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最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目錄》(2013版)上標註,T.46《庚申年》「猴票」印刷量為500萬枚。如果按照500萬枚這個數字,除以「猴票」每版80枚,那麼「猴票」一共印刷了62500版。但實際遠沒有這麼多,最後整版的成品不足6萬版。「猴票」每個版上都有一個5位數字的號碼,集郵者約定俗成稱其為「版號」或「張號」,其實準確的名稱應為「檢驗成品號」。
一
在一些郵票拍賣目錄或集郵者編組的郵集中,皆稱T.46《庚申年》「猴票」郵局全張某個角上的藍色或黑色阿拉伯數碼為「版號」或「張號」,久而久之,集郵界很多集郵者似乎認可了這個叫法。
新版《中國集郵百科知識》中關於「版號」的論述是:「版號即印版編號。它是表示印製同一種郵票的各個不同印版的號碼標記。『文化大革命』以前,北京郵票廠在雕刻版全張郵票的邊紙上,常印有雕刻版的版號。新中國郵票的版號,有總版號和分版號兩種,總版號是指印刷廠家對各塊印版的流水編號;分版號是指印製同一枚郵票的數塊印版的編號。」
《中國集郵大辭典》(2009年版)對張號的解釋:「在全張郵票的邊角上表示序數的數字標記。郵票在印刷廠經檢驗合格,裝包發運前用手工蓋印。」遺憾的是,在這些解釋文字的後邊《中國集郵大辭典》並沒有配上「張號」的圖片,本來可以一目了然的事因為「偷工減料」而變得「撲朔迷離」。
其實,T.46《庚申年》「猴票」郵局全張某個角上的藍色或黑色阿拉伯數碼準確的名稱為「檢驗成品號」,即用打號機手工列印在郵局全張某個角上,一般由5位數字組成,如「10 123」,前2位數碼為工號,後3位數碼為成品順序號。成品順序號表示一包成品所含郵局全張的數量和順序,以便於郵局分發和計數。
在版式研究中,「檢驗成品號」有一定的研究價值。故集郵家耿守忠認為,對於使用期很長的郵票,依據列印數碼顏色的不同,可以為區別成品出廠的先後提供參考。如普23郵票早期用藍色油墨列印檢驗成品號,後來便改為黑色油墨列印了。
「版號」、「張號」與「檢驗成品號」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是集郵學中不能劃等號的術語。但隨著時間和形勢的發展,「檢驗成品號」這個正確表述已經被很多集郵者所淡忘、所忽略,「版號」、「張號」已經成為集郵領域中集郵者約定俗成的叫法。與「版號」或「張號」這些稱呼相比,「檢驗成品號」這個名詞似乎並不大眾化,甚至不知所云,故筆者在此還是以「版號」行文,注意,這個「版號」是加了引號的版號啊!
二
1980年2月15日發行的T.46《庚申年》「猴票」到底印刷了多少枚?說法不一。這些年隨著T.46《庚申年》「猴票」增值創出的神話,許多集郵者都在研究、查詢它的發行量到底是多少?《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目錄》上先是標註800萬枚,後改為500萬枚;T.46《庚申年》「猴票」設計者邵柏林先生說T.46《庚申年》「猴票」準確印量是443.16萬枚;原中國郵票總公司總經理劉殿傑回憶T.46《庚申年》「猴票」發行量為438萬枚……集郵家耿守忠曾親自採訪過原負責管理郵票發行工作、時任中國郵票總公司總經理宋興民先生,當向宋興民先生詢問T.46《庚申年》「猴票」發行量時,宋興民先生十分肯定地說:「T.46《庚申年》『猴票』採用影雕套印,當時利用庫存的雕刻版油墨來印,油墨用完後就停止了,除去廢品後,僅有460萬枚。」因此,集郵家耿守忠在撰寫新版《中國集郵百科知識》時,採用了宋興民先生提供的這一可靠數字。
為了便於統計,筆者此處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郵票目錄》上標註的500萬枚這個數字,除以「猴票」每版(郵局全張)80枚(圖1),那麼「猴票」一共印刷了62500版(郵局全張)。但實際遠沒有這麼多,最後整版的成品不足6萬版(郵局全張)。
三
T.46《庚申年》「猴票」每個郵局全張(以下稱版)上都有一個「版號」,由5位數字構成,位於每版的左上角(圖2)或某個角的邊紙上。目前筆者所見的「猴票」「版號」均為藍色,5位數字以5號字體縱向排列,也有極其個別的為橫向排列。5位數字中,第一、第二位數字相連,第三、第四、第五位數字相連,在第二、第三位數字之間有一個空格。「猴票」「版號」是用手工蓋印上去的,故大部分「版號」與郵票保持或縱向或橫向的平行距離,但也有的「版號」與郵票之間有一定的傾斜。集郵家劉大有分析說:「猴票」「版號」或左上角、或左下角、或右上角、或右下角這樣的分布並不是統一要求的,而是北京郵票廠工人在檢驗整版「猴票」時隨機的,是為了方便手工蓋印「版號」而將整版「猴票」的某一個角放置在眼前操作。
T.46《庚申年》「猴票」是我國發行的第一輪第一枚生肖郵票,後來發行的第一輪「雞票」、「狗票」、「豬票」、「鼠票」、「牛票」、「虎票」、「兔票」、「龍票」、「蛇票」、「馬票」、「羊票」以及第二輪生肖郵票,也都有與「猴票」基本相同的「版號」,只是手工蓋印的位置有所不同。
62500版「猴票」,應該有62500個「版號」,現實中是否如此呢?這是筆者十分感興趣的地方。另外,「猴票」最大的「版號」是多大?最小的「版號」是多小?目前有記錄的「版號」與「版號」之間有多少連號的?又有沒有重號的呢?這是筆者長期以來所感興趣並密切關注的問題。
幾年來,筆者或在集郵展覽、或在集郵報刊、或在拍賣目錄、或在集郵網站、或在集郵者口中,看見、聽見並記錄下來的「猴票」「版號」已有85個,按數字從小到大排列如下:
42002(四方連 新票)、42412(十六方連 新票)、 61053(整版 新票)、61055(整版 新票)、 61071(整版 新票)、61078(四方連 新票)、61095(十二方連 新票)、61111(整版 新票)、61126(整版 新票)、61134(整版 新票)、61146(整版 新票)、61149(八豎連 新票)、61162 (整版 新票)、61165(整版 新票)、61175(單枚 新票)、61178(整版 新票)、61182(單枚 新票)、61207 (單枚 新票)、61212(整版 新票)、61215(單枚 新票)、61216(整版 新票)、61225(整版 新票)、61231(四方連 新票)、61232(整版 新票)、61242(整版 新票)、61243(六方連 新票)、61258(整版 新票 )、61284(單枚 新票)、61290(單枚 新票)、61294(單枚 新票)、61295(整版 新票)、61300(單枚 新票)、61301(整版 新票)、61304(整版 新票)、61308(整版 新票)、61309(單枚 新票)、61311(四方連 新票)、61314(四方連 新票)、61394(整版 新票)、61395(整版 新票)、61396(整版 新票)、61403(整版 新票)、61404(單枚 新票)、61418(十六方連 新票)、61467(整版 新票)、61472(四方連 新票)、61476 (整版 新票)、62022(整版 新票)、62088(單枚 新票)、62099(單枚 新票)、62152(整版 新票)、62186(四方連 新票)、62218(整版 新票)、62229(整版 新票)、62240(整版 新票)、62295(整版 新票)、62320(整版 新票)、62321(整版 新票)、62325(整版 新票)、66329(十豎連 新票)、62383(單枚 新票)、62397(四方連 新票)、62475(單枚 新票)、65497(單枚 新票)、67030(單枚 新票)、67041(四方連 新票)、67154(單枚 新票)、67199(單枚 新票)、67241(單枚、新票)、67388(十四方連 新票)、67241(四方連 新票)、67461(單枚 新票)、70085(四方連 實寄封)、70481(單枚 新票)、72254(十方連 新票)、72333(單枚 實寄封)、72336(單枚 新票)、72370(單枚 新票)、72378(單枚 新票)、72468(單枚 新票)、76021(整版 新票)、76071(整版 新票)、76150(整版 新票)、76495、(十四方連 新票)、84475(整版 新票)。
從目前所看見、所聽見並記錄下來的「猴票」「版號」統計,42個「版號」位於整版的左上角,如61295(整版 新票)、61078(四方連 新票)等,30個「版號」位於整版的右下角,如某集郵網站上展示的一個整版「猴票」,其「版號」「61111」和《中國集郵大辭典》在第284頁「珍貴郵票」中收錄的一個整版「猴票」,其「版號」"61126",均位於整版的右下角。位於右上角的「猴票」「版號」所佔比例很少,只有13個,而位於左下角的「版號」目前還沒有發現。目前已知最大的「版號」是84475(整版 新票),最小的「版號」是42002(四方連 新票),兩者之間相距42473版。相連的「版號」有61294(單枚 新票)、61295(整版 新票)和62320(整版 新票)、62321(整版 新票)等,其中62320(整版 新票)、62321(整版 新票)曾在2014年1月5日江蘇蘇州生肖集郵展覽上展出,因有這兩個重量級的素材壓陣,該展品毫無懸念地以全場最高分獲得了金獎加特別獎。另外還值得一提的是,70085(四方連 實寄封)也是該展品中的一件素材。
我國郵票邊紙上五位數字的「版號」手工加蓋於什麼年代?目前筆者尚無找到最早的記載。但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發行的紀念郵票、特種郵票、普通郵票以及後來發行的「文」字郵票、編號郵票等,在大部分郵票邊紙上下左右等各個地方,都有與「猴票」手工蓋印方式相同的「版號」,只是「版號」的數字有的是三位數,有的是四位數,有的是五位數。數字的顏色除大部分是藍色的外,也有少量黑色和極少量紅色的。
由於「版號」均是手工蓋印,因而蓋錯或蓋不清楚甚至漏蓋的現象時有發生,這在發行量較大的整版郵票的邊紙上,會經常看見用筆劃掉錯誤的「版號」重新蓋上正確的「版號」、用筆描畫不清楚的版號、用筆填寫漏蓋的版號等痕跡。「猴票」由於版票少,「版號」也少,故因錯而改正「版號」的現象是鳳毛麟角。筆者只是在一個「猴票」四方連新票中,意外發現了將錯誤的「版號」「76240」用筆划去,改為正確的「版號」「67241」,目前僅此一個實例(圖3)。
「猴票」每個版上有且應只有一個「版號」,這是集郵者的共識。但凡事皆有例外。筆者在收集、整理、研究「猴票」「版號」過程中發現,61295(整版 新票)的「版號」還同時出現在一個單枚的「猴票」邊紙上,61295的「版號」位於整版的左上角,而61295(單枚 新票)的「版號」位整版的右下角。這一「版號」雷同的現象不僅令人生疑,或許其中一個是李逵,另一個或許就是李鬼了。
四
T.46《庚申年》「猴票」又稱「金猴」,是中國升值幅度最快的郵票,目前「猴票」價格從1980年(庚申年)2月15日發行時的8分,已經飆升到目前的12000元左右。由於帶「版號」的「猴票」僅僅是所有「猴票」的八十分之一,故帶「版號」的「猴票」因「物以稀為貴」而較不帶「版號」的「猴票」貴了十分之一甚至更多。鑑於T.46《庚申年》「猴票」發行量少,再加上當初消耗量大,其整版郵票存世量越來越稀少、珍罕。集郵家耿守忠在2013年1月出版的新版《中國集郵百科知識》續集「中國珍郵」條目中,將T.46《庚申年》「猴票」整版郵票列入中國珍郵行列。因為T.46《庚申年》「猴票」至今已發行30多年,絕大多數都被撕開銷售掉了,所存整版郵票十分稀少。如按T.46《庚申年》「猴票」整版郵票與《全國山河一片紅》單枚郵票1比1比對,其在拍賣公司上拍的數量,遠少於《全國山河一片紅》,如此珍稀,名列珍郵,當之無愧。
郵票邊紙保存著大量的真實的郵政記錄和背景資料,是集郵者研究郵票極其可貴的信息資源。目前,在整版郵票邊紙的某個位置,一組6位或7位數字加末尾一個英文字母的機器噴碼代替了手工加蓋「版號」的方式,這是科技發展的必然結果。但由於是機器噴碼,沒有了人為的失誤而造成的一眼便知的乃至用放大鏡才能發現的細微變化,集郵者也因此而缺失了像「猴票」「版號」一樣的探索和研究的樂趣。特別是,一些集郵公司在售賣郵票時卻把郵票邊紙被當成多餘部分或廢紙給撕掉了,令人痛惜不已。
作者:王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