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讀音被標錯,值得打場官司嗎

2021-01-09 中國青年網

  前兩天,成都商報在頭版重點報導了一起因「姓氏」讀音引發的官司。年輕律師單瑞峰因為接受不了登機牌上自己的「單」姓被錯誤標註為「Dan」,以個人身份對川航提起訴訟,索賠1元,現在當地法院已經成功立案。

  對我來說,這當然是一件值得激賞的事。因為我也姓「單」,這個姓氏應讀為「Shan」,可是,這麼多年以來,我都在忍受著國內航空公司的這個低級錯誤。要知道,很多國際航空公司都能標出正確拼音(即姓名的英文表達方式),春秋航空這類新興的航空公司也能避免這種錯誤,然而,國內大多數航空公司卻偏偏要犯這種「沒文化,真可怕」的錯誤。

  我認為,這說明航空公司對姓氏文化缺少足夠的理解和尊重,對公民姓名權缺少足夠的敬畏和維護。航空公司依仗自身的壟斷地位,漠視公民理所應當的權利,而且,這種現象也是航空公司在管理上犯「大企業」病的表現,殊不知姓名的英文怎麼拼寫,對個人的正常出行卻是大事。

  值得強調的是,不光是我們的這個姓氏,現實中也還有其他姓氏也是屬於這種「被侮辱和被損害的」。比如,查姓應為Zha音,登機牌上卻經常被拼寫成Cha。這些姓氏多屬「小姓」,但放眼全國,涉及的人數也可以用成千上萬來計。除了姓氏,一些人還會在取名時遇到多音字,也難免因錯誤的拼寫方法「中槍」。如果不尊重姓氏、取名的文化與權利,又談什麼現代文明,還說什麼權利平等?

  中國人初次見面,都要先問姓名。遇上同姓,就會倍感親切。古代壯士喜歡拍著胸脯說,「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這是因為通過父系傳承的姓氏可以追根溯源,這也是一個人身份的體現。在現實生活中,有人會用「你都忘了自己姓什麼」來嘲諷那些狂妄自大的人,也就是因為姓氏能讓人知道自己是從哪裡來的。

  通過探尋每個姓氏背後隱藏的故事,就是打開一條歷史傳承的通道。現在,諸如《中華百家姓》、《你貴姓》這類節目很火,中國姓氏文化展、中華姓氏文化產業博覽會等等姓氏活動也很受歡迎,正是因為姓氏是一個文化切口,能夠展現家規家訓、家傳家風,能激發人們的家國情懷和文化共鳴。

  在傳統文化不斷淪陷的今天,在宗族倫理出現斷裂的今天,姓氏標誌著血緣關係,記錄著宗族系統的符號,這樣的根,必須保護。國家也早就在《民法通則》、《戶口登記條例》等等法律制度中對公民姓名明確進行了賦權保護。為此,就不能再容忍姓氏文化遭遇蠶食汙損的現象發生,不能再對「電腦改姓」這樣傷害公民姓名權現象麻木不仁。姓名問題無小事,包括航空公司在內牽涉到英文姓名拼寫的行業與機構,必須對此重視。

  從這個意義講,這起因為姓氏讀音被拼錯而起訴航空公司的事件,具有一定的公益價值,對傳播姓氏文化、傳承宗族倫理、維權姓名權利,有著積極的推動價值。(單士兵)

相關焦點

  • 名嘴稱寧澤濤姓氏讀音屢被讀錯
    遊泳世錦賽上勇奪男子100米自由式金牌的寧澤濤,他的姓氏讀音產生爭議,成了最近網友熱議的話題。究竟是念「níng」還是「nìng」,央視主播尤寧根據現代漢語詞典,對其進行了相關解讀。
  • 最容易讀錯的5個姓氏,有些姓氏有3個讀音,能全部讀對的不簡單!
    中華姓氏文化源遠流長且博大精深,每一個姓氏的都有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歷史,每一個姓氏的來源都是那樣獨特,不僅僅如此,有些姓氏在讀音和讀法上都有別於漢字發音,這些姓氏在上千年的演變中,有著特別的讀音,比如下面要講的這幾個姓氏,都是讀音容易讀錯的姓氏,而且這些姓氏並不是很常見,所以知道的人並不多!
  • 扒一扒那些讀音奇特的日本姓氏——小鳥遊、薬袋、四月一日
    作為姓氏最多的國家之一,日本的一些奇葩姓氏經常受到本國以及其他國家的調侃。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日本實際存在的那些讀音奇特的姓氏。說起日本姓氏的讀音,大部分也都遵循日語單詞的讀音規律,要麼音讀,要麼訓讀,湯桶或重箱式的也不算少見,再不濟就是當字類的,但是卻有一些姓氏的發音連日本人自己也摸不著頭腦。
  • 這幾個漢字「一讀就錯」,有人竟能讀錯20年!你能讀對嗎?
    這幾個漢字「一讀就錯」,有人竟能讀錯20年!你能讀對嗎?文/歷史的佼佼者我國擁有上下500多年的歷史,本身文化底蘊就非常的深厚,在經過如此漫長的時光之後,漢字也在時間的打磨下逐漸發生變化,並且變成了現在我們熟悉的樣子。
  • 日本姓氏讀法大全
    今天我們來學習下日本姓氏的日語讀音。日本姓氏非常多且讀音不固定,也就是同一姓氏在不同的家族可能發音完全不一樣,需要特別注意。同時在日本人交流中叫錯姓名是十分失禮的事情,所以建議大家在與日本人接觸時必須首先搞明白其姓名的正確發音(可以直接詢問),避免尷尬失禮。比如:日本姓氏【菅】的讀法,可以讀作【すが】,也可讀作【かん】。
  • 語言讀音的怪現狀:是無心抑或有意?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語言也會發生演變,讀音也出現了變化,為了方便交流,官方也一直在修正,或者說為了統一標準而進行改動,例如前段時間關於「斜」、「鑿」等字讀音的更改(似乎引起了社會上不小的反響)。事實上,雖然詞典樹立了標杆,但是也沒未必人人會遵守,所以也就出現了種種語言讀音的怪現狀,也不知道是無心抑或有意。
  • 一個稀有的姓氏配一個好聽的名字,讓人羨慕!
    近日有一個話題「有一個稀有的姓」引起小編的注意,在生活中常見的姓氏就那麼一些,你以為中國的《百家姓》只有100個姓氏嗎?好聽稀有的姓氏名字人們常說太大的姓氏不好起名,要是有一個稀有的姓氏還怕起不好名嗎?接下來小編就來說說那些好聽的且稀有的姓氏名字。
  • 多音字:漢語中讀音最多的兩個漢字,最多的1個字有6個讀音
    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字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讀音。這種現象只有在漢語當中存在,在其他的任何語言當中可能都找不到。在我們很多人的印象當中,多音字一般都只有兩個讀音。比如說長,一般有很長(cháng)、長(zhǎng)大兩個讀音。又比如說降,一般有降(jiàng)落,投降(xiáng)兩個讀音。這都是一個字有兩個讀音,但是它們所表達的意義不同,語言屬性、用法也存在差異。
  • 姓氏在起名中的重要性
    起名如同文學創作,但又難於文學創作,文學創作不受字數和體裁的限制,發揮的空間比較大,可名字不一樣,短短的兩三個字,要展現出一個讀音姓名是由姓氏加名字構成,構思名字,首先要從分析姓氏開始,姓氏好比門戶,分析,推敲姓氏,是構思名字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中國姓氏文化源遠流長,見於文獻的姓氏有5662個,其中單姓3484個,複姓2032個,三字姓146個。
  • 姓氏在起名策劃中的重要性
    起名如同文學創作,但又難於文學創作,文學創作不受字數和體裁的限制,發揮的空間比較大,可名字不一樣,短短的兩三個字,要展現出一個讀音,字形,意境等各方面都盡善盡美的名字,真的很難
  • 現代文字的讀音,你...真的讀對了嗎?
    在我國上下五千年源遠流長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的語言、文字的字意、讀音、文學觀念等都是隨著方言的不同而不同,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的,這也就造就了我們漢文化的包容性,使其綿延不斷,日新月異,比起其他文明,我們的漢文化是沒有斷層的。有很多字音的讀法我們曾經認為是錯誤的讀法,現在又變成正確的了,具體有哪些呢?跟隨小可往下看。
  • 中國最簡單的姓氏之一,只有三筆,很多人卻不知道怎麼讀!
    文/趣談歷史點滴中國最簡單的姓氏之一,只有三筆,很多人卻不知道怎麼讀!在《中國姓氏大辭典》中,我們可以看到,筆畫最少的姓氏是「一」,這也是最簡單的姓氏。不過你知道中國最複雜的姓氏是什麼嗎?有人會說,是漆雕,但實際上漆雕並不是最複雜的姓氏,據記載,最複雜的一個是:烏朗漢吉爾莫吉爾敏。其實這是蒙古族的姓氏。中國的姓氏將近兩萬個,也是無奇不有,其中還有一二三四五六......十、百、千、億等,這樣聽起來是不是覺得姓這些姓氏的人很幸福,因為取名的時候無論後面跟著什麼名字都特別高端大氣上檔次?
  • 這5個漢字非常常見,每個字都有3個讀音,不妨來挑戰一下
    畢竟漢語的漢字比較少,要用這些漢字表達出更多的意義,就需要藉助讀音。所以一個漢字有好幾個讀音,在漢語的發展歷程當中不斷地被認可。今天我們就尋找了漢語當中5個最常見的多音字,而且每一個漢字都有三個讀音。都經歷過義務教育的我們,對於這些漢字讀出來應該是手拿把攥。以下就是挑戰時刻:NO.1 哄(hǒng、hōng、hòng)關於這個字,我們用到的頻率非常高。
  • 你用錯了多少年?「嗯」根本不讀「en」,字典裡都查不到這個讀音
    今天我們來看一個幾乎十人九錯的漢字:嗯。這個字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頻率極高,尤其是隨著網絡聊天的不斷普及發展,它被賦予了太多含義:它曾被認為是不尊重對方的詞彙,也可以是話題終結者,表示自己想要結束對話,還可以在其中融入自己的情緒。可是,「嗯」該怎麼讀呢?很多人脫口而出:「ēn!」
  • 這幾個漢字「一讀就錯」,能讀對沒幾個,有人還「蒙在鼓裡」
    這幾個漢字「一讀就錯」,能讀對沒幾個,有人還「蒙在鼓裡」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特別是中國的漢字,裡頭所蘊含的價值更是讓人讚嘆。像是現在很多國外的國家,都將中文設為他們統考的類別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幾個一讀就錯的中文吧。像是在咱們的安徽省有著這樣一個地方,名字叫做「亳州」,我們在第一次看到這個字的時候,或許就會想要「絲毫不差」這個成語中的讀音吧。但是實際上這個字念「亳」(bo,二聲),是抓門用來指地名的,雖然它看上去有點像是「毫」,但是如果你實際仔細看的話,它的「毛」實質上是少了一橫的,但就是因為這一橫,導致這兩個字的讀音不同。
  • 罕見的姓氏,僅有三筆,認識這個字的人鳳毛麟角
    ——《姓氏尋源》在我國歷史傳統文化當中,姓氏具有格外特殊的意義。整個中華民族所有姓氏當中,常見的姓氏多是單字,另外雙字的複姓也有不少。此外,在《中華姓氏大辭典》中我們可以看到,還有些三字、四字甚至是九字的姓氏。當然,這些多字姓氏因為太過少見的緣故,幾乎不為人知。據悉,宋代成書的《百家姓》當中,包含單字姓氏和雙字複姓在內的形式總數應是五百零四個。
  • 中國最重口味的姓氏,起源祖先一句玩笑話,子孫後代至今很無奈
    中國的姓氏作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也一樣源遠流長。我們身邊很多人的姓氏都能夠在百家姓上面查到,但也有很多姓氏是在百家姓之外的。更有一些稀有的姓氏,因為後人越來越少,甚至面臨著消失的危險。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一個姓氏,就因為後人少而即將消失,這個姓氏就是「屎」。估計很多人看到這個字都會感到很意外,居然還有人姓這個。沒錯,這真的是中國現存的一個姓氏,而且姓「屎」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
  • 中國最簡單的姓氏之一只有三個筆畫,但大多數人都不會讀!
    《百家姓》記載姓氏568個,其中單姓444個,複姓124個。《百家姓》成書於北宋初年,是一部罕見的記載姓氏文化的典籍,全書採用四言體,對姓氏進行了排列。如今,中國的四大姓是張、王、趙、李,這是中國人口最多的姓氏,還有一些小姓自古以來就消失了,沒有傳到今天。有的雙姓簡化為單姓。
  • 中國姓氏宗祠通用對聯 我國的姓氏來源多種多樣
    姓氏的存在至少已有五千多年,但姓氏作為一個家族的標誌是在隋唐時期形成的。從遠古時期一直到周朝,都是女子有姓,男子只能稱氏。姓是表示母系血統,氏是同姓各部落的名稱。當時姓氏是代表一個人的地位和身份,所以只有貴族才可以有姓氏,平民和奴隸不能有。姓可以世襲也可以由國君賜封,人的地位是會變動的,氏號往往也隨著變化。戰國以後,一般稱氏而不稱姓,姓的使用機會越來越少,開始了姓氏合一。
  • 中國最簡單的幾個姓氏,只有三筆,卻很少有人能讀對,不信你試試
    文/中國最簡單的幾個姓氏,只有三筆,卻很少有人能讀對,不信你試試 各位看官大家好,我是十三,每天更新歷史故事,歡迎點讚留言。 大家都知道《百家姓》是專門記載我國各類姓氏的文獻,但《百家姓》中所記載的也只是我國眾多姓氏中的絕大部分,還有一部分因為太難念了所以沒有記錄在上面。那麼你所知道的呢些鮮為人知的姓氏都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