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四兇誕生和由來是什麼?堯、舜是誰?誰確定了一年時間?

2021-01-10 0大醫精誠0

三皇五帝在《五帝本紀》中三皇為天皇、地皇、泰皇,五帝就是接下來要講的,是誰確定了一年有366天,增置閏月以調整四季偏差?上古四兇是怎麼誕生的?

帝嚳

在顓頊帝去世後,就由高辛即位,高辛也就是玄囂的孫子也叫做帝嚳(kù)。高辛廣施恩澤、仁威兼施又順從民意從而使天下人信服,又訂立節氣,讓農藝畜牧有一個科學的時辰順序發展,提高了生活質量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深受百姓愛戴,也是華夏農業的一次偉大革命,奠定了華夏根基,創造出來上古時期的太平盛世,成為五帝之中第三代帝王。帝嚳先娶了陳鋒氏的女兒,生下一個兒子叫做放勳,之後帝嚳又娶了訾(zi)氏的女兒,又生下了一個兒子叫做摯。放勳和摯是同父異母的兄弟,放勳是兄,摯是弟。在帝嚳死後帝王就繼承給了摯,但他沒有治理好國家就由他弟弟取而代之了,也就是放勳,放勳也就是帝堯。

帝堯

帝堯也是五帝之一位列第四,帝堯即位後命羲氏、和氏根據日月星辰的運行情況制定了曆法,確定一年為363天增置閏月以調整偏差,訪納賢能召集天下有能力的人辦理不同的事,還創造了圍棋用來教人,史書中就有「堯造圍棋,以教丹朱」的記載。在帝堯年事已高的時候,想找人接替帝王掌管天下,這個時候天下又洪水滔天,民不聊生,然後四嶽推薦鯀來治理洪水,帝堯聽取了意見就讓鯀去治理水患,結果九年過去,治水還是沒有成功。帝堯聽取眾人意見準備讓虞舜來繼承,隨後就把兩個女兒嫁給他考察他的德行,最終舜在文祖廟接受了堯的禪讓。

帝舜

帝舜最終接替帝位稱帝於天下,其國號為「有虞」,舜是冀州人,以孝行而聞名,是中華道德的創始人之一也是華夏文明的奠基人,在堯禪讓王位給虞舜傳了四個字,就是允執厥中,意思就是指言行不偏不倚,符合中正之道,電影裡也時有出現這四個字,現在是故宮中和殿中間的懸掛匾額。

自古以來有善就有惡,從前帝鴻氏有個後代整天不學無術,陰狠殘暴,無惡不作,抑善揚惡,大家都叫他「渾沌」;少氏有個後代專門喜歡滿口邪惡言論,嫉妒忠賢,詆毀誠信,憎惡率直大家都叫他「窮奇」;顓頊氏有個後代善惡不分,屢教不改,大家都叫他「杌」;縉與雲氏有個後代,暴飲暴食,貪圖錢財大家都叫他「饕餮」這四個稱為四兇,在舜的時代把它們趕到邊遠地帶,去抵禦妖魔鬼怪。

大禹

帝舜在位時大家推舉了鯀的兒子禹來治理洪水,也就是大禹治水,大禹成功治理水患,疏通河流完成了治水大業,最終大禹因治理黃河有功 ,受舜禪讓而繼承帝位,在諸侯的擁戴下順利繼承帝位,國號為夏,是夏朝開國君主,舜禪讓王位是也給大禹傳了十六字心傳,即中華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中華心法也就成為了中華民族的至高文化理論。

相關焦點

  • 上古時期部落首領堯的5大成就,第3竟然是造酒,真是德才兼備
    堯(約前2188—前2067年),姓伊祁,號放勳,古唐國人(今河北省保定市唐縣),他是中國上古時期方國聯盟首領、「五帝」之一。帝堯為祁姓劉氏遠古一世祖,德才兼備,成就非凡。第一:開創禪讓制,堯執政初期,國家只是部落聯合體,非常鬆散,堯積累了一定的施政經驗後,開始建立國家政治制度,在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建立較為系統的政治制度,堯最為人們稱道的是他不傳子而傳賢,禪位於舜,不以天子之位為私有。第二:制定曆法,根據日月星辰的運行情況制定曆法,以366日為一年,每三年置一閏月,用閏月調整曆法和四季的關係,使每年的農時正確,不出差誤。
  • 史書中的堯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箕子的意思是說,我聽說在堯帝的時候,堯命令鯀(禹的父親)去治理洪水。由於鯀胡亂使用五行的方法,沒有治理好洪水,帝(堯)震怒,不給鯀治理天下的方法。裡的洪範九疇,就是治理天下的九種法則。從這句話的我們可以得知,堯治理天下的能力,應該是從洪範九疇中得到的。不過由於歷史久遠,堯又是從哪裡得到的洪範九疇,就不得而知了。堯正因為有了洪範九疇,才將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
  • 中國上古雙瞳神鳥:比鳳凰地位高,舜就是它的化身
    說是堯在位七十年,遠方的祗支國進獻了一隻名叫重明的鳥,這隻鳥一目雙睛,看起來像雞,但比雞要高貴許多,鳴叫的聲音像是鳳那樣的動人。只是此時,重明鳥的羽毛似乎還沒長全,顯得有些不好看,堯就開口問使者這真的是靈鳥嗎?使者肯定,重明鳥此時似乎也聽懂了堯的質疑,於是振翅而飛。它一邊鳴叫一邊飛舞,引得宮中的鳳凰之類的靈鳥也跟著起舞。站在宮外的侍衛看見空中有許多鳥飛速飛向北方,大驚之下匯報給了舜。
  • 惠東人,元旦的由來你知道嗎?
    大家知道元旦的由來嗎? 不知道就一起來看看吧! 元旦的由來 關於元旦 需要追溯到很久很久以前 首先要從三個人開始說起 堯、舜、禹
  • 典故日課|堯眉八彩,舜目重瞳?揭開帝王龍顏的真相
    文 / 杜豆豆但凡帝王將相,既然和常人不同,人們總想從他們身上挖掘出點兒什麼,以證明這些人太優秀,是神不是人。王充在《論衡·骨相》裡說:「傳言黃帝龍顏,顓頊戴午,帝嚳駢齒,堯眉八採,舜目重瞳,禹耳三漏,湯臂再肘,文王四乳,武王望陽,周公背僂,皋陶馬口,孔子反羽。」這裡列舉的一連串帝王將相,他們的共同點就是有異相,長得和凡人不同。
  • 你可知道顓頊,帝嚳是誰 你可知道這三個字怎麼讀
    次妃慶都生了堯。堯是歷史上有名的聖賢之君、五帝之一。次妃常儀生了摯。摯繼承了嚳的帝位,九年後禪讓給帝堯。帝堯,名曰放勳,帝嚳之子。據記載:帝堯者,放勳,其人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雲,富而不驕,貴而不舒。帝嚳在位時任命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居守在東西南北四個方位,觀察日月星辰,制定了二十四氣節中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制定一年為三百六十六日。設置閏月以便與四季相合。
  • 兩個瞳仁的舜與重明鳥
    白鹿原中的朱先生給白嘉軒講了列一個關於舜的故事,大意是舜的母親去世後,他的父親取了個繼母,繼母為其父生了個男孩,然而繼母心腸歹毒,屢次加害於舜,而舜對她卻很是孝敬。在漫長的華夏歷史中,像舜這樣的故事,先民早就在用歌謠等耳口相傳的方式講述著人類的與自然間的故事,講述著宇宙、日月、季節、動物、植物,講述著時間的始與終。
  • 顓頊、帝嚳、堯、舜、禹和黃帝的世系關係是怎麼排列的?
    黃帝其妻有四位。元妃嫘祖,次妃女節,次妃彤魚氏之女,次妃嫫母,四妃共生二十五子。嫘祖元妃生昌意,次妃女節生青陽,次妃彤魚氏女生夷鼓,次妃嫫母生蒼林。黃帝其子得姓者十四人,青陽與夷鼓二人同黃帝姬姓,餘十二人,姓為:姬、酉、祁、己、滕、葴、任、荀、僖、姞、儇、衣。實為十二姓。黃帝與嫘祖。黃帝與嫘祖生二子,長子名玄囂,次子名昌意。
  • 人文初著的上古歌詩
    伏羲氏、朱襄氏、葛天氏、炎帝、黃帝、顓頊、嚳、堯、舜、夏、商都有樂舞,當然也會有詩歌。鄭玄說:「詩之興也,諒不於上皇之世,大庭軒轅,逮於高辛,其時有亡載籍,亦蔑雲焉。」但現存上古歌謠《擊壤歌》《康衢歌》《卿雲歌》《堯戒》《賡歌》《南風歌》等,從其思想內容和語詞來看,為後人所偽託。由於史料缺乏,可信的材料不多,《詩經》以外的先秦歌詩,研究者要麼避而不論,要麼語焉不詳,幾近於學術空白。
  • 舜的弟弟象無德無能,如何讓部落由窮到富?全靠舜贈送蠶種和桑樹
    堯舜禹是上古三賢王,他們之間禪讓的故事流傳千古。那麼當他們被推舉為共主之後,他們的親戚們會不會來找他們搞事情呢?他們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舜的弟弟象就打起了歪主意。舜帝生於姚墟,後遷於負夏(即瑕丘)。姚墟就在濮陽縣徐鎮老街。2000年底,濮陽縣五星鄉瑕丘村被確認為舜帝故裡。
  • 易學裡五行和幹支的產生由來
    前文講到了易學的四基礎以及「類象」的方法,隨著易學的發展就自然誕生了五行和幹支系統。1、十天幹和十二地支的產生易理的推測:由於生活作息,古人肯定是需要記時間的,每年的什麼月份,什麼日子需要播種,狩獵,什麼時候可以收割,什麼時候大概率出現什麼天氣等,這些促成了計時的需要,也促成了幹支的誕生。十天幹和十二地支分別為兩種記月和記日方式,誰更早出現難以考證,但是最初他們出現的目的相同,此時還未賦予它們易象原理,僅做「策」之用,「策」:從竹,朿聲。
  • 中國人過春節的習俗從什麼時候開始?民國才有「春節」這個稱呼?
    傳統節日在中國古代早期,人們主要有兩種信仰:1、天地信仰。2、祖先信仰。也就是說,天皇氏為了區分時間的運轉周期,制定了天幹地支來表示年歲的變化。二十四節氣也就是說,春節的產生,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傳統祭祀文明,並在此基礎上,結合了天幹地支的時間觀念,確定了六十甲子的循環,並把春節定為一年的開始。
  • 伏羲日角、文王四乳
    顓頊駢骭顓頊,黃帝的孫子,根正苗紅,是上古五帝之一(第二帝)。共工氏叛亂被他跟平息了成了天下共主。顓頊幹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絕地通天。相傳上古時代,人神混居,人間有神、人、半神,管理起來很麻煩,所以顓頊成為天下共主的時候就讓自己的兩個叔叔重和黎,一個託天,一個壓地,阻斷了神人互通,結束上古人神混居的時代。相傳顓頊為「駢骭」,何為駢骭?
  • 上古時期的四兇分別是哪些神獸?
    其實,與四神相對,古代還有四兇的說法,四兇分別都是誰呢?1、窮奇一種食人獸,食忠心善良之人,獎奸詐邪惡之人。出自《山海經·西山經》,邽山,其上有獸焉,其狀如牛,蝟毛,名曰窮奇,音如嗥狗,是食人。有的說窮奇像牛,有的說像虎。2、饕餮傳說是縉雲氏之不肖子,也有人說是斷頭的蚩尤轉化而成。
  • 中國每個姓氏都有自己的大神,你姓什麼?看看你是誰的後裔
    中國每個姓氏都有自己的大神,你姓什麼?看看你是誰的後裔。要想弄明白這個問題,就要弄清楚姓氏的起源。姓氏起源姓氏的起源與原始社會的圖騰崇拜有關。在原始社會中,圖騰、族名和祖先名通常一致。時間長了,圖騰的名稱就演變成同一氏族全體成員共有的標記——姓。姓的形成還與女性分不開,西周銅器銘文中,發現了30多個姓。
  • 上古九大女神:顏好活好,智商也牛,嫦娥才排第六,第一實至名歸
    第八:娥皇女英舜帝二妃娥皇女英是上古時期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四千多年前的舜帝二妃,堯見舜德才兼備,為人正直,又深得人心,便將其首領的位置禪讓給舜,並把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舜為妻。姐妹倆共同為舜生下一子商均。後帝舜到長江一帶巡視,不幸死在蒼梧之野,葬在九嶷山上。
  • 《尚書·堯典》中的「九族」、「百姓」與「黎民」指的都是什麼?
    關鍵問題就在於這些氏族都是誰,帝堯為什麼會去親近和團結他們,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得先弄明白堯所在的部落的自身情況。整個周族相當於上古時期的一個部落,事實上,周族也確實就是由上古的姬姓部落發展而來,而周族分化出去的姬姓諸侯國,如吳國、魯國、晉國、燕國、虢國、鄭國等就相當於上古時期的一個氏族,因為這些「氏族」都擁有共同的血緣,他們在利益和情感上的聯繫會更緊密一些,因此周天子在治理國家的時候通常會任用姬姓諸侯為卿。
  • 上古神話中的四任天帝,各個不凡,誰可能成為第五位天帝?
    我們知道,不同的朝代,不同的歷史時期,人們的神話信仰都有區別,神話等文化特徵都會隨著時間改變。因此我們中華上下五千年,關於天帝是誰的說法各不相同,但能得到大家比較認可的天帝卻只有四位。第一任:東皇太一相傳,在混沌未開之時。鴻鈞老祖一共頒下兩條法旨,一是命令女媧造人,二是命令太一治世。至此,太一大神創建天庭,成為至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