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文運動」中的異體成語-光明日報-光明網

2020-11-25 光明數字報

    清末民初,文言文與社會發展嚴重脫節,民眾深感晦澀難懂。以黃遵憲、梁啓超等為代表的知識分子掀起了一場「我手寫我口」「言文合一」「崇白話廢文言」的白話文運動,白話報刊由初期的幾十種突增至370餘種。這些白話報刊不僅談論救亡圖存、變法革新,同時也在語言使用中推廣白話文、倡導語言變革。其中一個突出表現,是在成語使用上不斷「破舊立新」,產生了大量異體成語。

    筆者對清末民初近50種白話報刊進行統計發現,其使用的成語中有1200多個具有一個或多個異體形式。這些異體成語改換了原有成語的某些構成要素,而整體意義與用法保持不變。比如,「童叟無欺」在當時的白話報刊中被廣泛變異為「老少無欺」,「見風使舵」被變異為「見風使船」「看風使船」「見風使帆」等。異體成語的大量湧現,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當時報人從語言運用方面衝破舊有文言格局、建立新文法的決心和嘗試。正如胡適在《文學改良芻議》中所倡導的,文學可以「不用典,不講對仗,不避俗字俗語」。當時白話報刊的成語運用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一是新語素替代成語中的舊語素。在成語的構成語素中使用新語素、新白話替代成語中的文言舊語素,使成語通俗化、白話化。比如,當時的白話報刊將成語「十之八九」中的文言語素「之」摒棄,換成白話語素「分」,形成異體「十分八九」。

    二是俗語素替代成語中的雅語素。在成語的構成語素中使用俗語素替代雅語素,使成語「不避俗字俗語」。比如,將「五體投地」中的「體」替換成相關的俗語素「爪」,形成異體「五爪投地」;將「皮開肉綻」中的「綻」替換成「爛」,形成「皮開肉爛」。

    三是常見語素替代成語中的生僻語素。白話報刊的閱讀對象很大一部分是底層勞苦民眾,他們文化水平有限。為了顧及宣傳對象,當時的報人主動規避成語中的生僻語素,如「面面相覷」中的「覷」較為生僻,識字有限的老百姓不一定都認識,於是用與它意義相同的淺顯易懂的字「觀」「看」來替代,形成異體「面面相觀」「面面相看」。

    四是方言語素替代成語中的原有語素。白話報刊在全國各地迅猛發展,地域差別較大,各地的白話報刊中不乏方言語素的使用。報人根據自己的方言及當地的用語習慣用方言語素來替代成語中的語素,如「雞飛狗跳」在《蒙文白話報》中被變異成「雞飛狗跛」,「惱羞成怒」在《吉林白話報》中被變異成「老羞成怒」等,「裝瘋賣傻」「胡說八道」在《申報》中分別被變異成「裝痴詐呆」「胡謅白道」,「事不關己」在《江蘇白話報》終被變異成「事不幹己」等。

    五是打破成語內部的韻律與對仗。古代寫詩作文講求音律和諧、對仗工整,很多成語內部各構成要素之間平仄搭配得當、結構對仗工整。這類成語在當時的白話報刊中卻被變異為韻律並不和諧、結構並不工整的異體形式。如,「千真萬確」被變異為「千真萬真」,其第二字與第四字的「平仄」對仗被改為「平平」對仗,韻律不再和諧,並且在用字上「不避重複」,這也與古人的用字習慣不同;「七上八下」中的「上」與「下」都屬於方位詞,在成語中對仗工整,而異體「七上八落」卻打破了這種工整對仗。

    在清末民初的白話報刊中產生如此之多的異體成語,並不只是當時報人「有意為之」,漢語的意合性為成語改換構成要素形成異體成語提供了客觀基礎。漢語以表意為主,不太拘泥於形式。表現在異體成語上,則是成語的整體意義取決於各構成要素的意義組合,即便結構有所變化,或個別語素有所變化,很多時候也不影響成語整體意義的表達。比如,「面紅耳赤」中的「耳」被替換成「眼」,形成異體「面紅眼赤」,字面意義發生了改變,但並不影響其「形容因激動或羞慚而臉色漲紅的樣子」的深層意義。

    同時,這一時期正處於古代漢語向現代漢語的過渡期和文言與白話的激烈碰撞期。詞彙上單音詞的雙音化發展迅速,成語構成語素中的單音語素受到雙音化影響,極容易將此語素與其他語素組成的雙音詞帶到成語中來,將成語中的其他語素替代掉,形成異體成語,如「感激不盡」受雙音詞「感情」的影響,產生了異體「感情不盡」。

    清末民初的異體成語,雖有一些沿承了下來,成為現代漢語中的語言材料,但是大部分異體成語並未流傳至今,而是漸漸回歸到正體。

    一方面,語言發展有社會性、時代性與經濟性原則。社會不斷發展,新事物不斷產生,舊事物不斷被取代,與此相應,新事物新現象的出現會產生新詞,在語言表達上自然會產生更準確、更精細的詞語來描繪客觀事物。比如「見風使舵/見風使船/見風使帆」,「舵」是一種控制船方向的裝置,古代社會人們熟悉「舵」這個裝置的少,反而用「船、帆」更易理解,隨著有舵的外來機械船更多傳入,人們對舵的熟悉程度增加,「見風使舵」的表達更有生命力。此外,語言總是在追求更為經濟的表達,因而人們在成語的正體與異體間不斷抉擇,逐漸淘汰了一部分異體成語。

    另一方面,成語自身有均衡性與和諧性特徵,以及通俗性與典雅性的相互作用。很多成語歷經數千年發展,有其自身的特點與規律,一些構成要素不對稱、韻律不和諧的往往遭到淘汰。比如「喜新厭舊」與異體「喜新厭古」,「新」與「舊」相對,工整對稱,前者更容易讓人接受;再如「坐立不安/坐立不定」的前者平仄更為和諧對稱。並且,成語總是在典雅性與通俗性相互碰撞、相互制衡的條件下發展,過於通俗的成語往往會向典雅性靠攏,而過於文言典雅的成語在發展過程中也會向通俗性靠攏。

    上述成語在清末民初白話報刊中的變異使用,僅僅是清末民初白話文運動的一個表現,但我們可以從中管窺當時白話文運動在語言改良方面的廣度與深度,以及當時報刊語言轉向白話的鮮明趨勢。這場發軔於白話報刊的清末民初白話文運動,是一場規模空前的涉及思想、語言、文學與社會等各方面的革新運動,為後期五四運動與革命高潮的到來做了工具上和思想上的準備,並為現代漢語形成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作者:劉卿 張文國,分別系山東師範大學博士生、山東師範大學教授)

相關焦點

  • 中國新聞獎《光明日報》作者獲獎作品名單
    (《光明日報》1995年1月25日 作者 翟惠生 方江山 編輯 徐光春 王晨)  三等獎  1、消息《長哈鐵路沿線漏灑糧食嚴重》(《光明日報》1995年 月 日 作者:肖玉華)  第七屆(1996年)  二等獎  1、消息《上海南市區為校長卸下創收包袱》(《光明日報》1996年4月4 日 作者:謝軍
  • ...學思踐悟十九大⑥】光明日報王丹:中國書寫「最成功的脫貧故事」
    原標題:【學習時刻 學思踐悟十九大⑥】光明日報王丹:中國書寫「最成功的脫貧故事」  編者按  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把思想統一到黨的十九大精神上來,由光明網出品的【學習時刻】欄目推出
  • 傳播光明的使者
    1978年,光明日報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本報特約評論員文章後,在全國全黨推動了思想解放運動,為改革開放作了理論和思想準備。鄧小平同志在多次講話中高度評價光明日報這篇文章的重大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1988年還親自為光明日報題寫了「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12個蒼勁有力的大字。1989年,鄧小平同志又以「光明日報四十年」的題詞,熱烈祝賀本報四十華誕。
  • 什麼是異體毛髮移植 異體毛髮移植優缺點分析
    什麼是異體毛髮移植,大家都聽說過自體毛髮移植,那麼異體毛髮移植大家可能都會按照字面的意思理解是不是移植來自不同身體的毛髮呢?異體毛髮移植簡介異體毛髮移植是毛髮移植美容中常見的一種方法,與自體毛髮移植一樣,異體毛髮移植也是通過毛囊手術而重新的栽種毛髮。
  • 社稷蒼生仍繫心-光明日報-光明網
    許兆煥兄生於嶺南,早年就讀於中山大學,畢業後分到北京,供職於光明日報社。上個世紀60年代上半葉,光明日報社開展關於音樂舞蹈問題的討論,我作為剛剛拿起教鞭的青年教師,為這場討論寫了幾篇文章,責任編輯就是許兆煥。「文革」結束後,兆煥回廣東編《深圳特區報》。到了80年代初,我們在深圳見過一次面。
  • 在母語的屋簷下-光明日報-光明網
    文化有著自己的基因,被封存在作為載體和符號的特有的語言中。     ●每一種語言的子民們,在自己母語的河流中,泅渡,俯仰,沉醉,吟詠,創造出燦爛的文化,並經由翻譯傳播,成為說著不同語言的人們共同的精神財富。
  • 字與詞勾勒中國-光明日報-光明網
    國慶期間,《光明悅讀》特別策劃——《新華字典》修訂與新中國文化發展專版,通過《新華字典》修訂者和使用者的親身講述,以小字典展示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成果和國家的文明進步。    《新華字典》不但是新中國幾代國人最熟悉最鍾情的語文工具書,而且也是新中國成立之初最有標誌性的文化教育產品之一。
  • 光明日報
    本報在光明日報微信公眾號及光明微教育微信平臺共同進行的調查顯示,學業規劃、人際交往是最受大一新生關注的問題。    在「進入大學,你最關心的是什麼?」問題下,有6934名(次)網友作答,排在前三位的答案分別是「聽說大學裡要考很多證書,我需要怎麼規劃,考什麼證、什麼時候考?」(14.2%),「大學課程分必修選修,還要考慮學分和績點,我該怎麼合理選課?」
  • 「成語天下」立足傳統推陳出新
    9月15日,河北衛視《成語天下》最後一期如期開賽。回首這12期節目,創意不斷,驚喜常伴,在日漸龐大的文化節目市場中打開另一番天地,實屬不易,所有榮譽可謂實至名歸。
  • 讓文化傳承的薪火越燒越旺-光明日報-光明網
    以《中國詩詞大會》為代表的《中國成語大會》《漢字英雄》等一系列文化類綜藝電視節目,近幾年為傳統文化的傳播發揮了新作用。這些電視節目大多以文化競技為主要內容,通過設置賽制、選擇有趣的節目風格,吸引觀眾參與互動。如《中國詩詞大會》百人團的成員來自不同地區、不同職業、不同年齡段,使觀眾感到親切、自然。
  • 河北衛視《成語天下》完美落幕!成績喜人創佳績
    9月15日,河北衛視《成語天下》最後一期如期開賽。回首這12期節目,創意不斷,驚喜常伴,在日漸龐大的文化節目市場中打開另一番天地,實屬不易,所有榮譽可謂實至名歸。《成語天下》共計12期比賽,給出近20種原創題型,「非它莫屬」、「天生一對」、「星羅棋布」、「水落石出」、「兵來將擋」、「試說新語」、「旗開得勝」、「明辨是非」、「畫裡有話」,精彩絕倫的成語大戲「各執一詞」與「戲說成語」更是從未間斷。相比於傳統益智答題方式,這樣的操作手法,增強了觀眾對於素人選手的記憶點和關聯度,陪伴他們成長和變化,更易產生共同感。
  • 紫禁城裡咋過年-光明日報-光明網
    太廟分前中後三殿,前殿是享殿,中後殿是寢殿。平時,中殿供奉太祖努爾哈赤到先帝的牌位,後殿供奉太祖之前四位遠祖的排位。祫祭時,把中後殿的牌位全部請到前殿一起祭祀。帝後牌位安放在金漆寶座上,猶如生前一樣,每位皇帝與他所有皇后共用一張供桌。    在午門展廳的「祭祖行孝」單元中,我居然看到了康雍乾三代皇帝的牌位。這種牌位的正式名稱是「神主」,是死去先輩的化身,在廟堂中接受祭祀。
  • 範錦榮:指向月亮的手指-光明日報-光明網
    凡客體——在賞識中保護學生的創造力    在等待的時候,範錦榮老師拿起一份學生自創的凡客體給我。「看看,能猜出多少?」那樣子,有點自得其樂,倒不像有些老師常見的嗔怒狀。她對作文訓練的教學理念一直是:作文訓練在教學中應該被看成是對學生喜愛、有興趣、有心理需要的能力訓練。在訓練中,培養對事物的敏銳的觀察力;培養細微、敏感的感受力;成為展示個性,提升對生活的認識、分析能力,形成價值觀、世界觀的過程。    聊久了,才知道,範老師感興趣的還不光是凡客體。
  • 用人才,有學問-光明日報-光明網
    胡錦濤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關於人才工作的論述,充分體現出我們黨對人才的高度重視,也為我們在新形勢下用好用活人才指明了方向。讓我們傾聽來自一線人才工作者的心聲。寓言《西鄰五子》中,西鄰公對自己的五個孩子,根據其不同的情況,因人而異,安排不同的工作,讓樸實無華的務農,機智敏捷的經商,瞎眼的卜卦,駝背的搓麻,跛腳的紡紗。如此安排,既發揮了各人的長處,又避開了各人的短處。
  • 藏漢同春鬧新年-光明日報-光明網
    據新華社拉薩2月19日電(記者黃興、王守寶)19日是藏曆木羊新年,晨光熹微,聖城拉薩在噼噼啪啪的爆竹聲中甦醒,迎來新年第一天。身著節日盛裝的人們踏著新春燦爛的陽光,互道「扎西德勒」(吉祥如意),互敬青稞酒,共賀新春佳節。
  • 113國美術家共繪文明交流多彩畫卷-光明日報-光明網
    在古代,聖經故事的「諾亞方舟」與中國成語的「同舟共濟」都蘊含著人類命運休戚與共、共度危難的寓意。廖勤的大型主題作品《風雨同舟,榮辱與共》四易其稿,120個日夜反覆打磨,一點點、一幅幅找感覺。為此,作者和美協的策劃工作團隊都費了很多心血。作品畫面主體刻畫了一艘承載人類共同願望的命運之船,來自五大洲的「水手」正團結一致、奮力划槳,為抵達理想的彼岸而拼搏。
  • 培養創新型時代新人-光明日報-光明網
    【教師說】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這為高校科研工作者指明了方向。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強化戰略科技力量」,特別振奮人心。隨著國家的快速發展,我國科技水平已經逐步從整體跟跑轉向局部並跑、個別領域領跑。在新的時代,如何實現在一個又一個領域的「彎道超車」,是時代賦予科研人員的使命,也為我們高校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以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
  • 玩遊戲 知民俗 光明網推出春節系列小遊戲
    光明網訊你現在還遵循著哪些春節的古老習俗?關於貼春聯、貼窗花、掛年畫、守歲等傳統民俗,你又了解多少?2018年春節到來之際,光明網推出春節系列小遊戲《春聯對對對》、《新年民俗翻翻猜猜》以及《萌犬剪紙拼拼拼》,帶你了解那些傳承至今的民間節俗。
  • 為百姓架起生命通道-光明日報-光明網
    2007年元旦下午,重慶白市驛一中巴車因嚴重超載、陰雨路滑、剎車失靈,不幸墜入10米深溝,44名乘客中,當場死亡9人,重傷17人,其中3人生命垂危。新橋醫院聞訊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出動應急分隊奔赴現場,冒雨展開急救工作,將8名最重傷員轉回醫院搶救,為減少人員傷亡贏得寶貴時間。新橋醫院毗鄰成渝、渝黔、滬渝等高速公路交匯處,為了方便交通事故的處置,醫院主動聯合相關部門開通生命「綠色通道」。
  • 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光明日報-光明網
    至此,北鬥三號在中圓地球軌道上規劃的24顆衛星已全部到位。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總設計師楊長風告訴記者,此次發射標誌著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核心星座部署完成,北鬥全球服務能力全面實現,將為全球用戶提供性能優異的導航服務,以及全球短報文通信、國際搜救等特色服務,將進一步提升系統服務性能和用戶體驗,為實現全球組網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