌裡了,好重啊。」


這條路,走了二十多年。

所謂的「天才少女」,是在耐心的關懷和愛中,才明確自己的存在價值。

「因為是福原愛」被愛著,而非「因為是冠軍福原愛」才被關注,天賦生來存在,而之所以有了後面的精彩,是因為這一場愛的故事。


紀錄片中的錄製完成時,福原愛忍不住認真地問導演,當時為什麼選中她來拍這個紀錄片?

鏡頭拉回1994年。

在陪福原愛訓練到球館空無一人之前,二樓的欄杆旁,43歲的母親用手指著下面的桌球臺,對女兒溫柔地說:

「愛醬你看啊,大家都很努力呢!」

關注微信公號談心社,在公號對話框回復「福原愛」獲取完整紀錄片連結

談心社,這是20多歲年輕人談心的地方。微信搜索「談心社」關注我們,傾訴你的故事吧。

相關焦點

  • 《中國喜事》:豆瓣9.1分國產神作,每集都看哭
    今年有一部紀錄片,逆勢而上,收穫了開局9.1分的豆瓣高分,有網友看完寫下評論:「五星差評!說好的中國喜事,每集都看哭。」《中國喜事》由16個小故事組成,採用跟拍的方式,全程無旁白,每個主人公,都是生活中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有在直播平臺相識相愛的年輕人,舉行集體婚禮的現代軍人,種了一輩子地的倔強農民,7個年輕時組男團跳霹靂舞的中年人
  • 盤點那些被譽為神作的長篇動漫!來看看你喜歡的上榜沒(第二期)
    hello 大家好 這裡是漫星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 那些被譽為神作的長篇動漫(第二期)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一下這些長篇神作NO.6 鋼之鍊金術師《鋼之鍊金術師》是根據日本漫畫家荒川弘創作的漫畫作品改編的同名電視動畫。
  • 「神農」嘗百草:讓人遺憾的「神作」,書評《最強敗家子》
    今日評閱·第一本《最強敗家子》 作者:納蘭凌風 依墨給分:3.6分我是「依墨紅糖網絡閱讀」的依墨,一個愛看網絡小說的「神農」,同樣真心愛小說的道友,還請記得關注!依墨堅持「書評不劇透」的原則。依墨書評:讓人愛恨兩難的小說,矯揉造作的爽文,一部最終走向崩塌的「神作」。一、與眾不同的情懷人生苦短,諸多情難。
  • 這才是真正少兒不宜的日本動畫神作,好看到沒朋友
    暗黑系漫畫,曾經風靡日本的上世紀70-90年代,那個時候沒有今天漫畫主流的「友情、努力、成功」積極向上的主題以及結尾合家歡的表達方式。更多的是表達人的劣根性和孤獨絕望的情緒。以此為主題,誕生了很多好的作品,比如番友熟知的《劍風傳奇》《阿修羅》《死後文》等等,這些漫畫表達的東西比較深刻,很多包含對社會的思考、歷史的質疑以及人本性的探索等等,從客觀上說,適合有一定人生經歷和社會經驗的人看,所以相對受眾群體較小,少兒不宜。今天推薦幾部堪稱神作的暗黑系動畫,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
  • 相差45歲忘年戀,結婚震驚日本娛樂圈,9年後真情打臉眾人
    然而,在日本,有這樣一對年齡相差足足45歲的老夫少妻,用足足9年的時間,以真情打動了曾經所有不看好他們的人。 日本人郭德綱娶小45歲嫩妻,被評「最討厭夫婦」,用9年打臉眾人
  • 有種「最帥星二代」叫鄧超兒子,9歲憑高顏值風靡日本,圈粉無數
    就拿鄧超和孫儷這對模範夫妻來說,自從他們的大兒子「等等」出生後,就一直備受人們的關注,而等等後來的發展,更是讓許多人都羨慕不已。鄧超的兒子年僅9歲,憑藉長相走紅日本,被稱為「中國小慄旬」鄧超的大兒子等等出生於2011年,從一出生,這個名叫鄧涵之的孩子就被鄧超夫妻倆很好地保護了起來,甚至連一張照片都很少透露出來。
  • 10年跟拍5個北京中產孩子,反差扎心:你希望孩子走的路,有多少成了坑?
    紀錄片中選取了幾個有代表性的孩子,從孩子小的時候開始跟拍,每7年回訪一次,記錄孩子們的成長軌跡。  好多媽媽留言,覺得咱們中國版的《人生七年》如果有人拍攝,一定會非常精彩。  其實類似中國版《人生七年》的紀錄片,咱們早就已經分享過。這部紀錄片叫做《零零後》。
  • 日本籍士兵隱居中國,結婚35年後,妻子才知丈夫是日本人
    可是這樣的人,卻在抗日戰爭爆發後,成為了侵華日軍的一員,之後還在中國生活了大半輩子,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在參軍前,山崎宏以為去中國,是參加中國和日本之間的和平建設,將兩國當時的矛盾通過和平的方式去解決,化幹戈為玉帛,最終停戰。於是,他便踏上了中國的土地。
  • 隱居中國的日本逃兵,行醫70年救人無數,結婚35年妻子才知其身份
    從1931年日本入侵我國東北地區開始,再由1937年到1945年長達8年的抗日戰爭。諸如盧溝橋事變,南京大屠殺等等雖已過去多年,但一切都彷如昨日,依舊曆歷在目,因此中國和日本的仇恨可以說從沒有一天停止過。國人對日本人的痛恨也從沒有從心底移除過。但是,是不是真的如我們所想一般,全日本都沒有一個反思過中日戰爭的人?全日本都沒有一個值得原諒的人呢?
  • 萬國博覽會上,日本工藝「造假」打臉,中國用「鬼工球」驚豔世界
    萬國博覽會上,日本工藝「造假」打臉,中國用「鬼工球」驚豔世界文/歷史加工廠中華歷史博大精深,今天小編,我就給大家來講一下我們的優秀歷史作品,「鬼工球。」鬼工球又稱套球和銅同心球,這種同心球的材質一般都是選用比較珍貴的材料,比如象牙和玉石。
  • 神預言,32年前的日本動漫神作,預言了2020年東京奧運會將被取消
    #2012年相信是很多人都記憶猶新的一年。由於瑪雅預言2012年將是世界末日,搞得很多人都是人心惶惶。而且有部分人對此寓言是深信不疑,鬧出很多啼笑皆非的新聞。其實預言這種事在世界各地的文化當中都有存在。我國古代神作《推背圖》預言的前後2000年的大事。有的也是準的嚇人。
  • 日本侵華時,訓練過這一動物,咬死無數中國人,如今中國遍地都是
    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不少喜歡飼養寵物的人,最常見的寵物就是貓和狗,狗是最容易被人馴服的寵物類型,是人類的好朋友。只是如果狗遇到的是個性殘暴的主人,並且對它進行針對性的訓練,狗也會變得很兇殘。在日本侵華時,他們就曾訓練過一種動物,咬死了無數中國人,如今中國遍地都是。
  • 日本否認曾是中國附屬國,不料江蘇女子用一枚金印打臉日本人!
    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在200多年前的時候,日本曾經也發現了一個玉璽(漢委奴國王金印),而這個玉璽是大漢王朝贈送給日本的。想必大家都不曉得,可是如果把玉璽上的字翻譯成白話文的話,那就是日本這樣的一個小小的國家,是需要時刻聽從大漢王朝命令的,而這名女子找到的就是廣陵王璽。 廣陵王璽對於當時具有強大文化自信的日本而言,無疑抽了一記響亮的耳光。
  • 10本仙草級小說,完結很久依舊處於巔峰的神作,來看看你看過幾本
    本次無心為大家帶來了十本推了無數次還想繼續推的經典小說,屬於無心的仙草,希望大家看完本篇文章後能有所收穫!一、差點因為第一句是第一人稱而錯過的仙草《綁架全人類》小雨清晨把奇妙的腦洞變為出色的故事無疑是困難的,作者小雨清晨難能可貴的寫出了精彩的內容,兼具趣味性和一定的思考性。然而懶惰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也是阻礙其發展的重要原因。
  • 婚禮跟拍的具體流程是什麼呢
    我們去參加婚禮的時候,總會看到一個攝影師全程跟拍婚禮的過程。現在,大部分舉辦一場婚禮,總會找專業的人士來為他們拍攝整場婚禮的情況。新婚夫妻會選擇拍攝自己的婚禮,也是為了能夠讓這場關乎到一生的婚禮,在今後可以有著美好的會議,也能隨時去觀看。那麼,婚禮跟拍的具體流程是什麼呢?
  • 日本戰敗前在中國埋下無數炸藥,幾十年後,77歲的老兵主動來指認
    當年,日寇在中國犯下的種種惡行不僅是中國的恥辱,也是全世界的恥辱。可是即便證據確鑿,日本右翼分子卻依然不肯承認他們犯下的罪行,甚至還企圖掩飾和淡化這場罪惡,實在是可恨極了。而更令人震驚的是,後來人們才知道,日軍在投降之前,還偷偷在地下埋了無數炸彈,導致很多中國百姓被無辜炸傷。直到2004年的時候,日本一個老兵因良心不安,才回到中國指認出埋藥的地點。
  • 鄧超9歲兒子火遍日本,被贊「流川楓」:優秀孩子背後是優秀父母
    一般明星父母顏值都頗高,星二代的顏值也是比較在線的。所以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有媒體在關注著,也被很多人關注著。  鄧超和妻子孫儷在娛樂區的地位都比較高,兩人在事業發展期間就結了婚,經歷了愛情長跑,收到了無數粉絲的祝福。後來兩人生了一兒一女,事業家庭都是雙豐收,讓人羨慕不已。
  • 在中國:讓日本人疑惑的3件事!
    同樣,日本人到中國以後,也會注意到國人不常常注意到的地方,有時候我們認為合理的事情,在日本人看起來那麼的「不可解」。這篇文章,就說一說日本人對中國疑惑的三個事情,這些事情都是來自於與日本人朋友的交談。疑惑一:車牌比車貴機動車都是需要上牌的,全世界都是如此,就像汽車的身份證一樣,一般車牌就能夠識別汽車車主。
  • 播出三十多年,評分9分的神作:人窮時倫理人性都比不上一粒糧食
    弗洛伊德理論稱:人類的心中其實充滿了骯髒、野蠻的想法,人的本性與獸性無異,只是被我們掩蓋住了而已。這些獸性就隱藏在人類的潛意識裡,只等「合適的」時機就會被激發出來。那麼這個「合適的」時機是什麼時機呢?日本電影《楢山節考》就可以全面回答這個問題,它自1983年上映以來,至今仍評分9分,一半以上的人都給出了五星的評價。
  • 日俄戰爭,日本說:我們是在拯救中國,此人回了句,日本人羞愧了
    2021-01-05 08:15:02 來源: 觀言問史跡 舉報   在中國歷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