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碼2020丨新風尚+傳家寶,8部電視劇雁過留聲

2021-01-15 李星文的影視獨舌

2020年,國產電視劇與網劇繼續在時而平行時而交叉的道路上狂奔。

除了因上星失敗、逼不得已選擇轉網的部分作品,專供網絡的劇集和主打衛視的電視劇,從篇幅、類型到風格上,都進一步分化。

如果說,短劇集、類型細分、劇場模式是2020網劇創作的關鍵詞的話,那麼2020電視劇的創作趨勢大致也有三條:向平民美學的傳統電視劇回歸,現實主義與社會情緒的融合變奏,以及長篇幅電視劇「去水化」愈發明顯。

與今年的網劇相比,國產電視劇的「成績」顯得並不突出。一方面,網絡話語權被年輕觀眾牢牢握緊,電視觀眾發聲的渠道進一步被堵塞了。另一方面,電視劇面向的是廣大觀眾,很難實現所謂的類型細分,也就沒辦法完成「圈地自萌」。

但這並不代表國產電視劇的全面失守。在傳統強項題材中,仍然有不少表現突出的排頭兵。故此,我們以藝術水準為標尺,綜合考量熱度、口碑及題材難度,選出了8部代表電視劇,以期從作品層面勾勒2020的電視劇業態。

為公平起見,本文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其一,只選入在電視臺首播的華語劇集。二輪上星的網絡首播劇口碑再高,也歸屬為網劇一類,不納入年選範疇。當然,同期播出、網播更快的也算電視劇。

其二,只要表現足夠好,同類型的劇集要精也要多。絕不錯過任何一部好劇。評選雖說只是一家之言,但也要憑良心辦事。

其三,文藝本位。題材逼仄,把關趨緊,輿情幹擾,創作處在困難的時期。所以,文藝標尺佔絕對主導地位。

其四,12月31日前播出一半以上篇幅的劇集,視為本年度作品。

其五,臺劇、港劇等華語劇,確有幾部品質不錯。但相比起去年,聲量總歸是小了些。最為觀眾熟知的《嘆息橋》,也被歸屬到網劇之中。暫不統計。

《安家》

《安家》是今年上半年最熱的國產電視劇。

中國視聽大數據顯示,東方衛視播出的《安家》是上半年收視率唯一破2的電視劇,也是全年單臺收視之冠。算上聯播的北京衛視,這部劇的收視率更是遙遙領先同期作品。

它也是今年最早「破圈」的國產電視劇。

《安家》播出的時候,疫情剛剛爆發,宅家看劇成了人們「不給國家添亂」的主要娛樂方式。特殊的日子裡,原本因為工作、學業聚少離多的家人,有了更多時間相互陪伴。講房子故事的《安家》,又恰巧戳中了觀眾內心的柔軟。

只要你生活在國內,買房就是個必須要跨過的門檻。也只有買了房子,你才擁有了結婚、生育的權利,才擁有了美好的未來。不信你去瞧瞧相親市場,見面的前三個問題裡,保準有「有房嗎」「什麼時候準備買房」這類「關懷」。

誠如其名,《安家》講述的就是一群房產中介的故事。但光聊賣房子,意義就淺薄了。《安家》之所以能引起熱議,還在於它深入淺出地點出了關於房子的本質內涵:家。

房產中介不僅是賣房,更是為愛安家。它講的是賣房子的生意,也講了圍繞著房子打轉的眾生百態:辛苦打拼七八年卻換不上一套心儀兩居室的博士夫妻,一味信奉大師被騙也毫不在意的富豪,四處風流用房子當封口費的「渣男」,以及安家天下上海靜宜門店的一群房產中介,皆是可被咀嚼、把玩的有趣角色。

以中介門店之一隅,觀斑駁社會之情態,《安家》在專業性和豐富性上都為行業劇做出了示範。

《三叉戟》

近幾年,市場上一味迎合年輕人的創作傾向愈發明顯。得Z世代者得天下,被多數創作者奉為圭臬。《三叉戟》卻反其道行之,講了三個老同志的故事。

這似乎從受眾群體上就失了先機。但有趣的是,《三叉戟》反是上半年豆瓣評分最高的國產電視劇。在這個已然被飯圈侵襲的評分網站上,一部沒有「流量」演員參與的「老年劇」,能博得這麼多年輕人的青睞,真真難得。

公安劇要做得好看,人物是關鍵。這也是《三叉戟》最出色之處。三個老警察,牢牢地佔據了劇情發展的C位。與警隊同事、與民間老友、與犯罪分子,共同上演了一出出生動的戲劇。與其說它是警匪劇,倒不如說是警察劇。

事實上,《三叉戟》也不是一部「奔著辦案」去的作品。案件本身並不驚世駭俗,著墨最多的還是人性的碰撞。臨近退休的三個老警察,跑得沒年輕人快,跳得沒年輕人高,想要追兇緝逃,靠什麼?是經驗,是智慧,是人情練達。

老同志有老同志的魅力。雖然不肯接受造飛彈的新知識,但「土地雷」也能辦成事。不管黑貓白貓,抓到耗子就是好貓。他們三人就像座下的那臺金杯車,用得久了不好使,說熄火就熄火。但只要重新打火,仍能抵達目的地。

都說要拍現實主義好作品,《三叉戟》就是真正的現實主義作品。好的影視作品本就不應當自我框定,誰敢斷言年輕人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呢?用大數據來拍影視劇,龍肝鳳髓的原材料做出來的也只是貴一點的「料理包」。

《三十而已》

暑期檔播出的《三十而已》,大概是今年上熱搜次數最多的國產電視劇。那邊,《乘風破浪的姐姐》燒得正旺;這邊,《三十而已》又給輿情澆了一桶油。2020年,是女性觀眾意識爆棚的一年,也是女性類型劇向多元化突進的一年。

女性話題具有先天複雜性。女性觀眾作為追劇的主力軍,數量大、層次多,往往眾口難調。而在女性話語權崛起的大環境下,複雜的現實阻力又多少激起了一些集體情緒。因此,今年的女性題材劇,往往要在「需要女性佔據舞臺」和「消費女性話題」的雙向夾擊中掙扎求生。於這點來說,《三十而已》勉力了。

它不是以常規的爽劇套路來演進的。雖然開篇女主角都有些「遇山開山」,但接下來遭逢的就是洶湧不斷的矛盾與坎坷。光鮮、有序的「而立」生活只是表面,在精心維持的微妙平衡被打破後,她們都經歷著生活的全面崩盤。重新回歸無序、無常、未知的生活本質,每一位女性對三十而立的反思才正式開始。

它也不是一部為女性群體作傳的劇,哪怕劇名中透露著代際畫像的意思,但戲劇性還是勝過了典型性。事故是身邊人都在經歷的,但最終的結果或許不像劇中展示的那般美好。不過,倒也不用苛責《三十而已》沒有提供一把尖銳到扎人出血的錐子,它畢竟提供了一種表達,任由觀眾解讀、探索、追尋。

《三十而已》還意味著「先網後臺」的排播模式完成了最後的拼圖。一部主流衛視的黃金檔劇集,網絡平臺觀眾能比電視臺觀眾更早一步知道接下來的劇情,在《三十而已》之前幾乎是很難想像的。

《以家人之名》

家庭劇一直是觀眾的關注焦點。

過去兩年,圍繞婆婆、媳婦、媽打轉轉的家庭劇式微,養育子女和贍養老人的話題開始在家庭劇中唱大戲,原生家庭成了繞不過去的熱詞。當重男輕女成了原生家庭的第一原罪,《以家人之名》卻沒有按常規套路走下去。

與以往家庭劇中隱忍、全心為家庭付出的女性角色不同,《以家人之名》中,凌霄和賀子秋的媽媽都做了「出走的娜拉」。這也造就了被留下來的兒子與凌和平、李海潮、李尖尖組成的重組家庭。

兩個爸爸的鬥嘴日常,外加三個娃的吵鬧不停,細密動人的家庭瑣碎讓人看上一百集都不夠。這也讓年輕人的成長之難,脫離了一般原生家庭的書寫。

《以家人之名》的話題討論,一路從開篇綿延到了結局。最初,觀眾體感可知的是,與家庭相關的輿情和各類指數火熱。

然而,李尖尖再晚熟,也終有長大的一天。現實中這樣的重組家庭是非典型的,家庭成員的最終結局大概率是各自成立小家而後相忘於江湖。

不管前期鋪墊的原生家庭有多苦,劇集還是追求合情合理地和解。用長大後萌發的愛情來重新凝聚小家,讓不少人覺得自己是吃了包裹著家庭劇外衣的偶像劇糖果。用浪漫想像消解現實苦楚,不少觀眾難以贊同。

劇集因此引發了諸多爭議,但從類型層面考察,它符合觀眾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也突破了對固有親情關係的想像。用非血緣家庭把原生家庭的問題說清楚了,從這個意義上看,《以家人之名》不失為家庭劇的代表。

《平凡的榮耀》

《平凡的榮耀》是以「一部不談戀愛的職場劇」打出聲響的。這幾年,國產行業劇拍了不少,觀眾滿意的不多。每當有行業劇上新,關乎創作的兩個命題就要被提起:一是所謂行業戲是否專業;二是感情戲與職場戲配比是否合理。

《平凡的榮耀》貌似一點也不合理。因為它根本就沒有感情戲。如此反其道而行之的影視作品,給觀眾帶來了頗多驚喜。看劇的時候,總為主角捏一把汗。有時候還會想,實在不行就談戀愛吧,現實真的是太糟心了。

事實上,倒也不能用「行業劇」來指代《平凡的榮耀》。因為它更偏向於是一部職場劇。行業劇是圍繞著專業知識破題的,不同領域涉及的內容各異。

職場劇則將鏡頭對準了格子間,展現的是一個職場生態系統。

一個人在職場環境中如何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入職、培訓、升職等日常工作中會遭遇哪些喜怒哀樂,本質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對抗。《平凡的榮耀》的故事可以發生在投行,也可以發生在其他行業。其戲劇內核是不變的。

這部劇最大的功績,是透過以吳恪之為代表的失意中層,以孫奕秋為代表的懵懂實習生,把職場的內部生態和對外的較量模式,碼得細密而清晰。

那些職場上的人物,那些不斷出現的困境,那些或喜或憂的成長煩惱,讓每一個年輕人在劇中看到了自己真實的影子,看到了過去披荊斬棘的無悔自我。

在國產劇的譜系中,《平凡的榮耀》留下了兩點啟示:其一,一心搞事業的職場劇有文章可做,市場也歡喜;其二,在「爽劇」當道的當下,觀眾在文化消費中除了追求一種代償與宣洩,也渴望直面生活真相基礎上的共鳴與撫慰。

《裝臺》

半個城中村,一群裝臺人,幾肚喜樂哀愁。

縱然總給人一種「陝西美食宣傳片」的味道,但就是靠著對一群西北「裝臺人」粗糲生活的刻寫,靠著對刁順子、蔡素芬這對半路夫妻的情感細描,以及對西安城中村眾生相的拿捏點畫,《裝臺》輕而易舉地點燃了觀眾的追劇熱情。

對普通觀眾來說,「裝臺人」的工作日常是相對陌生的。臺子怎麼架,燈光怎麼裝,布景怎麼搭,一問三不知。但這群「裝臺人」所經歷的喜怒哀愁,觀眾又是相對熟悉的。誰出門餓了不買個蔥油餅?誰家裡又沒幾本難念的經?都一樣。

不得不說,近幾年,似《裝臺》這般的平民都市劇很少見了。

在如今都市劇創作不歡迎「大齡男女」和「窮人」的大風氣下,在普遍認定觀眾偏愛「慕富」而非「悲憫」的市場導向下,《裝臺》讓人找回了看都市劇時,那種油然而生的生活認同感,那種對世俗人生的片刻頓悟。

對很多劇迷來說,上一次獲得類似觀劇體驗,還要回到本世紀初《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空鏡子》《浪漫的事》等一批抖擻平民姿態、張揚日常美學的都市劇湧現的時候。可以說,《裝臺》是電視劇創作向傳統的一種回歸。

《隱秘而偉大》

今年的年代劇中,《隱秘而偉大》無疑是最具特色的一部。它囊括了頗多諜戰元素,彼時的上海風聲鶴唳,地下黨與國民黨暗中不斷對抗,暗哨、探子層出不窮。「貓捉老鼠」的遊戲一程接一程,「老鼠逗貓」的手段也越來越高超。

抗戰勝利後,上海光復,百廢待興。雖然國共兩黨在重慶談判籤署了「雙十協定」,國民黨卻披著「和平」的外衣積極準備發動內戰。上有所好,下必趨之。

就連上海市警察總局,也把維護社會治安的職責放在一邊,把「抓捕共產黨」作為首要業績。在這樣的背景下,以「匡扶正義,保護百姓」為使命的新人警察顧耀東,糊裡糊塗地捲入了國民黨警察局與中共地下情報組的鬥爭之中。

但諜戰戲絕非《隱秘而偉大》的全部。它甚至不能被視為一部諜戰劇。常規來說,地下黨在特情戰線的主要對手是國民黨保密局,警察局姑且算是特情戰線的外圍。《隱秘而偉大》的戲劇核心,也不是顧耀東如何傳遞情報,而是以一個新人警察在大時代中抉擇與堅守為錨點,全面展現了特殊節點下的上海灘。

市中心的警察局車水馬龍,狹窄逼仄的上海弄堂生活瑣碎。劇中的上海,有大都市的摩登一面,上下班路上張貼著年代感十足的商品廣告,舞廳更是熱鬧非凡;也有世俗生活化的一面,顧媽媽做飯的時候隨時要向鄰裡「借塊姜」。

有趣的是,在《隱秘而偉大》播出前,觀眾談這個名字說的往往是那部同名韓國電影。劇集剛播出的時候,還有網友批評主創為了蹭熱度不擇手段。可如今,沒人這麼說了。就連對韓國影視很是寬容的豆瓣,給劇打的分數也比電影要高。

這難道不是「文化自信」的最好呈現嗎?

《大江大河2》

作為一部「劇二代」,《大江大河2》顯然是出色的。它不僅沒有「跌老子的股」,甚至還更進一步,在原有的基調上,拍出了新的味道,瀉出了新的光彩。

第一部拍的是改革開放前十年(1978-1988)的故事,宋運輝、雷東寶、楊巡三個主人公分別代表的是改革開放中形成的國有經濟、集體經濟和個體經濟。以此類推,《大江大河2》涉及的時代應當是改革開放第二個十年。不過,具體到劇中,它的時間線實際是從1988年到90年代初,卡在「南巡講話」之後。

兩部《大江大河》,搭建出半部改革史。改革史很難寫。前作也有殘酷的地方,宋運萍的死去,老書記的沉淪,但總歸是溫暖的。這一部則更冷、更真實了些。改革春風帶來的不只有春暖花開,也有血腥的資本原始積累。所謂慈不掌兵,義不主財。想發展得好,就不可能一帆風順,也不可能皆大歡喜。

那是一個洪流湧動的特殊時代。時代列車下,站在鐵軌中的人被碾為齏粉,立於軌道之外的人被吹皺衣角。一切都在發生巨大的變化。變革的萌芽已然破土,所有的角色也都「諸神歸位」,正在向一種更為理想的狀態穩步邁進。

與前作相比,這一部宋運輝是絕對的主角。可他拿的不是爽文的劇本,身為東海化工廠副廠長,他要不斷地「打怪升級」,卻也面臨著越來越難纏的對手。他「只問對錯,不問其他」的座右銘顯然不能徵服所有人,雖然東海化工廠的先進和秩序得以維繫,但對底線嚴防死守的不近人情,也得罪了不少親朋好友。

這部劇沒有過熱的輿情。也不見撕裂的話題。願意攪動流量議題的用戶,更不見得願意踏足殘酷的血淚深淵。從某種程度來說,它很難成為所謂的「爆款」。但在真實性面前,所有的流量都無甚意義了。這個凜冽的冬季,它值得一看。

【文/馮壹】

相關焦點

  • 【老城發布】讓「綠風尚」成為新時尚
    【老城發布】讓「綠風尚」成為新時尚 2020-03-13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盤點8部值得期待的遊戲改編真人電視劇
    在這種情況下,遊戲改編真人電視劇也就應運而生了。今天我們的就來盤點下未來將會推出的8部基於知名遊戲IP改編的真人電視劇。 片名:《巫師3》 製作公司:Netflix(網飛) 主演陣容:亨利卡維爾、Anya Chalotra 預計上映時間:2020
  • 《倩女幽魂》手遊怎樣用硃砂筆給傳家寶增加屬性 傳家寶增加屬性詳解
    導 讀 在倩女幽魂手遊中該怎樣用硃砂筆給傳家寶增加屬性呢?硃砂筆相信不少小夥伴們或多或少都擁有的道具了!
  • 百本教科|2020電視劇備案同比減少25.9%、古裝劇有所升溫
    但資本對影視行業的熱度依然在退潮,2020年全年通過備案的電視劇比起2019年,進一步下降。 作為電視劇生產的第一環節,全年的備案情況又透露了哪些信息。 01 同比減少25.9%,備案數連續4年下滑 根據廣電總局平臺的數據,2020全年共備案670部,比2019年的905部同比減少25.9%;總集數23519,同比2019年的34401集減少31.6.8%,平均每部35集左右,比去年38集少3集。這也是電視劇備案數量自2017年以來連續4年減少。
  • 2020報告丨連續劇網播表現及用戶洞察
    上新:2020上新國產連續劇475部,較2019年增加25部;長視頻平臺加大微短劇投入,2020微短劇上新量多達300部。布局:2020年各平臺獨播佔比近半數,分帳、自製比例提升。短劇:有效播放同比增長18%,都市、懸疑成主賽道。題材:女性、懸疑、甜寵當道,主旋律獨樹一幟。
  • 六大系列活動引領龍江閱讀新風尚
    本報訊(記者那可)22日,記者從省圖書館了解到,在2020年世界讀書日暨龍江讀書月期間,省圖書館創新開發多系列線上閱讀服務及活動,推出六大系列近50項、百場次活動,引領龍江閱讀新風尚。
  • 這樣的石頭,才是最好的傳家寶!
    中華民族,又是一個非常重視家庭親情的民族,為了家族的和諧團結,發揚光大家族事業,傳承家族精神文脈,那些有一定文化底蘊的人家,往往會有一件,祖上傳承下來的,獨一無二的寶貝-傳家寶,留給子孫後代,寄託祖輩們,對後輩的無限期望,延續良好的家風家訓,使自己的家族能夠薪火相傳,生生不息,家族事業永遠興旺發達,惠及子孫萬代。傳家寶,既傳承了財富,又延續了家族對後輩的期望。
  • 魔獸世界:小號升級必備的經驗裝備 沒有傳家寶戒指的替代品
    一般來講,說道經驗戒指都是指這種傳家寶戒指:傳家寶戒指有三個,兩個是要塞建立船塢刷出來的,都標有「幽靈海盜」標記,裝備唯一,所以說即使你像我一樣有上圖這兩個要塞傳家寶戒指,也只能選擇一個戴上,而另一個是荊棘谷釣魚大賽獎勵的「海狼戒指」,這個和要塞的「幽靈海盜」名字不一樣,所以如果有的話,你可以同時裝備「幽靈海盜」和「海狼戒指」,享受10%經驗值加成。
  • 霸道總裁喜歡上「灰姑娘」的四部電視劇,《珍珠耳環》僅排第二!
    霸道總裁喜歡上「灰姑娘」的四部電視劇,《珍珠耳環》僅排第二!1.《愛的創可貼》《愛的創可貼》是由上海劇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出品,劉俊傑執導的一部青春浪漫愛情偶像劇,由張睿家、陳彥妃、楊蓉、魏千翔、曾之喬領銜主演。講述了從觀浪漁村走出來的兩兄妹鍾可可、鍾一凡和鼎亨集團兩兄妹唐少磊、唐少茵糾纏不清的愛情故事。
  • 17位院士近200位專家「解碼」生命奧秘,《解碼生命》(第二版)新書...
    實習記者 陳楊2020年12月30日,《解碼生命:從多視角看生命》(第二版)新書發布會暨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二十周年慶典在上海交通大學徐匯校區Bio-X研究院舉行。《解碼生命:從多視角看生命》(第二版)一書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Bio-X研究院院長賀林教授領銜主編。本書包括了17位院士團隊的工作成果介紹,雲集了近200位在生命科學研究和應用領域耕耘多年的國內外知名專家和學者。
  • 解碼央行數字貨幣丨網聯銀聯:跨行清算地位是否被削弱
    在12月8日,由北京商報社、北商研究院出品的《解碼央行數字貨幣》正式發布,從地方試點篇、監管篇、個人篇、支付篇、機構篇、場景篇、資本市場篇、清算篇、跨境篇、全球篇等10個維度出發,全景解碼央行數字貨幣,並對後續走向進行分析預測。」2020年是央行數字貨幣崛起的一年,隨著國內數字貨幣試點工作的正式展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央行數字貨幣將會給我國清算體系帶來哪些變化。
  • 吐槽星君丨免費看全網vip電影電視劇資源觀影入口
    下滑文章底部點擊閱讀原文獲取地址哦免費看全網vip電影電視劇資源
  • 康緣藥業董事長肖偉:「解碼中藥」,為臨床醫生提供最有效中成藥
    康緣藥業董事長肖偉:「解碼中藥」,為臨床醫生提供最有效中成藥 2020-10-09 1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範丞丞新劇開播,1月份已定檔的8部劇,其中2部大製作
    《靈域》是由範丞丞、程瀟、劉一曈和聶子皓等主演的神話新武俠劇。《靈域》根據逆蒼天同名玄幻小說改編,相信有很多原著粉期待吧。範丞丞和程瀟合唱了《靈域》的片尾曲《遙望》,聽了之後感覺兩人不僅人俊美而且歌聲好甜。範丞丞是範冰冰的弟弟,顏值也很高。範丞丞最近上了很多綜藝節目,相信很多小夥伴已經被他圈粉,自然很期待他的新劇。期待範丞丞的第一部古裝劇《靈域》。
  • 2020年B站國漫:全年上線50部新作,高分動畫頻頻破圈
    編輯丨大海裡的針 2020年,作為國內二次元調性最為強烈的平臺,B站在國漫內容上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在這一年內,B站上線了50部國產動畫,其中B站評分在9分以上的有25部,豆瓣評分在8分以上的有12部,可以說在保障數量的同時兼顧了質量。
  • 解碼央行數字貨幣丨蘇州:10萬個數字人民幣紅包有何突破
    在12月8日,由北京商報社、北商研究院出品的《解碼央行數字貨幣》正式發布,從地方試點篇、監管篇、個人篇、支付篇、機構篇、場景篇、資本市場篇、清算篇、跨境篇、全球篇等10個維度出發,全景解碼央行數字貨幣,並對後續走向進行分析預測。」繼深圳之後,蘇州版「數字人民幣消費紅包」也來了。
  • 「關於AK4499引發的思考」選DAC,解碼晶片追新有沒有必要?
    彼時是2018年的年底,AKM宣布了其新款旗艦解碼晶片AK4499誕生的消息,吸引了玩家群體不小的關注,於是便有人問我,對於準備購置或者更換解碼的玩家來說,有沒有必要忍一忍,等2019年採用AK4499的新解碼們上市之後再下手?沒記錯的話,當時我的回答是:得看你的出發點,如果為了聽音外加嘗鮮,那麼等一等新螃蟹還是值得的,如果純粹因為聽音樂的剛性需求,就不需要太刻意,買在當下就好。
  • 每經8點丨川普長子確診感染新冠;4例病毒基因測序發現:天津疫情...
    1丨川普長子確診感染新冠據央視新聞,CNN當地時間11月20日晚報導,川普長子小唐納·川普新冠檢測呈陽性。據CNN引述一名發言人稱,小唐納·川普本周初檢測呈現陽性後一直處於隔離中,到目前為止沒有出現任何症狀,並在遵照相關防疫要求。
  • 桐城市文昌街道:盡孝心傳孝道 網絡祭祀新風尚
    2021年1月2日桐城市文昌街道官橋村新文明實踐站組織開展「盡孝心、傳孝道、網絡祭祀新風尚」移風易俗宣傳活動。本次活動以「講文明、樹新風、疫情防控不能松;盡孝心、傳孝道、網絡祭祀新風尚」為主題,通過現場講解、發放移風易俗倡議書等形式,向村民宣傳加強疫情防控和文明祭祀等內容。
  • 電視劇起名流行「攀親」 名字帶「愛情」的10年超20部
    原標題:電視劇起名流行「攀親」   電視劇題材都愛跟風,一部劇紅了之後,各種相同類型的劇就接踵而來,如今除了題材之外,跟風也跟到了劇名上。   其實這部劇跟《冰與火之歌》並沒有半毛錢關係,它是部鄉土氣息略微濃厚的都市青春愛情劇。一個鄉土味濃厚的電視劇,只要配上高大上的劇名,頓時就有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