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發現3000年古城遺址,揭開神秘部族的「鬼方文化」!

2021-01-12 大華山智慧旅遊

眾所周知,陝西作為中華民族以及華夏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曾有西周、秦、漢、唐等14個政權在此建都,境內的墓葬更是數不勝數,其中古代帝王陵墓,民間有「七十二陵」之說,佔全國現存帝王陵的近一半。

今天小編要跟大家講的是,在陝西境內有一座3000年前的古遺址,藏著一個曾讓商朝畏懼的神秘強國,但是令人奇怪的是,這個部落卻突然逐漸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

長城帶上的商都城

在黃河與無定河交匯處的陝北清澗曲流群地質公園內,有一座古城遺址——李家崖城址。

這是首座在北方長城帶地區發現的商周時期的古城遺址,是商周時期盤踞在陝北、晉西北以及內蒙古河套南緣地區的勁族——鬼方先民的文化遺存。

在無定河右岸切繞的高臺上,過細腰關朝東爬升一裡,古牆橫亙南北,回首西望古城,遺址盡收眼底。

細腰關、黃龍島 黃如強/攝

棗林綠波西流,其間房舍儼然,南北傍崖環水,近細腰關處,西、北牆成丁形,現空留亂石,破雲穿空。

古城約七萬平方米,利用三面環水,南北數十丈懸崖為屏障,東西城牆因地勢而建。據考古學家分析,這曾是一個雄偉壯觀、壁壘森嚴的古城。

鬼方都城東城牆 袁亞飛/攝

從1981年到1991年,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在清澗縣高傑鄉李家崖村的古遺址進行了考古勘探和田野發掘,發現了9座房子、60多座古墓葬、2萬餘片陶器殘片、10件銅器、57件石器、100件骨器。後來經專家組鑑定,這個古遺址的文化遺存時代上線約相當於商朝晚期,下限不晚於西周中期。

李家崖城址文化內涵豐富,以高領袋足鬲、深腹簋、肩飾雲雷紋的小口廣折肩罐、三足甕等陶瓷為代表,具有強烈的地方風格特徵。

墓葬中出土的弋、鉞、斧、蛇首匕等青銅器,將陝北、晉西北地區出土的商代青銅器聯繫起來,省考古研究所以李家崖古城址為代表的分布在陝北、晉西北、內蒙古中南部地區的這類古文化遺址命為「李家崖文化」。並聯繫史籍中鬼方民族在這一地區互動的史跡和古城址中出土的「鬼」字陶文,李家崖古城,應該是鬼方族先民建築的一座具有戰略性的城堡。

城址土石結構,在我國目前發現的早期古城址中尚屬少見,是鬼方先民的物質文化遺存,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

那麼,這個「鬼方」到底是何方神聖?

神秘消失的部族

鬼方

鬼方,商周時期盤踞在今陝北、晉西北及內蒙古中部地區的一個強悍民族。

《詩經》上記載:「文王曰諮,諮女殷商。內奰於中國,覃及鬼方。」《易經》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山海經》上記載:「鬼國在貳負之屍北,為物人面而一目。一曰貳負神在其東,為物人而蛇身」。《今本竹書紀年》中上記載:「(殷)武丁三十二年伐鬼方,次於荊」。除此之外,《汲冢周書》《小盂鼎》及商周甲骨卜辭中,也有關於鬼方的記載。

聯姻有明確記載的,是黃帝與鬼方的聯姻。晉代成書的《帝王世紀》記載,黃帝有四個妃子,有個妃子叫嫫母,先秦時期的史料《世本》上說:「黃帝娶於鬼方氏。」說明這個嫫母就是從鬼方娶來的。

關於鬼方部落的活動範圍,雖然多有考證,但目前並沒有確切的說法,主流的說法是活動範圍位於今陝西北部、山西北部和內蒙古西部一帶。

關於這個神秘部落的人種更是神秘,有專家認為鬼方及其後裔赤狄是印歐人種。其主要理由是:鬼方所代表的族群既然被名之為「鬼方」,極有可能是因為他們是異類的印歐人種,他們似「禺」類「鬼」,「鬼方」之名乃因其「狀類獼猴」、身材高大的形貌特徵所賜。而印歐人種從體格上總體略比蒙古人種高。

還有研究者繪出這樣的鬼方族群基因譜:鬼方=印歐=雅利安=黃帝=周王族=吐火羅=大月氏=昭武九姓=塔吉克=普什圖=維族……

先不要管鬼方是什麼來頭,有一點是肯定的:這個族群在上古時期,是中原人的主要軍事對手,商高宗武丁曾與鬼方進行過3年戰爭而未能完全將其擊敗或消滅,這足以說明當時鬼方的力量是相當強大的,也讓商王朝畏懼。

武丁阻止鬼方入侵

對於鬼方族源來源和去向,長期爭論不休,現在有人通過分子人類學對鬼方的族源和去向有了比較清楚的勾畫。得出的結論是,鬼方與殷商和西周華夏族進行過多次拉鋸戰,後來鬼方族群是西戎和北狄族群的主要源頭,再後來鬼方族群的一部分進入中原融入華夏族,一部分融入匈奴和後來的蒙古,在隨匈奴西遷和蒙古西徵過程中,有的定居於今天的哈薩克民族、中亞鹹海以及克裡米亞周邊,還有一部分進入西藏。

鬼方文化的遺存初探

陝北

據有關專家分析,現在陝北人的生活中還保留著許多鬼方文化。

01

石板雕刻

清澗為著名的石板之鄉,石板雕刻技藝傳承三千多年,而此項技藝最早就來自於李家崖鬼方都城遺址出土的青石雕刻人像,當時的雕刻技術已經很嫻熟,採用粗音線,形象逼真。

02

陝北窯洞

陝北主要的居住形式為窯洞,也稱帳房,按陝北古俗,婚配在郊外設帳,這些習俗正是鬼方人的習俗,而目前可考究的陝北最早的窯洞就在鬼方都城遺址李家崖長峁梁。

直至今天,陝北的火灶連土炕和用碎石片砌的插花式土石結構建築風格,都是鬼方人生活習俗的遺留。

03

陝北剪紙

陝北剪紙-抓髻娃娃的形象就是鬼方原始圖騰崇拜、生殖崇拜、神靈崇拜的遺存,其功能寓意正符合鬼方民族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俗。

此外,專家還對陝北方言文化、陝北秧歌文化、傘頭文化及地方戲曲文化與鬼方文化進行了對比,發現它們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繫。

你還知道哪些獨特的陝北文化習俗呢?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一起漲姿勢~

相關焦點

  • 探測器在金星上發現古城遺址,外星文明或真的存在,如今去哪了?
    經過百年的研究探索,科學家們目前普遍認為,生命應該在宇宙中是普遍存在的,這就意味著,人類並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文明,除了人類之外,還有一些外星文明我們尚未發現,那麼,他們都在哪裡呢?太陽系中會有他們的身影嗎?
  • 在雲南有一個神秘的高原湖,湖底有古城,傳說可能是古滇國的國都
    瀘沽湖、洱海和滇池是雲南最著名的湖泊,而最神秘的高原湖泊則是撫仙湖,據說這裡的湖底是一個古城遺址,漂浮著數不清的屍體,據專家推測,可能是古滇國都城,也可能是漢唐時期突然消失的古俞元縣城。耿衛,從小在撫仙湖長大,是一位專業的潛水員,在水下發現了一些古老的建築遺址,讓他想起了當地一個神秘的傳說,撫仙湖底沉著一座古城。之後耿衛又多次潛入湖底,拍攝了大量照片,刊登在雲南《春城晚報》上,引起人們種種猜測,其中有水下建築是祭臺,有碼頭,有古城,眾說紛紜,還引起了央視和考古隊的注意。
  • 水下的精絕古城,壯麗的古埃及文明遺址!
    她文化的豐富,足以讓她同古印度、中國、古巴比倫一同位列於世界文明之巔。而古埃及的文明,可不僅僅是只有這些,她還有更多的文明,也許被黃沙掩埋在茫茫沙漠中,也許被海水侵蝕在浩瀚大海中等著人們去發掘發現。最近在讀的《發現古埃及》兒童讀物,就是一本講述著人們在深海的泥沼之中發現了卡諾帕斯和託尼斯-赫拉克利翁這兩座古埃及壯麗古城的紀實繪本。
  • 溧陽發現馬家浜文化遺址 6000年前人們吃上了水煮蜆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和溧陽市文化廣電體育局、溧陽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等組成考古隊,對上興鎮秦堂山附近遺址進行了兩次聯合考古,揭開了這處史前文明的冰山一角。前天,溧陽市秦堂山遺址考古成果專家論證會召開。「這是到目前為止江蘇境內發現的最為完整的馬家浜文化遺址。」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林留根說,聚落的生活區被環壕包圍保護,內部是生活區,外部是墓葬區,還有生產區……東塘村有一條並不很寬的河道,河裡隨處可見往來的船隻。河道兩側是農田、菜地,「這地裡就有陶片。」
  • 新疆青河縣發現3000年前的祭祀遺址,揭示出獨目人,擁有先進文明
    2015年,考古工作者在新疆青河縣查幹郭勒鄉小青格裡河源頭,屬於中蒙邊界地帶,對三道海子遺址群進行了發掘,三道海子遺址位於,遺址群在地理單元上屬於阿爾泰山的分水嶺。三道海子遺址群位於東阿爾泰山分水嶺處的一處山巔谷地。
  • 龍鳳呈祥文化圖騰的地理原型淺探
    在距離三星堆古城遺址約8公裡的聯合遺址出土了一件陰線刻「龍鳳」紋盤,四川廣漢聯合遺址考古發掘項目負責人辛中華認為龍鳳紋盤中龍的形象十分成熟,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員王仁湘撰文認為很可能是一隻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陳衛東也認為應該是虎,許多專家都發表了各自的觀點,成為2020年的一個文化熱點。四川廣漢聯合遺址出土的這件陶盤文物當中的刻紋,到底是龍鳳紋盤,還是虎鳳紋盤?
  • 弘揚陝西文化 千人將在大明宮遺址公園同寫biang字
    這個字筆畫繁多,結構複雜,文化味濃,在正規字典裡查不到,辭海裡也沒有,外地人更不認識,它是陝西關中地區一種麵食的稱謂——油潑辣子bi-angbiang面。  2月18日,習近平在釣魚臺國賓館養源齋設家宴款待連戰伉儷。席間,因陝西著名的biangbiang面的biang字筆畫眾多,習近平還特別用小紙條寫下來給連戰。網友紛紛說,這麼難的字習主席都寫出來了,陝西小夥伴們,你們會嗎?
  • 建國後發現的塔克拉瑪幹沙漠深處的神秘族群,究竟是些什麼人?
    神秘之地從來就不缺乏一些詭秘的傳說。長久以來,人們都相傳在沙漠深處,獨自居住著一支古老而神秘的部族,千年來從不與外界來往,外人也無法跨過茫茫沙海找到他們,只是偶爾有沙漠中迷途的旅人會遇到他們,受到他們的幫助。
  • 新疆木壘考古意外發現細石器時代人類遺址(圖)
    據介紹,此次墓葬群是2008年在第三次文物普查時發現的,當時就在地面上發現了許多細石器,但沒有進行挖掘,前不久,在了解此處將成為三眼泉水庫淹沒區後,考古人員對這些古墓葬進行了搶救性挖掘保護。  發現人類居住遺址  此次考古挖掘,考古專家還偶然發現了一處細石器時代人類居住遺址,而且根據遺址石廢料多,石器少的現象,推測該遺址很可能是石器作坊遺址。  此次考古隊領隊是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吳勇教授,他從4月16日開始,帶了6名隊員駐守在挖掘現場。
  • 中國再對曾發現有翼天使故地米蘭古城發掘
    米蘭古城位於若羌縣境內,千餘年來一直寂寞地沉淪著,直到1907年斯坦因在此發現有翼天使。  據悉,7月2日,新疆文物局專家將趕赴米蘭古城,對遺址做進一步鑑定,對米蘭遺址今後的保護和發掘工作做出更加詳細的規劃。新疆考古所考古部專家黨志豪說:「如果此次清理加固工程進展順利,新疆文物保護部門將計劃在2年內對米蘭遺址做進一步的修繕和開發,在保留遺址原貌的基礎上,將其打造成為國家級的遺址旅遊景點。」
  • 中國遺址為何出土埃及權杖?學者提出兩種觀點,其意義十分顯著
    ▲安特生舊照民國十三年(公元1924年),有著「仰韶文化之父」之稱的瑞典考古學家安特生,在甘肅廣河縣齊家坪進行考古調研時,意外發現了齊家文化遺址。齊家文化是以甘肅為,中心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主要活動於公元前2100年至公元前1500年左右,晚於同為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與馬家窯文化,早於四壩文化、辛店文化、寺窪文化以及沙井文化。齊家文化主要分布於東起涇渭流域,西至河西走廊東部、青海省湟水流域,北涉寧夏南部、內蒙古阿拉善左旗,南達白龍江流域。
  • 陝西:文化魅力穿越時空 文化底蘊潤澤心靈
    【新階段新理念新徵程·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駝鈴古道絲綢路,胡馬猶聞唐漢風。前不久,在陝西西安唐皇城牆含光門遺址博物館廣場上,一場由「沉浸式體驗+遺址+演藝+科技」四位一體組成的視聽盛宴,吸引了大量市民和遊客前來「打卡」體驗。
  • 九色遊|大美陝西,史記韓城-2018年韓城考察記
    韓城市,是中國古代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司馬遷的故鄉,韓城市歷史悠久,交通便利,韓城旅遊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除了司馬遷祠墓外,還有全國保存較為完好的六大古城之一得韓城古城,已有近700年的歷史的古色古香的民居瑰寶党家村,擁有上百座具有北方民居特色的四合院,集古代中國文化、建築之大成,典雅大方,精美絕倫,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全國優秀旅遊城市。
  • 陝西:文化魅力穿越時空 文化底蘊潤澤心靈_文化_中國西藏網
    【新階段新理念新徵程·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  駝鈴古道絲綢路,胡馬猶聞唐漢風。前不久,在陝西西安唐皇城牆含光門遺址博物館廣場上,一場由「沉浸式體驗+遺址+演藝+科技」四位一體組成的視聽盛宴,吸引了大量市民和遊客前來「打卡」體驗。
  • 我國疑似發現「外星人遺址」,神秘鐵管現身,至今大約2300年!
    我國疑似發現「外星人遺址」,神秘鐵管現身,至今大約2300年!這些年來人們一直在對太空進行探索,在努力之下似乎對宇宙也有了小小的了解。在我們生存的地球上,有很多有關外星人的傳聞出現,那麼真的有外星人已經來到地球了嗎?
  • 奇異石碑 神秘文字 揭秘古文字釋讀技巧
    吉羅夫特南部的古城遺址,被認為刻有古文字的石碑就是在這裡被發現的。    事實上,發現神秘古文字消息時常可以看到,也有不少研究人員、民間學者不斷聲稱自己破解了某種重要的神秘文字。神秘文字真有那麼神秘嗎,破解神秘文字的方法有一定之規嗎?在古文字學家看來,無論是神秘文字,還是神秘文字的解讀方法,其實並不神秘。    1 伊朗>    古城遺址發現新楔形文字    考古發現往往將遺失的歷史文明再次展現在我們面前。
  • 陝西:文化魅力穿越時空 文化底蘊潤澤心靈 -唐山廣電網
    【新階段新理念新徵程·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駝鈴古道絲綢路,胡馬猶聞唐漢風。前不久,在陝西西安唐皇城牆含光門遺址博物館廣場上,一場由「沉浸式體驗+遺址+演藝+科技」四位一體組成的視聽盛宴,吸引了大量市民和遊客前來「打卡」體驗。
  • 綠松石龍形器與夏部族圖騰崇拜
    夏部族的圖騰是什麼?古史記載有不同的說法。2002年春,考古工作者在夏都二里頭遺址02VM3號貴族墓內發現的大型綠松石龍形器,為探討夏部族的圖騰崇拜習俗,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1 綠松石龍形器 是夏部族圖騰神物象徵 這個綠松石龍形器發現於二里頭遺址3號宮殿基址內被編為02VM3號的貴族墓葬裡,出土時放置在墓主人骨架的肩至髖骨處。
  • 認識良渚文化,需要解讀「玉」
    良渚遺址位於杭嘉湖平原西南部,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著名的考古遺址,是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具有傑出代表性的東亞地區史前大型聚落遺址。1936年12月,出生在杭縣良渚鎮的施昕更回到家鄉,進行了兩次的試掘,首次掀開了良渚遺址的一角。次年四月,他在上海《時事新報》上發表了《杭縣第二區遠古文化遺址試掘簡錄》,這是刊登時間最早、敘述最完整的有關良渚文化的專論。施昕更成為良渚遺址的第一個發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