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非洲二哥」的鬣狗總是挑戰「一哥」獅子的權威,獅子好不容易把鬣狗打趴下,為什麼卻殺而不食呢?從進化論的角度講:動物都不會無緣無故幹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而獅子殺鬣狗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提起鬣狗和獅子,在腦海中印象很深刻的就是動畫片《獅子王》。在動畫片裡,鬣狗總是和獅子王作對,印象中鬣狗就是很壞的一種動物。好在動畫片的結局還是很美好的。
長大後知道動畫片中的鬣狗並不是準確的叫法,其實準確來說應該叫斑鬣狗,它是鬣狗科下所屬四種中體型最大的一種,經常和獅子搶食的就是這種斑鬣狗。它們經常發生衝突,會偷對方的食物,或者殺死對方。一隻鬣狗顯然不是成年獅子的對手,但是鬣狗通常是集體活動,所以它們也敢跟獅子來較量一番。即便是一群鬣狗,也很少看到鬣狗殺死雄獅的,倒是經常看到獅子殺死鬣狗。但是已經死掉的鬣狗,是食物送到嘴邊啊,獅子也並不想吃掉,這是為什麼呢?
捕殺食草動物
母獅子擔任的是獅群中的捕獵者,它們的目標一般是角馬、水牛之類的動物。母獅捕獵行動時,經常會有鬣狗過來搗亂,或者是偷搶食物,而且一來就來一群。有時會寡不敵眾,敗下陣來,食物就會被奪走。但是這時雄獅如果過來幫忙,就會趕走或者直接殺死這些搗亂的狂徒。
食草動物的肉可比鬣狗的肉要好吃多了,這是獅子的祖先在基因裡傳承下來的。
競爭關係
鬣狗是群居動物,它們以腐肉為食,有名的絕技就是掏肛。被人們稱為「非洲二哥」,可見其厲害程度。獅子第一,鬣狗第二,它們互相爭奪獵物,是一種競爭關係。獅子是以食草動物為食的,一般獵食的是斑馬、羚羊之類的食草動物。而鬣狗也是以食草動物為主要食物的,比如長頸鹿等。所以在食物的主要來源上,它們存在著競爭關係。所以獅子是為了減少競爭對手而殺死它,並不是為了吃它。
反過來講,鬣狗可是真不挑食的,對於食物可一點兒不會浪費,不管是什麼動物的肉,或是動物的屍體,它都來者不拒。
肉難吃
鬣狗常年食腐,還喜歡吃動物的內臟。鬣狗的肉又酸又澀,很不好吃。還有它常年食腐的特性,本身攜帶的細菌很多。鬣狗本身自帶抗體,對這些細菌免疫。而要是獅子吃了鬣狗的肉,那得病的機率就會升高,所以獅子一直以來就不愛吃鬣狗的肉。獅子和鬣狗在血緣關係上來講是比較相近的,鬣狗雖然長得像狗,但血緣上和貓科動物更近,所以獅子更容易感染鬣狗身上所攜帶的病毒。這是獅子祖輩以來,傳下來的一種自我保護。
要說獅子在餓極了的情況下會不會也吃鬣狗呢,在萬不得已,實在是沒有別的食物可以吃的時候,獅子也是會吃的,畢竟不吃可就餓死了。
總結
獅子作為非洲草原的霸主,一直受到「非洲二哥」的騷擾。它們互相搶奪食物,搶佔地盤。它們是永遠的敵人,永遠的對手,通常只能以團結抗爭團結。
我們通常讚美獅子是高超的捕獵者,而去詬病鬣狗是不勞而獲的小偷。但是有的時候我們要辯證的來看,獅子也會去搶奪鬣狗捕捉而來的食物。一切的一切都是大自然的法則,動物的本能註定了它們無法改變的宿命,獅子和鬣狗將是永世的敵人與競爭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