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破壞營商環境的人和事堅決亮劍說「不」!武漢部署優化營商環境建設

2021-01-15 武漢發布

抓營商環境就是講政治、就是謀發展、就是惠民生。1月12日,全市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召開,發布《關於集中治理庸懶散慢亂浮現象 促進幹部擔當作為的實施意見》。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出席會議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論述,落實全省優化營商環境大會精神,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效果導向,以作風建設為突破口,全力打造「比肩國際、全國最優」的營商環境,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奠定紮實基礎,讓廣大企業和市民在武漢創新創業和生活更舒心、放心、安心。市委副書記、市長周先旺主持會議並講話。

會上通報了5起影響營商環境典型問題,與會人員共同觀看了營商環境問題專題片。王忠林指出,過去一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建設,各項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政務審批效率、企業獲得感、社會評價都有明顯提升。但從通報和專題片反映的情況來看,一些幹部「只想當官不想幹事、只想『出彩』不想出力」,缺乏責任擔當、群眾立場;一些部門辦事拖拖拉拉、手續複雜,缺乏服務意識、契約精神;一些惠企政策知曉率不高,缺乏企業認同;創新環境還不夠理想,對創新發展缺乏戰略眼光等問題依然存在。我們必須以對市民和企業負責、對武漢發展負責的態度,直面問題、保持清醒,切實找準制約營商環境的關鍵癥結,刀刃向內、自我革命,聚焦重點環節持續發力。

「營商環境的問題,首先是思想認識問題。」王忠林強調,

要著力推進思想解放,堅決破除「官本位」思想、「坐等上門」 的懶政思想、「事不關己」的消極思想,放下架子、俯下身子、拋開面子、開動腦子,更加自覺、主動、積極地為企業和群眾服務,多為企業辦好事、為市民辦實事。

著力整治工作作風,以建黨100周年為契機,加強對幹部群眾的「四史」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牢宗旨意識,設身處地為企業和群眾著想,發自內心為企業和群眾排憂解難;狠抓紀律約束和制度建設,對損害武漢營商環境的人和事,勇於亮劍、敢於說「不」。

著力提升服務質量,堅持以市場評價為第一評價、以企業感受為第一感受、以群眾滿意為第一標準,深入推進「五減五通」改革,實施流程再造、簡政放權,推行「容錯容缺」審批、並聯審批,加快「一網通辦」「一事聯辦」「全市通辦」,讓「幹部多跑腿,企業和群眾少跑路」。

著力優化制度供給,全面落實「非禁即入」,對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實行包容審慎監管,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構建親清政商關係,讓各種所有制企業能安心經營、放心投資、專心發展。

著力抓好政策落實,在政策制定時堅持大膽闖、大膽試,在向企業送政策時堅持精細化、個性化,確保務實管用;特別是當前要想方設法落實減稅降費等惠企政策,幫助中小微企業應對疫情衝擊,活下去、留下來、強起來。

王忠林強調,

優化營商環境事關全局、事關武漢長遠發展。

各級部門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一把手工程」,堅持領導帶動、部門聯動、考核推動、宣傳發動,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幹,在全社會樹立「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都是營商環境、處處都是營商環境」理念,推動各項任務落地見效。

要毫不放鬆抓好冬春季疫情防控,堅持「人物地」同防,完善多點觸發、一觸即發的預警機制,不斷鞏固拓展疫情防控決定性成果,確保疫情防得住、發展搞得好。

圍繞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周先旺指出,要認真查擺全市營商環境存在的突出問題,大力弘揚「店小二」精神,在服務群眾、服務市場主體上狠下功夫,做到「有呼必應、有呼快應、未呼先應」,打好優化營商環境攻堅戰、持久戰,推動武漢疫後重振和高質量發展。

市政協主席胡曙光,市委副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胡立山;市委常委,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領導同志與會。

長江日報出品 採寫:記者鄭汝可 華智超 攝影:記者郭良朔 海報:記者│鄭汝可 統籌|陳智 設計|張莉

來源 | 長江日報微信公眾號

編輯 | 魏煒

文章經授權發布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強化落實見效 推動營商環境建設實現新突破見到新氣象
    ,審議2021年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要點、優化政務環境工作方案及深化「一事聯辦」等配套方案。會議指出好的營商環境,是集聚各類要素的「引力場」,是更持久的生產力、競爭力。新年首個工作日,我省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強力推進優化營商環境的鮮明導向和堅定決心。
  • 把「麻煩」留給政府 把方便讓給群眾 ——以更高標準優化營商環境...
    近期,省、市相繼召開相關會議,提出營商環境已是事關全局的發展戰略問題,要以優化營商環境為突破口,推動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落地落實。為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委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部署和要求上來,推動各地各部門敢於擔當、主動作為、勇於創新,使鐵嶺成為「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的創新創業寶地,本報推出以更高標準優化營商環境系列報導。
  • 自貢自流井區:立行立改 舉一反三 持續優化提升營商環境
    以「群眾之事無小事、企業之事無小事」的理念,立足於《鹽都問政》中反映的典型案例和問題的立行立改、更舉一反三、直面差距。堅持問題導向,樹立系統觀念,從放管服改革、硬體設施、醫療衛生、道路交通等多方面做好改善,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為高標準建設「一港一區一基地」,助力再造產業自貢提供堅實環境作風保障。  營商環境事關市場信心、發展大局。
  • 2020年12月7日濰坊市人民檢察院優化營商環境「行風在線」在行動
    為推動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對優化營商環境各項意見的落地落實,按照《濰坊市紀委監委強化監督優化營商環境十二條措施》要求,濰坊人民廣播電臺「黨風政風行風在線」欄目從7月1日開始進行改版調整,改版後節目名稱為《優化營商環境——「行風在線」在行動》。節目將聚焦優化營商環境,同時通過媒體監督方式促進影響營商環境的難點堵點痛點的解決。
  • 國家治理現代化中的營商環境建設:以政商關係為視角
    營商環境與政商關係目標一致,旨在降低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手段交疊,關注制度創新與法治建設;效果兼容,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與國家治理現代化。政商關係是營商環境的核心問題,深度優化營商環境要從政商關係上找到突破口:加強營商環境法治化建設,完善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的政策體系,構建全天候式政務服務模式,優化營商環境的輿論氛圍。
  • 長沙將全力打造中部標杆、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十四五」時期,持續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將是長沙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一個「利器」和「法寶」。近年來,長沙市咬定青山不放鬆,營商環境優化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績。「十四五」時期如何保持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的良好勢頭、更好地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 2020年11月25日國網濰坊供電公司優化營商環境「行風在線」在行動
    為推動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對優化營商環境各項意見的落地落實,按照《濰坊市紀委監委強化監督優化營商環境十二條措施》要求,濰坊人民廣播電臺「黨風政風行風在線」欄目從7節目將聚焦優化營商環境,同時通過媒體監督方式促進影響營商環境的難點堵點痛點的解決。
  • 李克強在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回顧過去一年「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情況,部署下一階段工作任務。一、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著力優化營商環境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源於市場主體的活力和社會創造力,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營商環境。
  • 優化營商環境持續加力!北京為高質量發展配上「金鑰匙」
    近日,市委市政府印發《北京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劃(2018年-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確定近三年北京市營商環境改革時間表和施工圖。2018年11月19日上午,北京市發改委召開新聞發布會,對《行動計劃》進行權威解讀。
  • 「5G+智慧」,營商環境優化更無憂
    2020年6月,芙蓉區委、區政府啟動「5G+智慧」政務大廳建設,打造「不打烊」數字型政府,在芙蓉區政務中心內增設了24小時自助服務區、8小時自助服務區、辦事休候區、綜合服務區,並向辦事群眾開放機關大院立體停車場,提供免費停車服務。而隨著2020年9月24日湖南自貿試驗區的正式獲批,「一產業一園區一走廊」的建設號角被吹響。
  • 雲南立足職能職責開展專項治理 靠前監督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幫助企業解難題、辦實事、促就業,是雲南省紀檢監察機關靠前監督、助推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的具體體現。今年以來,雲南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立足監督主責,緊盯重點領域、關鍵環節,針對黨政領導幹部利用職權以權謀私、權錢交易以及違規投資入股、違規行政審批、監管失職瀆職等開展專項治理、強化日常監督,聚焦營商環境難點、痛點和堵點,以強監督助力優化營商環境。
  • 安順市「築巢引鳳」優化營商環境 解決融資難題 提供周到服務
    不只是安順市春來茶業有限公司,不少外來企業也在安順持續優化信貸審批等政策支持下,突破了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發展「瓶頸」。2015年,重慶華宇園林有限公司通過招商引資推介會入駐安順市西秀區,註冊成立安順市華宇生態建設有限公司,負責安順市九龍山國家森林公園、邢江河溼地公園、城市山體公園等項目的生態修復。
  • 《上海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全文公布→
    第四條 市、區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組織領導,按照優化營商環境的原則和要求,建立健全優化營商環境的統籌推進工作機制,完善服務企業聯席會議機制,加強統籌本行政區域企業服務工作。政府主要負責人是優化營商環境的第一責任人。市、區發展改革部門是本行政區域內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主管部門,負責指導、組織、協調優化營商環境日常工作。
  • 一場「眼睛向內」的革故鼎新 ——評吉林法院開展法治化營商環境...
    開展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專項行動,是吉林高院黨組因時而進、因事而舉、因需而動作出的一項重要部署,不僅是為加強全省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作出的新努力,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動實現吉林振興發展提供更強勁的司法助力,也是吉林法院一次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實踐探索,為提升審判執行質效培育新的增長點,為推進法院重點工作提供新的著力點,為全面提升法院管理效能注入新的動力源,是一場「眼睛向內」的自我革命。
  • 「營商環境」成高頻詞 年內7次「現身」國常會
    原標題:「營商環境」成高頻詞 年內7次「現身」國常會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劉琪近年來,我國對標國際先進經驗、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營商環境全球排名屢創新高。同時,會議強調,要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更大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優化營商環境的本質在於為企業經營者和投資者建設一個公平公正、民主法治、誠實守信、安定有序的社會發展環境。」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營商環境好與壞 企業家和群眾的「大拇指」最重要
    就是要了解企業和群眾受不受益、滿不滿意、給不給好評」。7月2日上午,海口市委副書記、市長丁暉主持召開海口市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聯席會議,邀請63位企業家代表當「評委」,面對面聽取企業意見建議,力促政企聯手找準營商環境中的難點堵點痛點,讓優化營商環境政策舉措更精準,政務服務提升更有效。
  • 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上海營商環境如何成為「金字招牌」?
    營商環境是軟實力,也是核心競爭力。對標世界一流營商環境,上海正舉全市之力,把營商環境打造成為上海的「金字招牌」。一組數據,就能看出上海的決心和信心。根據世界銀行評價,2018年中國營商環境世界排名升至第46位,其中開辦企業便利度排名第28位,較之上年度提升65位。
  • 2021開年首次國常會,營商環境為何成為首要議題?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實施情況第三方評估匯報,要求進一步打通落實堵點,提升營商環境法治化水平。  2021開年首次國常會,營商環境為何成為首要議題?  考慮到疫情仍在持續,中國經濟面臨的內外環境依然嚴峻複雜,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有利於充分調動各類市場主體積極性,激發企業活力,穩定經濟增長。  從長遠來看,要在大變局中增強中國經濟競爭力,改善營商環境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 濟南歷下:優化營商環境 助推新舊動能轉換
    日前, 由山東省濟南市歷下區發改委、區投促局、歷下國稅局聯合舉辦,歷下智庫承辦的「歷下區優化營商環境、助推新舊動能轉換」座談會在濟南舉行。 歷下區是山東省會城市中心城區,是全市的政治、經濟、金融、文化、旅遊和科教中心。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33.3億元,在全省137個發展主體中居第二位。主要經濟指標在全市佔1/4-1/5強。 歷下區參會相關領導介紹了該區的情況。
  • 營商環境之智商題
    A) 中國銀行B) 建設銀行C) 招商銀行D) 浙商銀行標準答案:沒有任何一家銀行本題考點:國家鼓勵銀行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和銀行陽奉陰違的現實答案解析:國家號召銀行給中小企業、創業企業貸款是國家的事,風投給創業企業投錢是風投的事,反正銀行不投,因為風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