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營商環境就是講政治、就是謀發展、就是惠民生。1月12日,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召開,發布《關於集中治理庸懶散慢亂浮現象 促進幹部擔當作為的實施意見》。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出席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論述,落實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大會精神,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以作風建設為突破口,全力打造「比肩國際、全國最優」的營商環境,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奠定紮實基礎,讓廣大企業和市民在武漢創新創業和生活更舒心、放心、安心。市委副書記、市長周先旺主持會議並講話。
會上通報了5起影響營商環境典型問題,與會人員共同觀看了營商環境問題專題片。王忠林指出,過去一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建設,各項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政務審批效率、企業獲得感、社會評價都有明顯提升。但從通報和專題片反映的情況來看,一些幹部「只想當官不想幹事、只想『出彩』不想出力」,缺乏責任擔當、群眾立場;一些部門辦事拖拖拉拉、手續複雜,缺乏服務意識、契約精神;一些惠企政策知曉率不高,缺乏企業認同;創新環境還不夠理想,對創新發展缺乏戰略眼光等問題依然存在。我們必須以對市民和企業負責、對武漢發展負責的態度,直面問題、保持清醒,切實找準制約營商環境的關鍵癥結,刀刃向內、自我革命,聚焦重點環節持續發力。
「營商環境的問題,首先是思想認識問題。」王忠林強調,
要著力推進思想解放,堅決破除「官本位」思想、「坐等上門」 的懶政思想、「事不關己」的消極思想,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拋開面子、開動腦子,更加自覺、主動、積極地為企業和群眾服務,多為企業辦好事、為市民辦實事。
著力整治工作作風,以建黨100周年為契機,加強對幹部群眾的「四史」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牢宗旨意識,設身處地為企業和群眾著想,發自內心為企業和群眾排憂解難;狠抓紀律約束和制度建設,對損害武漢營商環境的人和事,勇於亮劍、敢於說「不」。
著力提升服務質量,堅持以市場評價為第一評價、以企業感受為第一感受、以群眾滿意為第一標準,深入推進「五減五通」改革,實施流程再造、簡政放權,推行「容錯容缺」審批、並聯審批,加快「一網通辦」「一事聯辦」「全市通辦」,讓「幹部多跑腿,企業和群眾少跑路」。
著力優化制度供給,全面落實「非禁即入」,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實行包容審慎監管,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構建親清政商關係,讓各種所有制企業能安心經營、放心投資、專心發展。
著力抓好政策落實,在政策制定時堅持大膽闖、大膽試,在向企業送政策時堅持精細化、個性化,確保務實管用;特別是當前要想方設法落實減稅降費等惠企政策,幫助中小微企業應對疫情衝擊,活下去、留下來、強起來。
王忠林強調,
優化營商環境事關全局、事關武漢長遠發展。
各級部門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把手工程」,堅持領導帶動、部門聯動、考核推動、宣傳發動,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幹,在全社會樹立「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都是營商環境、處處都是營商環境」理念,推動各項任務落地見效。
要毫不放鬆抓好冬春季疫情防控,堅持「人物地」同防,完善多點觸發、一觸即發的預警機制,不斷鞏固拓展疫情防控決定性成果,確保疫情防得住、發展搞得好。
圍繞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周先旺指出,要認真查擺全市營商環境存在的突出問題,大力弘揚「店小二」精神,在服務群眾、服務市場主體上狠下功夫,做到「有呼必應、有呼快應、未呼先應」,打好優化營商環境攻堅戰、持久戰,推動武漢疫後重振和高質量發展。
市政協主席胡曙光,市委副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胡立山;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領導同志與會。
長江日報出品 採寫:記者鄭汝可 華智超 攝影:記者郭良朔 海報:記者│鄭汝可 統籌|陳智 設計|張莉
來源 | 長江日報微信公眾號
編輯 | 魏煒
文章經授權發布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