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山西的經濟發展曾影響全國。遍布山西境內的那些富商,打個噴嚏就能夠讓大清朝感冒發燒,其無可替代的經濟地位,是和當時發源於山西的票號生意分不開的。
話說,在明末清初,山西人創造性地發明了票號的生意,並在歷史的發展中逐步完善。到了清朝中晚期,山西的票號生意已經成為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那個時候的票號生意,其實和現代銀行的性質差不多。古代社會,金銀的攜帶很不方便,少一點還可以,數量大的時候就有點力不從心了。而且沿途之中,還要請鏢局的鏢師護衛,否則一不小心,就會被強盜給劫了去。
因此聰明的山西人突然想到,為什麼不用通兌的方式呢?將銀子存入山西人開的票號裡,給一張收據,那麼在這家票號的異地分票號中,就可以支取銀兩。這種新型的銀兩保管方式,立即受到廣大商人甚至是清廷的歡迎。
也正是因為如此,山西票號商人的生意迎來了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也造就了一大批富豪。渠家稱得上是山西的首富,家中金銀無數。
渠家在清朝早期,也是做小本買賣的,鼓搗一些土特產,在臨近縣市售賣,從中賺取一點差價,生意做大了之後,他們又開始做大宗商品買賣,從而積累了渠家第一桶金。
家中有了底墊,想要做其他生意也就手到擒來了。渠家也是,他們將家中歷年積累的數十萬銀子拿出來,瞄準票號生意的契機,義無反顧地投入到了票號生意的爭奪之內。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渠家的票號生意越做越大,從最開始的幾十萬兩銀子,最後達到了一年上百萬兩的收入。當時的銀子購買力,一兩銀子約等於現在六七百元人民幣,由此換算過來,渠家一年的收入是一個令人咂舌的數目。
渠家生意如此興旺,自然會結餘很大一部分銀子。可是對於這些現銀,渠家的渠源湞感覺還是埋在地下好,反正也不怕蟲咬,也放不壞,而且最安全。就這樣,他們除了必要的現金流通之外,還將上百萬兩白銀白銀埋在了地下,一缸一萬兩白銀,上百口大缸埋在地下,想想就令人心動。
不過後來,由於辛亥革命後,渠家的票號生意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這個時候,山西王閻錫山找上門來,說是為了革命的需要,軍費不夠,知道他們家裡埋了很多銀子,想要借一點用用,結果老渠家的渠源湞借給閻錫山軍費30萬兩白銀。
不過,渠源湞對近代積貧積弱的中國憂心忡忡。話說,在日俄戰爭期間,有個日本人路過渠源湞家鄉,專門上門找渠源湞聊天。這個日本人,在談話中說,我們之所以在中國東北與俄國人大戰,其實是想幫中國收回東北的權益。
渠源湞怒不可遏,直言:既然貴國這麼關心中國的權益,那麼現在英國和俄國正在為爭奪西藏利益而爭鬥,你們怎麼不去為我國出面幹涉呢?這一句話,讓這位日本人面紅耳赤,不知道如何作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