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三叉戟》火了,原著作者講述北京警察故事

2021-01-09 北晚新視覺網

呂錚16歲進入警校,19歲當警察,23歲開始寫小說,至今仍一邊做警察一邊寫小說。今年,他四年前創作的小說改編的同名電視劇《三叉戟》在多家衛視播出,騰訊播放量6.6億次。一位公安院校的老師評價《三叉戟》,是「近年來最像警察的一部電視劇」。

《三叉戟之縱橫四海》呂錚著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近日,呂錚出版了《三叉戟》的前傳《三叉戟之縱橫四海》,敘述了三位老警察「大背頭」崔鐵軍、「大棍子」徐國柱、「大噴子」潘江海年輕時候的故事。電視劇《三叉戟》的成功引發了觀眾期待,目前,呂錚正在和老搭檔沈嶸一起改編《三叉戟之縱橫四海》電視劇劇本。

《三叉戟》播出後,呂錚切身感受到生活的變化,此前他為了採訪警察同行挖掘故事絞盡腦汁,很多警察不願開口。劇播期間,呂錚的電話竟被「打爆」,為此他不得不晚上八點半就將手機關到無聲。同行們紛紛分享講述經歷。對這一轉變,呂錚煩惱一陣後,更多的是開心:「這是素材的富礦啊!」虛構的背後有千萬現實支撐,每個警種跟每個警種的差別,只有警察才能寫出來。

「有一個信念支撐我在寫,就是我想讓老百姓看到什麼是警察。」

陳建斌、董勇、郝平主演的電視劇版《三叉戟》

獅子座、O型血,屬猴,呂錚精力旺盛。下班後,吃飯時,他就採訪同行。晚上八點到凌晨兩點是他創作的時間,周六周日,五一十一,只要有假期,他就用來寫作。一年兩部長篇的呂錚屬於極其高產的作家,但他卻覺得「素材都淤出來了」,動不動就攢六七萬字。這是個沙裡淘金的過程,呂錚說到這,拿出手機打開備忘錄給筆者看,一篇篇全是用零碎時間收集到的素材,每一條都記錄著一個驚心動魄的案件,刷不到頭。素材無疑是最重要的,因為呂錚清楚虛構也需要有現實的影子,「要往裡邊攘細節,越是傳奇,越得有細節的東西」。呂錚不滿足,他想創造自己的「警察宇宙」,時間緊迫。「要是三年寫一部小說,寫到死都沒戲。我打算明年再寫兩部長篇。之後把速度放慢,一年一部。我後面計劃有九個長篇,都寫完就四十五六歲了,很殘酷的。」

23歲的呂錚第一次任主辦偵查員的案子就是轟動一時的女扮男裝詐騙案,一時京城媒體都來採訪他。一位記者要給他錢,買獨家素材寫紀實文學,他拒絕了。他想,為什麼我不能自己寫呢?以塑造人物為重心,靠事件來推動展現,呂錚開始寫第一本小說《黑弈》,之後的十幾部作品都延續了這樣的風格。

寫《三叉戟》的時候,無數人告誡呂錚不能這麼寫:三個主人公年齡太大,演員不好配,對白還得是京味兒。他沒妥協。此前市場不看好這些劇,但情況似乎在變化,「市場正在向我們妥協」。呂錚問過許多人警察意味著什麼,忠誠?堅定?「我反感許多編劇腦海中那種警察,特別是穿著中國警察的衣裳,體現出來的是美國警察,老照著漫威寫。」呂錚看來,只有警察才能寫出真正的警察生活,「警察也是人,不是加裡森敢死隊。有一個信念支撐我一直在寫,就是我想讓老百姓看到什麼是警察。」

「 警察也是人,不是加裡森敢死隊。」

【書鄉對話】

■既有靈感又有技術

書鄉:《三叉戟之縱橫四海》的創作過程是什麼樣的?

呂錚:《三叉戟之縱橫四海》是升級。《三叉戟》畢竟是四年前寫的,代表我36歲的水平,現在我無論是寫作、採訪量還是經驗都大大超過那時。這部小說我寫了三遍,第一遍發自本心,放飛自我;第二部把所有的臺詞刪掉六萬字,無用的情節合併,保證每場戲都有兩個因素。我特別喜歡《亮劍》編劇江奇濤老師的戲,他往往同一個場景至少有兩個信息量。第三遍把所有「順撇」的情節都摘掉。現實生活中的人物對白都不是順著說的,所答非所問才是生活常態。我從23歲寫到現在,這是我最滿意的一部作品。

書鄉:您寫了這麼多刑偵小說,有什麼「套路」嗎?

呂錚:先描摹人物,然後用素材將自己埋掉。生活中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地鐵裡的人物表情,街頭的煙火氣和人群。每天的素材都在手機備忘錄,每個小說都會往裡攘細節,細節都溢出來了。等我哪天發現不能再攢了,素材和碎片都足夠了,我就可以動筆了。比如有一部小說,細節我就攢了11萬字,這太可怕了,你別忘了,有的細節一句話就能引出三千字。所以我能憑藉這個兩周寫一篇二十萬字的小說,還能每年幹出兩部。

寫作時,我需要一個大黑板,把所有東西列出來,拋棄同類場景、同類對白、同類人物,沙裡淘金。比如一場抓捕,我已經寫出六個細節了,那只能用一個最好的,另外五個不能再用。所有警匪題材都是一個封閉結構,結尾正義必須戰勝邪惡。當我把一些重點細節寫出來,突然發現通過一個點,又帶出來一個面。還需要把素材反著用,把順著破案的案例增加難度,用自己二十年的公安經驗做基礎,在小說中又當警察、又當「罪犯」,自己與自己博弈,這樣才能寫出新意和戰鬥性,才能讓讀者信服,才有意思。而這些年跟李小明等前輩老師學習的編劇法又讓我如虎添翼,我很慶幸。這就是既有靈感,又有技術。

書鄉:您採訪警察的時候有什麼技巧?

呂錚:有一次我採訪一位掃黑除惡的英模,剛開始聊天他總是「彬」著,用常規方法撬不出故事。我開始用經偵的方式奚落他,突然他昂起頭,用四十五度角斜過來看我,說,呂錚你別跟我吹,你們經偵不就是天天翻帳本嗎?你知道什麼是刑警嗎?我一聽,行,來故事了!他說,你知道刑警出馬意味著什麼嗎?意味著開刀!多好的臺詞!正好那時我正在編電視劇《三叉戟》的劇本,裡邊「大棍子」徐國柱就說了一句「刑警就是開刀」。我這身警服和同行的身份,能採訪出真話。

■大量細節是寶藏

書鄉:《三叉戟》中演員郝平飾演的「大噴子」潘江海是做預審工作的,預審的場景怎麼寫會精彩?

呂錚:預審警察特有魅力,審訊和抓人不一樣,預審一上手就是倒計時,嫌疑人拘留37天,必須給拿下,但要是第一場審訊沒拿下,那以後也沒戲。郝平老師第一次演預審跟我聊感覺,我就跟他說,您是上海人藝的老演員,只要一登臺,您就不是郝平了,就是戲中人了,預審是一樣的。推開預審室大門的那一刻,您就要符合自己的人設,人設只要一確定,就不能變了。唱紅臉還是白臉?審問的是知識分子,是企業家,還是臭流氓?郝平在電視劇裡演潘江海,但戲裡的潘江海只要一審人,他就是預審名提「大噴子」。

書鄉:您第一次預審是什麼場景?

呂錚:我第一次審人是19歲,當時在派出所實習,師父讓我練手,審一個朝陽「老炮兒」。當時他眼神直勾勾瞪著我,知道我是小孩。我一對眼神兒就害怕,學校學的預審招數早就忘了。警院老師講過,預審不能錯眼神,就像兩隻食肉動物,稍微一躲閃,問什麼問題都沒用了。我問他姓名,他說,我姓什麼你不知道嗎?我問他犯了什麼事,他嘴一撇,沒事!二十分鐘後,我穿著警服的夏裝,後背全溼了。這裡邊的體態語,微表情,心理學,太好玩了。好的預審員一定不是拍桌子的,好的預審是平靜地與人溝通,因為只要一拍桌子,氣氛就頂到頭了,下次不能再拍吧。《三叉戟之縱橫四海》裡,也有許多這樣的預審細節。寫作有個好處,原來我被動地接受很多信息,工作不順,生活坎坷,但寫東西這件事讓你覺得所有經歷的事情都是饋贈。昨天別人黑我一下,就成了潘江海的遭遇,今天有個人「捧殺」,就成了崔鐵軍的戲。這些遭遇可能是別人沒有的,大量的細節是我的寶藏。

書鄉:《三叉戟》電視劇哪個場景你印象最深?

呂錚:第37集有一個爆點,寫的是「三叉戟」三個人的信任危機。郝平飾演的「大噴子」說,這麼多年,我天天幹預審,預審和謊言打交道,我誰都不相信,但咱們哥仨連信任都沒有,還混什麼啊?董勇演的刑警「大棍子」出來了,說,刑警講的是道義,法律是最後一堵牆,如果這個社會什麼都用法律來解決,就沒有底線了。陳建斌演的「大背頭」說,道義重要嗎?信任重要嗎?這麼多年我每天都在信任我的戰友,但他們好多都因為利益倒下了;警察不需要過程,能不能破案才是重要的。三位主人公說得都對,說出了執法理念中的三個層次——職責、道義和信任——這才是警察的合體。我希望我寫出的警察是有層次的。

■流量在向我們妥協

書鄉:您日常也看同類題材的小說嗎?有什麼感受?

呂錚:得看啊,知己知彼嘛。但說實話,寫得像的,寫得好的,真是不多。許多都是一幫愚蠢的警察,追一個罪犯,但本來前幾頁就能抓到,但不知為什麼抓了「好幾百頁」卻還沒抓到。或者就是以罪犯為第一視角,寫殘忍,寫黑暗。但從我的角度來說,我本身是一名警察,我寫的還是光明的故事,社會這麼複雜、世界這麼大,難免有不堪的地方,但你沒必要將這些不堪聚集在一起,描寫所謂的人性吧。所以我寫我的,也不要把自己歸到哪個類型裡,要是歸,我就是警察作者。

書鄉:《三叉戟》第一部陳建斌等三位老戲骨飆戲十分精彩,《三叉戟之縱橫四海》寫三位年輕時的故事,您對演員有什麼期待嗎?

呂錚: 現在的影視劇市場對沒有流量明星的戲很淡漠,《三叉戟》剛播出的時候沒什麼宣傳,沒有「小鮮肉」啊!沒有人持樂觀的態度。但郝平老師第一場預審戲播放量一下就爆了,第二場三人配合的預審戲又爆。讓這麼一個沒有流量明星的劇,流量反而超過了很多有流量明星的劇。所以好演員是關鍵,無論製片方找什麼演員,首先得要會演戲。

書鄉:《三叉戟之縱橫四海》之後還會拍《三叉戟》第二部嗎?現在電影版也在拍,您認為這算成功嗎?

呂錚:可能會,但還沒確定。電影版已經拍攝完了,我看了樣片,非常棒。我對電影版是充滿期待的,但是否成功,交由觀眾們評判。之後還有《謎探》《無所遁形》等小說在影視化。我寫的真實的警察故事逐漸在被市場認可。我覺得這是一件好事,起碼有更多人能真正通過影視劇了解什麼是真實的警察了。回憶起寫《名提》《三叉戟》的時候,許多朋友提醒我,要向市場妥協。我覺得,是不是如今自己已經不需要向他們妥協了?因為踏踏實實地寫好人物、講好故事,已經成為了市場的主流,成為了應該有信心堅持的方向。下轉25版

■警察就是「三叉戟」這樣

電影版《三叉戟》由高群書執導,黃志忠、姜武、郭濤主演,預計2021年上映。

書鄉:《三叉戟之縱橫四海》您繼續做編劇嗎?

呂錚:我是參與編劇,主筆還是我的老搭檔沈嶸老師,他是非常優秀的編劇。之所以參與編劇,是希望自己的作品1+1大於1,原來我有一本小說拿到影視公司改編,前前後後換了好幾撥編劇,最後面目全非。所以後來我就想,自己的東西還得自己弄,到了《三叉戟》我不能放手了。劇本從大綱,到演員,從服化道,細到會議室該怎麼弄,會議由誰先發言,怎麼擺桌籤,不能出現低級錯誤。我有一個群,是我的後援團,特警、刑警、辦公室、政工,什麼人都有,這極大推進了《三叉戟》拍攝的順暢。

書鄉:電影版《三叉戟》和電視劇版《三叉戟》有什麼不同?

呂錚:電影更像《三叉戟》的原著,高群書導演非常尊重原作者。電影拍得荷爾蒙炸裂,拳拳到肉,動作戲很多,黃志忠演的大背頭跟陳建斌完全不一樣的風格。我第一次看見黃志忠老師,心裡就說,這就是「大背頭」。他氣質又軟又硬,眼神客氣,又不拿你當回事兒,經偵警察就是這樣。

書鄉:今年夏天上映的電視劇《三叉戟》我看到有劇評認為後半部分似乎不如前半部緊湊,您怎麼看?

呂錚:我現在「拉片」,自己設了五個指標,一是人物,二是構架,三是臺詞,四是細節,五是與同類型與眾不同或者出彩之處。每個指標100分,最後看平均分。我重看電視劇《三叉戟》,給出的分數和豆瓣不謀而合,也是80分上下,我覺得《三叉戟》劇本畢竟是我的試水之作,對自己而言也是「糾錯」的過程,好的方面繼續延續,發現失誤的地方更是饋贈。在《三叉戟之縱橫四海》中,我和沈嶸會吸取經驗、改進不足,最大限度發揮優勢。

書鄉:有網友評論稱《三叉戟》中女性角色的塑造似乎力有不及,在新作中會對此有所注意嗎?

呂錚:我會去學,您可以看《縱橫四海》進沒進步,也希望讀者們先從圖書看起,給我意見和建議。以前一寫女性,一寫情感,我就閃,後來覺得不能閃,從《無所遁形》和《謎探》開始,我的女性角色已經有提升了。新書把花姐年輕的時候還有大噴子銀行女朋友都寫了,通過寫情感也描寫了他們青春的迷茫和困頓。但這依然不是我小說的重點,我是一警察作者,也不是什麼作家,我就想讓老百姓知道警察就是「三叉戟」這樣,每個人都不高大全,都是普通人,但只要面對罪惡,就會齊心合力,兵合一處往前捅。

(原標題:呂錚講北京警察故事「三叉戟」火了之後)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陳夢溪

流程編輯:u018

版權聲明:文本版權歸京報集團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改編。

相關焦點

  • 電視劇《裝臺》火熱螢屏 揭秘《裝臺》成功背後的故事
    如今電視劇《裝臺》正在央視熱播中,這部以古城西安為背景的都市群像劇,鮮活熱鬧。由李少飛執導,張嘉益、閆妮領銜主演,秦海璐、宋丹丹、陳小藝等實力派演員在劇中扮演重要角色。該劇講述了在西京城市底層為舞臺布景而忙碌的人群的生活。陝西人寫陝西故事,西安人演西安煙火,獨特魅力獲得觀眾熱評。今日我們也來揭秘這部作品成功的背後,有怎樣的故事。
  • 藍白色:寫別人的故事付出自己的真心|專訪《我,喜歡你》原著作者
    三年前,這部小說就被改變成電影《喜歡你》,金城武和周冬雨因為美食結緣的愛情故事,也讓《喜歡你》成為了「小妞電影」的代表。無論是多年前的電影化改編,還是今年改編的劇集,《終於等到你》無疑是網文IP影視化改編的成功案例。最近,烹小鮮聯盟記者就和原著作者藍白色深入聊了聊關於「製糖」的故事。
  • 逾百香港警察出演TVB電視劇 呈現真實警察故事
    中新網4月30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導,香港TVB製作有關警察題材的電視劇很多,比如正在上映的《鐵探》,以及回放的《法證先鋒II》。槍林彈雨場面、權力鬥爭及臥底、西九龍重案組更少不了。近期,TVB跟香港警務處聯合製作《機動部隊2019》,將真實的警察故事呈現。
  • 《冰糖燉雪梨》原著作者酒小七另一部改編《師爺請自重》來了!
    這不,《冰糖燉雪梨》原著作者酒小七的另一部作品《調笑令》也悄悄上線了!《師爺請自重》是由章若楠、張昊唯領銜主演,馬聞遠、張柏嘉、戴景耀等主演的古裝愛情輕喜劇。該劇改編自酒小七小說《調笑令》,講述了歡喜冤家譚鈴音和唐天遠攜手破案,維護正義並收穫愛情的故事。
  • 虐戀情深VS刑偵故事 《陽光之下》反套路改編火爆
    原著小說以情感為主線,講述了女主何妍被犯罪嫌疑人男主傅慎行報復、糾纏並一直抗爭的故事。文中的反派男主傅慎行,前期陰暗殘暴,後期對女主溫柔深情而又偏執,讓無數讀者對他愛恨交織。《掌中之物》雖然穿插了犯罪情節,卻是一部妥妥的言情小說,在網文界非常火爆,作者鮮橙的另一部小說《太子妃升職記》曾改編為同名網劇。
  • 《韞色過濃》大結局:原著和電視劇當中,這些名場面大家知道哪些
    《韞色過濃》豆瓣評分5.8,講述了女演員蘇矜北倒追男醫生周時韞的高甜愛情故事,其實觀眾看膩了古裝甜劇,來換換口味也是不錯的。《韞色過濃》裡面的愛情浪漫橋段那真的比比皆是,主演的顏值和演技都是0K,cp感也不低,還有劇中男二女二的人設。
  • 電視劇《裝臺》劇情介紹 《裝臺》主要講述了什麼故事內容
    那麼《裝臺》講的是什麼故事?《裝臺》原著小說是什麼?下面小編帶來介紹。  電視劇《裝臺》講的是什麼故事  張嘉譯飾演的刁順子是一個裝臺人,他結過三次婚,現在帶領著一幫兄弟靠搭建舞臺養活一大幫子人。但親生女兒菊花刁蠻任性不講理,第二任妻子帶來的女兒韓梅雖然和刁順子沒有任何血緣關係但卻非常的懂事。
  • 小說改編電視劇中,最貼臉原著角色、演員匯總,歡迎補充
    在眾多由小說改編的電視劇中,你認為最符合原著的演員有誰呢?在網友評價中,鎮魂中朱一龍演繹的沈巍、魔道祖師肖戰演繹的魏無羨、《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趙麗穎榜上均有名!
  • 電視劇《琅琊榜》為什麼這麼火?(上)
    原班人馬的製作團隊,一模一樣的水墨色調,依然強迫症式的構圖…… 最重要的是,《琅琊榜之風起長林》的編劇仍然由《琅琊榜》的原著作者兼編劇。那這部劇究竟講述的是什麼樣的故事呢?大家聽好了哈。第二部的故事依然發生在大梁,當時朝局穩定,但邊境戰火不斷,守護大梁北境的長林軍屢獲軍功。沒錯,就是第一部結尾,蕭景琰為紀念林殊親筆賜名的長林軍。
  • 抖音最近出現了一部特別火的電視劇是什麼 抖音很火的電視劇叫什麼...
    抖音最近出現了一部特別火的電視劇是什麼 抖音很火的電視劇叫什麼時間:2018-05-15 22:46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最近出現了一部特別火的電視劇是什麼 抖音很火的電視劇叫什麼 這兩天抖友們都在上傳一部特別搞笑的電視劇,很多人都不知道這部電視劇叫什麼,並且在評論裡也有很多搞事的小哥哥小姐姐
  • 郝平《三叉戟》正在熱播 審問貧嘴兩不誤 中年萌叔惹人愛
    由陳建斌、董勇、郝平領銜主演的公安題材刑偵劇《三叉戟》正在熱播。故事講述了名為「三叉戟」的三位老炮警察在臨退休時偶然介入緝毒案件,並以此為契機成立探組、重返一線,利用老警察手段與經驗破獲案件、維護社會正義的故事。演員郝平在劇中飾演外號「大噴子」的預審員潘江海。
  • 《道士下山》原著作者揭秘「道士」真正的下山路
    現代快報記者獨家採訪《道士下山》原著作者和原著編輯,為您揭秘。  現代快報記者 鄭文靜  【原著作者說】  不評價陳凱歌的《道士下山》  稱武俠電影已邁入衰落期  《道士下山》改編自徐皓峰的同名小說。原著寫的是民國時期,一個叫何安下的小道士,因不堪忍受山中寂寞偷偷下山,之後遭遇一系列詭異奇幻的人物和事件。  徐皓峰,1973年出生,現任教於北京電影學院,以《逝去的武林》開創了中國武俠紀實文學的風氣之先,他的武俠小說《道士下山》使得硬派武俠小說重新佔據文學市場的一隅之地,引發熱議。他還是王家衛導演的《一代宗師》編劇,憑該片拿到了香港金像獎最佳編劇獎。
  • 民國雙男主劇未播先火,冷峻警察+柔情醫生,看顏值就知道是爆款
    最近一部雙男主民國劇吸引了大家的視線,冷峻暴力的警察搭配上溫柔陽光的醫生,這兩人看顏值就知道這部劇要火了!雙男主劇這段時間可以說是非常受歡迎,以至於很多新劇都仿照這樣的類型展開了新的改編。這部民國雙男主劇因為獨特的題材和設定讓這部作品未播就已經先火,警察加上醫生兩位主演的設定也是非常新穎,這樣的故事也是吸引了觀眾的視線。
  • 推薦幾部趙露思演的電視劇,超好看的!
    《傳聞中的陳芊芊》電視劇的故事背景是:陳芊芊是一個現代的編劇,寫了一部小說要開始拍攝,但是當她寫完大結局的時候,竟然猝死穿越了,也算是卡在自己寫的劇本裡吧《傳聞中的陳芊芊》電視劇故事發生在一個女人當家做主的花垣城,在這裡女人天生金貴,而男人地位卑劣,普通人家得一女兒,如獲至寶,在花垣城無論是文官還是武職
  • 2019年精彩時裝劇:12部愛情、校園、商戰電視劇推薦!
    原著小說不僅在網上點擊率已破2400萬,評價更高於8.8分!此劇特別請到原著作者蝴蝶藍,領銜擔任拍攝總策劃,並由《微微一笑很傾城》爆紅的男星楊洋,飾演看似懶散實則堅毅又溫暖的男主角葉修,女主角則是《戀愛先生》裡嗆辣的小辣椒江疏影。此劇講述電競高手葉修,遭到所屬戰隊驅逐,並招兵買馬重返榮耀的故事。也不禁讓人期待楊洋會如何演藝這位傳奇性的角色!
  • 解碼2020丨新風尚+傳家寶,8部電視劇雁過留聲
    《安家》《安家》是今年上半年最熱的國產電視劇。中國視聽大數據顯示,東方衛視播出的《安家》是上半年收視率唯一破2的電視劇,也是全年單臺收視之冠。算上聯播的北京衛視,這部劇的收視率更是遙遙領先同期作品。它也是今年最早「破圈」的國產電視劇。《安家》播出的時候,疫情剛剛爆發,宅家看劇成了人們「不給國家添亂」的主要娛樂方式。
  • 《冰糖燉雪梨》vs《蜜汁燉魷魚》,吳倩張新成能火過楊紫李現嗎?
    導讀:《冰糖燉雪梨》vs《蜜汁燉魷魚》,吳倩張新成能火過楊紫李現嗎?近期,由吳倩和張新成主演的電視劇《冰糖燉雪梨》就要和大家見面了!這個劇名乍一聽,和去年楊紫李現主演的《親愛的熱愛的》原著名《蜜汁燉魷魚》十分相似,讓人幾乎以為兩部作品的原著小說出自同一個作者!
  • 《孽債》《玉觀音》《湄公河大案》在版納取景的影視作品都火了
    「這首90年代電視劇《孽債》的主題曲《哪裡有我的家》不知唱碎了多少人的心,又讓多少人對版納魂牽夢繞。《孽債》是上海電視臺於1994年拍攝的20集電視連續劇,根據作家葉辛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五個被留在西雙版納上海知青的孩子到上海尋找親生父母的故事,期間夾雜了各種人生百態酸甜苦辣。
  • 晉江大神級作者:人間救贖priest筆下的人間煙火
    今天不推小說,跟大家講一講作者。寫純愛小說的作者裡面,晉江佔了半邊天。就連曾經的大神水千丞、天籟紙鳶,都曾在晉江寫文。這兩位雖然已不在晉江,晉江也有了新的大神。最近幾年湧現出來的大神作者priest人間救贖priest,人間希望巫哲,人間蜜糖漫漫何其多,人間溫柔木蘇裡,人間初戀木瓜黃,人間拖更淮上,人間美好靜水邊,人間恐怖西子緒,人間浪漫稚楚,人間理想墨香銅臭,人間玻璃水千丞 ,人間遺憾南康白起。人間浪漫原耽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