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中華文化驅動力 《神奇的孩子》化傳統為神奇

2021-01-15 閩南網

  2017湖南衛視周五黃金檔《神奇的孩子》以「神奇」為線索,引領觀眾挖掘孩童生活真諦。神奇萌娃招式百變,童真天性花樣吸睛,」神奇「的定義早已不再單一。而當傳統文化撞上新生代萌娃,又會激化出怎樣的神奇反應?

太極小熊

­  《神奇的孩子》第八期節目中,被稱為「最小太極萌娃」的熊振宇航隨師父一同在意境悠遠的水幕下演繹行雲流水,輕靈圓活的中華太極。「冷、脆、驚、彈」的動作特性被小熊拿捏的恰到好處,中華太極的魅力驚豔四座,讓觀眾回味其中。不過,小熊的神奇不僅僅如此,他的故事帶給了觀眾更多感動與神奇。

­  早在一歲零八個月,小熊隨練習太極的爸爸一起晨練,晨練過程中萌娃認真的狀態引起了爸爸的師父——太極大師張東武的注意。他發現孩子身體裡蘊藏的萬裡挑一的「太極天賦」,立馬收小熊為徒,耐心地傳授他動作要領。「一開始,我們只是希望他鍛鍊身體」,小熊的爸爸這樣說到「沒想到,孩子的習得速度十分驚人,很快就超過了學習太極已久的媽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練習太極逐漸成為萌娃日常作息的一部分,他在這其中得到了師傅的關愛,家人的陪伴,更是收穫了一份夢想,「我要成為太極大師,去外太空上教外星人練太極。」小熊在舞臺上堅定地說。充滿童真又不失傳承文化的深意,蘊藏著年僅4歲的小熊獨特的神奇,現場觀眾為之動容萬分。

­  健康的身體和遠大的夢想,這是太極贈與小熊的禮物。太極的魅力還讓小熊收穫到了良好的生活習慣,他熱愛泡茶,打坐;愛讀三字經,弟子規,更是會主動幫助媽媽整理家務。如此閒情逸緻的生活,就連楊迪都忍不住調侃到「你是退休了吧。」不過,小熊心裡明白「太極者,心無旁騖」,正是吸取了這樣「靜心」的太極文化,才讓自己獲得了與眾不同的「神奇」力量,站在舞臺上。小熊要學好太極,更是要傳承太極,這恰好也印證了太極作為中華文化,所賦存的「神奇」魅力。

­  其實,隨著《神奇的孩子》的播出,觀眾們不難發現,80後一代家長的教育理念似乎在慢慢的發生變化,除了讓孩子接受新鮮事物,也十分注重向傳統文化看齊。在首期節目裡,少林十小龍們的出現就展現出一種「獨立自律,從我做起」的傳統少林精神。孩子們不僅在勤奮與堅持中,練就一身過人的少林功夫,更是與國際接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嗨跳街舞、大膽開唱,和謝娜比試英語等等。如此保有童心的少林弟子向大家展現出一種「新式少林」,更是引起網絡熱議:「看到十小龍,我第一次覺得少林功夫如此有魅力,值得學習。」「十小龍們與時俱進,在傳承少林功夫的過程中,也收穫了『神奇』的力量」。

­  現實生活中,太極,少林功夫這些傳統文化經過時間的淬鍊,最終會回歸到心靈,成為精神的土壤。當它們作為傳統文化的代表獲得大家的理解,開始被弘揚與創新,這就是一種文化自信,一種對文化昌盛,國力富強的自豪之情。

­  《神奇的孩子》之所以邀請太極小熊和少林十小龍來到現場,不僅是因為萌娃們身上具有難能可貴的神奇品質,也是為了凸顯太極,少林作為中華傳統文化所蘊藏的獨一無二的「神奇」。節目組希望,每一位觀眾都能由此受到啟發,更多地感悟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用堅定的心態,做時代的傳承者。中華文化需要薪火相傳,因為這文化本身就是一種讓每個人都倍感自豪的「神奇」。

相關焦點

  • 《神奇的孩子》延續中華文化驅動力 驚現最小太極萌娃
    神奇萌娃招式百變,童真天性花樣吸睛,」神奇「的定義早已不再單一。而當傳統文化撞上新生代萌娃,又會激化出怎樣的神奇反應?  《神奇的孩子》第八期節目中,被稱為「最小太極萌娃」的熊振宇航隨師父一同在意境悠遠的水幕下演繹行雲流水,輕靈圓活的中華太極。「冷、脆、驚、彈」的動作特性被小熊拿捏的恰到好處,中華太極的魅力驚豔四座,讓觀眾回味其中。
  • 靈機文化:將傳統文化融合大數據的商業化應用
    當傳統文化遇上大數據,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作為目前國內最早將中華傳統文化融合大數據作商業化應用的網際網路公司,將這兩者完美結合的靈機文化就是這樣神奇的存在。這樣的網際網路創業公司,會出現怎樣的商機和故事?
  •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一個神奇的數字,決定著生和死
    當然七的神奇,絕不僅僅體現在國外的文化中,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也處處出現著特殊的七,易經中說:「亨,出入無疾,朋來無咎。反覆其道,七日來復。」意思是說,天道的規律就是這樣,七天循環往復,寒來暑往,暑往寒來,春夏秋冬,日月升降。在中國,人們常說「七」是一個輪迴,天上有七星,人有七情,音有七音,色有七色。
  • 神奇的獅子怎麼就成了中國人的心頭好?
    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獅子,這一意象很是重要。宮殿、寺廟、府邸、橋梁、園林等各種建築物前,你總能發現幾隻或蹲或臥、或威嚴或活潑的「獅子」。一些移居海外的華人還順便把這種表演藝術帶到了國外,以至於不少外國人認為The lion(獅子)才是中華文化最典型的符號...
  • 古幣流光歲月深 神奇的風水擺件——「中華五帝錢」
    中國古錢具有很強的文化屬性,自秦始皇統一幣制,中國錢幣就形成了「外圓內方」、「天人合一」的定製,取其象天法地。這其中蘊含著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和哲學思想,是古代陰陽八卦學說的具體體現。因此,古錢本身的鑄造就包涵了天、地、神合一,也成就了古錢風水的功能。由此,衍生出了一系列古銅錢類的藏品,它們既是收藏品、藝術品,同時在風水學上也是具備一定作用的風水擺件,具有神奇的功效。
  • 弘揚傳統文化 踐行中華孝道
    常州中華孝道園將孝道文化與旅遊資源優化配置,將弘揚傳統文化與旅遊觀光有機結合,實現文化旅遊資源產業化和規模化為了將孝文化更好地傳承,以蓼莪禪寺為依託,在常州武進太湖灣旅遊度假區內,一座以「孝」為主題的主題式園林——常州中華孝道園拔地而起。其集尋根祭祖、朝山禮佛和旅遊觀光為一體,是我國以孝文化為主題的大型山水文化景區。
  • 家族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根基
    家族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根基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家譜是一個家族的發展史、成長史,也是一個經濟和社會文化發展歷史的縮影。中國傳統文化中三大孝道:續家譜、修祖墳、建祠堂,這也是人生追求的三大目標,這也充分反映了人們對先祖的祭祀和崇拜。認真聽取中家譜,億萬炎黃子孫的根系所在;家譜,所有華夏兒女的精神故鄉。沒有了家譜,尋根問祖,無非是緣木求魚;沒有了家譜,追根溯源,簡直是無本之木。我們的根在哪裡?萬裡江水,源起何處?一個人連自己的根源都不了解,豈不負了先人?
  • 《中華文明之美》推薦美味又健康的傳統零食
    冰糖葫蘆   搜狐娛樂訊 中華大地乃飲食文化之境地。中華傳統文化深厚廣博,延續了千年的傳統飲食至今仍日新月異的發展。如今,能吃會吃的人被叫做「吃貨」,在古代,這樣的「吃貨」可不少。具體如何,請大家關注本周《中華文明之美》!  我們都追求一種精緻的生活,孰不知古人的生活早就精緻化了!我們喝的酸梅湯,吃的龜苓膏、黑芝麻糊現在都做成了速食品。古人吃的這些全是手工製品,純天然無汙染,口感絕對正宗!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如果沒有生病,一般是不吃中藥的,在古人的智慧裡,有些中藥是可以直接或稍微加工就可以食用的!酸梅湯是我國最古老的傳統飲料之一。
  • 《生肖守護神》:稀有的中華傳統生肖題材小說
    《生肖守護神》:稀有的中華傳統生肖題作品簡介:十二生肖,流傳在少數人中的傳說,象徵著十二位守護者。他們擁有著自身屬相的能力,強大而神奇,為守護東方這古老的土地貢獻出全部的力量與熱血。然而在這十二位神秘的守護者之上,還有另外一個更加神秘的存在——麒麟,東方的祥瑞。只不過,這一次的「麒麟兒」有些特別,或許這全新的傳說會比過去的所有的都更加有趣,更加傳奇吧。痞子麒麟,縱橫人間,都市神話,十二生肖,盡在本書之中。
  • 張其成委員:大力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八德」教育
    (資料圖)  中國青年網北京3月12日電 「當代社會對中華傳統文化認識不足,甚至還有不少誤解,青少年對中華傳統文化認同感降低,信仰危機、道德缺失、迷惘浮躁、崇洋媚俗、『去中國化』的現象比較嚴重。」全國政協委員張其成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符號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演化而匯集成的一種反映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徵,是指居住在中國地域內的中華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為中華民族世世代代所繼承發展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歷史悠久、內涵博大精深、傳統優良的文化。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不同的文化形態來表示的各種民族文明,風俗,精神的總稱。
  • 中華萬年曆啟用新logo 回歸傳統之美
    中華萬年曆新舊logo示意圖 相比之前的「25」 logo,中華萬年曆的新 logo 改動非常大,卻也美出新高度:更傳統、更中國風。據團隊介紹,此次 logo 緊緊圍繞產品定位,深度剖析品牌含義,從「傳統」、「中華」、「時間」等品牌定位入手進行概念推導,尋找設計切入點。 時間從來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卻神奇地影響著物質與事務。好比樹木橫截面呈現出來的一圈圈的年輪,代表了樹木經歷過的時間歲月。而那天然形成的年輪紋路又好似水中一圈圈泛開的波紋。
  • 人生最容易逆襲的3個星座,9月迎來枯木逢春之喜,化腐朽為神奇
    今天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這三個星座,他們在前進的道路上也是不放棄不服輸,因此讓他們收穫到了很多,在未來你們的人生也是最容易得到逆襲的,9月份你們也終於獲得了好運的加固,只有多努力付出,就一定會收穫到成功,一起來了解一下到底是哪三個星座吧,期待你們的到來,人生最容易逆襲的3個星座,9月迎來枯木逢春之喜,化腐朽為神奇!
  • 弘揚傳統文化傳承中華精神
    弘揚傳統文化傳承中華精神 2020-10-22 14:50:08 來源:水母網
  • 《馬斯頓教授和神奇女俠》 | 一個神奇的「三人行」故事
    不過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另一部與之相關的電影《馬斯頓教授和神奇女俠》,這部講述漫畫《神奇女俠》作者的故事,與上一版《神奇女俠》的電影是同一年上映的。  她可絕對算不上一個傳統女性的典範,更何況當她發現自己愛上奧利夫之後,也很快轉變了態度,接受了三人的關係;同時她也有非常顯著的土星守護的另一個星座摩羯座的特質,無論是在原先她與教授的夫妻關係中,她是那個更加權威的主導方,還是在後來他們的三人家庭中,她依然是。
  • 風水大師趙易華:傳承千年隱秘 演繹易理神奇
    趙易華大師說道:「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的使命,運用自己的所學幫助更多的有緣之人是我的職責」,對此他堅定不移義無反顧。被多家美容院特聘為美相大師。且授徒多人,桃李芬芳!一路走來,趙易華大師那種對傳統文化和風水易理的熱愛和那份堅定不移傳承發揚中華傳統文化的決心讓人動容。
  • 趨吉避兇-重新認識中華傳統文化(文字+視頻)
    希望能夠有更多的人一同來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構建和諧社會,來共同感恩我們的先祖,感恩偉大的祖國,感恩人民的鼓勵。趨吉避兇,所有人的願望  如何才能實現和諧社會這個理想?方法和路徑在那裡?核心就是家庭。家庭是社會最基本的細胞,如果每一個家庭不能和諧,這個社會就不和諧。家庭怎麼才能和諧呢?答案就是和諧自己的身心。
  • 引進西方的蒙臺梭利教育,本土化教學可以這樣與傳統文化相結合
    中國傳統文化是文化領域的瑰寶,蒙臺梭利教育作為從西方引進的幼兒教育體系,進入中國,必然要走本土化教學。因此,即使在蒙臺梭利幼兒園,也並非全盤西化蒙氏教育。而應多角度、多層次、多途徑地在教學活動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一、傳統文化與主題教學我們都深知,作為人生啟蒙教育的幼兒教育,要切合國情,切合當地的人文風俗。
  • 你不知道九在中國文化中是一個多麼神奇的數字
    「九」這個數字,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是一個神奇的數字。一、九九歸一的現代解讀九九歸一在現代漢語中有兩層意思:一種是「歸根到底」,一種是「繞了不少圈子,最後又回歸原點」。這是對成語的一種表面的、單純的、狹義的理解,而其有著更深刻的文化內涵。它體現了人類對一切事物發展認識的辨證唯物論的哲學思想,是由起點到終點,由終點再到新的起點.
  • 神奇的羅馬柱
    當我們翻閱人類建築史,不難發現世界上有許多神奇的建築,例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中國的長城,美國的自由女神像等。當人們站起來,不得不驚嘆於其神奇的建築時,驚嘆於自然的巧妙創造,驚嘆於建築設計師的神奇才能,驚嘆於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是的,我們不得不承認,在有些方面古代建築似乎更勝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