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娃睡覺非抓著東西?摸耳朵、摳肚臍加鎖喉,媽媽能活著真不易

2021-01-11 寶寶佑呵

某位媽媽的分享:

我女兒睡覺有一個壞習慣,非要摳著肚臍眼才能睡,關鍵是肚臍眼是我的!我的!我的!重要的事說三遍,尷尬的事也要強調三遍,一到晚上睡覺,小手必須摳著肚臍眼,趁著她睡著了,把她的小手拿開吧,誰知道她一下子就醒了,小手在我的肚皮上劃拉半天,終於找到肚臍眼,才又安然入睡,這是啥德行?我都不好意思說出來,生怕別人以為我生的不是女兒,是個小怪物呢。

某寶媽的分享:

我家的睡覺總是抱著他的小被被,從剛出生到現在,五年了,小被被被他也扯也咬,都殘破不堪了,但是他還是很喜歡,睡覺的時候不抱著就睡不著,去幼兒園的時候,人家發被子了,我兒子愣是不睡覺,一個勁地要他的小被被,後來沒辦法,就把原來的小被子剪成兩個,放在幼兒園一個,定期拿回來清洗,啥時候能戒掉他的小被被呢?

某寶媽的分享:

我家孩子睡覺沒啥毛病,就是愛摸著我的耳朵睡,我一側的耳垂都快讓她拽大了,她爸爸還開玩笑,這樣更有福氣,有段時間我就讓她改掉這個習慣,誰知她開始樓我脖子,後來直接鎖喉,我都快喘不上來氣了,一提到這個詞,我就腦補宋小寶的經典臺詞,這到底是啥怪癖,自己睡自己的安穩覺不行嗎?孩子為什麼非要抓著一樣東西才能睡呢?

關於這個問題,還真的詢問過不下十位媽媽,只有極個別的孩子睡覺很安穩,啥都不抓就睡著了,多數的孩子不是抱著某個玩具,就是非要媽媽陪著才能入睡,有的孩子喜歡抓著媽媽的頭髮,有的喜歡抱著胳膊,還有的喜歡枕著媽媽的肩窩處,像上面說的寶寶,摳媽媽的肚臍眼,摸耳朵、鎖喉,甚至是摸著「曾經的飯袋」睡,也聽到過不少,為什麼寶寶睡覺要有這種行為?

親子依戀的正常表現

很多寶寶入睡前,都喜歡抓著媽媽,這是親子依戀的重要表現,因為中國的很多媽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哄睡的方式都是抱著寶寶,讓寶寶依偎在自己的身邊,不然就是吃著奶睡著,久而久之,寶寶習慣了這樣的睡覺方式,他也習慣了媽媽的溫度和味道,如果媽媽不在身邊,他就很沒有安全感,所以總是頻繁地醒來,當抓著媽媽的時候,他潛意識就認為媽媽一直在他身邊,所以睡得很安穩。

安全感不足的表現

很多人都說,寶寶必須抱著某個東西睡覺,是安全感不足的表現,這點還是有點道理的,比如說我有段時間出差,孩子跟著奶奶睡,但是她晚上怎麼也睡不著,後來奶奶想了一個辦法,把我的一件睡衣疊起來讓孩子抱著,她聞著媽媽的味道,很快就睡著了,當媽媽的陪伴不足時,孩子就會被迫轉移依戀對象,一個玩具熊,一個小被子就是他們的精神寄託,抱著就擁有安全感,所以這樣的寶寶,媽媽要多多地陪伴,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就會好很多。

寶寶入睡必須要經歷的階段

寶寶獨立入睡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一般分為三個階段,需要人陪,需要物陪,獨立入睡,所以不管是摸著媽媽,或者抱著安撫玩具,都是睡覺需要經歷的階段,父母不需要過於擔心,很多孩子擁有獨立入睡的能力後,就不需要這些了,但是不排除個別孩子,長大後仍然存在這種行為,需要慢慢引導。

孩子有這些行為,媽媽要如何引導呢?

首先,媽媽要接受孩子入睡的這種習慣,如果感覺不舒服,可以試著跟寶寶溝通,寶寶你可以讓媽媽翻翻身,等一會再摟胳膊嗎?或者趁著孩子入睡,塞一個被子角過去代替,並且在入睡前,肯定地告訴寶寶,媽媽會一直在你身邊,但是媽媽不喜歡你這樣一直摟著媽媽,你可以試著自己入睡嗎?

如果寶寶反抗情緒比較強烈,媽媽不要強制撤離,循序漸進地給孩子灌輸這種想法,他總有一天會改變,另外,從小給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睡覺習慣非常重要,比如從小不摟著寶寶入睡,吃完奶就讓他在獨立的被窩裡,不會在半夜孩子哼哼唧唧的時候,把孩子摟過來入睡,而是採取輕拍的方式安撫,孩子從小跟媽媽同屋不同床也非常重要,可以在大床旁邊加小床,很多外國孩子從小就在自己的房間睡覺,父母從不分開,他們獨立睡覺的能力來得更快,也適應得更好呢。

總而言之,寶寶睡覺的這些小習慣,也絕不算是怪癖,一般都可以改變,但如果寶寶已經到了痴迷的程度,需要尋找更深層次的原因,幫助寶寶改變呢。

您的寶寶睡覺有哪些小習慣?歡迎分享您的育兒經驗和有趣的事。

相關焦點

  • 我,今年22歲,還是喜歡摸媽媽胸部入睡:是變態,還是……?
    一般來說,孩子依戀媽媽的咪咪,主要有2個原因造成的:1、情感缺失其實,不止是摸乳房,有的小孩還喜歡抓著媽媽的頭髮、摸媽媽的耳朵、摳肚臍、抱手臂,抱被子、抱玩偶等等才能入睡。當孩子哭鬧時,媽媽用咪咪安撫,那一刻,母愛的載體就是『乳房』當孩子害怕時,媽媽用小熊逗樂,那一刻,母愛的載體就是『小熊』當然,這個物品還可以是媽媽的肚臍眼、爸爸的鬍鬚、喝水的奶瓶……
  • 肚臍眼的「泥」是什麼?到底能摳嗎?困擾很久的問題終於有了答案
    有一個問題 讓不少人從小疑惑到大 那就是肚臍究竟能不能摳?摳著肚臍就有了想尿尿/拉屎的感覺 難道肚臍真連接了腸子?
  • 孩子揪耳朵、抓頭髮才肯睡,媽媽苦惱不堪,其實是「另類飢餓」
    文/樂媽學堂很多媽媽們都有一個煩惱,孩子睡覺前總是要摸胸又摸肚子,手拿下去又拿上來,就好像粘上面了,後來真是煩得睡不著,就粗暴地打了孩子的手,這才老實幾天,過幾天還這樣,反反覆覆,苦惱不堪。還有的睡覺前要揪耳朵,抓頭髮才肯睡覺,媽媽們被孩子們這些「怪毛病」搞得真是煩不勝煩,不讓弄孩子睡不好,慣著孩子又怕慣壞了,後來看到一篇報導才知道孩子睡前的這些「壞毛病」實際是孩子在向父母表達「另類飢餓」也就是「皮膚飢餓」。
  • 摳一摳、甩一甩,小寶寶的內心戲只有媽媽能解讀【玩具測評】
    她用左右手來回擺弄它,她是不是在想「這個能打開嗎?我怎麼打開它呢」於是她一次又一次,左邊右邊,上面下面,來來回回反反覆覆地把玩這個圓環,摸摸它,摳摳它,試圖打開環扣。幾乎每次一拿上手,她一定就玩這個圓環。關於這個圓環的探索,她仍在繼續,每每研究這個圓環我都能從她身上看到好奇,專注和欲罷不能。
  • 寶寶總是抓耳朵,不一定是因為癢,這幾個原因父母要知道
    帶娃期間,很多媽媽發現,寶寶不知道咋回事,總喜歡抓耳朵。吃奶時抓耳朵,鬧覺時抓耳朵,睡覺時抓耳朵,高興、哭鬧都會抓耳朵……經常抓的耳朵通紅,有時候還會抓出血。為什麼會這樣呢?有些媽媽以為是寶寶耳朵癢,畢竟大人耳朵癢的時候也喜歡抓耳朵,但是事實真的這麼簡單嗎?
  • 女人這些部位常摳皮膚發癢
    經常摳哪些部位會導致皮膚發癢  1、肚臍  相信很多人都會對自己的肚臍眼比較感興趣,有的時候看著看著就會忍不住動手想去摳一下,其中,對於一些愛美且注重小細節的女性而言,怎能忍受的了肚臍眼中的髒東西,於是便會選擇手摳肚臍眼。
  • 兒子又摸我的胸了! 孩子「痴迷」媽媽的身體怎麼破?
    「孩子總喜歡摸著我的肚子睡覺,還要趴在我肚子上,半夜哼唧哼唧找媽媽,摸不到肚子就一直摸,摸到了就安心地睡了,你說這是不是一種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啊?」昨晚10點多,表妹發微信問我,言語中充滿了焦慮。那孩子睡覺摸肚子,可能就是一種習慣啊,一種跟爸爸媽媽親密互動的方式啊。對於表妹來說,她跟孩子的相處模式發生了變化,不能一天24小時待在孩子身邊,可對於孩子來說,她還是一如既往地在睡前摸媽媽的肚子啊。只是可能因為白天見不到媽媽,晚上在跟媽媽做這種親密互動的時候,時間比以前更久,力度比以前更大。
  • 肚臍裡的泥是什麼,能不能用手摳呢?不清楚的最好了解一下
    儘管人們經常面對自己的身體,但是其中一些小秘密可能永遠不會被發現,尤其是肚臍裡的泥。它是什麼?也許很多人在很小的時候就有摳肚臍的習慣,那麼您能摳肚臍嗎?也許很多人做錯了,所以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肚臍裡的泥是什麼?肚臍裡的泥是什麼?人們的肚臍裡的泥,就是一些細菌。聽起來很多人可能會感到毛骨悚然。當然,細菌對人體的危害也分為利弊。
  • 肚臍眼連著哪裡? 肚臍眼和健康關係有多大?
    1.先看肚臍眼是怎麼來的     ?是媽媽留在你身上的第三隻「眼"     胎兒時期,臍帶將你和母體胎盤相連,傳輸營養物質和排洩廢物;出生後,失去作用的臍帶光榮退休,被醫生結紮、剪斷;殘留體表的臍帶殘端逐漸萎縮脫落,就形成了你身上第一道疤痕:肚臍眼。
  • 掏耳朵時不注意這件事,女子險喪命,醫生提醒:耳朵這樣掏很危險
    對於很多人而言,挖鼻孔、掏耳朵和摳肚臍是自己人生中的三大樂趣。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挖挖鼻孔或者掏掏耳朵,別提有多開心。詢問後得知,原來該小夥平時有用棉籤掏耳朵的習慣。而這些,都是其當時掏耳朵不注意的殘留物。一根小小的棉籤,在給我們帶來將髒物清理乾淨快感的同時,沒想到還潛藏著這麼大的危機。而這,並不是棉籤第一次「闖禍」了!據《7 news》報導,澳洲38歲的媽媽small在2016年開始出現左耳偶爾失聰的情況。
  • 肚臍發青的原因 肚臍有這變化或是身體有問題
    肚臍眼和健康關係有多大1、肚臍眼形狀反映身體情況網上有種言論,認為肚臍偏右、偏左、凸出、凹陷、海蛇形、圓形、滿月形、豎的或者橫的能反映身體不同情況。但是,除了肚臍突出有可能是肝硬化的表徵,其餘的「肚臍形狀健康論」基本沒啥科學依據,你不必當真。
  • 孕媽媽肚臍形態「凹凸」不同,跟「懷男懷女」真沒關係!
    很多老人喜歡根據孕媽媽肚型、肚臍形態等推斷腹中胎寶寶的性別,這究竟準不準確,有沒有科學依據呢?其實,這些都是傳統的迷信說法,沒有科學依據和標準,以此來推測腹中胎兒的性別,當然是不準的。不少細心的孕媽媽會發現,懷孕之後自己肚臍的變化特別明顯,有人肚臍凹,有人肚臍凸,如果不是胎寶寶性別決定了孕媽媽的肚臍形態,那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孕媽媽肚臍變化的呢?  1、胎兒位置決定孕媽媽肚臍形態  胎兒在孕媽媽肚子中的形態、位置各不相同,這也決定了孕媽媽的肚型和肚臍形態的不同。如果胎寶寶位置越靠近肚皮,孕媽媽的肚臍就會越突出,相反,胎兒位置越靠近腹側則孕媽媽的肚臍越不突出。
  • 有空摸一摸耳朵 也能有效防止腎虛
    而從中醫理論來說:「腎開竅於耳」,在耳朵上隱藏了很多和腎臟相關的穴位,所以經常按摩按摩也能輕鬆強身補腎。    4、摸一摸耳屏能夠緩解失眠    晚上睡不著,白天睡不夠,這應該是現代人生活的一種常見現象,或許我們已經習以為常,但是我們知道我們的臟腑的作息時間,不是我們認為的能去控制的,它們會自己安排休息的時間,中醫認為晚上是五臟六腑的休息時間,因為晚上佔據著天時、地利,所以就缺一個「人和」,就變得圓滿了。
  • 耳朵癢卻什麼也掏不出來?問題可能有4個,別光顧著摳了
    耳朵是用來聽東西的,如果耳朵發癢,肯定會很困擾人。很多人出現耳朵癢時,以為是有小蟲子爬進去了,然後就會習慣用東西去掏幾下,可是掏又掏不出什麼東西來。如果經常這樣,一出現癢就想著去掏,那麼是會傷害到耳朵的。對於耳朵發癢,卻什麼也掏不出來,問題可能有這4個,所以別只光顧著摳了!
  • 男子深夜耳朵痛癢竟摳出一條蟑螂腿,醫生緊急提醒
    廣西南寧的董先生在睡夢中因左耳的一陣痛癢驚醒,感覺有東西進了耳朵,手指一摳竟然摳出了一條蟑螂腿,趕緊到醫院。好在蟑螂爬得不深,醫生很快就用鉗子把大半隻蟑螂給夾了出來。經過估測,爬進董先生耳朵裡的這隻蟑螂有2釐米左右。醫生表示,可以利用昆蟲的向光性,用電筒照射外面,看它能不能自己爬出來。
  • 女人睡覺時,將橘子皮貼在肚臍眼上,長期堅持,或能白撿三個好處
    不過如果晚上睡覺的時候將橘子皮貼在肚臍眼的話,或許就會收穫意想不到的好處。女人睡覺時,將橘子皮貼在肚臍眼上,長期堅持,或能白撿三個好處第一,提高睡眠質量現在的年輕人,晚上睡覺的時間越來越遲,有的時候一直到凌晨三四點才開始睡覺,但是這個時候困勁已經過去了,精神反而越來越好,因此還容易失眠。
  • 一摸耳朵黏糊糊的,耳廓上還有黃色的「油」?原因大多在自己身上
    一摸自己的鼻子,發現全都是油,非常難受。甚至,會在摸摸自己的耳朵,會發現自己的耳朵上也是油油的。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為什麼我們的耳朵總是油油的?為什麼有些人的耳朵油油的?甚至還會流出黃色的「油」。這裡的黃色的油,其實就是我們的耳屎,也就是耵聹。這是通過我們的耳朵上面的皮膚腺所分泌出來的一種物質。
  • 肚臍眼到底通向了哪兒?
    魯網12月28日訊  「我的肚臍眼怎麼冒水了?」 「別摳,老人都說肚臍眼不能動。」「還有股臭味,不會是大便和尿液吧?」「不會吧,難道肚臍眼通著腸子?」  科普時間  在你出生前,臍帶承擔了重要的職責。
  • 為什麼抓頭髮時,會摳出白色的小顆粒,是什麼東西?
    在抓頭皮的過程中,有的人就發現一個問題,就是頭皮中,會摳出白色的小顆粒,就像是皮膚上擠出的白色小顆粒一樣。其實,你不去摳,也沒什麼影響,更加不知道頭皮中有它的存在。既然摳到了,也就會產生好奇感,想要知道究竟是什麼東西,為何會出現?下面就來好好解惑一下。頭皮中摳出的白色顆粒,不是什麼不好的物質,也不用擔心會給身體帶來什麼嚴重影響。
  • 耳朵很癢,但是掏不出什麼東西,是怎麼回事?請不要亂掏
    掏耳朵大家都會,在耳朵癢的時候就會用工具去掏,很多時候會出來一些耳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耳屎,現在人懶了,喜歡讓別人來掏,還有個非常文藝的名字,叫採耳,非常舒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嘗試一下。其實耳屎是有自己的清潔功能的,很多時候不需要我們掏它自己就會掉下來,比如我們在運動的時候,吃飯的時候,甚至用手也能摳出來。如果本身不會掏耳朵的,建議最好不好掏,因為這樣會將耳屎推到更深的地方,這樣容易堵塞耳道,稍微用力還會捅破耳道,造成發炎,嚴重的說不定還會影響聽力。