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去堂姐家做客,3歲的外甥活潑好動,一點都不閒著。吃飯的時候,堂姐盛好他的飯,讓他自己吃。他不願意,就開始大哭,把碗推到一邊去。堂姐無奈,只好餵他吃飯。終於吃好了,他說他要第一個離桌,堂姐夫原本已經走開,又叫回來坐好,讓他第一個離開。看電視的時候,要自己選臺,別人要說不喜歡,就開始不願意。就連爸爸媽媽的坐姿都要糾正,讓自己看了可以才行。
堂姐無奈的說:原本這孩子也挺懂事,怎麼就養「壞」了。老話說:3歲的孩子狗都嫌。3歲的孩子不僅外人看著像「惡魔」,連父母都覺得想把他扔了,為啥會這樣呢?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一共會經歷3個叛逆期,其中第一個叛逆期就是2-3歲。這個階段的孩子開始出來自我意識的決定,不想別人插手自己的事情。但因能力有限,處理不好,就會變得陰晴不定。「3歲的孩子狗都嫌」,娃陰晴不定的原因有以下幾個,讓人無奈。
把自己當成世界的中心,所有人都要聽他的
孩子在2-3歲的時候,自我意識萌發,覺得自我的存在越來越重要。會無意識的把自己當成世界的中心,認為爸爸媽媽都要聽自己的,所有人都要聽他的。當父母的做法不如他所願,加之他沒有良好的語言組織能力,不知該如何用語言表達。就會通過大哭大鬧,父母覺得無禮的方式去表達。
解決措施:通過給孩子讀繪本,日常的交流,增加孩子的詞彙量,鍛鍊他的語言表達能力。此外,父母要懂得尊重孩子,以身作則,教孩子學會什麼是尊重。
想把事情做好,卻無能為力的挫敗感
處於3歲的階段,此時的孩子大腦發育不完善,但是想法夠多。想讓自己做好一件事情,證明自己,可是卻因為能力有限,完成不了。無能為力的挫敗感,就會讓孩子覺得很生氣,很憤怒。那麼就會發脾氣,宣洩自己的情緒。
解決措施:讓他自己的自己做,父母適當的引導,但不要過多參與。例如,當孩子堆積木的時候,有一個就是弄不好。他便開始生氣,想要摔了它。作為父母,不要參與,在孩子摸索的過程中,他可以去完成。獨立完成的喜悅感,是任何語言都無法代替的。當孩子實在無法解決的時候,父母再適當的去引導。
對人和物有強烈的佔有欲
3歲的孩子,對物和人都有強烈的佔有欲。誰要沒經過他的同意,就動了他的東西,準會鬧得天翻地覆。對於這一點,最好的解決辦法也是尊重。那是他的東西,他當然有權利不讓別人動。但是家長要正確的引導,不要讓孩子的反應過激。
「3歲的孩子狗都嫌」,其實這也是成長過程中,要經歷的必然過程。父母平常心對待,你家孩子並沒有被養「壞」。
---------------------
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母乳餵養、輔食添加、疫苗接種、疾病護理、成長發育,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給您定期奉上實用育兒生活小常識,讓你用科學的方式輕鬆帶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